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2005学年济宁市中考历史
北师大版06年历史中考模
2005年中考历史材料解析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中考历史模拟精选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重庆中考历史模拟
05-06学年上八年级历史
2006年珠海中考历史模拟
最新热门    
 
2006年上海南汇区高三历史月考

时间:2009-10-18 17:49:22  来源:佚名
 

      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南汇区高三历史4月月考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一卷和第二卷,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卷为分类试题部分,考生根据所学教材选择A类或B类试题,A类试题由一期课改学校考生完成,B类试题由二期课改学校考生完成;第二卷为共答试题部分。)
学校      班级     学号
请填涂你选定的一组:
A
B
A:一期课改学校(老教材)

B:二期课改学校(新教材)

                  第一卷( 分类试题部分  )
    A类试题:(适合一期课改学校考生完成)
    一、 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
    1、《史记•平准书》曰:“天下已定,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反映了汉初实行的政策是:
    A 休养生息  B 无为而治  C 重农抑商  D 民族歧视
    2、《老学庵笔记》载“闻人茂德言,沙糖中国本无之。唐太宗时外国贡至,问其使人:“此何物?”云‘以甘蔗汁煎’。用其法煎成,与外国者等。自此中国方有沙糖。”这里“外国”应是。
    A 天竺   B 波斯   C 大食   D 朝鲜
    3、“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深察名号》)从董仲舒的这句话中可以发现,他    
    A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C 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 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4、下列中国古代学者著作,其中,对甘薯种植做过研究和介绍的是    

                   图片


    5、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 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 民主思想影响
    6、按图顺序,农具功能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图片
    A ①谷物加工 ②汲水 ③耕地 ④耕地   B ①耕地 ②汲水 ③ 耕地 ④灌溉
   C ①耕地 ②汲水 ③耕地 ④谷物加工   D ①谷物加工 ②耕地 ③耕地 ④灌溉


    7、据清朝大臣黄觉滋上道光帝的奏折,白银与铜钱的兑数是下表:
年份 一两白银兑换铜钱数
1823年—1824年 1249
1828年—1829年 1337
1833年—1834年 1365
1838年—1839年 1638
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 白银外流,银价上涨
    C  外国资本与商品大量输入中国     D 国库空虚,入不敷出
    8、“真美人不甚争珠翠,真书家不甚争笔墨,然则将士真善战者,岂必力争洋枪洋药乎?”以上这段摘自《曾国藩全集•奏稿二》的资料应如何理解?
    A 曾国藩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式武器   B 说明曾国藩没有近代化的意识
    C 曾国藩提出新式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器
    D曾国藩的观点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相悖
    9、从现代化的潮流看,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应是:
    A 封建统治土崩瓦解   B 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D 近代化进程开始起动
    10、史学界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这一历史性变革的原因是
    A 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  B 工业革命的扩展
    C 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      D 争夺世界霸权斗争的加剧
    11、晚清一位大臣经历了对外战争失败的惨重教训,因而主张购买洋炮、洋船,他认为“以通夷之银,量为防夷之用,从此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可是皇帝却斥责他“一片胡言”。该大臣经历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法战争  D 甲午战争
    12、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战争后
    A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 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民族工业获得进—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 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13、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马歇尔计划远不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这是因为这项计划实际上是
    A美苏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产物
    B 导致当代政治格局不稳定和动荡的产物
    C 以经济的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D 美国蓄意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
    15、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此观点反映了:①经济全球化过程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 ④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二、简释题(共20分)
    16、蒙古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她为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试以四位杰出人物的事例说明上述观点。(4分)

 


    17、照片是历史的真实记忆。
材料一:一张留美学童出洋前的合影   图片
 
(1)照片摄于什么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4分)


(2)举当时留洋学童一人,说说其主要贡献。(2分)


材料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是和洋务运动不可分开的,洋务运动“练兵制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而上海正是洋务运动最重要的活动地之一。
(3)列举洋务派在上海创办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各一例(2分)


(4)为什么上海会成为洋务运动的重要基地之一?(2分)

 


    18、2006年3月20日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计划》当前,国内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在广为流传,那就是把“计划”一词完全贬义化。有些人主张什么都应该市场化,根本不需要计划,不需要宏观调控,政府只要充当“守夜人” 就可以了。这种过度摒弃计划的泛市场化观念,很不正常,也是错误的。计划和市场,其实在邓小平那里就早已经有定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资本主义也可以用。
据此请回答: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提出在哪一重大会议后?(2分)


(2)你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断,各举一例史实以说明。(4分)

 

 


         B类试题:(适合二期课改学校考生完成)
一、 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
    1、人类早期历史可以划分为the Old Stone Age、 the New Stone Age 、the Bronze Age、 the Iron Age四个时期。从石器工具过渡到金属工具,是人类跨入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样划分的依据是
    A 工具的进步起了决定作用     B 工具出现先后顺序最重要
    C 根据工具优劣来区分前后     D 这是考古学专业特点需要
    2、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下图所示可以说明:文字的演变

   图片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隶书        楷书       简化字
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从难到易,这是因为文字发展的决定因素有①古代帝王所创造 ②受书写工具影响 ③有利于交流传播 ④需坚持文化传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是(新教材)
    A 《永乐大典》    B 《古今图书集成》
    C 《天工开物》    D 《四库全书》
    4、下列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中,都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其中颁布最早的是
    A 《人权宣言》       B 《独立宣言》 
    C  法国第一部宪法    D  美国宪法
    5、2004年11月4日美国总统大选以布什获胜宣告结束(如下图)。你认为美国总统大选有关事宜以《1787年宪法》解读,正确的是    图片

 ①每四每四年选举一次
②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③俄亥俄州的20张选举人票是按其人口比例分配的  ④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6、2004年4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呼吁美国应停止执行所谓的《对台湾关系法》。这一要求的国际法基础是( )
    A主权国家理论 B民族国家理论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国家主权平等理论
    7、关于历史学习的方法,西方著名学者埃尔顿是这样认为的:“对于历史的真实性,先入自见的危害大于证据之不足或细节之谬误。……在他理解这些证据之前,他不问也不应该问具体的问题。”下面几种学习方法最符合埃尔顿的观点是
    A 理论联系实际          B 重视调查研究
    C 有史有论、史论结合    D 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8、《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一书中认为:每种外来文化都被采用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只要外来文化有助于日本进步,就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实来接受。这种态度造成了“和魂汉才”的观念。“和魂汉才”反映了( )
    A日本文明的中国化        B儒家文明的日本化 
    C中国文明的日本化        D日本文明的儒家化
    9、The great Britain 成为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是基于              
    A《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B 《魏玛宪法》
    C《威斯敏斯特法》          D 《日内瓦公约》
    10、有人说,眼下在欧洲有两种东扩,一种是制度性的,一种是战略性的……这种东扩分别指的是以下哪两者的东扩?
    A 北约与华约   B 北约与欧盟   C 欧盟与北约   D 恐怖与流感
    11、1936年在柏林奥运会上,美国一黑人运动员夺取了三枚金牌,使当时观看比赛的希特勒十分恼火。希特勒恼火的原因是( )
    A该黑人运动员不是德国人   B该黑人运动员夺冠驳斥了纳粹种族的“优越论”
    C该黑人运动员不是纳粹党人    D该黑人运动员夺冠证明了内存种族“优越论”
    12、民族主义是推动世界近代化的重要力量之一,例如①法国人民反对波旁王朝封建统治,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②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促进了美利坚共和国的最终形成 ③日本人民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维护国家独立、争取国家发展 ④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促进了救国救亡道路的不断探索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3、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显著,先后出现了一大批国际组织,请将下列国际组织按其出现的时间排序①七十七国集团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③欧洲联盟 ④联合国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④①②③ 
    14、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应邀出席亚非峰会,并取得极大成功,这次亚非峰会的前身是
    A 巴黎和会         B 旧金山制宪会议
    C 万隆会议         D 不结盟运动
    15、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曾告诫说:“如果再坚持用错误的观点对青少年施教的话,日本只能沦为世界孤儿”这表明日本必须
    A 加强与世界的协调与合作    B 正确认识和对待侵略
    C 马上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    D 将德国作为其学习榜样

 


    二、简释题(共20分)
    16、“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一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完了……虽然船不会立刻沉没,他将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岸上撞得粉碎……它将永远不能修复”
这段文字,是英国第一位正式访华公使马嘎尔尼在1794年写的。
(1)马嘎尔尼所指的几位船长是指谁?(2分)


(2)请选择一个最典型的船长,并概说其主要功绩。(4分)

 


17、法律是由国家行使立法权的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用以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8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1孟德斯鸠     图2梁启超   图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图4 1787年联邦宪法
(1)请写出孟德斯鸠及梁启超的主要观点?(2分)


(2)图4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制定的?(2分)


(3)美国宪法制定原则及主要内容?(2分)


(4)请用一段话描述上述四幅图之间的关系。(2分)

 


    18、欧洲的重新崛起: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适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必须要有一个拥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苏兹贝格:《七大洲四十年》
(1)请举20世纪欧洲国家之间相互对抗的具体史实一例,并分析它导致了什么影响。(2分)


(2)戴高乐总统对记者的谈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为实现上述思想,欧洲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3)欧洲国家的重新崛起对世界格局起了什么作用?(1分)

 

 


            第二卷(共答题部分;共100分  )
    一、 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
    19、“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可与这段文字相印证的遗址是
    A半坡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大汶口遗址  D 良堵遗址
    20、古籍记载: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其反映的现象是
    A 儒家、墨家垄断教育    B 教育开始普及民间 
    C 各国推行儒、墨思想    D 私人办学现象出现
    21、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 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 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 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 经济停滞倒退
    22、据清代史料记载,台湾“百货皆取资于内地”;乾隆五十年浙江杭 嘉 湖三府歉收,“招商贩运闽省台湾仓谷,以资粜济”(粜指卖出粮食)。对此材料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两岸经济联系密切   B 台湾的日用品通常需要内地供应
    C 两岸经济贸易互补   D 杭 嘉 湖三府的粮食通常需要台湾供应
    23、下列文献,最能反映17世纪~18世纪中国历史新的时代特征的是:

     图片
    24、“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为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之间成立政府,当任何一种形势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就是我们殖民地人民过去一向忍耐,而现在却必须改变原来那种政府体制的原因。”引文的出处及理论依据分别是
    A《人权宣言》、《社会契约论》  B《权利法案》、《论法的精神》
    C《人权宣言》、《论法的精神》  D《独立宣言》、《社会契约论》
    25、货币的社会属性在于它能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情况,观察下列纸币所反映的中国近代社会变化的是………………………………………….  
    A 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普通流通      B 列强在中国开设银行,发行纸币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开设银行发行纸币 D 辛亥革命,清朝统治结束

    图片


    26、历史是什么?人们有各种理解,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适当的是:
    A 历史主要指人类社会以往的发展过程,我们主要以史料去发现、了解历史
    B 历史是真实的,而神话、史诗、传说是虚构的
    C 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   D 历史是研究他人错误的学问
    27、马克思曾评价鸦片战争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世界的接触。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碎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的棺材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此句话的含义表明鸦片战争①打破了清朝闭关自守的状态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体制的解体③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过度④是一场反封建的战争
    A 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8、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种特权开始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9、十六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来华时,携带一幅世界地图,因中国的位置在图中偏西,遭到了明朝士大夫的严正斥责。(利马窦《中国札记》)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是:
    A文化专制主义 B 天朝上国心态 C 自然经济、闭关锁国 D 君主专制影响
    30、伏尔泰说:“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表明他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教会控制 C.提倡权利平等  D.倡导君主立宪
    31、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A 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32、“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我们现在正站在他的灵魂安息处——签署了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黑人满怀希望地得到的是一张空头支票,这张期票被签上‘资金不足’的字样。”——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1962年“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是指
    A《独立宣言》  B《1787年宪法》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宅地法》
    33、1945年,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是联合国惟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美国借联合国之名进行扩张  B 防止苏联借联合国之名进行扩张
    C 维护五大国的共同利益   D 保持维护和平与安全行为的正义性和合法性

 

 

    二、简释题(共30分)
    34、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所著,苏世军、周宇翻译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书中,我国古代有七人入选(右图)。请回答:

   图片
(1)从以上七人中选择你最了解的一个或一组人物,谈谈其入选《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的理由。(2分)

 

(2)从以上七人中,你能看出作者选择的标准是什么?依据此标准,如果让你从中国古代史中再选择一位历史人物填入表中空白处,你会选择谁?简要说明理由。(3分)

 

 


35、张学良将军的“苦闷”(5分)
材料一:1936年1月张学良对青年人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的出路。”             ——《张学良文集》第Ⅰ集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蒋介石西安督战,张学良、杨虎城与其合影         西安事变报导
(1)阅读材料一,分析当时张学良将军有什么“苦闷”? (1分)


(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中的“国家问题”的?(1分)


(3)观察材料二的图片你可获得哪些历史信息?(2分)


(4)研究张学良将军的生平事迹,上述两则材料采用了图片资料和文献资料,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用哪些资料来研究张学良将军的生平事迹?(1分)

 

36、历史的真实记忆。(10分)以下两张照片分别摄于二战前夕的英法。
 
请结合历史背景回答:
(1)两张照片摄于当时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后?(2分)


(2)你是如何理解张伯伦和达拉第回国后会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4分)


(3)历史的发展真如张伯伦和达拉第所言?结果怎样?(4分)

 

 


    37、国人的“心痛”(10分)
    材料一:2004年9月15日晚,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与“联合国记者协会”,以“视讯会”方式进行“对话”,在所谓“致词”的讲话中,他向国际媒体和舆论谈了一大堆攻击祖国大陆和联合国的话。说什么“德国统一之前,东、西德都是联合国的会员国,因此,一味阻挠台湾人民参与国际社会,只会让台湾与中国越走越远,伤害两岸人民的情感,无助两岸关系的正常化”。
    材料二:根据雅尔塔会议及《签订德国失败和接管最高权力的声明》等有关规定,苏美英法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相继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德国分裂后,被迫相互承认在国际社会中并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史实,说明台湾问题和两德问题的不同。(提示:可从形成的原因,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双方各自对国家分裂状态的认识程度的不同等方面去考虑。)(8分)

 


(2)对于台独的嚣张气焰,我国政府的采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2分)

 

 

    38、材料分析论证题:(40分)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时代》一书中写道:19世纪中期是欧美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的时代,……它向世界隆重地展示其财富增长和科技的进步。
(1)19世纪中期欧美“财富增长和科技的进步”是如何实现的?(2分)


(2)如何理解19世纪中期英、法、美资本主义取得全面的胜利?(9分)


(3)西方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对中国有何影响?(4分)

 


    材料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是根据中国自身遭遇作出的必然抉择,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内容,自拟题目,写一历史小论文。(字数700字左右)(25分)

 

 

 

 

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南汇区高三历史期末考试
(答题参照)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注意题目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类 C A B C A B B C D A A D A C C
B类 A D D B A A D D C C B B B C B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A B A B B D D A C A C C C C D
二、简释题(共50分)
16、A:铁木真:统一蒙古部落,被尊为成吉思汗;忽必烈:定国号元,建都大都;俺答汗:积极贸易“互市”;渥巴锡:率西蒙古回归祖国(4分)
16、B:康熙.雍正和乾隆皇帝(任二,2分);康熙:缓解满汉矛盾(或与汉知识分子合作,禁止圈地,摊亩入亩),削三藩,统一台湾,设立台湾府,击败沙俄,签定〈尼布楚条约〉,赐班禅封号,粉碎葛尔丹分裂势力(任四,4分)。
17、A:1、洋务运动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步确立,在东西文明的碰撞中清政府感到了落后,开始向西方学习,进入向西方学习的第一阶段——器物层次阶段 (其它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共4分)2、詹天佑;京张铁路(2分)3、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2分);4、位置好、开埠早接受西方影响较大、经济基础强、移民劳动力充足(任二给2分)
17、B: 1、三权分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2分)2、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英国正式承认美利间合众国独立(2分)3、根据“三权分立”和“相互牵制与平衡”原则;联邦政府有国会、总统、最高法院组成,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2分) 4、说明图1和图4的关系 及图2和图3对中国近代历程的推动(2分)
18、A:1、中共十四大后(2分)2、苏联新经济政策,利用了资本主义的有效经验,摆脱了经济困境;美国罗斯福新政,国家宏观调控,摆脱经济危机等(4分)
18、B: 1、“一战”和“二战”的爆发;欧洲的衰落(言之成理即可2分)2、欧洲联合(1分);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欧盟等(任意2个、2分)3、推动世界多极化(1分)
34、(5分)1、可以任选一个(如秦始皇)根据其作为谈历史功绩;也可选择一组(如孔子老子、孟子在思想领域的成就;秦始皇、隋文帝、成吉思汗的制度创新;蔡伦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就其某一方面的共性谈其历史作用。(2分)
2、其标准是不仅对中国而且是对世界的影响最大。政治类:如商鞅、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康熙等;思想类:如韩非子等;科技类:如张衡、毕升、沈括等;文学类:如屈原等。(3分、言之成理即可)
35、(5分)1、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亡,张学良将军被人们称为“不抵抗将军”。2、日本侵略步步加深,中华民族危机。3、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派”等八项救国主张。(2分) 4、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口述史料、实物资料等(1分)
36、(10分)1、慕尼黑会议后(或慕尼黑协定签订后)(2分)
2、言之有理即可(4分)(如答:国内和平主义的思潮;国家实力的衰退;对战争的冷静反思,希望和平;张的个人魅力与努力;祸水可能东引等)3、非;希特勒还是利用民族情绪,挑起了战争,英法搬石头砸自己的脚,首先遭到了德国的攻击,损失惨重,法国灭亡,后由于美国、苏联加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最终战胜法西斯德国等。(4分)
37、(10分))1、1)形成原因:德国问题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二战中德国战败,苏美英法对德分区占领,冷战开始后,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台湾是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属于中国内政。(3分)2)国际法上的地位:德国的分裂是一系列国际条约所规定的,而台湾问题,《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条约明确规定属于中国领土,应由中国收回。一个中国原则也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3分)
3)各自对国家分裂状态的认识程度:德国分裂后,都被迫相互承认和在国际社会中并存,而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连李登辉上台初期也承认一个中国,反对两个中国。(3分)2、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尽最大可能争取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但决不承诺放弃武力。(2分)
38、材料解析题(40分)
1、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促进财富增长、科技进步。(2分)2、美国——1)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取得独立;南北战争,废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2)第二次科技革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发国内市场,垄断形成等。3)《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建联邦政府。4)对外扩张,引进技术等。(其他国家类似,言之成理即可,每国3分)3、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为原料和市场,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进一步侵略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狂潮。(4分)(如答面对西方文明的侵入,中国奋起抗争并不断融入等也可得分,言之成理即可。)
小论文信评分要点:
1、能写出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有一定史实,5分
1、 能中国自身遭遇作出的必然抉择,有一定史实,5分;
2、 能写出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并作一定分析,4分
3、能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并作一定分析,5分;
4、格式和文字表达2分,逻辑2分,题目2分
5、常识性错误的每点扣1分,不超过25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