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温州历史教育博客:郑小
胡良建:历史教学回归生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评论型
最新热门    
 
历史问答题六种题型解答题例

时间:2007-2-28 13:40:39  来源:不详
 


 
按提问方式和作答要求,历史问答题大致可分为叙述、论证、比较、分析、评价、综合等六种类型。下面对各种题型举例解析。
1、叙述题题例: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概括指出19世纪中叶至1919年的近代化历程中,中国在*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构成以及教育、科技诸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解题分析:此题属于叙述题,它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以及对历史人物的重大活动作出系统的归纳综述,并对题干表达的结论作出阐述。这类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其特点是“述”,或简述,或概述。其所述内容大都能从课本中找到依据和结论,是难度适中的基础题。就本题而言,必须先弄清楚近代化这个概念。近代化是指抛弃封建落后的东西走向近代文明,包括*民主化,生产机械化,思想进步文明化,教育平民化,衣食住行方便舒适化等,其核心内容是民主与富强。学生如果不能全面掌握近代化的概念,就容易在审题上出现偏差,就很难答得精、全、准。然后按题目的*制度、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教育和科技等五个方面的要求去寻找答案,也就是说本题有五个小问题要回答。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题干中的两个要求:一是时间要求“19世纪中叶至1919年”即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二是内容的主次要求“重大变化”即选择影响重大的史实。
参考答案:①在*上,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②在经济上,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③在阶级结构上,产生了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等新的阶级。④在教育上,出现了新式学堂。⑤在科技上,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
2、论证题题例: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请结合史实,评述材料中的观点。
解题分析:此题是分析论证题,它要求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和学科理论去分析证明(或肯定或否定或一分为二)某一或某几个观点、结论正确与否。解答此种题,要先弄清楚题干的观点,然后判断其观点正确与否,再结合史实对其观点进行说明、论证即讲道理,或说明其观点正确的理由,或证明其观点错误的原因。就本题而言,第一句谈论的是鸦片战争的原因即英国必然会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句谈论的鸦片战争的影响即鸦片战争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那么,本题的观点是否正确,还要重视材料中的限定词,即“用侵略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去掉这两个限定词,很明显其观点是错误的。加上这两个限定词其观点就可认为是正确的。就目前来讲,此类题属于开放型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有不同看法,也就是可以认为是正确,也可以认为是错误,或认为既有正确一面又有错误一面,但论证时必须言之有理。
参考答案:
评述应包括以下四个层次内容:
① 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目的及其性质:19世纪3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需要广阔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因此英国凭借其实力要打开中国市场,这是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这就决定了这场的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② 鸦片战争的危害性: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③ 鸦片战争的客观建设性:首先使中国由闭关逐渐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其次是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的变革。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思想上,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形成。
④ 小结: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观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它的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由封闭到逐渐向世界开放,逐步走向近代化,是鸦片战争带来的客观后果(侵略者不自觉地充当了传播西方文明的工具)。鸦片战争带来的客观后果中,最主要的是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答案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评述参照 ①②。
答案二: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评述参照③。
答案三:这种观点既有错误一面,又有正确一面。评述参照①②③④。
3、比较题题例:比较辛亥革命失败与大革命失败原因的异同?
解题分析:本题是一个典型的比较题。它要求学生运用类比或对比的方式,归纳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较对象的异同点和本质特征,其特点是“比”,或类比,或对比,或比相同点,或比不同点,或异同点都比。作答比较题的关键是要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