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北师大版06年历史中考模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中考历史模拟精选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重庆中考历史模拟
05-06学年上八年级历史
2006年珠海中考历史模拟
06年全国历史中考模拟试
06年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
最新热门    
 
06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仿真卷五

时间:2009-10-18 17:49:42  来源:佚名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仿真试卷五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各朝各代都重视农业生产。据此回答1-2题。
    1.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根据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两者的主张
    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要求  B.都是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C.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  D.都反映当时统治阶级的经济思想
    答案:C(抓住题干“历史时代”,商鞅、黄宗羲所处的时代完全不同,分别 处在封建经济开始形成、高度发达时期)
    2.下图《棉花图•收贩》反映出明朝中后期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是
      图片  


    A.引进高产作物逐渐取代传统农作物  B.棉花的种植区域在明中后期进一步扩大
    C.国内市场扩大,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D.农业进步促进具有专门职能城市发展
    答案:C(读图片可知,棉花是农产品,既然是“收贩”,表明商品买卖关系扩大)


    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和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制定了各自相应的统治政策。据此回答3-4题。
    3.秦朝推行的郡县制与周朝后期的分封制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主要是指郡县制
    A.扩大了疆域    B.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
    C.限制了朝中大臣的权力  D.促进了民族融合
    答案:B
    4.洪武十一年,会稽郡守贪赃枉法,明太祖决定对他进行处理。当时对其处理可能要通过
    ①锦衣卫 ②刑部 ③按察使司 ④通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通判乃北宋所设,只是监督知州,不管刑狱、诉讼之事)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据此回答5-8题。
    5.出现下图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留影    图片
    A.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目标  B.没有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
    C.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  D.政治上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答案:D(A、B、C三项都是D项的分述)
    6.孙中山先生阐述的新三民主义含有富民思想,这主要体现在
    A.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B.反对民族压迫
    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D.限制小私有者
    答案:C
    7.据台湾《联合报》(2004年11月13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是基于孙中山
    A.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答案:A(抓住题干中“国父”即“中华民国之父”,意即建立了中华民国)
    8.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潮在实践中屡遭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反动势力太强大  B.人民群众尚未觉醒
    C.复古主义思潮盛行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答案:D(根本原因要从生产力方面寻找)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思想。全国代表大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担负不同的历史任务,使中国共产党一直保持着正确的方向。据此回答9-13题。
    9.中共二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基本上完成了党的创建工作,其主要依据是
    A.分析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B.提出了党的中心工作
    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
    答案:C(排除B、D两项。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对革命的对象及性质的基础上完成的)
    10.回顾党的历史,使中国共产党和革命转危为安,重新走上胜利发展道路的重要会议除了遵义会议外,还有
    A.八七会议  B.庐山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七届三中全会 
    答案:A
    11.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A.洛川会议、十三届四中全会  B.八大二次会议、七千人大会
    C.中共七大、中共十四大   D.中共七大、中共十三大
    答案:C
    12.中共八大的路线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中共八大
    ①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③提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 ④规定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这次会议提出了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②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④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B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新的能源和交通工具。据此回答14-15题。
    14.19世纪晚期,石油工业作为一种能源支柱工业开始崛起。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资本主义对外掠夺的需要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D.运输业的迅速发展
    答案:D(石油作为能源工业支柱的直接原因,当然是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而C项则是其根本原因)
    15.从下图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19世纪晚期美国纽约街景    图片
    ①电力广泛应用 ②电车、汽车已经代替马车 ③人们处在相对和平稳定时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
    答案:C(从图片中可以看到还有马车,故排除②)

 


    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它依仗自己的经济实力一直企图称霸世界。据此回答16-17题。
    16.20世纪20年代,美国普遍推广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盛行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之风。1924-1929年,美国的分期付款销售额增长了3/4。对此现象,认识错误的是
    A.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B.进一步刺激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C.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D.促进了美国市场经济持续而稳定的健康发展
    答案:D(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否定了美国经济持续而稳定的健康发展)
    17.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我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这表明
    A.美国要征服全世界    B.美国要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要充当世界警察   D.美国要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C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逐渐走向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当今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据此回答18-20题。
    18.阅读“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组是     图片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②世界贸易总额在持续增长 ③各国的关税壁垒森严 ④经济全球化正逐步形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图中关税平均水平从50%以上下降到25%以下,就表明关税壁垒在放松,故排除③)
    19.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潮流,世界上出现了“经济联合国”。“经济联合国”是指
    A.WTO   B.the Europe Union
    C.APEC   D.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Region
    答案:A(A项是世贸组织,B项是欧盟,C项是亚太经合组织,D项是北美自由贸易区)
    20.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会议指出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环境破坏日趋严重
    B.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进步
    C.知识经济的产生
    D.经济区域化、全球一体化日趋加强
    答案:C(知识经济的产生,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故选C项)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5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21题8分,22题12分,共2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 两汉丝绸之路图     图片
 
    图2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图片
 
    图3 郑和下西洋路线    图片
    材料二:汉代外交以“博望”“定远”作为成功的主要标志。唐代国威强盛,却没有大规模的远行出使记录。当时的外交,有所谓“万国朝未央(宫)”“万国拜含元(殿)”的形势。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变其夷习”“布国威于四方”。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请回答: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说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各自的发展演变趋势。(4分)

 


(2)根据材料二,谈谈中国古代发展对外关系的动机与西方有何不同?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根源。(4分)

 


解析:本题为图片型和文字史料型相结合的分析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属于对主干知识的考查,难度适中。
参考答案:(1)陆上:汉朝时开通丝绸之路,唐朝时达到鼎盛时期,宋、元、明、清时衰落。(2分)海上:汉朝时开辟,唐朝时进一步发展,明中后期衰落,其范围逐步向西扩展。       (2分)
(2)不同:中国古代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受政治目的的驱动。(1分)西方是为了海外贸易,开拓市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1分)
原因: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的长期存在(或封建王朝的长期统治);经济上,以农立国的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是无法分离的。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挪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我们不是敌人。我们之间感情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那一根不可思议的回忆之弦,从每个战场和爱国志士的坟墓,伸展到这片辽阔土地上每一颗充满活力的心房和每一个家庭,只要我们本性中的善念再度、而且一定会加以拨动,它们终会重新奏出响亮的联邦协奏曲。”——林肯总统1861年就职演说
    材料二: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4条修正案。该法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邓小平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材料四: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在美国内战中林肯的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感情纽带”指    什么?(2分)


(2)材料二的宪法条文坚持了什么原则?(2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所强调的共同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强调这一原则的历史依据。(4分)

 


(4)材料四的宪法规定与“一国两制”的方案是何关系?材料四与材料二有何相同点?(4分)


解析:本题是一道跨越时空的材料分析题,以美国历史上的内战为切入点,兼顾新教材的内容,突出了新课程的前瞻性,然后分析邓小平“一国两制”对完成我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指导意义,既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力度,又突出了对能力的要求,概括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
参考答案:(1)目标:维护美国的统一。感情纽带:美利坚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南方一些州的人民也参加过独立战争,并献出生命,他们也是美利坚民族的一部分。 (2分)
(2)联邦宪法至上和国家统一的原则。(2分)
(3)原则:“一个国家”(或“国家统一”)。(1分)
依据: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清朝时设台湾府,归属福建省;《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3分)
(4)关系:宪法的规定为“一国两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2分)
相同点:与材料二美国宪法强调的原则基本一致,都是用法律的形式维护国家的统一。   (2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3.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我国先进的技术成就和在天文、数学、化学、医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向东传播到朝鲜和日本,向南传播到印度,通过丝绸之路,向西传播到波斯、阿拉伯,并且扩展到欧洲,历史上称其为“东学西渐”。后来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开始出现“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后,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相同点。(4分)


(2)比较“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不同点。(4分)


(3)通过上述比较,你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


解析:本题是一道大跨度、小切口的比较型问答题。学生学习历史,必须将中外历史知识中相关的内容作横向、纵向的比较,把握其原因、特点、影响等方面,将相关的知识链进行整体把握,从比较中得出启示。
参考答案:(1)相同点:①“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学习的顺序是相似的。欧洲人学习中国文明和中国人接受西方文明的顺序:先从科学技术开始,包括军事技术和兵法,之后逐步深入到文化及价值观、思想和道德、哲学,进而是制度。(2分)②结果是相似的,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东学西渐”使西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了社会的转型,社会各方面超过中国。“西学东渐”使先进的中国人经过数次失败和总结经验,最终找到了能正确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分)
(2)不同点:①时间不同:“东学西渐”开始于西汉丝绸之路开辟后,“西学东渐”开始于明末清初。②方式不同:“东学西渐”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西学东渐”在鸦片战争后是被迫的。③动力或目的不同:“东学西渐”是为了发展商业以及反对天主教的精神独裁统治;“西学东渐”则是英国的船坚炮利惊醒了爱国的知识分子,他们为了救国而被迫学习西方。   (4分)
(3)对任何先进的事物都要采取兼收并蓄的方式,为我所用,一定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才能使先进的事物发挥其巨大作用。(2分)

 


    24.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法西斯主义给全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读下图并回答问题:
        
  图1 正在燃烧的德国国会大厦     图2 讽刺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的漫画   图一                                       图二
     
    图3 军国主义化的日本少年      图4 南京大屠杀中的一幕

           图三                                    图四
(1)上图分别说明了法西斯主义的哪些特点?(2分)


(2)20世纪30年代,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给国际局势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2分)


(3)反法西斯国家为了扼制、打击法西斯主义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有何启示?(3分)


(4)有人说:“法西斯主义实质上也是一种恐怖主义。”你是怎样理解的?请说明理由。(3分)

 


解析:本题命题角度较好,把法西斯主义和恐怖主义结合在一起,体现出很强的时代感,并且有很好的测试功能,考查了学生的归纳、概括、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1)制造恐怖事件,建立独裁统治;践踏国际公约,进行武装侵略;推行军国主义,实行全民军事化;残酷屠杀被占区人民。(2分)
(2)形成了欧、亚战争策源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2分)
(3)举措: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组织诺曼底登陆等战役,协同作战;召开德黑兰等国际会议,一致行动。(2分)
启示:反法西斯主义需要世界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配合,相互协作,联合行动。(1分)
(4)肯定:法西斯主义者制造恐怖活动,危及全人类的生存和安全。
否定:法西斯主义对内独裁、对外扩张,是一种国家行为,手段上带有恐怖性质,但不能等同于恐怖主义。(3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