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马下打天下”与“仇必
论蒙元王朝的“家天下”
秦汉时期的“天下之中”
《性情论》与《孟子》“
汉代“以孝治天下”初探
古代中国“家天下”政体
秦 席卷天下 之势成因浅
最新热门    
 
心忧天下,魂系史学——略论李平心的史学道路

时间:2009-7-24 13:58:04  来源:不详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生性刚直的平心不愿低头屈服,而是抱着“宁作玉碎,不为瓦全”之志,决定以死来作最后的抗争,遂于1966年6月15日含恨离开了人世,时年59岁。

按照当时的逻辑,平心的死,自然被视为“畏罪自杀”。然而历史的真相是遮不住的,试想,一个在民主革命时期屡经刀锯斧绒的威胁、连死都不怕的人,难道还会被这些莫须有的“罪名”吓死吗?平心生前曾说过:“不管刀斧是多么凶残,言路是如何狭窄,我们却有不少骨头挺硬的民族先烈在不断用悲壮慷慨的言词,突破那可诅咒的大寂寞,或为民请命,或为国攻暴,真是不计成败利钝,不避刀斧鼎镬。诚如欧阳修所说:‘砧斧鼎镬皆是烹斩人之物,然士有死不失义,则趋而就之,与几席枕藉之无异。’中华民族之所以至今尚能生存于天地间,而不沦灭得无声无臭,就靠了这种壮烈的牺牲精神在不绝和奴气与鬼气搏斗,保持了民族的火种。”川他的死,正可以看作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而其史学研究中坚持真理、不为强权的凛然风骨,更值得后人永远敬重、学习。

 


注释:

①此书另有1950年7月重刊本,副题改为《抗日战争时期民主与反民主的斗争》,书中剐去了原有的少许篇目,另增入《论中国现代革命》一文作为新版代序,文字也有些技术上的更动。

②罗竹风:《一生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写在〈平心文集>前头〉,见《平心文集》卷一。另据桂遵义、周朝民《平心传略》,1956年鲁迅夫人许广平也曾向人推荐此书,称之为“了解鲁迅、研究鲁迅的第一本著作”。

③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虽不始于李平心,如在他之前,日本学者稻叶岩吉在《近代支那史》中,即从鸦片战争前后西力东渐和清朝衰落等历史现象着眼,主张将其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但就其对此期中国社会性质变化的认识而言,毕竟未达到如此深人准确的地步。

④据李平心《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作人员登记表》自述,此书初与上海杂志公司经理张静庐订约撰写,完成后未印。建国后交光明书局排印,旋因故决定暂缓出版。其《欧洲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一文“后记”亦称:“解放前曾写了一部《社会主义思想史》,大约30多万字,当时上卷(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主义思想史)已经排好,没有出版。解放后,屡拟修订出版,苦于夙疾频发,搜集材料不足《解放前曾因生活极不安定,书籍散失甚多》,未能如愿。”(见1959年8月15日《华东师大学报》一期)


参考文献:

[1]平心.对于全民抗敌战线的研究[A].平心文集(一)[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2]落霞.社会科学研究法[N].生活日报,1936-6-7.

[3]平心.平心文集(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4]平心.论新中国·初版自序[M].上海:群众联合出版社,1950.

[5]李鼎声.中国近代史·绪论[M].上海:光明书局,1933.

[6]平心.中国现代史初编·自序[M].香港:国泰出版公司,1940.

[7]平心.各国革命史·自序[M].上海:光明书局,1946.

[8]李平心.甲骨文及金石文考释(初稿)·自序[J].华东师大学报,1956, (4).

[ 9]李平心.论生产力性质[[J].学术月刊,1959,(6).

[10]李平心.关于生产力运动的初步分析[J].新建设,1959,  ( 10) .

[11]转引自李平心.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J].新建设,1960,  ( 6) .

[12]李平心.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推动和生产力的相对独立增长[J].学术月刊,1960,(7).

[13]李平心.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问题和“循吏“清官的分析批判问题[N]文汇报,1966- 3- 31.

[14]引自高治.震动全国的人冤案[N]文汇报,1978- 12- 29.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