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陈月霞:两个林则徐
陈月霞:谁埋葬了北洋水
郑金霞:人教版必修1第
徐霞:历史新课程研究性
侍海霞:新课程下注重教
郑金霞:历史教学的目标
周冬霞:人民版《君主专
李月霞:“五四运动”教
许丽霞:一国两制伟大构
最新热门    
 
马丹霞:历史课程中的民主与专制

时间:2009-10-18 17:10:52  来源:马丹霞
 

编者按:阅读本文前需要阅读以下三篇文章:

 

1、全部问题在于确定民主的真正意义

——兼与黄牧航老师商榷  


郭秀平

《历史教学》第3期

 

2、说“摆脱历史宿命论”

石章波

《历史教学》12月

 

3、历史教学有别于政治教学——对石章波老师的答复

黄牧航


《历史教学》12月

 


了解价值观取向,科学看待问题

 

马丹霞

华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510631

 

《历史教学》在近段时间连续登载了黄牧航老师、石章波老师和郭秀平老师关于“古希腊民主”问题的讨论,这几篇文章引起了不少中学教师的关注[①]。同时,这些全新的内容在给我们带来思维冲击的时候,也给一些教师带来困惑。“民主与专制”的问题,到底该怎样看待呢?

笔者认为,黄牧航老师的文章更着重于讲述古希腊与今天西方民主的特点;而石、郭老师则是曲解了黄老师的意思,偏向于讨论我们要不要民主,曲解了原文的意思,因此驳斥的理由不充分,犯了断章取义的毛病。

首先,要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比较“民主与专制”问题。

古希腊民主的产生与其特殊的国情密切相关。雅典特殊的地理环境促进了商业的发达,在经济活动中雅典人民提倡自由自主的交易法则,希望有一个民主的买卖环境。发达的商品经济不仅培养了雅典人平等的意识,而且造就了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工商业阶级。中国古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分散的小农经济,这抑制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土地国有制的所有制形式需要也适合于构建专制集权的制度形态,这种典型的农业社会不需要民主,也难产生民主。正如《君主制的历史》里说的:“君主制则迎合了人类心理中更深层次的某种东西:渴求得到权威庇护,而又盼望将这种权威托付给能够维护一种既定生活方式的可靠之人。”[②]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大部分国家都选择了专制制度。“在充满危险的远古时代,生存时刻受到威胁,世界充满了决心毁灭人类的愤怒神灵,此时,超强的体魄和智识、人格的力量等领导者所需要的品质的重要性要远胜于那些理念。”[③] 制度是人选择的,但选择不是任意的,由社会任务、国情、国际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而成。

民主与专制若是作为一种制度而言,没有谁比谁强,只有谁比谁更合适。如果一定要把两者做比较的话,就一定要放在历史的环境里去比较,不能空洞地做比较。国别性、地域性的差别也决定了与其所适应的政治制度的不同。雅典作为小国寡民的城邦,适合实行全民(其实是特权男性公民)参政。如果雅典当时建立的是亚洲式的大国,民主是不可能实现的。罗马由共和国演变为帝国就是例证。同样,我们也无法想象民主制度可以在秦朝生存发展。很多人都认为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素质的提高,民主会比专制更为优越。其实,这是站在我们今人即过来人角度来说的一种时代意见。一种历史制度、历史现象或者历史人物,如果去除具体的历史环境来评价或者比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总之,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时代意见而忽视了当时的具体历史实际。

其次,民主的产生首先是实践上的需要,而不是观念上的传播。

法国的民主之路就比较曲折: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变成了法兰西第一帝国;1848年建立起来的第二共和国很快又变成了第二帝国;而第三共和国也差点变成了第三帝国;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更是不稳定,大约半年就更迭一次政府。两百年来,启蒙运动宣传的民主思想渐渐深入人心,但法国的共和之路走得相当坎坷,特别是1848年12月的选举中,路易·波拿巴竟然以绝对多数票当选总统。类似的例子还有德国,德意志帝国开始了民主化道路;两次大战又使得德意志民主道路渐行渐远;二战后德国通过民主化改造,迎来了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这可以说明,民主政治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由社会矛盾、社会发展所决定的。当民主严重不适合于社会发展要求时,它就可能变成没用的东西,甚至是最坏的东西,而被时代和人民所抛弃。

总之,“民主首先是一种政治制度、是一种社会实践,然后才是思想观念。”[④]作为政治制度,民主是用来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即调整和确定不同阶级、阶层和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作为观念,是民主实践与制度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在古希腊的民主制、古罗马的共和制在为后世了解之后,也曾启发过现实的实践,但它起过重要作用而不是根本作用。

再次,课程标准是讨论民主与专制一课的出发点。在课程标准里,首先讲述的是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然后就直接过渡到近代西方代议民主制度。课标是编写教材、教师上课的依据,但其“对西方文明在历史上的承接关系”问题上处理不当,导致教科书也没有为“长达千年之久的中世纪”设立相关的章节。岳麓版教材完全没有提及中世纪,而人教版教材仅仅在探究活动课里面设置了一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专题——“黑暗”的西欧中世纪。这样的结构安排多多少少给教材使用者带来了一些误解,即:近代西方的民主制度直接起源于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另外由于政治上的需要,现代西方学者自觉不自觉将古希腊民主与今天的西方民主做联系,“明显忽视它们的区别,而强调其相似性”。[⑤]这些都造成教师出现“将古代希腊作为西方民主的起源”的错误认识。

虽然课标编写上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但相对于旧课程而言,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纳入中学历史课就已经看出这次课改的进步——将社会变迁与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对于雅典的民主政治,课标是这样表达的:“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知道“为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弄清楚课标编写的原因对于我们讨论“民主与专制”问题有指导作用。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增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这一内容,与我国的现状和历史教育的内涵紧密相关。作为有生命力的历史教育,应立足于现实,从社会实践中来,到社会实践中去,为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服务。自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独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国家富强是中华儿女的最大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满足了民族的百年期盼,一步步实现了人民的最大愿望。“我们的民族正走向现代化、走向复兴,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又必须承认,我们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实行民主政治方面,还缺乏经验,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我们的理论认识,相对于蓬勃发展的民主实践还是比较欠缺的。”[⑥]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也数十次提及“民主”一词。2008年1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在新历史起点上牢牢掌握宣传工作领导权”的讲话,提出要“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性。同样,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个纲领性文件适应形势发展,指出了中学学习要形成正确价值观。因此,就历史学科而言,“中学历史课程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支配我们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我们为什么要认同它?为什么要践行它?”[⑦]

历史教育具有强大的思想教育功能,这是千百年来人们所拥有的共识。但是,历史教育究竟包括哪些思想教育内容?不同时代的人又会有不同的认识。这次课程改革,“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延续了历史教育长期以来的思想教育传统,但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体系,是人们的一种偏好。正如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一样,人类为了共同的梦想聚集在一起。尽管有很多不同点,但人类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成果有着共同的追求,有共同的价值追求。2005年10月我国颁布了第一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其中第一句话就是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同样出于这些考虑。虽然不同国家或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上对此在概念表达上有不同之处,但不管是什么“共治”、什么是“人民”,前人追求共治和民权的理念都启发了后人、被后人所继承。这种价值观上的共同性构成了人类共同的社会财富,需要代代相传,需要每一个公民来追随发展。

高中的教学专题就涵盖了大部分的核心价值观,比如民主、法治、宪政、自由、平等、民族、公民、社会变迁等等。“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讲述的是西方民主精神和法治精神的源流;“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讲述的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主的追求;“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讲述的是在工业化生产力的基础上国家政治制度的建设等等。这些专题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现实性和时代性。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责无旁贷地肩负着人文素养教育的功能。历史的教学和研究需要有一种人文价值的理想或精神贯彻始终。这种人文价值,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就表现为现代公民的价值观教育。只有当我们不再将历史知识等同于历史的文本知识,不再将历史知识等同于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而把其看作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公民素养的基本素材时,历史教学才是最有意义的。

民主的产生是实践需要,而不是观念的传播。同样,课改的起点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社会变迁的现实需要。“就中国而言,最大的社会现实就是如何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国,与此相对应的,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就是汲取历史的经验,让我们的学生拥有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所应有的价值观念。”[⑧]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历史学科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特点,从史料入手,探索人类思想观念演变的源和流,要求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观念的转变来引导生活实践。

从课程标准的角度来思考《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从价值观的角度来思考《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民主与专制等问题就会变得更加清楚。

 

 

 

--------------------------------------------------------------------------------

[①] 详见小牛教师的博客;美美教师的博客http://blong.cersp.net/userlog22/148211/archives/2009/1117479.shtml .

[②] [英]布伦达·拉尔夫·刘易斯著,荣予、方力维译.君主制的历史[M].三联书店,2007:1

[③] [英]布伦达·拉尔夫·刘易斯著,荣予、方力维译.君主制的历史[M].三联书店,2007:1

[④] 房宁,冯钺.西方民主的起源及相关问题[J].政治学研究 ,2006(4).

[⑤]黄洋.民主政治诞生2500周年——当代西方雅典民主政治研究[J].历史研究,2002(6).如果读者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可以详见 魏凤莲.古希腊民主制研究的历史考察[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⑥] 房宁,曾世逸.让民主从误解中摆脱出来[J].学术探索,2007(5).

[⑦] 黄牧航. 从中学历史课程的定位看历史科高考命题的走向[J].历史学习,2008(3).

[⑧] 黄牧航. 从中学历史课程的定位看历史科高考命题的走向[J].历史学习,2008(3).

 

如参与讨论,请访问历史课程网历史博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