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周彩秀:一位历史教师的
周彩秀:我的学生为历史
周彩秀:课堂的巩固和延
周彩秀:让学生说课——
齐渝华等:一堂成功的导
周彩秀:挑战自我,迎接
一堂成功的导言课——兼
最新热门    
 
朱毓秀:让高中历史“活”起来

时间:2009-10-18 17:13:04  来源:朱毓秀
 

朱毓秀:让高中历史“活”起来的一些思考


永康市第二中学       

 
 
 

【内容摘要】 新课改催生了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模式。本文简述高中历史面临的全新机遇,有的放矢,开拓创新,亟待突破扭转陈旧观念,优化现代理念,让高中历史成为绿色历史、人性化历史、整体的历史。


【关键词】   新课程   教活  学活  历史“活”起来

 

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及四套新教材的相继问世,并逐步进入实验阶段,这为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一轮课改不但催生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还涌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内容、手段和方法,因而也就为中学历史教学带来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如“三维目标”、“一纲多本”等,使得教师们无法再按照旧的方式方法继续教下去,而学生也无法再按照旧的方式方法继续学下去,由此,要求我们开拓创新,其中应力图在教学中使高中历史“活”起来正是重要的一环。


一、教师、学生与课程中存在的错位和误区

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新探索,诸多与新课程不相适应的错位和误区亟待扭转,主要表现有:


1、教师仅仅是教材的布道者,是教参的复制者

传统教学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

首先,往往是以教师为轴心,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多维参与,仅凭教师个人进行教学决策,主观随意性较大,与学生认知规律有些脱节,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也不够连贯。

其次,教师垄断教材,内容上课程资源没有充分开发,教师侧重以应试为目的,被教材束缚了手脚,严重拘泥于教材,仅仅在教材上大做文章。

再次,形式上局限于课堂的狭隘天地中,单调呆板有余,生动活泼不足,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预设,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较多地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易形成“教参模块——教师复制——课堂反映——学生存储”的“信息单向性”程序,教学方法陈旧,沿袭多年一贯制的“讲——听——背”线性教学套路,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黑板、粉笔加嘴皮”,从头到尾“灌到底”,虽然似乎滴水不漏,但被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再加上一些历史教师把多年发黄的教案沿用N年,翻来覆去也仅那点陈芝麻烂谷子,凭经验凭感觉吃老本,其结果必然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学生是教材的附属品,是教学的旁观者。


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中学的历史课程实行统一内容,统一课时、统一考试,教师、教科书和考题主宰了一切。在许多学校,教师教教科书、学生背教科书,考试考教科书的僵化模式,把本应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变成了生硬的知识点、线索图表和漫无边际的题海,以消耗体力脑力来榨取分数的最大极限,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统考、月考、模拟考,学历史落到“背多分”地步,反反复复,读读背背,分章节记忆,分专题掌握,除了教材还是教材,学生是教材的复制品,学生的见解是教材的翻版,把上下五千年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历史,浓缩为一份考试的答卷,仅此而已。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课程安排呆板,难于留下自由机动的余地。对学生主体资源的开发,只是尽最大可能地扩充了“容器”的容量。形式上课堂教学常规往往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学生是教学的旁听者,造成了学生循规蹈矩,以至于对教师和教材过于依赖和盲从,缺乏热情,缺乏乐趣,学习起来消极被动,无精打采,效果自然容易事倍功半。


3、历史学科教育形势不容乐观


近年来普遍存在极端浮躁和功利的教育,往往重理轻文,历史被边缘化为副科,“靠边站”而备受冷落。不少教师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习惯于照本宣科,知识承载量少,导致出现启而难发,启而不发的现象,况且热衷于搞题海战术,片面的应试教育枯燥乏味和支离破碎。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欠缺,学习方法、习惯不如人意,对教师和教材过于依赖和盲从,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有被牵着走、逼着学之虞,缺乏学习的动力。

此外,学生的学习过于局限在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仅满足于专心听讲和强化记忆,因而不能满足学生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往作业大多比较正统,显得呆板单调,学生独立思维的余地很少,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兴趣,长此以往危害匪浅。如今,即使在新课程实验中,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大量存在,一系列问题积重难返,根深蒂固,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历史学科教育教学还是戴着镣铐跳舞,在摸索中举步维艰。


为此,我们要使历史教学与时代发展同步,笔者遵循特级教师窦桂梅所提倡的既尊重教师又超越教师,既立足课堂又超越课堂,既学好教材又超越教材的原则,最终力求高中历史在教学中“活”起来。

 


二、让教师“走”出来


让教师“走”出来,即从教材和教参的束缚中“走”出来,贴近现实生活实际;从讲台上走下来,蹲下来贴近学生。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教师,核心在课堂。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将由传授者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变为“平等的首席”,注重让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还要亲身经历,亲心体悟。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进行拓展式学习,开展科研尝试,真正促进师生关系的默契。教师要转变角色,那种传统意义上单纯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给师生之间的互教互学,相得益彰,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当教师“走”出来后,课堂就不单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不单是被动传授知识,而是主动探究知识,因而致力于使课堂变成动态的、开放的、个性化的师生共同倾诉的场所。


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纽带是教材,但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不过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供教师和学生展开教学活动的一个载体。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深入钻研教材,利用课标、资料卡片、知识链接、学习思考、探究与学习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做到相互间渗透,适当的取舍增补,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如广泛搜集、积累以备教学用的各种素材课程资源,生动的文学、艺术、科学故事、各种有趣的问题,发人深省的警句,耐人寻味的典型事例,喜闻乐见的精彩史料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让学生“愿学”、“会学”和“乐学”。

在此,师生不再是简单的命令与服从,也不是知识的授受关系,也不是把自己现成的知识原封不动地灌输给学生,而是点拨学生启发诱导独立地去探索和获取,帮助学生去“发现学习”,培养“问题意识”,主动实现知识迁移和融通,拓宽和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广读精练,循序渐进,使学生获得一个整体的、开放的、丰满的、有血有肉的历史知识,并从中获得历史感悟,使学生能够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历史。

 

 


三、让学生“动”起来


正如杨福家教授所言,学生脑袋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智慧的火把。现代意义上的课堂应理解为:

(1)课堂不单是就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

(2)不单是智力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

(3)不单是被动传授知识,而是主动探究知识,因而致力于使课堂变成动态的、开放的、个性化的师生共同创造过程。本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氛围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更好地拓宽学生视野,克服“唯书”、“唯上”积弊,让学生的各种器官都“动”起来,笔者在此提出几点设想:


1、尝试学习的新理念,提升教学实效


依据“三维目标”善于发掘蕴含于知识本身的情感,并善于艺术性的赋予知识以情感。有了情感,知识就有了生命,学生就会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和价值,对于自己感到有魅力和价值的东西,学生怎能不孜孜以求呢?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学生形成浓厚的兴趣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们去“发现学习”,深入历史,让学习者经历一个发现过程,让他(她)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深入发掘隐性的、潜在的知识联系,以教材为本,主动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融通,拓宽和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广读精练,稳扎稳打。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让大家冲破教材和课堂的束缚,减少对教师与课本的依赖,把更多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以便于在历史知识的广阔天地中展现其能,最终走出传统教学的狭隘圈子。课堂教学更应该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平等的参与学生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笔者相信“学生能够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开发学生大脑的潜能、思维发展的空间。基本程序为先试后守,先练后讲,具体表现为四前四后:学生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练习在前,讲解在后;活动在前,结论在后。当然,教有教法而无定法,反对生搬硬套,一成不变。


2、变换师生角色,让学生走上讲台,强化教学相长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个解放”的要求,这对我们有极大的启发。这种换位师生角色,让学生走上讲台,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一大展现。经过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教师当好导演,由学生作演员,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和诱导学生备课、讲课和改作,由3——5人组成小组,通过钻研课本和其他辅导资料,初步设计教案,并经老师评改完善,一般控制在25分钟讲授新课,然后学生提问和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补充,课后还各抒己见地评点。在笔者任教高二小班制的文科实验班里就让学生在一学期里上台讲课三次,选取了《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争夺》等,学生反映良好。一堂课中学生走上讲台,方式可多种多样,讲授、演讲、自编自演等,笔者实践过几次,受益非浅。


3、利用地方特色,挖掘学生潜力


我们要打破教材的权威,跳出教材的束缚,走向最近发展区,发现学生身边的历史,运用现实生活以及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关联的案例进行教学,从而构建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历史课堂教育体系。

如笔者担任的是高二小班制的文科实验班的学生,学习认真,求知欲好奇心极强,利用其特点,动员鼓励学生了解家乡风土人情,收集永康的方岩等地文物古迹、吕姓、应姓、施姓等古籍宗谱,采访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以了解地方风土人情,学会感悟历史。在学习必修Ⅱ的“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时结合永康的五金业发展历史。还在课外补充“陈亮”、“胡则”等人的事迹,利用永康的乡土历史来开发研究性课题,广泛收集材料,制定研究方案,定期完成结题任务。


4、利用现代信息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与宽带数字通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益朝着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对教师进行备课、科研、命题及学生自学和课外活动都带来了划时代的冲击。况且,历史学科与多媒体、网络技术配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提供信息,设置情境来呈现生动与直观真实而绚丽多资的画卷,运用文字、图象和音响来展示历史那风云变幻、突飞猛进的精彩斑斓,达到声画同步、图文并茂。从而传统教育酝酿着空前的变革,多媒体、网络课件,建立学科资料库等迅猛发展,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每堂课是课件的展示,又是综合知识的运用,上网查询资料、布置网络作业、发邮件交流思想等,积极开发网络课程资源。

 

笔者经常使用和推荐中国历史课程网、嘉兴高中历史学科基地等网站,丰富而便捷的信息资源受益非浅。


综上所述,课改的对象是学生,目的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活泼的、发展的学习主体。

 

 

 

四、让历史“活”过来

历史学科囊括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无所不包,博大精深.,同学们对此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让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过去已“死”的历史“活”过来。学生将获得的历史蕴涵了现行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和师生互动中激发的新知识三者的立体组合。相反,历史课上冰冷枯燥的说教,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往往高分低能。

胡戟先生《快乐历史和对史学观的重新思考》中指出:“要把史学改造为民众喜欢、认可,自己也高兴的‘快乐历史’……要做绿色的历史,人性化的历史,整体的历史。”可喜的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改革,新教材继承了以往的长处与经验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在历史内容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源,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浙江省采用的是人民版新教材,从学科体系到编排形式都进行了重大改革,不再使用社会形态的传统分期提法,分别突出了“三大文明”(政治、经济、文明史)发展主轴。每个模块格调高雅,内容丰富,除正文外还有课前提示,知识链接,学习思考,自我测评,阅读与思考,学习与探究等,跨度大、范围广,富有新思路,新视野和新视角,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不失为一套出色的教材,亮点颇多,可圈可点,为教“活”学“活”历史创造了条件。

为确保历史教学最大限度地“活”起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强调:

(1)前提是角色转变;

(2)依托为营造氛围;

(3)关键是全员参与;

(4)保障是讲究方法;

(5)归宿为学会学习。诚然,如此才会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有价值,才会使学生的学习生涯变得更有意义,才会使高中历史变得更有活力。笔者相信努力比能力更重要,我们就默默耕耘吧!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10,

张素琴,《新课标与历史课堂的“六化”把握》

2、《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6,

周道贵,《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实践:困惑与思考》

3.《课程教学研究》2002.11,

吕准能,《高中历史教学理念更新管见》
 
 

——————————————————————

历史课程网:图书频道

http://hist.cersp.com/book/Index.html

 
 
历史课程网:精品推荐

http://hist.cersp.com/Article/

 

关注: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09/7438.html

 

历史课程网:历史教育学硕士论文摘要

http://hist.cersp.com/lstd/lists/200710/7867.html

 

素质教育报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5/153208/index.s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