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论章学诚的以史明道观念
论章学诚的“以史明道”
人类史上最黑暗的历史(
历史解题方法指点
最新热门    
 
以史解经:章学诚与现代诠释学

时间:2009-7-24 13:55:53  来源:不详
是哲学存在论必须从人出发。换言之,存在之所以成为存在,是由于人们对之思索的缘故。存在通过人而展开,哲学家所关心的也就是人的存在,这就是所谓“此在”。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海德格尔自己的说法: 此在是一种存在者,但并不仅仅是置于众存在者之中的一种存在者。从存在者状态上来看,这个存在者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个存在者为它的存在本身而存在。于是乎,此在的这一存在建构中就包含有:这个此在在它的存在中总以某种方式、某种明确性领会着自身。这种存在者的情况是:它的存在是随着它的存在并通过它的存在而对它本身开展出来的。对存在的领悟本身就是此在的存在规定。此在作为存在者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存在论地存在。[4]     由上所见,海德格尔对“此在”的界定,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那就是人对存在的“领会”,而照一般人的理解,领会正是诠释的目的和结果。因此,海德格尔的学说对诠释学的发展自然有影响。从表面上看,海德格尔对“此在”的解释与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十分类似,都希望从人的认识行为出发来说明存在及其性质。但是在笛卡儿那里,作为人的存在之证明的“我思”,主要是对物质世界的一种“思”,而海德格尔的“领会”,则是有关“此在”在世界中的位置的“思”。用Tohn B.Thompson的话来说就是:   理解不仅仅是一种认知的方法,甚至也不是人文学科所特有的一种研究手段。相反,理解就是此在存在于世界中的一个存在论的特质。海德格尔的最基本的论点就是,理解就是要理解人在存在中的位置;这种理解就是设想一种最利于自己的存在位置的可能性。 [5]   因此,领会或理解就是要寻求如何存在、怎样存在,即存在的潜在可能性,而不是对所谓客观世界或外在之物的认识。诠释学在海德格尔那里,完成了朝存在论方向的革命性转变。在现代诠释学大师吕科(Paul Ricoeur)看来,这一“哥白尼式的革命”,并不会帮助完善经典解读的方法,而是将诠释学引上了一个新的道路。这一新道路的标志是,诠释的工作不再问“我们怎样认知”那样的问题,而是问“什么是存在于理解中的那个存在的存在方式”这样的问题。[6]   这一转变,自然遵循着西方哲学发展的轨迹,是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演变发展的结果,因此在中国学术史上无法寻见。但这一转变的结果,却使得中西文化的思维方式逐渐靠拢,而不是分离,因为在中国思想史上,本来就没有对主、客观的绝对划分;天、人之间本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中国古代有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说法,就表明了天人之间的那种水乳交融的存在论关系。   有关诠释目的和对象的分析,我们将在下节详谈,现在还是回到海德格尔的诠释学说上来。海德格尔的“此在”,将诠释工作的重点从认识外在世界转向认识人自身在此时、此刻的位置,因此就使得原来就存在于诠释学中的时间性和历史性,显得格外重要。如所周知,诠释经典的工作离不开历史的研究,而历史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确证经典的时间性。在狄尔泰的诠释学理论中,这一历史性和时间性都有所强调。诠释工作的重心就在于如何正确地将经典定位在历史的某个时刻,而为此目的,诠释学家必须找出经典的历史相关性(Zussammenhang)。诠释经典与解释历史便在狄尔泰那里得到了统一。这一统一的基础来自于这样一种信念,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内在的一致性。狄尔泰的学说因此成为德国历史主义思想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8]   虽然海德格尔年轻时追随胡塞尔,但他受狄尔泰的影响甚大。狄尔泰为其崇敬之人。在写作《存在与时间》时,海德格尔把自己对历史的研究视为狄尔泰工作的继续,而他对现代诠释学的认识,也主要通过狄尔泰的著作。[7]因此,海德格尔的诠释学重视历史与时间,似乎理所当然。在海德格尔的诠释学理论中,历史至少有三层重要意义。第一,“此在”在时间的延续中展开,呈现一个历史的过程。虽然“此在”是“暂存”的,但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性(人们之所以能认识事物的暂时性,正因为由于历史作为其参照框架)。第二,“此在”不但自身是历史的存在,而且将与之有关的实体都做了历史性的处理。换言之,所有的存在都是历史的存在。第三,“此在”的历史性使得人们得以沟通过去与现在,进而认识存在。[4](P493-532)   历史研究、历史认识因此成为诠释工作的基础。从存在论的观点出发,海德格尔认为人们在诠释之前,已经对被诠释的事物或文本有了某种领会,如果再将这种领会上升为概念,那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理解。于是,海德格尔将诠释的过程颠倒了过来:人们不是通过理解而获得领会,而是由领会达致理解。这是因为,海德格尔的诠释学是建立在存在论基础之上的。作为生存着的人,自然对其生存在世界中的位置有所领会,即海德格尔所说的“在世界之中存在”。让我们引一段海德格尔本人的话来作进一步说明:   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