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北师大版06年历史中考模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中考历史模拟精选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重庆中考历史模拟
05-06学年上八年级历史
2006年珠海中考历史模拟
06年全国历史中考模拟试
06年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
最新热门    
 
06年全国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汇总4

时间:2009-10-18 17:43:00  来源:佚名
 

                     黄冈名题二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与邻为善,文明开放著称的民族。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中华民族自身的发展,也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回答12—15题。
12.两汉时期我国的对外交往频繁而影响深远。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汉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影响远及欧洲和非洲 ②张骞通西域后,我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先后西传,西域的葡萄、玉米、甘薯和印度的佛教也传入中国 ③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各国间的联系 ④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出自《后汉书》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如右图所示,唐朝时日本大量派出遣唐使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交流。其成果有:
 ①明治维新   ②仿唐长安城建造都城   ③各级学校教授儒学
 ④以唐制为蓝本创立新制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以下不属于明清中外关系新现象的是
 A.西方传教士带来新科技 
 B.对外交往由开放走向封闭
 C.外国殖民势力威胁边疆 
 D.各国留学生来华学习
15.新时期我国推行对外开放的国策,目的在于  (    )
 A.扩大对外贸易  B.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办法
 C.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创造多层次有重点的开放新格局


    对官员的监察是历代政治的一个重要问题。回答16—19题。
16.唐朝主管官员考核和任命的机构隶属于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御史大夫
17.北宋负责监察地方行政的是
 A.知州 B.节度使 C.转运使 D.通判
18.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指出“两个务必”,主要着眼于
 A.促进革命的完全胜利 B.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C.转变党的工作重心 D.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国
19.中国共产党1957年整风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A.抵御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 B.实现“一五”计划
 C.增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 D.搞好同民主党派的关系


    西方近现代史上曾出现过不同的经济理论,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回答20—21题。
20.1776年,英国的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一书,阐述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其时代背景是
 ①英国进入工业革命时期 ②启蒙思想盛行于欧洲
 ③工厂已取代手工工场 ④科学成就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1.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与货币论》中提出,国家应积极于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经济危机发生。下列实践与上述主张最为接近的是   
 A.斯大林模式  B.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C.罗斯福新政  D.法西斯体制


    国际集团和国际组织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回答22—23题。
22.北约和华约的共同之处是   (    )
 A.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B.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C.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D.由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
23.1989年,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盟诞生。上述现象表明  
 A.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D.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确立


   参考答案:12.A 13.A 14.D 15.C  16.C 17.D 18.B 19.C 20.A 21.C 22.D 23.B

 


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在世界体系中长期居于霸权地位的只有英国和美国。真正后来居上并取代老霸权国家、形成并保持新的世界体系的只有美国。先后崛起并挑战现存霸权国家和世界体系的国家主要有德国、日本和前苏联。他们的崛起分别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并且都在崛起过程中失败。以经济全球化作为主要背景的大国崛起,在历史上更是没有先例可循。虽然中国走的是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崛起的和平发展道路,但是需要借鉴以往后起大国的经验教训。
 材料二  160年前,中国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宝座跌落是被发达国家低成本的消费品打败的。……如果说(近代以来)我们确曾有过“机遇(期)”的话,……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同光中兴”大概可算一次……;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本应赢得一个崭新的历史机遇期,但是至“文革”期间,国家经济机制崩溃时,对外仍采取所谓“两只拳头打人”的政策,使自己陷入几乎是鸦片战争以来最孤立的国际环境之中。过去20年,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巨变的动荡,发生过1989年的风波,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发展经济、进步社会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材料三  2003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温家宝总理也强调,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是中国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时作出的理性选择。
(1)回顾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的发展崛起留给我们哪些经验?(8分)

 


(2)近代德国和日本崛起的重要方式或途径是军事扩张,分析德国和日本采取这种方式或途径的共同原因。前苏联的崛起和成就曾令世人瞩目,但终究失败而解体,分析其失败的原因。(8分)

 


(3)材料二中“160年前的中国的跌落”是指什么?“被发达国家低成本的消费品打败”又是什么含义?新中国成立后出现过20余年“崭新的历史机遇期”,却未能抓住, 其国际国内因素有哪些?(10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为一个负责任的 世界性大国的。”(6分)

 


参考答案:(1)经验:尽量减少与现存世界体系的正面冲突,不直接挑战霸权国家是良好的外部保障;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环境使其周边环境稳定,少受战争之害;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以及不断的制度创新为其崛起提供内在动力;国土辽阔,国内市场潜力较大,致力于国内经济发展。(8分)(2)①共同原因: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时的改革不彻底,有浓厚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周边环境列强林立,以武力手段直接挑战世界体系中的霸权。(4分)②苏联崛起失败主要在于内因,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使其国民经济失去活力和竞争力;长期推行霸权政策,拖垮了苏联。(4分)(3)①指鸦片战争失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②指中国开始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中国与世界长期隔绝;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共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对国情认识出现偏差,指导思想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6分)(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推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顺应全球一体化趋势,努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6分)

 


39.(60分)在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继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之后,我国提出了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中部经济圈正在逐步形成。
 材料一  辛亥革命曷为成功于武昌乎?论者以为武昌地处上游,控扼九省,地据形胜,故一举而全国响应,斯固然矣,抑知武汉所以成为重镇,实公(指张之洞)二十年缔造之力地。其时工厂林立,江汉殷盛,一隅之地,足以耸动中外之视听。有官钱局,铸币厂,控制全省之金融,则起事不虞军用之缺乏。有枪炮厂可供战事之源源供给。成立新军,多富于知识思想,能了解革命之旨趣。而领导革命者,又多素所培植之学生也。精神上,物质上,皆比较彼时他省为优。以是之故,能成大功,虽为公所不及料,而事机凑泊,种豆得瓜。
 材料二  买办欧阳萼在给袁世凯的信中谈及武昌起义时说:“追源祸始,张文襄优容新进,骄纵军人,养痈十余年,糜帑数千万,兴兵练学,设厂制造,徒资逆用,以演成今日非常之惨剧,殊堪浩叹。”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张之洞湖北新政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这些举措与武昌起义的        关系。(14分)

 


(2)提炼材料二中欧阳萼的观点并作简要评价。(6分)

 


参考答案:(1)主要内容:兴办近代工业、创办新式教育、编练新军。(6分)关系:张之洞湖北新政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客观上却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兴办近代工业为革命爆发奠定了物质基础;新式教育使革命思想得到传播;编练新军为革命积蓄了武装力量。(8分)(2)材料中欧阳萼认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是张之洞推动新政造成的。这种观点不正确。武昌起义的爆发主要是民族危机和国内矛盾不断加深的结果,张之洞湖北新政只是起了客观的推动作用。(6分)

 

 


                     北京西城区名题二
    世界近现代史是一部各地区相互联系、彼此依存,加速发展,并对不同地区和国家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回答12—15题。
12.“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局势和历史发展的进程,这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
①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衰落和资本主义发展    ②开始了欧洲同亚洲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   
③开通了欧洲与美洲之间的经济联系通道    ④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13.17、18世纪独立运动前的拉丁美洲各国的经济地位,实际上是
A.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B.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
C.经济形态类似于美国独立之前的状况   D.西方殖民国家需要的经济作物产地
14.19世纪后半期,英国资本大量涌入拉丁美洲,实质上是
A.很多国家沦为英国的半殖民地   B.英国要消除美国对当地的影响
C.世界范围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5.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第三世界不少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这主要是由于
A.曾经长期遭受殖民掠夺独立较晚      B.国际经济旧秩序未发生根本改变
C.普遍缺乏国际市场需要的原材料      D.科技成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农业生产占重要地位的国家,人地矛盾由来已久,并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回答16-19题。  
1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其客观影响是
①农业经济的开发区域扩展到了长江流域  ②缓解了北方因过度开垦造成的环境破坏
③导致北方农业生产出现持续衰退的局面④消除了土地资源不足与人口过多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17.唐诗中有“终朝看火耕”和“山火烧山田”等诗句,这种状况表明
A. 唐朝人己关注到可持续发展问题  B.江南农业仍处于刀耕火种阶段   
C.人们寻求各种方法解决人地矛盾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
18.伴随封建王朝更替,人地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周期性缓解,主要是由于
A.太平盛世,经济繁荣    B.精耕细作,提高亩产
C.大力引进高产农作物品种    D.社会动乱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中,有利于缓和矛盾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       D.减轻农民的农业税 

 


    建立民主政治是中国近代以采面临的历史性要求。回答20—23题。
20.最早提出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主张的是
A.洪仁玕    B.洋务派    C.早期维新派  D.康梁维新派 
21.20世纪初期的中国,在变革君主专制制度问题上先后出现了两种主张。清政府要“预备立宪”,革命党人要“创立民国”。这两种主张
A.前后承继,互相补充        B.形式各异,本质相同
C.均得到广大民众的积极支持    D.表明政治变革已成为时代潮流
22.1946年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和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起到的相同作用有   
A.为新政府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    B.有利于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形成   
C.通过了相当于临时宪法的纲领      D.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3.十年动乱期间,中共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留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必须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方向
C.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参考答案:C D A B D C D   B C D B D

 


40.(42分)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历史上的最早交往开始于           时期;中国古代称今天东南亚各国为       ;今日泰国的三宝港和马来西亚三宝城的由来与        历史事件有关。(6分)


  (2)概括新中国成立以后,与目前东盟各国交往的重大史实及相关的历史作用。(12分)
(1)秦汉;南洋;郑和下西洋。(6分)


    参考答案:史实和作用:(12分)
    ①援助越南取得抗美胜利,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气焰,改善了中国南部的周边安全环境。
    ②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③参加第一次亚非会议,加强了包括东南亚各国在内的亚非国家的联系。
    ④与柬埔寨、老挝等国建交,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
    ⑤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政府为维护亚洲经济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⑥加人亚太经合组织,为实现亚太经济共同繁荣做出积极的努力。

 

 


                  北京西城区名题三
    军队是保卫国家、维护政权的重要工具,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回答12—15题。
12.北宋建立以后集中精力解决军权问题,其首要目的是
 A.加强军事力量  B.抵抗辽的进攻
 C.武力统一全国  D.防止军事割据
13.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猛安谋克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初是契丹族的氏族部落组织 B.对该民族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C.谋克户随着军事扩张成为地主 D.是军事组织,也是地方行政组织
14.明朝时期,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之间的关系是
 A.五军都督府主管军政,后部主管禁军   B.五军都督府奉旨调兵,兵部率军作战
 C.前者拥有统兵权,后者拥有调兵权     D.各都督府相互隶属,最终由兵部统领
15.清政府筹建近代海军的动机是
 A.维新变法,挽救民族严重危机 B.师夷长技,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C.励精图治,洗雪甲午战败耻辱 D.迎合列强,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变法或改革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回答16—19题。
16.戊戌变法运动和明治维新反映了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是
①逐步实现社会各方面的近代化 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③被压迫民族争取实现民族独立 ④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7.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采取了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措施,其目的是
 A.调动私营工商业的积极性 B.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C.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D.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18.建国以来,我党工作重心发生的历史性转变是
 A.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提出要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D.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改革落后的思想观念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环节

 


    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回答20—23题。
20.导致唐朝社会出现“回鹘衣装回鹘马”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B.封建社会盛世,国内经济文化交流繁盛
 C.中外交通发达,政府重视对外交流 D.科技领先,对周边国家有强大吸引力
21.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22.图6反映的时代经济是

 

 


 A.计划经济 B.新民主主义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 D.市场经济
23.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
据,体现出的社会变化不包括   (    )
 A.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B.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C.互联网替代了其它信息传媒 D.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参考答案:12.D13.A 14.C 15.B 16.D 17.A 18.C 19.C 20.B 21.D 22.A 23.C

 

 


38.(25分)近现代法德关系一直是影响着欧洲国际秩序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出现,改变了欧洲大陆上的外交格局。普鲁士军国主义统治下的德意志帝国成为对欧洲和平的一个威胁。德国把奴役性的《法兰克福和约》强加在法国头上。它夺取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既是由于那里有丰富的秩矿,又是出于战略上的筹划。占领了麦茨和斯特拉斯堡[麦茨和斯特拉斯堡:位于法德边界]以后,德国就有了一道极其强固的防御线。德国的这一谋算严重地伤害了法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普法战争对法德经济发展和欧洲国际秩序的影响。(7分)

(2)《凡尔赛和约》签订后,西方政治家曾经这样建议“关于萨尔区的协定仍然有效。……同时应当有一个附加条件,在同一时期内,法国应与德国缔结一项条约,规定由洛林供应德国的铁矿,至少是战前数量的50%,作为交换条件,德国应向洛林供应煤矿,其数量在考虑了萨尔区的产量之后,应与战前的供应总量相等。”                        ——凯恩斯《预言与劝说》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凡尔赛和约》对法德经济发展和欧洲国际秩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概括指出材料中欧洲政治家的主要意图。(2分)

 

(3)法国外长舒曼在1950年提出:法国政府建议在德法两国建立一高级联合机构管辖两国的煤炭、钢铁生产,该机构欢迎其他国家加入。……这将改变本地区的命运,变过去的武器生产地和战争受害区为和平区。联合生产建立起来的两国团结,消除了法德之间战争的物质基础,使战争爆发变得不可想象。                                       ——《舒曼计划》
        分析法国外长舒曼的建议对法德经济发展和两国关系产生的作用。(4分)指出法德关系变化对欧洲国际秩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从上述近现代法德关系的实例中,你可以获得哪些有关国际关系方面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1)影响:①有利于德意志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和重要资源。(2分)②妨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2分)③德国迅速崛起,法国地位下降;法德矛盾上升为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促使英与法俄结盟,加剧了欧洲国际秩序的不稳定。(3分)
(2)影响:①不利于德国经济发展;有利于法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分)②确立了欧洲国际新秩序,加深了法德矛盾,埋下了未来战争的隐患。(4分)意图:法德经济合作,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2分)
(3)作用:①密切了经济联系,加快了法德经济发展的步伐。(2分)②推动了两国的和解,为两国合作奠定了经济基础。(2分)影响:推动了欧共体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欧洲的国际关系稳定与和平。(2分)
(4)认识:国家关系的正常与否,关系到彼此间的经济发展与国际秩序。和平相处、发展经济、平等互利是化解国与国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4分,言之有理,即可)

 


40.(36分)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1)列举图12承载的历史信息。(3分)根据所获历史信息,指出这类规制的器
物开始通行全国的朝代,及其产生的社会作用。(5分)

 

 

   (2)……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明史•食货志》
材料所述内容出自什么税法?(2分)材料反映出该措施有哪些特点?(4分)扼要指出这项措施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2分)


参考答案:(1)历史信息:名称:半两钱;文字:秦朝的标准字体(小篆);形制:圆形方孔。(3分)朝代:秦朝;(2分)
社会作用: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货币形制被中国历代封建三朝沿用。(3分)
(2)名称:一条鞭法。(2分)
特点:简化了税收手续;用白银交纳赋税。(4分)
影响: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