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思考:我国台湾学生的历
2003年我国台湾高考历史
台湾高雄小港高中期中历
茅家琦:台湾历史应写进
王宇博:台湾高中教材《
茅家琦:台湾史应写进国
朱煜:台湾高中新编历史
刘兴民:战后台湾中小学
李孝悌:我對台湾高中歷
最新热门    
 
论析台湾原住民权利运动

时间:2010-8-21 11:09:06  来源:不详
,一批台湾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费创办了油印刊物——《高山青》,揭开了“原权运动”的序幕。随后1984年12月,排湾族歌手胡德夫发起成立“台湾原住民权利促进会”(简称“原权会”),创办《山外山》杂志。1987年“台湾原住民领袖发展小组”成立并创办著名刊物《山青论坛》以及《原住民之声》。至此,“原权运动”走向高潮。然而台湾一些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在80年代末之前却持与“原权会”相反的观点,认为“山地政策”对山地人民是德政,利大于弊。直至80年代末,随着“原权运动”影响的逐步扩大以及岛内政治形势发展,两类少数民族团体的政治主张方渐趋合流。“原权运动”的内容主要包括:(1)族称上,废“高山族”、“山地同胞”等歧视性称谓,统称“台湾原住民族”或“原住民”。(2)政治上,修改“宪法”,制定“法律”以保障“原住民”群体的政治权利;改革行政机构,蒙藏委员会为“少数民族委员会”,提升“山地行政”的级别。(3)经济上,归还被侵占的“山地保留地”,检讨和修改“山地”经济政策,改善“原住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4)思想文化上,尊重“原住民”的人格和习俗,号召“原住民”族群自我认同,信奉同一宗教,推行母语,延续本族的传统习俗。此外,少数原住民知识分子还成立了自己的政党——台湾原住民党和中华少数民族正义党,组织原住民同胞开展“还我姓氏”、“还我土地”的静坐示威活动,要求给予原住民应有的权利与尊严。

  三、反思:台湾原住民权利运动评析
  由于台湾原住民分布面积几近全岛总面积的50%,其政治重要性不容小觑,也是台湾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原权运动”与台湾“本土化”、“民主化”的有效互动,在维护原住民权益方面该运动还是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1994年,台湾当局在“修宪”时写入“原住民”一词;1996年,设立“原住民委员会”专门管理“原住民”事务的机构,并在台北、高雄两市以及相关县市设有管理机构;1997年正式将台湾少数民族的统一称谓定为“原住民(族)”,出现了“积极维护发展原住民族语言文化”、“保障原住民族之地位与政治参与”这类表述。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原住民地区公共医疗卫生、居住、教育等状况。“原权运动”取得了阶段性的局部胜利。
  即便如此,台湾原住民群体的边缘处境却并未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改变。至少与台湾社会发展速度仍存在较大差距。死亡率、失业率、失学率以及无固定居所率都为台湾社会各大族群之最高。笔者认为这是主客观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应有下列原因:
  主观上,该群体中的某些观念和行为如守时观念差、缺乏敬业态度、不善沟通或意见表达、酗酒及清洁观念差、常为小事集体离职、目标仅限于温饱、成就动机不强、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等,都与现代社会的基本规范以及价值观念格格不入,凸显了部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缺陷和局限;而台湾少数民族人士为增强该运动的凝聚力与合理性,一味强调台湾原住民的原住地位,也未免有唯我独大,排斥其他民族之嫌。这使得“原权运动”得不到绝大多数汉族人民的支持,势单力薄;此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生存空间急剧缩小,大量原住民青壮年前往都市或出海谋生,部落失去了最有创造力的年龄层,具有传统特色的族群文化无以为继;而在都市谋生的原住民一方面远离自己的族人,辗转徘徊于矿井、工地,没有与非原住民相互了解的机会,不融于主流群体;另一方面,民族语言逐渐流失,被现代教育剥离了内核的族群文化已不能为其提供可靠的文化依托,心灵孤寂,自我认同渐趋模糊。与此同时,原住民每个族系无论体型、语言、习俗、宗教、建筑以及发展水平都不尽相同,因此各族之间因种种显而易见的差异而导致的组织和目标涣散,各自为阵现象不可避免。单靠“泛原住民”这一模糊飘渺的概念难以整合出一股强有力的民族认同。
  客观上,首先,原住民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有稳定的政策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虽相继出台了一些改善原住民生存环境的法规政策或发展计划,但因政党轮替而导致的政策变更势必对原住民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产生不小影响。且原住民在整个台湾政治生态中处边缘地位,政府相关部门常常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行政力度不大,虽有基本资料的更新、原住民权益的宣导等,但很难看出任何纲举目张的政策走向,故成效极为有限。
  其次,公仆难求。台湾“民主化”及“本土化”进程启动以来,政治体制中出现了不少原住民籍政治成员。理论上,这对瓦解至少是松动固有的政治结构以推动“原权运动”发展,进一步为原住民群体争取政治和经济权利助益颇多。但事实上,在民意选举产生的原住民籍“立委”、“民意代表”或是县市乡镇机关行政官员中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或是原本立志要代表原住民的利益,后着力于政党政治的激烈斗争及对个人政绩的追求;或干脆只是将“原住民问题”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