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談馬王堆帛書《天文氣象
马王堆帛书《式法·天一
马王堆帛书《式法》初探
马王堆帛书《刑德》甲、
最新热门    
 
马王堆帛书《系辞》研究

时间:2009-7-24 13:58:14  来源:不详
费”,读为拂。《广雅.释诂四》云:“拂,辅也。”《周易.颐》云:“拂经于丘颐。”《释文》云:“拂,子夏传作弗。注:弗,辅弼也。”《荀子.臣道》云:“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杨注云:“拂,读为弼。”辅、弼同义。《周易.泰.象》云:

   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立立”,重文号不当删,应读为“立位”。《管子.心术》云:“位者,谓其所立也。”位指等级制度,有尊卑上下的区别。今本《系辞上》云:“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周礼.太宰》云:“四曰禄位,以驭其士。”郑注:“位,爵次也。”“立位”即制礼。如《周易.履.象》云:“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材”,今本作“财”。圣人设位颁禄,以财施民。《礼记.大学》云: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内本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爱民安行”源于仁义之说,“爱民”是仁,“安行”是义。帛书《五行》云:

   见而知之,知也;知而〔安之,仁也;安而〕行之,义也;行而敬之,礼〔也〕。

   知而安之,仁也。知君子所道而钍然安之者,〔仁〕气也。安而行之,义也。既安之矣,而杀然行之,义气也。

帛书《系辞》云:

  〔子曰:夫易〕可为者也?夫易古物定命,乐天下之道,如此而已。

  今本作“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今按:“古物定命”如同今本《系辞上》一章所云:“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广雅.释诂一》:“古,始也。”《释名.释言语》云:“始,息也,言滋息也。”所以“古物”如言“生物”,与“开物”同义。

“定命”是古语,屡见于先秦文献。《尚书.洛诰》云:“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诗经.抑》云:“鑚谟定命,远犹辰告,敬慎威仪,维民之则。”《文选》卷十四班固《幽通赋》云:“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随行以消息。”李善注引曹大家云:

   言人之行,各随其命,命者,神先定之,故为征兆于前也。虽然,亦在人消息而行之。

  “定命”的根本原则仍然是中庸之道。《汉书.律历志》云:

   夫历《春秋》者,天时也。列人事而因以天时。传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故有礼谊动作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故列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之事,以阴阳之中制其礼,故春为阳中,万物以生,秋为阴中,万物以成,是以事举其中,礼取其和,历数以闰正天地之中,以作事厚生,皆所以定命也。

 中、正同义,《管子.法法》云:

  政者,正也。正也者,所以正定万物之命也,是故圣人精德之中以生正,明正以治国。

“定命”即“成命”,《吕氏春秋.仲冬》云:“以待阴阳之所定。”高诱注:“定,犹成也。”《诗经》中有(昊天有成命),《逸周书.度训解》云:

   天生民而制其度,度小大以正,权轻重以极,明本末以立中,立中以补损,补损以知足,□爵以明等级,极以正民,正中外以成命。

《逸周书.命训解》云:

   天生民而成大命,命司德,正之以祸福,立明王以顺之,曰:大命有常,小命日成,成则敬,有常则广,广以敬命,则度至于极。

“定命”又称“断命”。今本《系辞》云: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尚书.盘庚》云:“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矧曰其克从先五之烈。”

君王立政就是执行天的“定命”。《左传.文公六年》云:

   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长,是以并建圣哲,树之风声,分之采物,著之话言,为之律度,陈之艺极,引之表仪,予之法制,告之训典,教之防利,委之常秩,道之以礼则。

  帛书云:“乐天下之道。”近于今本《系辞》所云:“易与天地准,……乐天知命故不忧。”今本云:“冒天下之道。”韩康伯注:“冒,覆也。”义同于今本《系辞》所云:“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二者语义侧重不同,略有区别。

今本《系辞上》十章云:

   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古人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