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论章学诚的以史明道观念
论章学诚的“以史明道”
人类史上最黑暗的历史(
历史解题方法指点
最新热门    
 
以史解经:章学诚与现代诠释学

时间:2009-7-24 13:55:53  来源:不详
n Ranke)及其弟子德罗伊森(Gustav Droysen)所采用并作了进一步的补充,由此可见,历史研究在西方诠释学的发展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由于兰克等人的研究,诠释学不再将几部经典孤立起来解释,而是把它们视为人类历史的一个记录。诠释经典因此必须带有一种历史的眼光,将经典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去理解。这与我们上面讨论的章学诚的诠释学理论,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在兰克眼里,历史背后有上帝的意志。历史学家只有“如实直书”才能将其丝毫不遗地展现出来。[5]而章学诚认为“经”只是“史”的一部分,即“史”大于“经”;“史”是“道”的展现,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在章学诚对经典的解释中,“道”显然是一种形上的存在。经典诠释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和理解“道”。这种揭示和理解,必须通过历史而获得。如果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将章学诚的诠释学,与西方诠释学在现代的发展作比较分析。在施莱尔马赫以后,狄尔泰对西方诠释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他的主要论点是,人们认识活动的主体内容并不是所谓客观的自然界,而是人们自己,也即人类的历史活动。换言之,人们要想认识的,正是他们自己本身的活动,如思想概念的形成和影响、个别人物的丰功伟业和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等等。因此所谓诠释,就是要在自然界中发现人们自己;从所谓“客体”中发现“主体”。于是,西方诠释学的基本出发点便开始有所转变。原来的主体、客体之间的截然区分,不再明显,也不再必要。诠释的目的开始从认识外在世界,转而认识自身。狄尔泰的哲学理论,是西方诠释学上的一个过渡阶段。我们将在这一过渡阶段完成之后,再来探讨、分析其意义。   胡塞尔的现象学诠释,循着狄尔泰的方向更进了一步。他想追寻的是一种超验的现象,希图在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中找出客体的含义。但为了做到这一点,胡塞尔认为只有在认识的过程中排除一切先有的概念才能做到。这些先有的概念也包括近代西方哲学中的主、客体之分。但是,虽然排除了这些先有的概念,但人们的认识活动,在胡塞尔看来,仍然离不开一种固有的意识。这一意识将人们所想认识的世界,置于其范围之内。因此,人们的认识只是一种对外在世界的现象学的“化约”(reduction)。在这化约以后所存在的,只是一种纯粹的意识活动。这一意识活动像溪流一样,不断流动,将所见到和接触到的事物与其他事物作同质和异质的比较,以确定它的性质。像狄尔泰一样,胡塞尔将人们对外在世界的认识,转化为一种内心的意识活动。诠释的工作不再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而是主体本身的活动,即在“超验的主体性”(transcedental subjectivity)的范围内对外在世界的现象学的重新构造。   但是,胡塞尔的现象学虽然反对把人们的认识活动视为一种对外在世界的反映,可他仍然没有真正摆脱近代西方哲学的“二元论”,即把世界分为主体与客体的取径。易言之,他提出“超验的主体性”,是为了让主体来涵盖客体、承载客体、化约客体,但没有完全否认客体的存在。不过,从狄尔泰到胡塞尔,西方诠释学已经明显地走上了与笛卡儿的“二元论”观念相反的道路。如所周知,诠释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认识世界的本原。因此诠释学自然带有一种本体论或存在论(ontology)的倾向。但这里的问题是,探究世界的本原的这种存在论,可以以外在世界为研究的重点,也可以将其重点移到人自身这一存在上面来。狄尔泰 以后的西方诠释学,就朝着这一方向发展,而在这一方面成就最大的是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的主要贡献在于,他不但将存在论即本体论引入了诠释学,而且对存在论本身作了一种革命性的改革,从根本上抛弃了自笛卡儿、康德以来主、客观二分的哲学传统。因此,诠释学原来的基础动摇了,有人甚至认为海德格尔的诠释理论根本就是对诠释学的否定。[6]这一说法,正好表明海德格的诠释学理论有其独特之处。而众所周知,海德格尔是现代西方哲学家中唯一的一个对中国古典哲学有浓厚兴趣的人物,他的诠释学理论与章学诚对“道”的解释,于是便更有许多可比之处。 首先,我们需要对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作一简单评述。对海德格尔而言,离开主体的客体没有任何意义,任何客体都是相对主体而言的,因此没有认识论意义上的客体。世界只有一个,而这世界都是围绕主体,即人而言的。既然海德格尔想突破原有的主、客体二分法,他就不愿使用原来的哲学名词。他于是提出“此在”(Dasein)这一概念。[7]这一“此在”,代表了哲学意义上的人,是一个存在者。存在论的目的是讨论、分析存在,而存在总首先是存在者的存在,于是便必须由存在者出发。但是,在所有世界上的存在者中,只有人才思考、探究自己的存在,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