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马下打天下”与“仇必
论蒙元王朝的“家天下”
秦汉时期的“天下之中”
《性情论》与《孟子》“
汉代“以孝治天下”初探
古代中国“家天下”政体
秦 席卷天下 之势成因浅
最新热门    
 
心忧天下,魂系史学——略论李平心的史学道路

时间:2009-7-24 13:58:04  来源:不详
气,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其历史价值是永存的。

           二、近代史研究:现实关切与历史意识的交融

三十年代以后,平心在学术上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近现代史所作的一系列开创性研究。

与二、三十年代史学界和大学历史系普遍热衷于古代史尤其是先史的讨论不同,平心的历史研究,一开始就把眼光投向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领域。1933年起,他先后在这方面发表了多部论著,系统阐述了对该时期中国历史演变及其总体趋势的认识。其中《中国近代史》出版于1933年,署名李鼎声,全书分十八章论述了自鸦片战争以迄1933年日本侵占热河、察哈尔的近百年历史,是我国最早运用唯物史观撰写的一部完整的近代史著作。《中国现代史初编》原名《中国民主宪政运动史》,1940年由香港国泰公司出版。全书分两编,序编四章,专论中国民主宪政运动的基本理论问题;本编八章,通过具体史实的剖析,论述自太平天国运动至抗战时期(1940年初)民主宪政运动的演进过程,内容涉及各时期的民主运动、政治改良运动、民族解放运动、文化运动、民众运动、民主思想史与社会思想史,以及制宪史与宪法评述等。《论新中国—中国的现在与未来》初版于1941年8月,署名青之。是一部讨论抗日及民主建国前途的时论与史论。书中《新中国的道路》一章,系据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基本观点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及其前景开展的理论探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部分的论述,不仅有力揭露了国民党内反共亲日派摧残民主、破坏抗战的行为,驳斥了他们种种颠倒是非的谬说,还保存了不少难得的史料,包括国民党方面为“剪除异己”制定的一些秘密文件,以及当时海内外有关民主区和国统区的报道和评论等。该书出版不久,就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和上海“租界”沦陷,在日伪查禁反日书籍的重压下被迫毁版。①还有一部现代人物专论《论鲁迅思想》,其内容曾连载于1939一1940年《求知文丛》,1941年2月由心声阁出版单行本,再版时改名《人民文豪鲁迅》。这是国内“第一部最有系统、最精辟地研究鲁迅或作为思想家鲁迅的专著”。②全书结合中国现代社会的急速变迁,深人考察了鲁迅紧随时代革命潮流的奔涌,从一个进化论者和革命民主主义者逐步转变为确信“惟有新兴无产者才有将来”的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历程。

平心之所以在这一时期倾其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乃是因为在他看来,“我们是生活在如此伟大的战斗时代里,其中有苦痛的教训,有血渍的经验,有波涛万状的社会斗争,有头绪纷繁的历史矛盾。它们都在环绕着我们,要求我们找出它们的规律,而这无数的规律正是争取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所不可少的”。并表示:“在新中国与旧中国的痛苦的交替过程中,我是愿意献出绵薄的力量,来传播历史的语言与真理的声音的。我不会唱歌,但只知道运用一点学来的历史解剖知识,来剖析横在我们面前的一些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问题。‑[4]正是这种强烈的现实参与意识,使平心的近代史论著表现出以下一些鲜明的时代特征。

首先,在史实的叙述上,特重把握社会形态演变的宏观趋势。强调:“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说明国际资本主义侵人中国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所引起的重大变化,中国民族的殖民地化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阶级之分化与革命斗争的发展起落。"[5]据此,在中国近代史的分期上,他一改当时不少人将界限划在明末初的做法,较早提出了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观点。并吸取了学术界有关中国社会性质与社会史论战的成果,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做了正确的分析,指出:此后中国社会“日益走上殖民地化的途程,在国民经济上、阶级阵容上,以及文化思想上都表现了巨大的转变”。不过,这种转变,并未把中国直接引向一般的资本主义形态,而“只是展开了国际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榨取与掠夺,只是加深了中国民族的奴隶状况,旧有的农业经济虽是为国际资本的铁爪逐次抓破了,而新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却没有支配着全国民经济”。③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首先就应揭示这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和被压迫人民“怎样用自己的战斗力量来反抗此种残酷的吸血与绞榨”的历史过程。同样,在史料的取舍裁剪上,也当注重“富于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