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周明学:新课标下历史教
周明学:罗斯福新政教学
周明学:中国近代现代史
周明学:清末新政有没有
周明学:不可运用人造史
深圳中学:经济成长历程
启东中学:中国近代现代
启东中学:中国近代现代
周明学:高中历史教科书
周明学:一条鞭法祛疑
最新热门    
 
周明学:首轮课改的做法体会

时间:2009-10-18 17:14:54  来源:周明学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首轮课程改革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参与此话题讨论,请访问历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2992/archives/2007/317769.shtml

 

一、对第一轮课改的认识、态度

 

    我和大多数老师一样,是抱着积极的态度来参与两省一市首轮(1997――2000年)课程改革的。我把这次试验工作看作是一个机会,一个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自我提高的机会。同时,我又把它作为是一种责任。课程改革是国家教委(今教育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事关学生、民族、国家的前途和发展,要从对学生一生发展负责,对国家、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充分认识这次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所以,我把第一轮课程改革看作是一次机会,一种责任,也因而能够抱着积极的、主动的态度来对待这次试验工作。

 

二、提高驾驭新教材能力的几点做法

 

历史新教材在编写体例、内容结构和基本观点诸方面比过去的老教材有较大的改进,具有理论性强、注重能力培养、富于弹性等特点。新教材对历史教师和历史教学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我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个面上(宏观)、一个点上(微观)。从面上来看,自觉进行知识更新,认真学习教育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的最新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三年来,我先后自费订阅了《教学与教材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新华文摘》、《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孔子研究》、《中国农史》、《历史教学》、《历史学习》、《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读书》、《百年潮》、《红楼梦学刊》等19种刊物。同时个人藏书也由1400余册上升到2400余册。北京的三联书店、风入松书店、万圣书园,南京的先锋书店,上海的东方书林俱乐部、南昌的青苑书店,我都是多次前往淘书。这些刊物、图书和人教社编印的《试教通讯》、省教研室编印的《试教研究》为我钻研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认识水平、知识水平的逐渐提高,使得我对新教材认识的视角也在不断变化:由“仰视”到“平视”,再到“俯视”。对新教材不再畏惧。从点上来看,在备课、教学过程中,碰到具体一下解不开的难题,就多方求教。一是特别注意与母校华东师大老师的联系,向他们继续求教。如1997年我在教学中碰到一个难题,即晚清新政的下限到底在哪一年,查了大量资料,不得要领,最后通过电话请教母校历史系谢俊美教授(博导)得以解决,并还由此写了一篇小论文,发表在当年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历史教学》上。二是向其他高校、研究所的专家请教。如1999年上半年我在教学中又碰到一个难题,即《九国公约》为什么是平等条约,多方请教和查找资料,仍未解决,最后我冒昧地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著名学者、70高龄的张振鹍研究员写了一封求教信。我与张研究员从来不认识,可谓素昧平生,没有想到他很快给我回了信,作了详细解答,使我受益非浅,深受感动。我们也由此结成了忘年交,常有书信往来。

 

介绍上面这些点、面做法,我只想说明一点,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对新课程方案试验工作,我是认真对待的。为了提高自己驾驭教材、教学的能力,特别注意及时“充电”,多方求教。所以,三年来,教学、教研都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是围绕“中学历史教材与教学研究”这一课题,先后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了10多篇文字。

 

三、处理新教材的几点做法

 

不可否认,新教材有许多优点。但由于种种原因,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完美无缺的教材是非常少见的。因此,在一本教材的使用上,如何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是每位教师授课前必须完成的一项建设性任务。教师处理教材,既不能因个人兴趣而增减,也不能完全照本宣科,而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根据,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回顾三年来的教学历程,我处理新教材的主要做法是:

 

1、合理精简

 

新教材由于难度加大和容量增多,所以与教学实际存在一些矛盾。一是教材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二是教材难度大与学生大多选理科而不大重视历史课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充分利用新教材具有弹性这一优点,在教学中注意抓住历史线索,突出教学重点,贯彻删繁就简的原则。首先注意知识的层次性,即按照知识的重要与否,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繁简轻重,讲课变求全求细为求深求透,分为重点讲授、一般讲授和学生自学几个层面,克服事无巨细平均用力的做法,高度突出重点。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共3个标题,第一个标题“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须重点讲授,第二个标题“英国的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可一般讲授,第三个标题“鸦片战争的经过”可让学生自学。因本节的重点是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中国战败的原因,所以第一个标题内容应重点讲授。而鸦片战争的经过,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且不是教学重点,可指导学生自学。其次注意学生的层次性。教师备课时就要考虑到,本节内容,哪些是一般要求,哪些是较高层次的要求。一般而言,高一年级不宜再加深教材难度,而应该注意浅化教材内容。如新教材课文的字体有两种:宋体字和楷体字。文献资料、图表、插图有两种:标有星号和没有标星号的。练习分为甲、乙两组。新教材有弹性的这一特点,为教师提供了变通的可能。新教材中的宋体字部分,标有星号的文献资料、图表、插图,甲组练习,都是基本要求,可面向高一全体学生;其他较高要求的部分则对高一学生不做统一要求,由学生自行选择读和做。同样道理,教材课文后的思考题和最后安排的“阅读与思考”,由于难度较大、理论性较强,对高一学生也可不作统一要求,可留到文、理分科后再深入讲解。但精简教材不能影响历史知识的连贯性、科学性和思想性,不能把教材精简到跳跃式的,使整章整节课文支离破碎。

 

 

 

2、适当补充

 

新教材为了避免与初中教材内容的重复,简化了事件的过程和历史现象的描述,而加强了背景、条件、形势以及影响、作用、意义的分析,这样做有其合理性。但实际上,初中历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开课率极低,初、高中历史教学难以衔接,绝大部分高中学生的初中历史知识是不牢固的、不完整的。所以,有必要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针对课本的重点问题或重要结论,适当补充必要的史实,以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或认可教材作出的结论。这样做,可以弥补新教材“略过程”造成的缺憾。如高中世界历史教材内容只有近现代史,而没有古代史。但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的连贯性,加上高中学生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又不牢固,所以讲授世界近代前期的历史,很有必要补充一些世界古代史中的重要史实,如“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特点”、“欧洲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英国王权与议会关系的演变”等,这样可以加深诸如“欧洲资本主义产生”、“欧洲大陆封建君主改革”等重要问题的理解,使学生能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但补充的史实,必须能够充分说明重点问题或者重要结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补充史实最忌随意性。

 

3、调整顺序

 

为了梳理历史线索,揭示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在不影响教材内容科学性的前提下,很有必要打破教材的局限,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或适当移位,或重新组编。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清朝政局的变动》有3个标题,先后顺序是“总理衙门的设立”、“辛酉政变和借师助剿”、“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内容显得零散,可作如下调整:

 

 

(一)   清朝政局变动的表现

1、  中央机构的变动——总理衙门的设立

2、  中央掌权者的变动——辛酉政变

3、  地方掌权者的变动——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

4、  对外关系的变动——借师助剿;

(二)   清朝政局变动的原因

1、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

2、  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

 

 

经过这样的处理,全节内容条理分明,前后节之间的联系紧密,符合学生的思维程序,因而更便于学生系统地、深入地理解教材。这是一节课文内的顺序调整,有的还需要章节之间的顺序调整。章节之间的调整有两种情况,一是一节课文的内容分解到其它章节中去。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七节《新思想的萌发》的内容,“新思想萌发”部分分解到第二节《鸦片战争的影响》,补充鸦片战争在文化上对中国影响,弥补该节只从政治、经济方面阐述鸦片战争影响的缺陷;“资政新编”部分分解到第六节《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可据此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这样,第七节的内容就被全部分解到前面的章节中去了。一是章节先后顺序的调整。如《中国古代史》的第五章讲五代、辽、宋、夏、金,第六章讲元、明、清,教材这样安排很不合理,没有考虑到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所以讲课时有必要将第六章的元史部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全部移到第五章。

 

四、第一轮课改历史科两点不足

 

第一轮课改已取得很大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从组织教学角度上看,我感到历史科还有两点不足。

 

1、新教材硬伤较多。由于编写时间的仓促,新教材也有一些缺陷,最明显的就是硬伤太多。五本教材都存在一些知识性的错误,尤其以《中国古代史》教材最为集中。据我的粗略统计,《中国古代史》教材的硬伤就多达四十多处,有(1)年代错误;(2)地理错误;(3)地图错误;(4)人名错误;(5)概念错误;(6)数字错误;(7)字词错误;(8)史实错误;(9)标点错误;(10)引文错误。这些错误的存在,使新教材的权威性、科学性、严肃性大大下降,增加了教师备课、讲课的难度,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更是难以估量。当然,任何一种新编教材都有一个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

 

 

2、高考与新课程方案试验的要求有些脱节。早在1996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王文湛司长就明确指出:“教材、会考、高考要配套。要研究试验与会考和高考的关系,考试要为试验服务,命题要有利于试验,要配合试验。”后来各级培训也是这么宣传的。但2000年高考历史科江西、天津试题未能较好呼应新课程计划的改革,主要表现在:

 

 

第一,创新导向不明显,甚至在退化。从试题形式上看,1999年颇受好评的开放性问答题、图文结合式问答题皆未出现,试题形式倒退到1995、1996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水平;从试题内容上看,基本没有提供新情境、新观点、新结论;从答案和评分细则上看,往年被认为有创意、鼓励学生创新的言之成理分也取消了,又回到题死答案也死的老路。这与新课程计划的培养目标差距较大。

 

第二,反映新教材的内容太少。试验教材与全国多数地区使用的统编教材相比,变化较大,尤其以中国古代史部分为最。它理论性强、知识容量大,教与学费时费力最多。江西、天津试题虽有50分是单独命题,但这50分中,反映试验本教材只有一道单选题2分(即第6题府兵制),其余所有考点均依托内容单簿的老教材,甚至是试验本教材删去的内容,如单选第1题选项②“体质特征不同”。

 

 

 

第三,试题超出《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知识范围。每年的《考试说明》既是当年的高考命题的唯一依据,也是师生复习迎考的唯一依据。可2000年高考江西、天津历史试题有多处超出了《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知识范围:第9题《天朝田亩制度》、第30题美国成为工业大国原因(②④选项)、第41题明清赋役制度,多达14分。开高考命题超出《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知识范围之先河。

 

第四,出现偏题。高考命题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对历史知识的考查,要突出主体知识、重点知识。力避偏怪冷奥的考点出现”,这一思想实际上也在指导着新教材的教学和复习迎考。但2000年高考试题中,第15题(单选题)出自课文注释;第42题(问答题)“福建事变”课文根本没有这一概念名称,且也不是重点知识。

 

我们知道,考试是课程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而课程评价又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环节。所以我认为,第一轮课改试验历史科是不配套的、不圆满的。

 

对上述两点不足所反映出来的教材建设问题和课程评价问题,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和新课程计划的直接实施者,我希望上述两点不足在第二轮课改中不再出现。

 

五、结束语

 

第一轮课改已圆满完成,第二轮课改伴随着新世纪的钟声也如期而至。面对信息化程度更高的新时代,面对更高要求的第二轮课程改革,作为承担着“育人工程”的人民教师,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主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我想,在第二轮课改完成时,再也不会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原载《九江一中学报》2001年第1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