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经史之学与文史之学
科学评价“儒商”及其“
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
认知型史学与规范型史学
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
魏晋南北朝的盗墓之风与
史学的科学化:从顾颉刚
敦煌学与唐史研究
胡道静与中国科学技术史
秦定都咸阳的生态地理学
最新热门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现代史学建设路向的一点思索

时间:2009-7-24 13:57:54  来源:不详
  [29] 熊十力:《读经示要》卷二,上海正中书局1949年版,第60、71页。
  [30] 钱穆:《国史大纲》“引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第3版。
  [31] 陈训慈:《史学观念之变迁及其趋势》,《史地学报》第1卷第1号,1921年11月。
  [32] 何炳松:《历史研究法》“绪论”,《何炳松文集》第4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2、15页。
  [33] 见吴宓为胡先译《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说》所作按语,《学衡》第3期,1922年3月。
  [34] 上引皆见吴宓译《白璧德之人文主义》,《学衡》第19期,1923年7月。
  [35] 刘藜:《讨论古史再质顾先生》,《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64页。
  [36] 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古史辨》第一册,第194、196页。
  [37]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弁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38] 陈训慈:《史学观念之变迁及其趋势》,《史地学报》第1卷第1号,1921年11月。
  [39]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绪论”,上册,第1页。
  [40]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跋”,《汤用彤全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55页。
  [41]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9—280页。
  [42] 陈寅恪:《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59页。
  [43] 柳诒徵抗战后期所作之《国史要义》称“故吾人治中国史,仍宜就中国圣哲推求人群之原理,以求史事之公例”,似指历史规律,然细察其意,含义仍近于20世纪初梁启超依据进化论所提出之“公理公例“,其所提到的社会进化内容,亦多属疆域、种族、物产、文艺诸目。参见《国史要义》“史识第六”、“史化第十”等,中华书局1948年版。
  [44] 柳诒徵:《国史要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124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