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北师大版06年历史中考模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中考历史模拟精选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重庆中考历史模拟
05-06学年上八年级历史
2006年珠海中考历史模拟
06年全国历史中考模拟试
06年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
最新热门    
 
06年广东韶关市高三历史一模卷

时间:2009-10-18 17:49:48  来源:佚名
 

               2006年广东省韶关市高三历史一模考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有教无类
    2.在同一朝代中职能前后发生变化的官职是( )
  A.御史大夫 B.刺史        C.枢密使      D.提刑按察使
    3.下列制度体现了我国古代赋役“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是( )
  ①租庸调制 ②方田均税法 ③一条鞭法 ④地丁银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对宋代理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B.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两教的思想而形成
  C.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D.朱熹的代表作有《四书章句集注》


    5.猛安谋克制与八旗制度的相同性质是( )
  A.兵农合一的基本社会组织    B.女真族的氏族社会制度
    C.冷兵器时代的军事组织      D.推进女真族封建化进程的政治制度
    6.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签订了《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许多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最为典型的是( )
  A.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
  C.与顽固派进行论                  D.率兵收复新疆
    7.《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C.确定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D.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8.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 )
  A.彻底废除旧制度     B.民主和科学    C.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民主和共和

 


    9.孙中山先生在其遗嘱中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他一生的斗争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兴中会誓词    B.三民主义   C.三大政策     D.北上宣言
    10.1911年至1925年间建立的下列政权中,不具有革命性质的是( )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京政府   C.湖北军政府     D.广州国民政府
    11.影响发动百团大战的因素有( )
①日本改变了侵华的战略方针   ②英美对国民政府的劝降活动 
③国民党抗战政策发生重要改变 ④汪伪政权成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国共第二次合作彻底破裂的标志是( )
  A.1941年皖南事变         B.1945年抗战结束
  C.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     D.1947年蒋介石限令中共撤销驻国统区代表团
    13.建国初期对私人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与后来实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共同点是( )
  A.都触及了所有制形式问题     B.都是为了发展国家经济
  C.都属于民主革命范畴         D.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范畴
    14.第一批国营企业建立在( )
  A.建国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一五计划完成后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来以后
    15.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里的“和平过渡”是指( )
  A.商业资本家由剥削者向劳动者的过渡        B.商业初级社向高级社的过渡
  C.商业公私合营向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过渡    D.商业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16.下列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八大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     B.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正确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D.都对冤假错案进行了平反
    17.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工业建设成就的是( )
  A.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建成     B.武汉钢铁公司建成
  C.大亚湾核电站建成             D.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建成
    18.“已经按约建立一个国家的人,由于因此而受信约的束缚须承认某一个人的行为与裁断……因此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王政体。”这一主张的提出者是( )
  A.马基雅维利    B.霍布斯      C.彼特拉克      D.卢梭
    19.对拿破仑早期战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社会秩序      B.传播法国革命的思想
  C.有利于欧洲农民的解放          D.侵犯他国独立导致他的最后失败
    20.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
  A.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B.化学工业建立
  C.垄断组织出现             D.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形成
    21.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通过土地改革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国家是( )
  ①英国 ②日本 ③俄国 ④美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A.彻底消除了协约国之间的矛盾       B.缓和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矛盾
  C.暂时协调了主要列强之间的矛盾     D.使英法矛盾成为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
    23.以下历史文献中,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具有促进作用的是( )
  A.《开罗宣言》   B.波茨坦公告   C.《北大洋公约》     D.《大西洋宪章》
    24.冷战结束后,世界民族矛盾和地区冲突有所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
  A.大国在地区争端中的“中立政策”   B.两极格局的相对均衡状态被打破
  C.社会制度的矛盾相对缓和           D.“人权”问题日益严重
    25.下列对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结束“滞胀”阶段 ②知识经济开始在美国形成 ③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④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5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计36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乘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二:……自秦始皇置丞相,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史记事本末》
  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和明太祖对丞相作用的看法有何不同?简要概括其主要做法。(6分)
 


  (2)综合上述材料,比较唐朝明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5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不要告诉任何可能会泄密的人。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造成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
  材料二:(当尼克松通过特使赴华向周恩来转达上述构想时,毛泽东、周恩来表示)绝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双重代表权提案。中国不是联合国会员国的时间很长了,中国还可以再等。
  材料三:(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坚持美方对台必须断交、撤军、废约三条件作为中美恢复正常关系的前提,但尼克松不想走得太远。经协商《中美联合公报》作了如下表述)美国承认,在台湾海峡两边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尼克松构想的特点及其原因。(4分)


 
  (2)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台政策的一致性及其变化。(4分)


 
  (3)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二,指出中国立场的特点,并简要谈谈你对《中美联合公报》的认识。(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每一个人,在他不违犯正义的法律时,都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完成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叉务。要履行这种义务,君主们极易陷入错误,要行之得当,恐不是人间智慧或知识所能做到的。
  ——摘自A.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材料二:1938年,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论罗斯福新政时说:“今天,国家正对没有特权的人进行保护,增加国民收入,并把此项收入更公平地分配给各类生产者。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美国政府不仅承担起保证社会安全的全部工作,而且还要成为工商企业的参加者和创立者。……这个国家昨天还是一个不干涉主义,或处于守势的国家,现在,它却从事建设和开办工厂;买卖货物和劳务,借贷货币,储藏商品,开办航运,经营铁路。”
  ——摘自L.哈克《今日美国的问题》
  材料三:当代学者在评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国家和经济的关系时说:西欧国家的社会生活中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存在的矛盾一直十分尖锐,并且有爆炸性,这也就预先决定了政府干预本国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在西欧也和其他帝国主义中心一样,由于资本主叉基本矛盾深化,必须进行国家干预……资产阶级国家首先捍卫垄断资本家的利益,与此同时它在解决资产阶级共同的阶级任务的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本国范围内,国家对社会生产进行调节的方式是个别垄断组织办不到的。国家影响垄断竞争的实践,并对经济领域和部分之间的劳动和资本分配比例有意识地施加影响。
  ——摘自B.H.舍纳耶夫等《今日西欧》
  回答:根据上述材料,简要阐述罗斯福新政前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13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4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3分,共39分)
  29.秦汉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请结合史实简要加以说明,并概括指出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14分)


 
  30.民主政治是近代中国人民所追求的理想,请指出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对民主政治的不同理解,(6分)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31.美国南北矛盾从立国之初就存在,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得到根本解决。试分析美国南北矛盾在立国之初和19世纪60年代的不同表现及其解决的主要途径。(13分)
 

 

 
 
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A 6.B 7.A 8.C 9.C 10.B 11.A 12.D 13.B 14.A 15.D 16.D 17.C 18.B 19.C 20.D 21.B 22.C 23.D 24.B 25.A
26.(1)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做法:宰相等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3分)明太祖认为设置宰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一身。做法:废丞相,中央各部门分理政务,互不统属,皇帝总揽大权。(3分)
(2)同:最高决策权都在皇帝手中,相权的存废都服从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2分)异:唐太宗把皇权和相权协调起来,注意发挥宰相的参政辅佐作用;明太祖把君主专制与宰相制相对立,从制度上取消相权,以保证皇权的绝对权威。(3分)
27.(1)特点:在联合国中制造两个中国。(2分)原因:第三世界的兴起使联合国结构发生变化,接纳中国成为必然。(2分)
(2)一致性:不愿放弃在台利益。(2分)变化:材料三放弃了两个中国的立场(2分)
(3)特点:坚持一个中国。(2分)认识:它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美国不愿放弃在台利益,所以台湾问题仍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2分)
28.(1)地位变化:罗斯福新政前,国家不干预和指导私人的经济活动,国家也没有能力干预和指导私人的经济活动。罗斯福新政后,国家由不干预资本家事务变为国家主动地对经济加以干预,参与资本主义的分配、生产、流通等经济过程。(6分)
(2)原因:罗斯福新政前,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自由放任时期,国家不干涉资本家的事情,不承担经济职能。但随着垄断组织的建立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深化,国家不干预经济事务的自由放任的原则已经不能适应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局面,因而必须进行国家干预。(7分)说明:学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符合史实,均可同等给分。
29.(1)说明:统一性:秦朝统一文字(“书同文”),重法抑儒;汉朝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思想文化。(4分)
多样性:各民族文化蓬勃发展,风格多样;中外文化共融,佛、道、儒、法并存。(4分)原因:秦汉是大一统的、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封建国家;(3分)对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接纳吸取了外来文化的长处。(3分)说明:学生的答案只要符合参考答案的意思,即可得分。
30.不同理解:民主对康有为而言就是君主立宪;孙中山认为民主就是民主共和;毛泽东认为民主就是人民民主专政。(6分)
形成原因:康有为接受俄国、日本的君主立宪思想;孙中山接受美国的民主共和思想;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6分)说明:学生若答出救亡图存、西方民主思想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内容都可以酌情给分,教师评卷应灵活把握。
31.不同表现及解决途径:立国之初:表现为北方和南方政治集团在国会和政府中的权力分配上的矛盾。(3分)说明:学生可以答南北之间的经济矛盾,但最多能给2分。
解决途径主要是通过立法(制定宪法)来协调南北的权力分配。(2分)19世纪60年代:表现为工业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经济形式(或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焦点是废奴问题。说明:必须突出由于工业化而矛盾加剧和废奴问题。(4分)解决方法主要是通过战争手段打败南方,实现南北统一,废除奴隶制度。(4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