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陈月霞:两个林则徐
郑金霞:人教版必修1第
徐霞:历史新课程研究性
侍海霞:新课程下注重教
郑金霞:历史教学的目标
马丹霞:历史课程中的民
周冬霞:人民版《君主专
李月霞:“五四运动”教
许丽霞:一国两制伟大构
最新热门    
 
陈月霞:谁埋葬了北洋水师?

时间:2009-10-18 17:22:36  来源:陈月霞
 

陈月霞:谁埋葬了北洋水师?

 

——蒋廷黻“中日初次决战”之导读

 

编者注:此文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9期“历史经典文献导读”栏目,该栏目由何成刚、陈亚东主持,征集稿件信箱:bnuhe@china.com.cn

 

陈月霞   马宗科

 

中、日两国同于七月初一宣战,八月十八(阳历九月十七)两国海军在高丽西北鸭绿江口相遇。那一次的海军战争是我民族在这次全面抗战以前最要紧的一个战争。如胜了,高丽可保,东北不致发生问题,而在远东,中国要居上,日本居下了。所以甲午八月十八日的海军之战是个划时代的战争,值得我们研究。那时我国的海军力量比日本海军大,我们的占世界海军第八位,日本占第十一位。我们的两个主力舰定远和镇远各七千吨,日本顶大的战舰不过四千吨。但日本的海军也有优点,日本的船比我们快,船上的炮比我们多,而且放的快。我们的船太参差不齐,日本的配合比较适用。所以从物质上说来,两国海军实力相差不远。那一次我们失败的缘故很多:第一,战略不如人。我方原定舰队“人”字阵势,由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先,称战斗之主力。海军提督丁汝昌以定远为坐舰,舰长是刘步瞻。丁本是骑兵的军官,不懂海军。他为人忠厚,颇有气节,李鸿章靠他不过作精神上的领导而已。刘步瞻是英国海军学校毕业的学生,学科的成绩确是上等的,而且颇识莎士比亚的戏剧,颇有所谓儒将的风度。丁自认不如刘,所以实际是刘作总指挥。等到两军相望的时候,刘忽下令把“人”字阵完全倒置,定居、镇远两铁甲船居后,两翼的弱小船只反居先。刘实胆怯,倒置的原故想图自全。这样一来战线乱了,小船的人员都心慌了,而且日本得乘机先攻我们的弱点了。

 

    其次,我们的战术也不及人。当时在定远船上的总炮手英人泰乐尔(Tyien)看见刘步瞻变更阵势,知道形势不好,他先吩咐炮手不要太远就放炮,不要乱放炮,因为船上炮弹不多,必命中而后放。吩咐好了以后,他上望台,站在丁提督旁边,预备帮丁提督指挥。但丁不懂英文,泰乐尔不懂中文,两人只好比手势交谈。不久炮手即开火,而第一炮就误中自己的望台,丁受重伤,全战不再指挥,泰乐尔亦受轻伤。日本炮弹的准确远在我们的之上。结果,我海军损失过重,不敢再在海上与日人交锋。日人把握海权,陆军输送得行动自由,我方必须绕道山海关。其实海军失败以后,大事就去了,陆军之败更甚于海军。

 

    次年三月,李鸿章与伊藤订《马关和约》,中国承认高丽独立,割台湾及辽东半岛,赔款二万万两。近代的战争固不是儿戏。不战而求和当然要吃亏.这一次要吃亏的是高丽的共管。但战败以后而求和,吃亏之大远过于不战而和。同治、光绪年间的政治领袖如曾、左、李及恭亲王、文详诸人原想一面避战,一面竭力以固自强。不幸,时人不许他们,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这段“中日初次决战”的文字见诸于该书的第三章第五节。它写的是中日双方初次交战时武器装备差距不大,中国多年惨淡经营的北洋水师却全军覆灭的事实。为什么庞大的“糜费千万”的北洋舰队却不能一战,导致接下来一系列的割地赔款,甚至“瓜分豆剖”?蒋廷黻先生对双方舰队的实力与战绩相比较的不相称所做的解释是:“那一次我们失败的原因很多:第一,战略不如人。其次,我们的战术也不及人。”这种分析现在看来仍颇有意义。

 

北洋水师是一支付出了巨大投入的舰队,是一支在危机面前完全可以一战的舰队。尽管当年光绪帝为了表示对西太后的孝敬以使西太后沉溺于游乐而不干政事,让李鸿章把建筑海军的款子移作重修颐和园之用,导致在甲午之战以前的七年,中国海军没有添订过一只新船。但到甲午战争的时候,中国海军还是占世界海军的第八位(日本的海军占第十一位)。据史料记载,合而计之,清廷为海军的总投资约在1亿两上下,等于每年拿出300多万两白银用于海军建设,平均占其年财政收入的4%强,个别年份超过10%。这样的数目与比例,在当时条件下不可谓不高。若不是出于此种自信,清廷就不会在1894年5 月下旬李鸿章校阅北洋海军上奏后的两个月内就毅然下诏对日宣战。总而言之,船不可谓不坚了,炮也不可谓不利了。所以至今仍有人以为北洋舰队败于船速炮速,败于经费不足,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同是战斗舰,只备有一两枚主炮实弹去作战的海军,有再强的兵器也归于无用。同是鱼雷艇,我方管带王平等人驾艇冒死冲出港外争相逃命、丢脸地毁灭之时,日方艇长铃木贯太郎却率艇冒死冲入港内、创下了世界近代海战史上鱼雷艇首次成功夜袭军舰的战例。其中之差距,是多拨一些经费就可弥补的么?

 

单就军事而言,甲午战争中最令人铭心刻骨的结局,莫过于庞大的北洋舰队整体覆灭的同时,对方舰队竟然一艘未沉。就此一点,任何经费短绌方面的探索、船速炮速方面的考证,以致对叛徒逃兵的声讨和对英雄壮烈的讴歌,在这个残酷事实面前皆成了苍白无力的开脱。

 

多种资料证明,北洋水师在一片承平的中后期,军风被各种习气严重毒化。这支新式军队,很快就与八旗绿营的腐败军风相差无几。一支连舰炮都能用来晾晒衣裤的舰队,战时再勇,对形成有机合力来说也为时晚矣。舰队中的腐败风气,很快发展为训练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甚至有史学家认为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海战中二舰之主炮在绝大部分时间内,一直在用练习弹与敌舰作战。临战时舰队又布阵混乱,一下“分段纵列、掎角鱼贯之阵”,一下“一字雁行阵”后又摆成了“单行两翼雁行阵”,短时间内如此变乱,致使今天很多人还在争论考证,北洋舰队用的到底是什么阵形?!总之,整个战场上北洋水师像一支未加训练的舰队,有的谎报军情,使作战计划一变再变。艰难的处境最能考验军队。北洋海军在威海围困战后期,军纪更是荡然无存。有的人员不告而别,有的溃逃甚至发展到集体投降。而组建时间很短的日本联合舰队,在整个作战过程中队形不乱,“始终信号相通,秩序井然,如在操演中”。据统计,黄海海战中日舰平均中弹11.17发,而北洋各舰平均中弹107.71发。日舰火炮命中率高出北洋舰队九倍以上。

 

这就是战斗力!这种组织相当严密、训练相当严格、作风相当严谨而培养出来的军队,在关键时刻怎能拿不出顽强的整体合力?匹夫之勇已不足贵。现代战争之勇,必须以高超的作战技能为基础,必须借助精确熟练地操纵使用战争兵器来体现。自从战争与人类社会相伴以来,还没有哪一种力量像海军这样,尤能检验一支军队的整体实力。也没有哪一种兵器像军舰这样,每一个战斗动作的质量都是全体成员战斗动作质量的总合。战场决定胜利,战场却不能孕育胜利。胜利只能孕育在充满单调乏味训练之中。

 

甲午之败,腐败使然。有军事的腐败,更有政治的腐败。在那个政治腐败、军纪废弛的社会环境中,一切都因循往复,形成一个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锁链。政权建立了军队,又腐蚀着它;军队维护着政权,又瓦解了它。它们本想极力避免但结果却加速了那个无法避免的过程。在这其中,它们互为牺牲品。

 

对当今的军人来说,一个再大不过的教训就是:武器本身并不是战斗力,哪怕是再先进的武器。任何武器的效用,皆要通过人去实现。从这一点上来说,北洋水师之失败实属必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