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初探专
华东师大二附中历史学科
刘俊利:高中课程标准下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历史活
钱穆的历史本体“心性论
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两宋时期衢州文科进士初
两宋时期衢州文科进士初
两宋时期衢州文科进士初
两宋时期衢州文科进士初
最新热门    
 
初探黎元洪当选都督之缘由

时间:2007-3-3 13:20:07  来源:不详

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但不少同学对黎元洪当上都督深感不解,六都认为是当时革命党人犯的一个错误。但这真是一个错误吗?i4=R\%VFHTN·9UO*)+¥c!0…bJ7o
    我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由三个因素去分析此事。“?·wA)mdExTR3%D-p^V:(gpQ¥k9读史网www.yyeo.com

xDrY:7!+ClhJVS2!"F6GvgAr9H~
一、从战略因素上来分析。武昌起义给清廷的感觉无疑是“后院起火”,因此,我们不能排除这种可能。在军事实力上,以及与端方清军相隔的战略距离上都较四川保路军略逊一筹的武昌新军,与已有一定实力,战略距离与地位都较强的四川保路军中,端方极有可能先不去碰四川保路军这块“硬骨头”,而是先将武昌起义烽火扑灭,再对付保路军。但黎元洪当上都督之后,这种可能就被打破了。此时的武昌新军由于有了统一的领导,战斗力大增,实力迅速增强,且又占据了有利地形,综合上来说,已不输四川保路军。此时,端方就只有向北京收缩,监视革命动向,伺机行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辛亥革命。*kxkke|sD7aN!18“%5#3·g-&cVa读史网www.yyeo.com

++&p9g\-Kg9()+Zvfn!CD0HA、a$
二、从时局上来分析,当时全国形势对革命是并不利的。首先,端方率领的新军极有可能向武昌城反扑过来(这一点在第一个因素分析中就已提到),而当时的革命派的主要领导人如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都远在天涯,如何能及时赶到,领导革命,在革命计划被泄露后,不仅在职指挥的同盟会会员被捕的被捕,逃逸的逃逸,凡是革命的士兵都有被捕的危险,起义也有被扑灭的可能。当时武昌城全城戒严,湖个总督大肆逮捕革命党人,形势十万火息。革命党人果断地发动起义,虽挽救了革命,但却使革命处于群龙无首的危险势态。所以,必须找出一位有号召力,有军事领导能力,有革命性的指挥者,来统领全局,指导革命向全国发展。在当时的武昌城内,最符合以上三点的当然就是黎元洪了。b、\!sSorhLR4G4T=s“#“~·d=9Og读史网www.yyeo.com

z:QTR5;j5D|~Mq%QH!(7F”|b!C8
三、从*因素去考察,黎元洪是立宪派人物,在“预备立宪”的骗局被揭穿之后,一部分立宪派*要求开始转入革命队伍中来。由于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阶级属性的一致,目的的统一,所以立宪派在当时是革命派最亲密的战友。革命派苦于无人指挥时,立宪派的人显然是首选。所以,从*因素及当时的局势来分析,黎元洪当上这个都督是有其必然性的,教科书上反复强调让黎元洪当上都督是个错误的决定,甚至将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都归罪于这一选择上。这是不大公允的。首先,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革命派“无门户之偏见,无唯我独革之信念,不排斥他人”。(耿元志语)他们让黎元洪当政,不仅让立宪派进一步的与自己联合,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还为革命争取到了更多的支持者,使革命站稳了脚跟。这种结成大范围统一战线的方法,在后来的抗日战争战争与解放战争中,被中共广泛使用,收效很大。而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是因为这种联合是不稳固的,这种联合明显的是革命派的“一厢情愿”。革命派之所以要与立宪派联合,一是结成统一战线,改变在同保皇派,封建官僚等反功派,论战时的“孤掌难鸣”的不利态势;二是壮大自己的力量。可以看到,立宪派里都是社会知名人士,在当时的影响很大,但缺少一些自己的武装力量。而革命派却恰恰相反。而在“预备立宪”、“保路运动”中一部分立宪派人士加入到革命派中时,让革命派误以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全可以实现,所以便开始主动争取立宪派在他们的合作。而立宪派由于在*运动上的失败,于是决定借革命派之手,来完成自己的*主张。所以说,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是由于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联盟中两者各有异心,造成“军心涣散”所造成的,而不是由于黎元洪的上台。其次,在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