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老聂:评历史课《南宫出
赵亚夫:评日本高中新编
赵德祥:评华师版《中国
刘伟:评高中教材《中国
李稚勇:评我国中学历史
朱敏:评上师大版七年级
林华国:评中国近代史研
龚书铎:评《现代化与历
姚锦祥:评高中历史实验
张汉林:评价近代历史事
最新热门    
 
方向:评08年广东高考历史试卷

时间:2009-10-18 17:11:51  来源:方向
 

 

编者按: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本网特别欢迎、并积极支持健康的学术讨论,文中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只提供讨论平台。

 

评《对广东省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分析与思考》

 

方向

fangxiang1965@163.com

 

 

国庆一次朋友聚会,我读到国内某本权威历史教育期刊2008年第9期发表的广东省六名地、县教研室历史教研员的联名文章——《对广东省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分析与思考——兼谈对高考(分省)命题改革的几点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文,感触良多。因为此文作者特别是六位特别标明他们“均系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专家”,以及“广东省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学历史特级教师”等等头衔,因此,笔者深感此文涉及到中学历史教学的方向性问题,撰写此文,表达一名大学历史系教师一些看法,以尽量削减它对中学历史教学以及高校招生将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于2008年高考广东历史试题,笔者此前并无关心。但读了《意见》一文,觉得非找来看看不可。一看之后,感觉《意见》一文的意见,实在对此份试题误解太深。反而觉得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历史教学法教研室黄牧航副教授称这份试卷“把新课程改革理念与历史专业内容完美结合”,“开创性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可能更符合实际。


基本上,我觉得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


第一,高考试题的目标很明确,首先就是有利于高校从普通高中选拔新生,所以,高考试题好不好,就要看高校是否可以通过这份试卷选拔到合格的新生。这一点,中学教育界大概没有办法体会,也无从判断。因此,从理论上说,一份高考试题好不好,中学教育界大概是没有理由去评说的。当然,如果试题有明显科学性错误,又或者明显超出考试大纲,中学老师完全应该指出来加以批评。但如果超出这一范围,涉及试题的命题思路,考查的能力范畴,我认为,就不是中学教育界所应该说三道四的了。在后一问题上,中学历史教育界应该考虑的是,高校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命题?这样命题考察的是学生哪一个方面的知识或者能力?根据高校的这一需要,中学教学需要作哪些改进,以达到高校选拔合格新生的要求等等问题。而象《意见》一文一样,搬出作者的诸多显示权威性的身份,力图去影响高考命题的方向,笔者是不敢苟同的。就象目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作为招生者,我们是有资格去指责它有方向性错误的,因为目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基本上只要会背教材,就可以得高分。但是,我们仍然不会为此而组织全国各大高校历史系的名教授联合发表谩骂性的文章,以图改变研究生入学历史试题的命制方向。但为了避免高分低能考生,也就是只会背书而完全没有研究潜质的学生混入研究生队伍,我们的对策是面试一票否决,一旦面试发现某考生没有培养潜质,面试专家组将坚决淘汰之。


第二,高考试题还有有利于中学教学的诉求,从这一角度出发,我感觉《意见》一文通过否定2008广东高考历史试题,明显不利于中学历史教学。具体而言,《意见》一文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导向性错误:


1、以高中历史教学现状为由,否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指明的方向。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一标多本”,教材是教学素材,但不是惟一素材,其它内容也可以作为教学素材。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使其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进而培育其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是,《意见》一文却声称,目前中学教育的现状是“在教学中,能够把现有的历史课本弄懂弄通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因此“目前的课改,只能是中国式的课改”,因而要求高考命题主要不是考虑高校招生的需要,而是照顾中学教学的现状,“不宜游离课本太远,还是要把立足点放到课本上”。当然,从字面上看,这样的要求也不算太过分。但是,问题在于,《意见》反对的“游离课本太远”的2008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是怎样的题目呢?试举二例。比如选择题第18题,题干称“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问“乌木”指的是什么。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里,资本原始积累是必修内容,而在中国,无论是任何版本的教材还是其它相关的研究著作,都非常清楚地列举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几种主要方式,如此重点的知识,好像不大可能“游离课本太远”。还有非选择的32题,使用的是《本草纲目》的材料,《意见》质疑它在中医文献中“有什么代表性呢?”但是,在目前中国人的既有知识结构中,《本草纲目》的代表性似乎是无须再加解释了,何况李时珍本身就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内容。由此看来,笔者觉得2008年广东历史试题“游离课本太远”的题目,考查的都是高中历史的重点知识。《意见》“游离课本太远”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如果这样的试题目也是游离课本太远,那么,所有试题素材都只能是教材中已经存在具体内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只能废止,我们的高中历史教育只有回到全国一套统编教材、一切以统编教材为标准的时代去。


2、取消历史学科中的逻辑思维,将历史变成“支离破碎”的“碎片”和对经典结论的伪证


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开展“探究性学习”,虽然“探究性学习”一词可能存在内在的逻辑冲突,虽然中学教学现状未必尽如人意,但这是一个方向,一个有利于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方向,大概是没有问题的。而《意见》一文却在这一方向上有重大偏颇。比如《意见》对选择题第4小题有较大意见。该题要求考生分析某研究者据“齐国管仲所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后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这段话,得出“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的推断过程材料是否充分、研究者对材料的理解是否准确、结论是否合理。笔者认为,这是一道典型的符合“研究性学习”思路的试题。但《意见》作者对该题提出的问题是“我们首先要问: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这个国家的政策导向有没有关系?”笔者认为,《意见》提出这样的问题,本身就反映出高中历史教学探究性学习、甚至说严重点,是整个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个误区,那就是不注意逻辑推论过程的严密性,不顾逻辑缺环,以既有结论去套新材料,或者用新材料对旧结论作伪证明。因为从该题看,命题者根本无意探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这个国家的政策导向有没有关系”这类空泛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根本不是一条材料就可以证明的,而是要求学生从材料的内容去判断研究者的逻辑推论过程有没有问题,笔者认为这是一道有创意的很好的历史试题,高中历史教学完全可以以此作为训练学生逻辑能力的样本,而决不能从题干中的一条材料就直接跳过几个逻辑缺环去推导出“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甚至更大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这个国家的政策导向有没有关系”一类没有材料支持的伪结论。在某种意义上说,这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已经是一个原则问题。


《意见》对非选择题26题的批评,也反映出类似的问题,那就是取消逻辑思维的训练,将历史碎片化。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历史本质上是一堆支离破碎的碎片,但那是超越现代性以后对于历史记载的最本质的思考。而笔者这里所说的《意见》将历史碎片化,是想把高中系统化了的历史变成一些分裂的知识点,与后现代主义者的思考之间有着遥远的距离。第26题要求学生首先计算西汉农民家庭年收支差额,据此分析《汉书•食货志》中一段记载,说明农民耕织结合的原因,然后分析西汉的耕织经济形式以及赋役政策如何促进商业繁荣,最后要求学生判断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说话是否可以成立。正如《意见》所说,这确实是一道环环相扣的试题。但笔者不同意《意见》一文对它的批评,认为这种环环相扣的设问方式超越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水平。首先,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一点,就是目前有些理工科的教学工作者经常批评我们历史教育者脑子不清楚,没有逻辑思维能力,我们不能真的就此放松对自己学科的要求;其次,高考科目中必考的数目和选考的物理、化学等科目,特别是数学和物理,基本上都需要环环相扣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解题,学生具有这样的能力;第三,历史本来就是环环相扣的逻辑过程,我们不能将历史过程的逻辑取消,而将其变成碎片。就如26题,《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里有两个重点知识,一是传统的农业经济,一是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显然,作为一个历史上实际生活着的人都要经历这两方面的经济活动,那么,它们之间肯定有着内在的逻辑和事实联系。26题正是使用《汉书•食货志》的材料,通过环环相扣的方式,引导考生用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找出这一联系,使历史由碎片化的知识点,变成当事人的立体生活。依笔者的观点,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这都是一道很好的试题。


此外,《意见》一文尚有诸多细节错误。限于篇幅,笔者无意在此对《意见》一文作全面回应,也无意借用《意见》一文那样强烈的感情用语来分析《意见》一文中的诸多知识上、逻辑上的错误,而只分析其导向上的偏颇,以引起广东高中历史教学界乃至全国高中历史教学界的重视,将高中历史教学带上其应有的轨道——符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指示的方向的轨道,将祖国的未来培养成为合格的中学毕业生和合格的大学新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