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聂幼犁真的是李鸿章卖的
聂幼犁:以《嘉善田歌》
聂幼犁:历史课程三维目
聂幼犁:历史有效教学
与汉林继军李惠军聂幼犁
聂幼犁:从美英历史课程
李惠军 聂幼犁:历史教
著名教学研究专家聂幼犁
杜苇:晤华师大聂幼犁教
聂幼犁:由串门“历史博
最新热门    
 
聂幼犁教授“新课程背景下,命题理论与技术的改革”在线研讨实录

时间:2009-10-18 17:15:11  来源:聂幼犁
 

聂幼犁教授“新课程背景下,命题理论与技术的改革”在线研讨实录

 

专家介绍:http://ywjy.cersp.com/kgxw/200702/1409.html

聂幼犁教授命题研究文章总汇:/kcjs/kcyj/200701/5314.html

主题讨论地址:http://bbs.cersp.com/dispbbs.asp?boardID=19&ID=37560&page=1

 

2007年2月15日晚,聂幼犁教授做客中国课程网历史论坛,与广大教师畅谈“新课程背景下,命题理论与技术的改革”。本次交流研讨聂老准备相当充分,为我们阐发了许多深具参考价值的观点。为方便大家的阅读,我们特别整理编辑了这次在线答问。

需要说明的有以下几点:

(1)本次在线研讨由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课程系聂幼犁教授主持,主办者是历史课程网,历史风云网协助此次在线研讨活动。除历史风云网外,其他网站如果转载本文,请注明“资料来自中国历史课程网”。据不完全统计,当晚参与讨论的注册会员有:神仙巫、hanlixiang6508、liuai、maybe88cn、布瑞斯、湖心听晚、虞文林、liqing、dragoonlance、无路可逃、lyys、无水成圣、博雅、羽扇纶巾周瑜、潇湘剑客、教苑凤仙、sea325、jby1968jby、小雪老师、朱正标、shensy1961、anhuiwangjiuho、zliuai等。让我们再次感谢聂教授,并对以上参与讨论的老师表示感谢,同时特别鸣谢合作伙伴历史风云网站长周建定老师的鼎力支持!

(2)特别感谢李清老师做同步整理,并及时提供给大家在线研讨的文本。

(3)这份整理稿中,除对一些文字、语句略做调整外,因教授几个重要论述与同网友的问答交流交错展开,我们把完整的论述和问答交流分开整理。

(4)顶头加粗字及“”代表提问的网友,网友提问用楷体字;“”代表教授,教授同网友的交流用宋体字。教授的完整论述我们尽量贴近原有文本格式。

研讨总体情况介绍及开场白( P1)

一解网友提问(P2-3)

畅谈“什么是考试?什么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考试?” (P4-6)

二解网友提问(P7)

纵论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改革(P8-11)

三解网友提问(P12)

“揭密”上海小论文试题阅卷“玄机”(P13-15)

直陈“应注意材料的规范引用与准确解读” (P16-19)

诉说“命题之苦”(P20-22)

未完的“细节决定成败” (P23)
 

开场白

各位老师,大家好!

哈哈,贺了圣诞庆春节!我这里给大家拜一个早年!

我首先回答前些日子贴出来的问题。然后回答今天刚刚贴出来的问题。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

 

 

 

一解网友提问

布瑞斯

一般认为选择题也能考查多种能力,“题型”并不重要的,可以淡化,这样认识对吗?

确实,我国选择题的命题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与80年代不能同日而语,已经可以考查多种能力,其考察功能还可以继续开发。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任何一种题型都会有自己的特长和局限。因此,我们还应当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开发其他题型的考查功能。所谓“题型并不重要”是相对于考查目标而言的。所谓“淡化题型”是针对教学中过分强调题型及其应试技巧,而忽视目标的情况而言的。

 

选择题和问答题也大量使用“材料”,所以一份试题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材料题编制是否成功,这样认识对吗?怎么查找资料?如何设问?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但一份试题试卷是否成功,有很多指标,并不等于材料题是否成功,即使整个试卷都是材料题,还有一个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其成功与否的问题。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说来回答“什么样的考试是成功的考试?”那就是符合考试(或测量)目的的试题(包括试题的组合——试卷)就是成功的。具体的指标,我想等一会儿集中地谈一谈。

 

测量的原则之一是“减少误差”,如何为开放性试题中拟定开放性“答案”?(有专家介绍过S0LO理论,不知您是啥看法?)

是的,减少误差是设计与实施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用测量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信度”,也就是考试分数的可靠性。

 

各地课改“条件”是不同的,可是试题确是一样的,教师谁也不能不重视评价问题。要使大家“相信”课改,就要相信课程标准的权威,可是俺觉得即使用传统的、非课改的、纯粹应试的方法仍然可以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这又如何使教师相信课改?

你说的很对!针对各省不平衡的情况,目前,经教育部批准,已经有不少省市开始创造条件,试验自主命题。你说的“即使用传统的、非课改的、纯粹应试的方法仍然可以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这又如何使教师相信课改?” 我想大致是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第一,命题是一门科学,使一门专业,并非是一位高水平学科专家或中学教师就自然会命制试题。要学会命题,必须有相当的学习或训练。命题者本身就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第二,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站在命题者的立场,不仅仅看课程标准,还必须关注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改革的目标是提出来了,但实际的教学或学习的跟进一定会有一个过程,从某种意义上看,考试目标的改革要受制于这个过程,走得太快了,会使考试失去对象。考试改革与教学改革是一个互相促进、互相依赖的相当长的过程。

第三,对考试的评价也有一个专业化的培训过程。一场大规模的考试下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有些还绝然相反,反映的就是这个问题。大规模的考试,尤其是中考、高考,牵涉千家万户,按理说,应当有一个监督机制,有合法的、大家公认的机构来对其进行评价。不能只听组织考试的单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也不能凭籍个别专家的个人意见来定优劣。

知道了以上的道理,就应当知道,某一位教师的改革,如果要取得好成绩,就应当既看到理论上的改革方向,又看到本地区实际的考试改革进程,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无水成圣

提一个可能比较直白,可目前我们(至少周围同行)仍觉得十分难以操作的问题,那就是目前教学或考试虽提倡以课标为准,但由于教材多版本,很难避免有的设问\答案\材料\甚至图片,有些题目出现偏向某本教材情况,怎么办?理论上说最好避免,但我们还是担心;有些教师干脆将另外一套教材内容加以补充,可毕竟量太大,更不符合新课改要求;但从期末测试来看,这一做法又有比较明显效果,使教师确实难以取舍,请教了!

你的问题很实在!

应当说,从大的方面或者考试的总体来看,总是教什么,考什么,不会有教什么不考什么的情况。个别的情况会有,但不是主流,或者说是命题者犯的错误,相信今后会改正。为了个别的或偶然的情况,让学生学多个版本,事倍功半,是很不合算的。

如果换了我是你的话:

首先,仔细研究课程标准,想一想,如果让我来写课本,从三维目标来看,我应当据此完成哪些目标?为了完成这些目标我应当教什么?怎么教?

其次,仔细研究实际使用的课本,看一看它有多少可以利用之处?再对照《考试指南》,认清哪些内容应当是重点?

其三,利用其他资源(包括其他版本的课本)补足课本不足的空缺。

 

shensy1961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这对历史学科是个尚未解决好的问题。何为“经典知识”?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高考复习是最沉重的学习负担。能不能引导教学减轻学习负担,关键在于试题涉及的知识及其灵活运用的程度。灵活运用知识的试题肯定能够得到中学教师和学生更多的赞扬和拥护,也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更应该是高考的方向。怎样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你的第一个问题,刚才我在回答“无水成圣”的问题时已经回答啦!你的第二个问题,你自己已经有了一半答案——考试必须按课程改革的方向跟着改革。另外,我要补充的是,教学也必须按照课程改革的方向改革。

 

 

 

无水成圣+shensy1961

这里,我再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例,提出一个教学和复习的要点,来具体说明对“无水成圣”和“shensy1961”的回答:

历史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

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道氏族社会、“传说时代”的公共权力。

●夏、商、周的沿革、时段和地域。

1、理解古代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夏朝的“家天下”,商朝的方国联盟、周朝的分封制,以及它们之间的传承;

2、理解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嫡长”继承、“宗”、“礼”和以“礼”入法及其关系)、特点和作用。

Ο知道与此相应的经典史实:如半坡、河姆渡、大汶口遗址、炎黄、“禅让”、青铜器、铁器、夏邑、殷墟、周都;夏启、殷纣、周武王、周公旦等。

Ο理解国家诞生的主要原因、职能及其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

二、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道春秋战国的总体地域和时段,秦朝的时段、疆域和区域影响。

●理解春秋战国政治特征和发展趋势。

1、知道“始皇帝”的故事;理解“皇帝”的含义、“三公九卿”的职能、及其与皇帝的关系。

2、理解秦朝实行郡县制的主要情况、特点和作用。

3、理解秦朝与周朝在“家天下”上主要的相同点。

4、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政体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Ο知道与此相应的经典史实:秦统一后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措施、李斯、赵高、“焚书坑儒”、《秦律》、长城、秦陵、秦末农民起义等。

Ο理解秦朝与夏、商、周朝在“家天下”上主要的不同点。

Ο理解中央集权制与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基本关系

三、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道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的沿革、疆域、时段和影响区域。

●知道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主要的民族和国际关系。

1、理解从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变化与发展——主要原因、情况、特点、作用和影响。

2、理解与此相应的地方管理的变化与发展——主要情况和特点。

3、理解从汉朝到元朝政治制度变化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评价。

Ο 知道与此相应的经典史实:刘邦、长安、“萧规曹随”、“清君侧”和七国之乱、汉武帝、内外朝和刺史、“推恩令”、“独尊儒术”、光武帝、洛阳、宦官与外戚、两汉末年农民起义、隋炀帝、科举制、唐太宗、房谋杜断、魏征、《唐律》和《唐律疏议》、唐玄宗、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唐末农民起义、五代十国、赵匡胤、陈桥兵变、东京、赵普、杯酒释兵权、宋末农民起义、元世祖、耶律楚材、大都、元末农民起义等;

Ο 理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中央集政治与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基本关系。

四、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知道明、清两代疆域、时段和影响区域。

●知道明、清两代主要的民族和国际关系。

1、理解明朝、清朝中央集权制的变化与发展——主要原因、情况、特点、作用和影响。

2、理解明、清两代地方管理的变化与发展——主要情况和特点。

3、理解明、清两代政治制度变化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评价。

Ο 知道与此相应的经典史实:朱元璋、南京、胡惟庸案、“票拟”与“批红”、明长城、北京与故宫、锦衣卫和东、西厂、张居正、明末农民起义、努尔哈赤、皇太极、八旗制度、议政王大臣、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大清律》、文字狱等。

Ο 理解明、清两代中央集权政治与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基本关系。

Ο 理解从夏、商、周到清朝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围绕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政权与民权的问题,在人事、法制、行政、财政、军队、监察、思想控制等方面的总体脉络、特征、作用、影响和评价。

Ο 理解中国古代“政通人和”与“官逼民反”、统一与分治、民族融合与征服等重大历史问题。

 

无路可逃

我的第一个问题:老师及各位同仁,您们认为什么样的题目算是“烂题”,如果能举出平时见过且在各教辅资料中出现频率很高的题目为例,就更好了。谈到命题,大家往往会想到高考,其实我认为平时学生的练习、测验题非常重要,对历史教与学的影响甚至比高考更大,很多资料的和编写和很多老师命制期中期末测试题,都是从网上下载几套、十几套试题,选择加粘贴就拼凑出来,由此就产生了很多问题:有些题目反复重复;大多数题目其实是从老教材脱胎而来;真正体现新课改精神的题目少!这是我1月份命制期末考试试题最深切的感受!非常想自己能命制部分试题出来,所以在此请教老师和各位同仁,能否将您们命制试题的绝招透露一二?

“烂题”有的是,程度不同而已,请稍等,我等一会儿在说明命题应当注意的问题和技术时,你会看到应当已经崩溃的“烂题”和如何改进的方法。

 

shensy1961

“什么样的考试是成功的考试?”那就是符合考试(或测量)目的的试题(包括试题的组合——试卷)就是成功的。这是您刚才说的原话.我同意.在此我想问您:符合考试目的(您是大学教授)的试题,就一定是符合中学教师尤其是中学生(我是中学教师)的吗?如果您(或出题者)兼顾了中学教师尤其是中学生的实际,我们就放心了.

你说的很对!不同的考试,有不同的目的,这是由考试的主办者所决定的。因此,考试目的不是有大学教师决定的,也不是由中学教师决定的。总的来说是由课程标准和考试的性质决定的。

 

 

 

畅谈“什么是考试?什么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考试?”

为了更好地了解什么是考试?什么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考试?接下去,集中谈谈我的看法。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为考生构建展示潜能的平台为学习提供有效可靠的测量。

考试是一种教育测量,属于间接、特殊的心理属性测量。所谓“间接”,是指考试所测量的不是某物体外在的属性,而是考生内在的心理属性,如知识、能力及思维品质等,看不见、摸不着,须通过解决问题才能折射出来;所谓“特殊”,是指考试与一般的心理测量不同,被试有专门的教育、学习和训练过程。考试命题是按一定的要求设计这种特定的问题;考试过程是按特定的规则让考生在解决问题中展示自己;阅卷评分是将考生的不同表现转换成同一量表上的不同位置。就高考而言,是为了向高校等有关方面提供考生在认知方面的信息和可比较、计算的依据而构建足以使考生展示潜能的平台。那么,什么是“好的考试”呢?

首先,考试必须有效(效度),即考试是否考察了预定的心理属性,程度如何?这是考试的正确性或准确性问题。欲正确测量一个对象,与对这个对象的认识密切相关。在现实生活中,不会有人拿尺去测量物体的重量,但在心理测量中,类似的情况却屡见不鲜。这是因为心理测量的对象太复杂,不易认识与界定,而且在测量过程中易受被试其他心理因素的干扰。以智力测量为例,搞了百余年,各有千秋,要说哪一种最好,至今没有定论,还出现过反客为主的无奈解释:“用我的智力测验量表测出来的就是智力”。在教育考试中,A学科考试中混进许多B学科,甚至C、D学科的要求和在同一学科中,用测量X心理属性的试题去测量Y心理属性的情况是经常的。如明明想考数学,却内含了其他学科的较高要求;用测量记忆水平为主的试题去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等等。高考欲测量的是考生的潜能,即进一步深造的能力,但具体地说潜能究竟是什么?就有许多不同的看法。目前,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是什么?理论家们说了许多特点,都有一定道理,但问题是其中有多少是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行为化界定的?又有多少是可以在现行的高考中测量的?见仁见智,虽有相当进展,但还需要在实践中花大力气研究,非一个宣言了得。

 

 

 

其次,考试必须可靠(信度),即考试的结果(分数或等级)是否与考生的实际水平相一致?程度如何?这是考试的精确性或稳定性问题。具体地说,相同水平的考生,应当得到相同的分数;不同水平的考生实际差距有多少,分数的差距就应该是多少。生活中,某一量具是否准确,拿一个标准量具去校验一下即见分晓,如标准计量局的检验员校验市场上的各种秤,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但高考这杆“秤”的精确性用什么去校验呢?如果有的话,用这个“标准量具”考试就行了,何必再另外命制试题呢?理论上说,考试的长度越长(即题量越多),信度就越高,这个道理与任何测量是一样的,多测几次,可靠性就越大。但高考单科考试的时间已达两个小时,还能再长吗?或分几次考?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任何测量的可靠性是相对的,有一个被认可的“公差”。那么,高考的 “公差”应当是多少呢?从其分数的使用(即录取)上看,1分之差,就可能差之千里。然而,欲将高考的“公差”控制在1--2分之内却是一个永远不可能的事情。

国内外心理与教育测量学家们想了许多利用考试的分数来估计考试有效性与可靠性的办法,但迄今为止,所有办法都有许多前提条件,这些条件在我们现行的高考中很难完全办到,有些几乎是办不到的。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检验高考是不是一个“好的考试”最实在的方法是求考生的高考成绩与他们在大学一、二年级学习成绩的相关程度,即将这些学生的高考成绩和他们在大学的学习成绩分别按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如果大多数人在先后顺序上有较大的一致性,则可以认为这些考生参加的这次高考对他们来说,算是比较好的考试。这是一件需要花大力气来做的事情。即使如此,对这次高考未被录取的考生来说,算不算比较好的考试还是未知数。

考试必需取得社会信任(社会公信度),即考试是否被与考试有关的方面乃至公众实际(不是无奈)认可及其程度,这是考试的公举性或权威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考试是命题者与考生之间的对话,也是命题者与有关单位和千家万户的对话。当它被考生认为是有问题的——自己的学习潜能没有得到正确和精确的测量时,考生就难以正常发挥其水平;当它被有关单位和千家万户不信任时,人们还会真正支持它吗?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确实提高考试的水平,而且还要考虑公众的理解和承受能力。理论上再好的考试,尤其是被认为对考生有相当厉害关系的大规模考试,如果没有社会公信度,实践上就难以收到预想的效果。国外也是如此,并非中国特色。如果要说中国特色,倒是由于文化传统、历史问题、就业竞争、独生子女、资源不足和供需有别等原因,再加上我国高考与国外不同,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行为,高等教育还有相当的福利色彩,这些都使上述问题更加突出。从这个角度看,高考改革一方面要循序渐进,一方面要靠有关部门与媒体积极而科学的宣传,尽可能提高人们对考试的科学认识,从而正确监督和促进高考改革,正确对待和运用高考成绩。现在有一种不知来自何方的说法:为了社会稳定,对考试质量评价的信息需绝对保密,媒体的报道应多说好话,少发甚至不发不同的声音,以免社会的不稳定。我相信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好心,但也可以预见,长此以往,对谁都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社会上在评价考试的时候,习惯讲“难”与“不难”,通常以考试的平均分为标准。在教育测量学中,难度(P,即试题的得分率)和区分度(D,即试题区别考生的能力)一起是评价试题质量的指标。理论上,难度与区分度有近似抛物线的关系:所有考生都得满分和所有考生都得零分的试题一样,没有区分度;平均分是该题满分一半的试题区分度最大。比较容易的试题主要用于鉴别相对于这次考试来说的弱势学生,比较难的试题主要用于鉴别相对于这次考试来说的优势学生,依此类推。既然考试应当为考生构建展示才能的平台,那么,就应当为不同的考生设计不同难度的试题。落实到具体的考试中,不同难度的试题在考试中的比例怎样才算适中,是以考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以考试的目的——评价者(考试结果的使用者)需要怎样的区分为准绳的。上海高考的录取率已近85%,这只能决定进入高校的基准线。在85%中,至少由低到高,还要划出四个大的分数段:大专段、二本段、一本段、“精英”段(如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学校的分数段)。每一个分数段究竟应当有多大的宽度,又与考试的信度、该分数段欲录取的人数和现行条件下的可操作性有关。考试的平均分是以上考虑后的自然结果。目前,高考单科满分是150分,全国将平均分控制在90分左右,上海市将平均分控制在100分左右是有一定科学和实践依据的。随意降低难度,不仅会损害录取的客观、公正性,扰乱高校的生源与质量,更会挫伤基础教育的改革。高考竞争的背后是优质教育资源竞争、“出路”竞争和择业竞争。不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即使高考只考一门学科,甚至一个字,竞争照样激烈,只不过其结果可能比现在还要坏——基础教育在低要求上作畸形竞争。那时,就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历史上,百分制的会考在90分以上划出几个等级段的笑话即源于低效度、低难度试题的比例过高和既定等级比例的失调。目前,省、市重点高中出现了明显的女多男少的性别失衡,中考低效度、低难度当是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解决高考评价标准问题并非最终目的,为的是如何提高其有效性与可靠性,这需要一整套科学的系统研究与运作来支持和配合。众所周知,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等专业是科学,但并非人人都知道教育测量也是科学,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中是设硕士、博士学位的。在发达国家,负责大规模高校招生考试的单位首先是一个科研领先的考试研究单位,都有高比例的专职命题与考务研究人员,还有相当的经过一定教育测量学习和训练的各专业的兼职命题专家。他们在各自的专业上是行家,在考试命题上也是里手。唯此,才可能自觉自在地为考生构建展示潜能的平台,为录取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

测量是评价的一个先决环节,考试是诸多教育测量方法中的一种,大规模的团体书面考试又是考试的方式之一,它主要适用于认知领域,其高效率、可控性、可比性、操作性的优势是其他测量方式远不能及的。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社会原因和其他测量与评价方法的可行性问题,现行的高考录取工作总是无奈地将其作为最重要的依据,甚至取代了评价(至少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这样)。可以这样说,这是很不“理想”之举。但翻一翻考试史,不用太远,在这个“社会原因”尚未进入“魔瓶”和解决其他测量与评价方法的可行性问题之前,其他方法尽管可以在“本本”上头头是道,可在实践中给教育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难道还不够深刻吗?49年以来,我国的教育几经变革,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教训也是深刻的,凡是缺乏实际条件支持的过度超前的改革都不成功,甚至带来恶果。好在实践表明,考试并非已是腐朽的“桎梏”,它至今依然是在认知与技能领域进行大规模测量的最权威的方法。否则,它就不会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了解、选拔人才最基本的方法之一;1977年小平同志鼎力恢复的高考也不会带来教育的复兴和人才迭出。

考试界有一句名言:“在骂声中成长”。我想,就考试本身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而言是好事。然而,也确有许多被冤枉之处,不少人(特别是有些业内人士),先将那些误用考试或滥用高考成绩造成的恶果似是而非地加到了考试头上,然后再作严厉的批评。时下十分普遍的将平时的练习、测验、学期和毕业考试都按高考来模仿就属于误用考试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非常错误、有害的行为。有人认为当前学生负担过重的源头是考试,甚至就是高考。不知这些同志是否想过考试本身只是测量工具,从学习角度看,它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就和不足,反思学习过程,从而使学习更加有效果与效率。十余年前,在我国基础教育界掀起热浪的布鲁姆“掌握学习法”就是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小步子、多测验、勤反馈、即强化(或纠正)。这被国际教育界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优秀模式。有人说,高考压制了百花齐放与个性发展,应当取消……,则更令人啼笑皆非。其一,没有一个国家因为提倡百花齐放与个性发展而否认教育或学生的发展有其共性的规律和要求。作为一个资源有限、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生源更不可能没有基本要求。其二,在认知领域,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测量,考试是有成就的,如对个别化考试、学能(或学习潜力)考试的探索。不仅如此,事实证明,即使是大规模的书面考试,也并非无所作为,我国的高考在这方面有许多显著的进步。还有人说,为了推进教育改革,高考应该使试点学校不吃亏。如果将此话理解为试点学校的高考应该严格按新课程标准实施是十分正确的。但如果理解为试点学校的考试应当比其他同类学校更容易、得分高,那就在帮倒忙了。且不说如此做法有失公平,即使对试点学校来说,也会扭曲他们的劳动成果,有损他们的尊严。进而言之,对正确了解改革,正确肯定改革的成果和发现与改进改革中的问题又有什么好处呢?面对现实,支持改革的用心是好的,可以实事求是地考虑在考试结果的使用上给“先吃螃蟹”者以一定的倾斜。君不见,世界各国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制度越开放,度量衡制度就越加规范化、标准化吗?因此,问题的症结不是要不要考试,而是如何与时俱进地正确认识、改革和运用考试,以及科学地解释与使用考试的结果。

遗憾的是,据笔者所知,在天天出题考学生的教师中,接受过教育测量、评价和命题理论与技术培训的比例极低,绝大部分是凭个人的喜好与经验,或选摘“外面”的……。不是危言耸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甚至连“应试”的要求都还没有达到,他们着力的一些做法与近年来高考中符合课程标准的改革貌合神离或“穿新鞋走老路”,这才真正苦了学生。还有一些领导,不对学校的生源、处境、质量作深入艰苦的调查研究,片面地用高考成绩作评价的唯一依据,有的甚至将0.1分的区别也当作差距,这同当年“李时珍同志来了没有”的笑话在缺乏常识上又有何区别?上行下效,孩子“以泪洗面”,考试更欲哭无泪!

还是那句老话,泼掉脏水,留下孩子。愿我们都少说大话、套话,脚踏实地地按照素质教育的方向,负责任地面对和科学地探索教育考试和评价问题,努力创造与呵护“好的考试”,“好好地”运用考试!

 

 

 

二解网友提问

虞文林

我的第三个问题是2007年高考命题的专题备考应注意哪些?高考题目的立意又如何理解?

谢谢! 刚才我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为例所作的说明,大致就包括了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黑体字部分就是课程标准的原话)也包括了对你的问题的思考。

 

hanlixiang

新课标教材内容好像都是文明史的,究竟怎样界定其重点呢?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研究。刚才我以“中国古代的政治”为例,作了具体的解释,尽管不一定正确,但能说明我的对策和思路。

 

liuai

以下是引用jby1968jby在2007-2-15 20:53:00的发言:

教授,您好,我始终认为这样一道题:“西方学者说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对不对?为什么?”仅从命题技术来看有问题:编者通过此题意在引导理解者积极主动地探究鸦片战争的性质,突出了理解者的主体性,但忽视了理解的历史性和学科的人文性。这样,思维的广阔性以至创新性不能不受到一定的限制(虽然有些限制是必要的)。我们在设计Why型问题时,不能简单地采取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模式往往囿于预设的“是否型”问题,这是我谈这个问题的初衷,不知您现在以为如何?

——这也不一定"非此即彼"。有的时候两个答案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要看立场。

我同意。

 

布瑞斯

个人以为:新课程下命题的依据必须是课程标准(俺认为是刚性的)。可是到底什么是“经典知识”呢?不甚明白。

请仔细看我刚才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为例的说明。

 

无水成圣

教授:首先感谢您前面对问题的解答。尤其你结合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为例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很有指导意义。

我们在教学中现在碰到的实际问题时,学生原有基础太差了,我们这里初中学生是上教版《历史与社会》,加上中考不考历史,学生连基本的朝代先后顺序都搞不清楚。而中国古代史政治制度涉及的历史专用名称又特多,如果不加解释学生更难理解,这教授列举的知识点也可以看出。因此普遍感到教学时间太少。最后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又走上与新课改不相符的教学老路上去。

考试题型也想活一点,可学生连基本知识都没有,如何是好?我们刚拿到江苏省高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其中客观题占70%,易中难比例为7:2:1,能力要求大都“了解”,考虑到学生实际,估计题目很难跨出传统。

教授你认为应如何出题,才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呢?

你的问题是两个,前者实际上是教学的问题,我想今天在线的许多老师大概比我更有办法。后者的问题,我同意你的估计,改革是个过程,如果一下子改了,大家也会骂娘的。

 

 

 

纵论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改革

我浏览了一下,刚才的帖子,问到了命题的原则和具体题型的如何操作,以及改革的趋势、命题者的想法等等。我想,接下去就以上海市近年来的命题改革为例,来说明这些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改革

上海市学习历史新课程(试点)的高中毕业生从06年开始与学习现行课程的高中毕业生一起参加高考。由于上海市的历史课程改革向文明史转变的力度要远大于全国。因此,整个教学、评价将有一个艰巨的转型过程。这对既有强烈的教学导向,又有社会“焦点”影响的高考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一方面必须依据现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命题,另一方面又应当向新课程改革的方向逐步靠拢,以实现其积极的导向功能,平稳地向新课程的高考过渡。于是,从02年开始,命题也以科研领先,注重实践地加速了改革的步伐。

命题改革是围绕 “为学生构建展示自己的舞台,使考试成为课程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基本理念展开的,主要采取了以下四条改革措施:

1、稳中求变,变中求稳,始终把确保0.67左右的整卷难度放在第一位。不管在道理上是否讲得通,高考的难度始终是最有社会敏感度的指标,其定位首先取决于录取率以及分档录取的需要,其次是长期形成的社会认同。违此,理论上再好的改革都难以在实际上取得预想的效果。所以,高考命题改革应当以此为最大的前提,以新课程高考的时间节点为具体目标,在新旧课程的联结点上寻找改革的突破口,整体构思,有此有彼,有轻有重,逐步、稳定地到位。有人发现上海高考的命题改革节奏大致是一年小改,两年大改,有一定道理。任何考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都是相对其特定的测量对象而言的。不顾对象的命题,会使考试的结果失去意义,甚至扭曲对象的真实面貌。因此高考改革的步伐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单枪匹马,要允许广大教师有一个跟进、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互推互进、良性循环。

2、有所为有所不为,大气才有大智,尽量在最重要的知识“点”或“线”上找“题眼”。“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线索”是一种原则,从操作层面看,是说起来清楚,做起来还会有不小差异的事情。如果站在教师和考生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其实并不令人放心,至少暗藏了不少弹性。为了多“争”一分,他们就得无奈地“多多益善”。但是,学生的时间是个定数,教师观念和行为的转变也并非一蹴而就,重了记忆,就必然轻了能力。因此,为了突出能力和素质,就必须按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考试改革的力度合理地降低记忆要求,一方面要在《考试说明》的“知识范围”中明确地删除一些知识点,减轻教师与考生实际上的记忆负担;另一方面要尽可能使“题眼”既在《考试说明》的“知识范围”中,又在课本的大事年表,或目录(高三中国古代史),或每章开头的概述中找得到,减轻教师与考生心理上的负担,使教、学、考三个方面有更为一致的共识和较为宽松的关系。由此,为教学和考试向能力、素质过渡拓展空间。

3、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突出“学以致用”的宗旨。改革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新事物总是在旧事物中孕育后“破壳”而出的。上一期课程改革突出的“能力”与本次改革提出的“素质”之共同点是“学以致用”。无论“能力”,还是“素质”,只有在运用已学的知识、技能、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或表现。从在应用中考查记忆水平、理解水平,到在应用中考查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与发展水平,乃至个性倾向、创造意识,是同一方向的不同发展阶段。为此,应当千方百计地引入多种形式的史料,构成“意料之外”的变式或情景,考查“情理之中”的目标,使每道题都“卖相好(指从知识记忆向能力立意、素质与个性过渡)、难度低(指前述降低记忆要求)”。这些一手材料,不仅能丰富试题的表现形式,使其生动活泼,而且能提高试题在考查目标上的有效性,体现史学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使学生感受“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原则。

4、把握时代脉搏,转变史学观念,努力向人类文明发展史靠拢。上一期课程改革坚决摒弃和清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本次课程改革则进一步提出了文明史理念。尽管史学界对文明史的定义和体系还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大家对其方向是充分肯定的,也有许多成果。问题是高考在这个过渡阶段是否应当有所作为?既保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又成为课程改革的积极力量?上海市的命题主要采取了三项举措。一是尽可能避开那些已经被史学界否定的偏颇或错误“史实”、解释或观点;二是尽可能引导教师和学生用目前已有共识的文明史的观点重新审视和思考已经学过的重要历史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及其脉络;三是尽可能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政治、阶级斗争及其作用放到应有的位置,并逐步开掘经济发展、科技发明、文化创新的内涵,注意引入社会生活、人文修养和时事热点等话题。有人以为,利用时事热点会降低试题的有效性,其实不然,关键还在于试题的考查目标。实践表明,如果按能力、素质立意和设问,不仅会明显地提高试题的有效性,而且会有力地推动课程改革,使课程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根据以上准则,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对试题的总体结构、题型功能和命题技术进行了具体的探索。概括如下:

 

 

 

一、选择题大致有四种常用切入方式,着重考察对基本历史内容的知晓、解释和运用能力,辅之以考察阅读、观察、推理等方法的能力。  

1、深入法  对重点知识合理的深入、辩证理解,以考察理解掌握程度。

●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  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  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  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  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 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中国市场向全世界开放,其直接目的是

A.打入他国在华势力范围,进行自由竞争   B.阻挠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C.保持中国领土完整,促进它走向近代化   D.步他国后尘攫取本国势力范围

2、具像法  用实物照片、地图、图片取代文字,以考查观察能力。这类题最好是对非常容易的文字题作改造,而把重点设在信息的汲取与整理上。以确保其测量上的有效性。

3、情景法  用与教材难度相当的文献材料设置情景,以考察运用已学的知识、方法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历史的理解、判断力。

● 1918年,各省推选国会议员,“结果总是和控制该地区的军事要人的观点一致。……在17个向新国会派出代表团的省份中,有13个省的军阀是与段祺瑞结盟的。”                                                                                引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这说明段祺瑞

A  得到国民党的支持                B  仿照俄罗斯的做法

C  屈从日本人的威胁                D  继承袁世凯的衣钵

● 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A  货币一体化                      B 国家一体化

C  经济一体化                      D 军队一体化

4、逻辑法  用新的材料或情景提出方法性质的(如证据力度、正确推理等问题,以考察思维过程与方法。

●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许多石片、石块,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最有力的依据是

A  数量很大,约有10多万件         B  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

C  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          D  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 

● 2004年3月 ,青浦区 “惊现上海第一人”的同时,还出土一只几乎没有野猪特征的红彩猪形陶器,它

A  说明了吴越文化起源于畜牧  B  反映了该地区驯化猪的历史

C  证实了上海曾经是陶瓷中心  D  显示了青浦的先民只用红色

在以上四种方法中,深入法和情境法是用得最多的,占了最大的权重,主要是引导考生在学习中,能按历史学科的特征比较扎实地学习和思考课本作者对重要史实的分析、解释和评价,做好历史知识与思维方法的基础训练。

 

 

 

二、简释题大致考察六类能力

1 用新材料,考察从历史文物、实景中汲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 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回答问题。(共6分)

彩绘女俑1 (略)            彩绘女俑2 (略)         彩绘女俑3(略) 问题:从这些陶俑中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

2、用新的数据或新老结合的数据和材料,考察从数据中汲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 1607年,100多名男子乘三艘帆船从不列颠启航,远涉重洋,登上了大西洋彼岸。从此,这片土地开始在剑与火中孕育一种崭新的文明,人种构成也发生了加速度的变化。 

1700—1860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

                                                    (单位:万人)

(表略)

资料来源:[英]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著《世界经济千年史》

问题:(6分)

(1)在这160年间,美国人口构成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4分)

(2)这种变化趋势对美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用一段新的,理解起来又与历史有关的文字,考察注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问题:(5分)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1分)

(2)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2分)

(3)“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2分)

4、在教材、教学的重点“目”中选点,用一个新的生动的故事,考察“神入”或从本质上把握历史的能力。

● (天津解放后)有一次座谈,一位资本家问道:“我现在开工厂,有剥削,是有罪的。我还准备多开几家,那不是罪更大了吗?……”刘少奇回答:“你开的厂是有剥削,你用剥削来的资本再开几家厂,将来,交给国家……这样的剥削是有功的。……”这一段话后来被概括为“剥削有功论”,受到极大歪曲和非议。

引自王光美《与君同舟  风雨无悔》

问题:(5分)

(1) 这位资本家提出的问题在当时有一定的普遍性,为什么?(2分)

(2) 刘少奇的回答体现了当时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什么政策?(1分)

(3) 采用这项政策的原因是什么?(1分)

(4) 在什么背景下“这一段话……受到极大歪曲和非议”?(1分)

5、以教材、教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或范畴和史实为载体,考察史论结合的能力。

● 观察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汤因比

                                                            

国家复兴管理局总部(图略)       领救济的队伍(图略)

问题:

(1)当时人们为什么思考和议论“西方的社会制度”的命运?(1分)

(2)哪一著名的实践对这些“思考”和“议论”作了成功的回答?(1分)其本质特征是什么?(3分)

(3)这一本质特征对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有何重要启示?(1分)

6、以一个重大历史事实或一个与重大史实有关的例子为载体,引出不同的看法,考察多元理解的能力。

● 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图略。礼物为一个笔筒,上面刻有孔子肖像)。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

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

……

问题: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6分)

显然,简释题考查的六类能力不是基础教育阶段历史学科的全部目标,而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课程改革的进程和简释题的题型特征提出的。随着改革的深入,应当不断地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比如,05年的简释题就在这六大能力的基础上,向新课程考试的主题分析方向作了适度的推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问答题虽然以老教材的内容为载体,但可以通过一段明确解题思路的文字“搭桥”,引导学生从文明史的视角重新考察和理解已经学过的内容。另外,大跨度、小切口并用,适当增大问题的开放性,以提高考查较高级思维能力的有效性。

●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远古时代,长江、黄河流域就是我国先民聚族而居、繁衍生息的地方;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防洪治水、农田灌溉和舟楫航运的进步与创新,也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请按前述四个方面分别举出我国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若干史实。(13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1年纽约“9•11”事件(图略)         希特勒和他的主要将领(图略)

“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危害人类、破坏和平的罪行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和反对。然而,历史并非总是如此。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坐失良机,终于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主席在1995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更加清醒。……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1)199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周年。(1分)

(2)举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主要大国怎样“屡屡坐失良机”、自食其果?(10分)

(3)历史如何表明了***主席总结的这一重要经验?(3分)

●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世界格局大致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演变。(本题共13分)

第一次:拿破仑战争后,形成了维也纳体系。俄、普、奥三国组成“神圣同盟”分割欧洲。

(1)请按上述方式,概要回答后三次世界格局的形成及特点。(9分)

(2)纵观这近200年的历史,有许多因素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你认为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 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

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 ……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问题:(13分)

(1)两位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

(2)你持什么观点?请结合史实扼要阐述。(11分)

●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一书中写道:它以万国博览会这一自我庆祝的仪式来开了序幕。1851年伦敦博览会、1855年巴黎博览会和1876年费城博览会无不昭示着这一胜利,向世界展示其财富增长和科技进步。

 

 

 

四、历史小论文题是近年来力度最大的改革,命题时,除了理论上的考虑外,还应当特别注意试题相对于特定对象的能力、素质考察的有效性、对教育的反拨作用和正在实践中的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

历史小论文题属于材料分析论证题中的较高形式,不仅可以考查学生高级的综合思维水平与个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情感、态度、价值观。它的推出使上海市高考命题的测量技术有了显著的突破,也是新老课程在测量评价技术上最明显的“焊接点”。但是在大规模考试中运用,会遇到和语文学科一样的评分信度问题。据笔者所知,以主观性试题著称的英国,还尚未在大规模团体考试中应用。1990年、1991年,上海市高考命题曾经做过一些探索,但其结果很不理想,区分度很低。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改革还没有到这一步,太超前了,使测量失去了特定的对象;二是大规模团体考试的阅卷采用手工操作,很难保证其评分信度。现在不同了,教学改革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上海市的中学历史教学迈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步伐。另外,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阅卷的程序、监控、调卷等有了长足的变化。 [1]这使推出小论文题的条件日臻具备。

为了使广大教师与考生有一个适应过程,01年将以前的结构式材料分析题变为以反对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这一当年重大热点为主题,给日本学生写一封信,从形式上完成了过渡。然后:

1、02、03年的小论文用了比较容易上手的以史实为主的图片资料类型,内容上,由近及远,从上海走向全国;04年用了宏观观点为主的文字资料类型。05年用了中观主题材料分析类型。以此示范,使教师和学生认识做好历史小论文题的本质,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教学目标上的重大变革,必须注重平时的能力与思维品质培养,靠背范文或八股化的训练是难以成功的。

2、所选史实应当尽可能“大路”,以确保试题以考察能力和思维品质为主和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话说,差异在于谁说得更好。这样做,也可以使小论文在既定考察目标的前提下降低难度。

3、阅卷者的习惯倾向是“活题死批”和“打趋中分”,这样会明显降低试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因此,除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监控、调整外,评分规则要尽可能根据具体的试题和学生的答题心理,考虑采用既在目标设置上合理,又能增加区分度的技术措施。

03年小论文试题

36.以世界眼光观察与理解下列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30分)

注意:

1.必须联系世界史内容论述。

2.应突出一个方面或主题,并涉及本题提供的所有材料,不要泛泛而谈。

3.观点明确,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南京条约》抄件(图略)                      总理衙门大臣在议事(图略)

“万年和约”,还是千年变局?                      顶戴花翎与“自强”“求富”

 

 

 

签订《马关条约》的日本马关春帆楼(图略)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图略)

闯入中国的“春帆”不仅是日本                   呼唤“德先生”和“赛先生”

 

 

 

1972年周恩来与尼克松在宴会上(图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图略)

跨越太平洋的碰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04年小论文试题

36.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

“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

对联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文学家……各有评论。假如你是历史学家,对这幅对联作何评论?请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选题2分,观点12分,史实12分,文字4分)

注意:

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

2、联系中外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05年小论文试题

3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将法西斯战犯起诉为:“破坏和平罪”(指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侵略战争);战争罪(指违反战争法规和惯例,包括虐待或杀害俘虏、人质、劳工,以及掠夺财产、破坏城镇等);“违反人道罪”(指战争发生前和战争期间,对任何平民的杀害、灭绝、奴役及其他不人道的行为)。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全世界都在深刻反思。请结合所学史实,以野蛮践踏文明,文明战胜野蛮为主题,撰写一篇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小论文。(选题2分,观点10分,史实12分,结构2分,文字4分)

注意:

1、紧扣所给主题,突出个体理解;

2、结合中外史实,注重材料分析;

3、文章结构合理,文字流畅通顺。

另外,还可以设计为考生设“台阶”的历史小论文题:

● 阅读下列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散,尽管各主要大国在势力范围、战后安全等问题上,明里暗中地较劲,但对法西斯战犯的处理却较快地达成了一致。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认定,这些给人类带来空前规模杀戳、灭绝、残忍等兽行的刽子手所犯的罪行是:“破坏和平罪”(指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侵略战争);“战争罪”(指违反战争法规和惯例,包括虐待或杀害俘虏、人质、劳工,以及掠夺财产、破坏城镇等);“违反人道罪”(指战争发生前和战争期间,对任何平民的杀害、灭绝、奴役等其他不人道的行为)。

(1)国际军事法庭上,站在原告和审判者席上的代表主要来自哪些国家?(5分)

(2)列举中国和欧洲战场法西斯战犯以野蛮践踏文明的典型史实各一则。(2分)

(3)从“文明”的一方看,法西斯的野蛮行径之所以能够猖獗蔓延、践踏文明的主要教训是什么?(2分)

(4)“二战”的大结局是文明最终战胜了野蛮。中国为此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这对当时的国际和平力量来说,有什么重要的经验?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5分)

(5)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全世界都在进一步深刻反思这一人类文明史上空前的灾难。请根据你对以上问题的思考,结合“二战”及其以后的中外史实,自拟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26分。其中,选题2分,观点6分,史实13分,逻辑2分,文字3分。)

注意:

1、 紧扣所给材料,突出时代特征;

2、联系中外史实,发挥个性理解;

3、注重史论结合,力求文字通顺。

对照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改革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课程改革提出的“素质”和“六个转变”目标究竟如何具体地化为教学与考试评价更为明确和可操作的目标?文明史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有哪些?其中,哪些既是基础教育必须落实的,又是能够有效体现考生进一步深造潜力的?课程改革中涌现出许多新的测量评价方式,其中,哪些可以或经过改进可以用于大规模的团体测量,既能保证考试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可比较性,又有较好的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国内外还有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如果再考虑到实践的层面,问题可能更尖锐,选择哪些进一步改革的突破口及其程序,更有利于与教学改革形成互相促进的共振格局?如何有节奏地推出改革措施,使高考命题积极而又平稳地被社会接受?为此,怎样进行技术创新?考试是一个系统,有好多环节,比如,阅卷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阅卷改革不能很好地与命题配套,命题改革就难以奏效,弄得不好,比不改还要坏,它决定了命题改革的进度和力度……。以上任何一个问题都需要作科学的研究和实践的论证。

距离2009年的时间有限,路却还很长!

 

 

 

三解网友提问

神仙巫

老师:怎么才能命制一道好题,应该从几个方面入手,要达到几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是确定考查目标;其次是考虑具体的题型;再次是考虑用什么情景和如何提出问题。

 

博雅

我有个很大的焦虑与困惑:不少的自主高考历史试题尽管受到了各界批评,但与上海试卷的落差还是很大,改进的步子很小或者没有,该如何看待,采取哪些对策?

  既要把握改革的方向,又要研究本省命题改革的实际特点。哈哈,这叫“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你的教学中的应用。

 

布瑞斯

一份好的试题应该也象作文一样,有“立意”(思想性)与“谋篇”(覆盖与难度等)的考虑吧?。

你说得很对!命制一份试卷的思路大致是:

1、确定考试的目的、性质;

2、研究课程标准和考生的具体情况;

3、确定考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4、确定考试的总体难度和具体的难度分布;

5、确定题型以及这些题型的比例;

6、根据以上考虑,勾画试卷蓝图——双向细目表;

7、具体的人员分工;

8、分头命题,反复讨论,反复调整,直至最后定稿。

 

潇湘剑客

自主命题容易参差不齐

你说得很对!改革刚刚开始,我想将来教育部会有进一步的技术规定出台,提出各省自主命题应当都要做到的基本的技术要求,然后留出一定的空间由各省调整。另外,也会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提出改革或调整的意见或建议。

 

博雅

我最感兴趣的是命题的题型是否新颖?立意受否高远?情境是否独到?能否再得到讨教?

 

命题好坏的关键是是否符合目标,即试题的有效性。新到什么程度?高到什么地方?独到何等境界?都取决于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当然,理解了以后,能否做得到,就要看命题者本身的功底和修炼了,很难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来表达。我事先贴出来的“习思斋随笔”不知你看了没有?其中有很多问题讨论或修改建议,如果你仔细读了,就会发现,命题不这么简单,不仅要有史学修养,还要涉及很多学科的知识

 

 

 

“揭密”上海小论文试题阅卷“玄机”

萧湘剑客和布瑞斯谈到了阅卷问题,我想接下来谈谈上海市高考小论文试题的阅卷问题。

关于网上阅卷的问题与研究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课程改革的发展,中学历史学科的许多大规模考试引进了以创新或颇具个性特征的实践能力为考查目标的大型开放式试题,这种试题的生命力就在于“活”,鼓励考生表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学术倾向。然而,这种试题几乎不可能列出“要点”以实现“硬批”,只能列出评分的方面和规则。阅卷评分时,则更多地依赖评阅者的理解与认同。这使类似于语文学科作文评分的问题——试题越活,误判、错判率越高的评分信度问题就日益突出。它直接制约了命题,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

2003年高等院校招生秋季考试(上海)首次对12,915份历史答卷引入专家团体整体评分法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上控制阅卷,试图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为各界所关注。

一、原因分析

过去,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上海)中学历史答卷采用的是手工操作的“一人阅卷、一人复卷,定组、要点阅卷法”,即将阅卷者分成若干组,每组两人,组内互相阅、复;遇到分歧时,两人协商解决,若解决不了,再交阅卷中心组裁定的方法。在此流程中,每包试卷至少在每位阅卷员手中周转一次;每份试卷的总分合成要经过由人工进行的——阅卷员小计和记录大题分,再合计和登录试卷总分;设专门的计算员复核小题、大题与试卷总分;阅卷检查组随机检查与更正;机房人员两次输入总分、然后由计算机复核、计算、登录总分。考生查分时,查分员需到库房找到试卷,再次根据阅卷记录计算总分,核对原计算的正误。试卷与考生质量统计分析时,需重新抽样、记分输入、计算推断。在短短的十余天中,要准确无误地进行以上工作,所有参与人员都是十分紧张的。但这样的阅卷方式却存在以下两类问题

第一,阅卷方式的问题。从理论上看,“一人阅卷、一人复卷,定组、要点阅卷法”的优点是在“要点”面前人人平等,显得比较“硬”而一致,有较高的“标准”化程度。但用这种方评阅主观性试题的答案,特别是评阅大型主观性试题的答案时,却忽视了答案的整体性与个性,如思维的逻辑性、独特性,文字表述的流畅性、特殊性。由此,鼓励了教学中程式化、“八股”化的不良倾向,甚至助长了不求甚解的机械学习。为此,命题者曾采用了许多补救措施,如制定针对上述问题的评分细则或奖励措施。然而,从实践上看,由于大规模考试的阅卷时间紧、“包干”制度、阅卷者的主观因素和其它众所周知的操作上的原因,使这些补救措施甚难实行。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复核者的工作几乎等同于签名,这样,“两两”分组的组织方式不仅使不同组之间、而且使同组之间的偏差有更多的机会延续下去。

第二,手工操作的问题

1、阅卷后期,阅卷员有寻找尚未阅过的试卷之苦;

2、由于整个阅卷流程均为手工运作,多道分数合成、输入,出错概率较高;

3、阅卷检查组的抽样检查类似于大海捞针,不用说有许多误判、漏判见不到,即使见到了,也只能见一处,改一处,在此以前的误判、漏判卷,很难再都找回来;

4、由于分数合成存在错误率,考生查分成为必要环节,占用了从阅卷到录取的原本非常有限的时间;

5、试卷与考生质量统计分析只能采用抽样法,存在总体推断的置信区间,影响了分析判断的精度。

以上问题严重地损害了考试的有效性、可靠性和社会认可度

 

 

 

二、改革方案

第一,对于大型开放式试题,国外常用专家团体整体评分方法,即多位专家根据明确的、但又比较原则的标准,快速观察(或阅读),独立评分,而后去掉极端分数再求平均值或求全平均值的方法(以下简称新法)。最为常见的是体育比赛中,对那些既有规定动作,又有个人创新,且通过观察评分的项目,均采用此法。另外,个性张扬比较突出的艺术类评比,更是一向采用此法。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将以评委为代表的专业群体对个性与创新的认可程度作为评价尺度,同时,又兼顾了评委内部对同一对象评价之差异的平衡——以专业群体的“主观”取代了在实际上难以确定的“客观”,以群体平衡的“模糊”替换了在操作上可能误差更大的“精确”,从而提高了评分的有效性、可靠性和权威性。将这种方法用于中学历史学科大规模考试之大型开放式试题的评分是否有同样的效果和可行性?

第二,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网上控制阅卷,确保专家“独立评分”,同时解决手工操作带来的问题。

为此,我们以2002年全国秋季高考(上海)历史试卷第37题为实验试题,运用不同的评分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新法取得了预想的成功。接着,根据专家鉴定建议,我们又在2003年全国春季高考(上海)语文学科上进行了中试,得到了各有关方面的肯定,并取得了大规模运作的经验。经过以上实验和试验程序,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决定在2003年秋季高考(上海)历史答卷的阅卷工作中引入专家团体整体阅卷法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网上阅卷。

2003年高考(上海)历史试卷有四种题型,共36题。第一次推出了满分为30分,考生可根据试题材料自拟主题的小论文题。根据以上要求,阅卷设计如下:

1、将36道试题按题型分成四个模块,1至27小题的选择题为第一模块,共60分;28至33小题的简释题为第二模块,共34分;第34至35小题的问答题为第三模块,共26分;第36小题小论文题为第四模块,共30分。答卷经高速扫描仪扫描后,第一模块由计算机自动阅卷,第二、三、四模块转换成电子文本后上局域网控制阅卷。由于第二、三模块都有评分要点,所以,采用两人评分法(简称两评),第三模块是大型开放式试题,按专家团体整体评分法阅卷,只有评分规则,并无要点,采用三人评分法(简称三评)。

2、第二、三、四模块阅卷者分成三大组:第二模块组19人,分成六个小组,每组三人,分别负责六道简释题的评分,大组长一人,只负责仲裁;第三模块组9人,分成两个小组,每组四人,分别负责两道问答题的评分,大组长一人,只负责仲裁 ;第四模块12人,11人为阅卷员,负责评分,大组长一人,只负责仲裁。

3、为确保每位阅卷员的独立评分,每位阅卷员专用一台独立编号的计算机,总控制台按以上分工将答卷随机分给每位阅卷员评分。每位阅卷员只能看到按以上分工并由计算机随机分配给自己的试题、自己的阅卷情况、即时统计的阅卷进度、每份卷的评分时间、平均所用时间、平均分、标准差等,看不到其他阅卷员的阅卷情况。大组长可看到本模块的试题和本组阅卷员的阅卷情况、需要仲裁的试题以及自己所仲裁的情况,看不到其他模块的阅卷情况。

4、对评分误差采用三道控制措施:

(1)试验评分。在正式评分前进行试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制定评分细则,并送阅卷检查组备案;

(2)标准比较。每题选择好、中、差三种不同情况的答卷制定标准评分卷,隐去分数,在阅卷过程中不定时发给阅卷员,衡量其阅卷的群体一致性。在36题的专家团体整体阅卷中,此措施对克服评分的趋中性有其特别的作用;

(3)自我比较。由计算机在每位阅卷员已阅卷中按1%的比例随机抽取样本,隐去其原评分数,隔一段时间后,发回给该阅卷员再重新评阅,衡量其阅卷的稳定性。

5、对最终得分采用三道监控、调整程序:

(1)计算机自动监控与调整。当试题被阅卷员评阅后,由计算机自动进行临界域值的比较:第二模块试题的临界域值为2分,即当两位阅卷员评分的差异小于2分时,计算机自动求平均数,作4舍5入的处理后为最终得分,当两位阅卷员评分的差异等于或大于2分时,计算机自动发给本模块大组长仲裁;第三模块试题的临界域值为3分,即当两位阅卷员评分的差异小于3分时,计算机自动求平均数,作4舍5入的处理后为最终得分,当两位阅卷员评分的差异等于或大于3分时,计算机自动发给本模块大组长仲裁;第四模块试题的临界域值为5分,即对三位阅卷员评分进行两两比较,当所有差异小于5分时,计算机自动求平均数,作4舍5入的处理后为最终得分,当其中有一个比较值等于或大于5分时,计算机自动发给本模块大组长仲裁。

(2)大组长即时监控与调整。每个模块的大组长接到计算机发给他的需要仲裁的卷子后,依据评分要点或规则与细则进行复评,以此为最终得分。另外,大组长还可根据他所看到的本组每个阅卷员的情况,如即时统计的阅卷进度、每份卷的评分时间、平均所用时间、平均分、标准差、频数分布等,对每个阅卷员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检查组即时监控与调整。检查组可以看到所有的答题卷面和已评分数及打分时间(精确到秒)。另外,还能看到如下即时统计:

①所有阅卷员的进度、已评题的平均分、标准差、频数分布图、平均每题所用时间等;

②所有小题的评分进度、已评题的平均分、标准差、频数分布图、平均每题所用时间等;

③各大组的评分进度、已阅卷的平均分、标准差、频数分布图、平均每题所用时间等;

④用数据与图像显示的总体评分进度。

检查人员可以通过以上数据的比较,发现哪一题、哪一位阅卷员在哪一评分段“与众不同”,然后查找这位阅卷员在这一评分段的答卷,作具体评分检查。

发现问题,检查员不能直接重判,可启动“发回重判”程序,使该卷、该题回到阅卷流程,由阅卷员再判。

 

三、实施小结

阅卷结束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召开了检查组、阅卷组、计算机总控室人员与有关专家参加的座谈会,对采用专家团体整体阅卷法和网上控制阅卷进行了小结,看法几乎是一致的——本次阅卷质量远高于往年

1、  由于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使在大规模考试中大型开放式试题采用“专家团体整体评分法”有了保障,为命题扩展了空间——为考生在大规模的考试中表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学术倾向提供了舞台,提高了考试的效度,有力地支持了转变教与学之方式的改革;

2、由于采用了三道误差控制措施和三道监控、调整程序,大大提高了评分的信度——客观、公正和一致性。原来担心采用“专家团体整体评分法”可能会出现“趋中”倾向,实际并未产生,第36题的标准差在阅卷过程中一直处于⒌50——6.00之间,最后停在⒌77。

3、由于是计算机自动处理分数,使分数合成达到0错误的水平,考生查分已无必要。同时,对试卷与考生质量可以作全数据统计的评价,无需抽样,使分析判断的结论更为精确。

4、本次阅卷所用时间与以往基本持平,但由于省去了人工搬送、翻页、加分的程序,大大提高了阅卷的净效率,使绝大部分时间都直接用在阅卷上。换句话说,是将提高效率省下的时间再投到了提高质量上。

引入专家团体整体评分法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上控制阅卷不仅是方法和技术改革,更重要的是“考试要为素质教育服务,要做好课程仆人”的理念改革。它大大提高了考试的效度、信度和社会认可度,其先进性是无庸置疑的。

 

 

 

 

三、问题探讨

由于是初创,尚有许多方面可以作进一步的改进:

1、答卷问题

答卷的设计在题号和预留空间上与试卷是一一对应的,每个阅卷员只能看到规定的题号下的空间,有些考生在该题预留空间中答错后划去,并注明将正确答案写到别处,这应当视为合理的行为。但此时,该阅卷员就无法看见这一转移位置的答案,需由总控人员专门操作搜寻。建议在每份答卷的最后预留2—3个供考生重答的空白框,使其位置规范化,便于阅卷员根据考生在原预留空间中所作的说明找到其重答的内容。进而言之,今后应创造条件,让考生直接利用计算机考试,既避免了试卷与答卷分离的情况和将答卷再转换成电子文本的过程,又便于考生答题时改错,并免去阅卷员辨认字迹之苦。

2、阅卷问题 

(1)试验评分程序可先独立进行,然后再融入正式评阅过程,如某阅卷员出现问题,计算机在将答卷发给大组长仲裁的同时,自动向其发出警示信号——黄牌;再犯同类错误,则亮出红牌,并自动将其转入试验评分,合格后,再自动转入正式批阅;

(2)增加每题的过程性评分记录,同题的阅卷员应使用不同的颜色与位置。确认后,由计算机小计。每个阅卷员只能看到自己的过程性评分记录,但组长与检查者能看到所有阅卷员的过程性评分记录,便于查找错误所在。今年34题阅卷速度很慢,查找错误也比较困难,就与没有这项功能有关;

(3)这次使用的电脑屏幕太落后,而且没有辐射屏蔽措施,连日长时间操作对阅卷者健康损伤太大,应重点解决,落实人文关怀。以上提到的让考生直接利用计算机考试也与解决此问题有关。

3、总控问题 

服务器通道太窄,阅卷过程中多次出现“死机”现象,使已设的一些功能(如问题卷发回重评)难以随时启用。

4、检查问题 

(1)缺考卷应在阅卷前剔除,以保证即时统计的准确性;

(2)每题评分结束,应即时求出最终得分参与统计,以保证即时统计的精确性;

(3)可在频数分布图的基础上设卡方检验与分段比较,并使频数分布图像数据化,以增加比较、查找问题的清晰度和速度;

(4)应增加大组长、检查员与阅卷员之间的对话框与情感图标,以便及时、准确沟通;

(5)应增加各种搜索、集合功能,以便集中同类问题卷作复查、返工或其他特殊需求之用。如经仲裁过的试卷、其中评分差异特别大的试卷、雷同卷等。

5、组织问题 

目前在局域网上阅卷尚需集中阅卷员到固定场所阅卷,费工、费时,如能设计相应的加密和保护措施,当使阅卷员在自己选定的场所阅卷成为可能。

总之,这是一个前途广阔的先进事物,应及时抓紧研究、开发、推广,使上海教育考试与现代测量、信息技术进行务实有效的整合,早日实现创一流的目标,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和课程的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直陈“应注意材料的规范引用与准确解读”

时间有限,具体的命题技术和经验有很多,再讨论几次都讨论不完。好在《历史教学》社的任世江、孙兰已经决定原来我在《历史学习》连载的“习思斋随笔”,从今年第二期开始,现在转移到《历史教学》上了,大家可以去看。也在此向大家表示我的恳求,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这里,我只谈谈应当规范引用和准确解读材料的问题。请无路可逃注意,你开始提出的“烂题”马上就会看到,也请大家注意,如何分析试题、修改试题的思路与方法。

应当规范引用和准确解读史料(一)

这两年,随着新课程的铺开,各地、各级为了引导教学培养“基本能力”,将考试变为课程开发有机组成部分,“海派”风格益盛,引用新材料的试题日多,这本是好事,但引用不规范和误读材料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有的甚至造成试题无解——“崩题”,不仅降低了考试的有效性、可靠性与公信度,而且对教学产生了不良影响。如何遵循史学的基本原则,规范引用和准确解读材料的问题已经到了非特别强调不可的时候了,试举几例。

 

2007年高考(上海)历史试题第24题引用了司马迁的一段话,原题如下:

●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之理,凡百三十篇。”这“百三十篇”就是后来的

A.《诗经》   B.《春秋》   C.《史记》   D.《资治通鉴》

核对多个版本,如《古文辞类纂》、《古文观止》、《新华活页文选》直至中学语文课本可以发现,该题引文中显然漏了 “成败”之后的“兴坏”二字,以及“之理”至“凡三百篇”之间的一段文字:“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

 

如果说,这道试题只是引文不规范,无碍考生答题,那么,同一试卷的第8题,不仅有误导之嫌,而且几乎“崩题”了。原题如下:

●“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元代“海漕之富”的是

A.汪大渊随商船出海旅行    B.置中书省统辖全国政务

C.马可•波罗赞大都繁华    D.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该题引文出自魏源《元史新编》的“拟进呈元史自叙”,对考生来说是新材料,要求考生找出“最能反映元代‘海漕之富’”之史实,是一种注释类的试题,考查的是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海漕”的解读。翻开《元史》和《元史新编》,“海漕”是海上漕运的缩略语,与内河或运河漕运的“河漕”相对。在特定语境中,也常与“海运”通用。“漕运”原指水路运输,与陆路的“转运”相对,后来统指历代朝廷将所征粮食和其他物资运往京师或其它指定地点的运输。考生所用之课本介绍了元代漕运的情况,也有“运河漕运”、“海上漕运”之说。

所谓“最能反映元代海漕之富”的史实当是“元代海漕之富”最典型的表现或最重要的结果。然而,该题给出的正确答案却令人愕然,居然是“D. 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从最典型的表现这个角度来看,《历史学习》2006年第11期刊登的《元代“海漕”由谁管》已有详尽充分的阐述,认为正确答案当是“兴盛时,每岁供应京师的粮食超过三百万石”。实际上,最多时一次运粮三百五十余万石,征集海船四千余艘,何等壮观!这与“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是两回事。这一点,考生所用之课本也有明确的区别,“海漕”与“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分别在两个目中介绍。而该题却将它们混为一谈,将“海漕”误解为海外贸易或海外贸易和漕运的缩略词。再如《元代“海漕”由谁管》一文所指出,唐、宋、元代设市舶司与是否“最能”反映海外贸易之富也不是充分而必要的关系,要具体情况具体认定。从最重要的结果这个角度来看,笔者以为四个选项中的“C. 马可•波罗赞大都繁华”可能沾了一点边,至少 “海漕之富”是“大都繁华”最重要的前提之一。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元代“海漕”由谁管》一文虽然指出了该题的错误,却仅根据一段史料得出了元代海漕“由行泉府司管理”这一令人生疑的结论,一个与钱有关的机构怎么变成了海漕管理机构?经查,这也是一个材料引用和解读的问题,顺便在这里多说几句。该文的根据是《元史•食货志一• 海运》中的一段话:

“(至元)二十四年,始立行泉府司,专掌海运…… 至大四年,遣官至江浙议海运事……于是以嘉兴、松江秋粮,并江淮、江浙财赋府岁办粮充运。海漕之利,盖至是博矣。”

其实,这段引文中被第一个省略号省去的文字中就有 “二十八年,又用朱清、张瑄之请,并四府为都漕运万户府二,止令清、瑄二人掌之。其属有千户、百户等官,分为各翼,以督岁运。”说明四年后,海漕“止令”两个“都漕运万户府”管理了。

元代海运有“一代良法”之誉,但当时人对它的认识历经多年,管理机构也有一个不断演变、改良的过程,高荣盛有《元代海运与江南社会经济》作考证和阐释。这项研究成果在白寿彝总主编、陈得芝主编的《中国通史》第13册第八卷中也有反映,丙编第六章第二节中专门介绍了元代的海运管理:

1、设置阶段(约从至元二十年到二十八年,即1283—1291年)。至元二十年,设两个“海道运粮万户府”;二十四年设“行泉府司”并扩至四个“海道运粮万户府”;二十八年,由于行泉府司掌管者劣迹败露,将四个万户府削减为以朱、张为首的两个“海道都漕运万户府”。“二府设官分职:‘正官’包括达鲁花赤和正副万户,‘首领官’包括经历、照磨、译史、奏差,是具体管理人员。另有镇抚,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奠定了元代海运管理机构的基本格局。

2、改善阶段(大德七年即1303年前后)。命朱虞龙为“海道都漕运万户府”,万户府至此增为三个。大德七年,朱、张失势,又合并为一个,开府于平江(今江苏苏州),领十一个“千户”。3、确立阶段(至大四年即1311年后)。将十一个“千户”并为七个。“中书省是负责海运的最高机关,江浙行省实施对海运万户府的直接领导,并派行省官员监收漕粮,提调海运。”

另据《元代海运与江南社会经济》文,“中书省所属左司所掌粮房六科中,第一为海运,当为中书省具体经管海运的一个机构。”综上所述,“行泉府司”只是一度管理过海漕,但不能说元代海漕由行泉府司管理。另外,该题的选项“B.置中书省统辖全国政务”也沾了一点正确答案的边。

那么元代的“行泉府司”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它是元代直接为皇帝理财的机构,设在中央者称泉府司,设在地方者称行泉府司。大蒙古国建立初,曾组织西域商人替大汗、宗王营利,称“斡脱”(波斯语“伙伴”,指中西亚从事借贷和商业营利的人)。世祖即位后,建斡脱总管府,掌管皇帝、皇后和太子的“出纳金银事”。至元十七年,更立泉府司,职能依旧。后时有或掌海运、或掌市舶的记录,因为这两者都有上述各位之“资本”。由于其官员常有不法行为,该机构置废无常。据《元史》:至元十九年撤,二十四年复;大德元年罢,至大元年再立,并升为院;四年,即仁宗即位的1311年又废,后便难觅记载。

根据以上分析和考生已学的知识与技能,本题如果要保留这段材料并不提高难度,比较方便的修改方案似可在考查比较宏观的阅读理解能力上寻找切入点:

●  魏源在《元史新编》中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这段话是对元代强盛时期

A.生动具体的描述          B.主观片面的臆断

C.错误颇多的解释          D.比较客观的论证

 

 

 

同一试卷的第12题也属误读史料乃至“崩题”的情况。原题如下:

●  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本题的设计意图很好,用新情景考查对重大史实的理解、运用能力,但“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这种提问方式很容易产生歧义,究竟是借用胡适的这段话,要求考生选择一般史学界看来的“三个时代”呢?还是要求考生“神入”胡适,明白胡适认为的“三个时代”?这是其一。

其二,无论理解为哪一种问法,都不可能得出《新民丛报》代表和创造了“辛亥革命”时代的结论。

梁启超于1902年创刊的《新民丛报》虽然旗帜鲜明地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但也煞费苦心地推崇君主立宪。曾经就中国该不该革命的问题与1905年革命派创刊的《民报》展开公开的辩论,俗称“保皇派”,反对革命,直至1907年停刊。事实上,代表和创造辛亥革命时代的杂志当首选《民报》,其创刊词就开宗明义的“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胡适是当时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这些情况不会不知道,何以认为《新民丛报》代表和创造了辛亥革命的时代呢?问题出在对胡适这段话的解读上。

这段话引自胡适1923年10月9日就《努力周刊》停办问题,写给编辑部同仁高一涵、陶孟和、张慰慈、沈性仁的一封信,曾全文刊登在1923年10月21日《努力周刊》第75期上。全信谈的是同意暂时停办和设想以后如何再起的问题。现将与试题引文有关的前后文字摘录如下:

“展转寻思,只有暂时停办而另谋换一方向戮力的办法。

二十五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而《民报》与《甲寅》还算不上。

《新青年》的使命在于文学革命与思想革命。这个使命不幸中断了,直到今日。倘使《新青年》继续至今,六年不断的作文学思想革命的事业,影响定然不小了。

原来,胡适是从宣传资产阶级文学革命与思想革命的角度看问题的,并非“辛亥革命”那样的革命。所以,得出了《新民丛报》在《时务报》和《新青年》之间,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时代——宣传资产阶级文学与思想革命的新时代,“《民报》与《甲寅》还算不上”的判断。

然而,命题者不仅没有结合全信解读胡适这段话,而且忽视了紧跟在这段话后面的 “《民报》与《甲寅》还算不上”,主观演绎了胡适认为《新民丛报》代表和开创了辛亥革命时代的判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题没有正确选项,实际的考查目标变成了较低的排斥错误和非科学地迎合命题者意图的能力。

假定想保留这段引文,较方便的修改方案似为:

● 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民报》与《甲寅》还算不上。

——引自1923年10月胡适《给<努力周刊>编辑部的信》

据此可以看出,胡适对《新青年》的评价是代表和创造了

A.提倡维新,推动富国强兵的时代

B.反对专制,宣传君主立宪的时代

C.主张共和,掀起暴力革命的时代

D.批判复古,崇尚民主科学的时代

由于学生使用的课本重点介绍过“新文化运动”以及包括胡适在内的先驱们的突出表现和作用,考生有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储备,因此,这样修改虽有改考查目标为“神入”之意,但不会提高试题的难度。

 

 

 

2003年高考(上海)历史试题第13题引入一幅楹联,考查运用已学知识理解新材料的能力。原题如下:

● 新疆有一座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A  曾国藩               B  左宗棠

C  李鸿章               D  张之洞

试题公开后不久,有人依据文学常识指出试题引用的这幅楹联有多处错误,虽不影响考生答题,但有误导之过。为此,有关方面查了多部权威资料,但都未见记载,不得不向远在新疆的同行求援。然该祠堂早已不存,费尽周折才从新疆政协内部交流的《文史资料》中找到了收藏此楹联者写的一篇专文,可谓“原始”。经核对,确有一处错误,系将原文中的“西东”变成了“东西”。虽然此乃虚指,还不至于引起史学意义上的误导,但毕竟是一个问题。

 

与这道题失误的性质和后果大致相近的是2006年高考(上海)历史试题A组第6题: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 这反映了 (图略)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

据龙门石窟研究所考证,按现存的遗迹,太和七年即公元483年已经有人在此造像,但不成规模。《魏书》记载更晚,要到公元500年,这是指作为皇帝为其父母大规模开凿石窟。一般认为,作为石窟的起点,当在迁都洛阳以后(见《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并逐渐汉化。然而,题干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种叙述方式,似乎龙门石窟在迁都之前就早已存在,迁都以后开始汉化。如改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则比较确切。另外,从题干的行文来看,试题应当出示的是孝文帝迁都以后的北魏时期的佛像,然而,试题提供的照片却是唐代的造像——奉先寺卢舍那佛,不能不说有误导之嫌。

 

以上两例可以得出一个教训,在引用史料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有比较权威的来源。但即便如此,也并非万事大吉。

05年高考(上海)第30题引用了民国初年的一则材料:“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出处是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的据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片《百年中国》文稿编辑而成的《百年中国》。引用时,只做了个别便于考生理解的文字修改。然而,何成刚、吕准能依据1913年7月1日的《时报》指出了其中的明显错误:一是:“被调查者”并非一般的中小学生,而是应考江苏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二是统计的结果不能简单地用“依次为”来表述,因为排在前几名的人物实际“得票”相差很远:“崇拜孔子者157人,孟子61人,孙文17人,颜渊11人,诸葛亮、范文正8人,岳飞7人,王守仁、黎元洪6人,大禹、陶侃、朱熹、华盛顿4人……”,更不能据此得出“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何成刚、吕准能《高考历史改革中值得商榷的一种命题思维》,《历史教学》2005年第8期。)

权威是相对的,有时也会出错,这在史学史上屡见不鲜。看来,欲使试题引用材料不出差错,最终还得靠命题者自己的史学功底和眼力。

 

 

 

下列试题(以下三题均引自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历史试卷》)大抵都和本文的话题有关。

●  在法国受到英国人入侵的危急时刻,圣女贞德挺身而出,号召人民英勇参战,赶走英国人。圣女贞德的壮举促进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形成。英法之间这场战争是

A.十字军东征  B.玫瑰战争  C.百年战争  D.三十年战争

这道试题用圣女贞德的经典故事引出“英法之间的这场战争是”“百年战争”。从立意和导向上看,都比用具体的时间更好。然而对这个故事的表述却还可以更规范。一是题干中第一个“圣女”应当删去。她生前的美誉是解除奥尔良之围的“奥尔良姑娘”,而不是“圣女”。“圣女”是她受难后对她的追认与赞颂(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载,1430年5月,贞德被勃艮第军俘虏并卖给英格兰人。英格兰人企图借刀杀人,把她交给教会法庭处理。勃艮第控制下的巴黎大学成为起诉人,巴黎大学派人充当法官,1431年5月23日判处贞德无期徒刑。英格兰人对此结果大为恼火,5月30日,把贞德交给市政当局。市政当局将她在火刑柱上烧死,时年仅19岁。1456年教皇法庭撤销1431年对贞德的“无期徒刑”的判决。1920年5月16日天主教会追谥她为圣女。);二是贞德虽“受命”于国王,但按照她的实际地位,用“号召人民”不如用“临危请命,率众……”更为确切;三是圣女贞德的故事发生在百年战争的末期,与其说 “她的壮举促进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形成”,不如说“反映并激发了法兰西民族意识”;四是用“英国人入侵”不如用“英格兰入侵”更为准确;五是提问中的“是”应改为“史称”,因为这场战争历时弥久、反反复复,当时人根本不知道会打多少年。最后,打了116年左右才停下来,后人称其为百年战争并成为专用名词;五是题干行文累赘,反复出现“圣女贞德”、“英国”。综上所述,本题似可改为:

在英格兰入侵的危急时刻,未满18岁的女英雄贞德挺身而出,临危请命,率众英勇参战。她的壮举反映并激发了法兰西民族意识。英法之间这场战争史称(选项同原题,略。)

 

● 在13到14世纪的一百年间,欧洲人口由7300万锐减为4500万,有人将此形容为从“满满的欧洲”到“空荡荡的欧洲”。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外流   B.农业减产  C.战争破坏    D.鼠疫肆虐

本题运用欧洲人口骤减的资料和对这一恐怖结果的“形容”作为试题的情景,要求考生说出其原因,难度不高,生动形象而又有史的特征。但就这个材料而言,一是发生的时间问题。课本中介绍“人类历史上至少经历过三次世界性的鼠疫大流行,其中以14世纪最为严重”。在注释中进一步说,“第一次为公元六世纪……;第二次发生于14世纪……;第三次发生于1894年……”《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黑死病”条目介绍的是发生在14世纪的那几次:“1347—1351年间的欧洲大瘟疫……后来在1361——1363年,1369——1371年,1374——1375年,1390年和1400年复发多次”。(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3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8月版。)不知该题“13到14世纪的一百年间”的说法引自何处?二是减少的人数问题。当时并没有如今这么严格、规范的人口的统计,更没有全欧洲的人口统计,以致现代史学界对当时人口数的估计差异甚大,所以,在没有特别注明资料来源的情况下,一般都用“约”或“左右”来表示。《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只援引了法国编年史家的估计,“约有1/3的欧洲人死于这次流行病。”因此,在人口数量的问题上还是谨慎为上。似可将试题改为:

14世纪中后期的五十余年间,欧洲人口骤降三分之一左右。有人谓之“满满的欧洲”变成了“空荡荡的欧洲”。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外流   B.饥饿横行  C.战争残杀  D.鼠疫肆虐

 

以上试题都属于对史料内容的解读和诠释,而以下这道试题则牵涉到对史料性质的解读和认定问题:

● 某中学一研究小组就“同文馆”的历史进行探讨。他们在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了时人日记、回忆录和后人著述等三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路,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

材料二:“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材料三:“同文馆的学生并不多,1862年入学的仅10人,后增为30人,最多时也只有150人。1901年,该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同文馆完全按正规的学校来办,入校学生不仅学外语,还学中文和自然科学。学制严格,八年毕业。……考试制度也很严格,月有月考,季有季考,岁有岁考,三年一大考。……总体来看,同文馆作为中国最早的近代新式学堂,其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拓荒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李喜所:《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同文馆》,载《中国礼制风俗漫谈》。)

(1)材料二与材料三中哪一则是原始材料?(1分)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哪种人的态度?当时同文馆的处境的如何?结合材料,分析出现这种处境的社会背景。(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为研究小组写一则关于同文馆的简介。(5分)参考答案:

(1)材料二为原始材料。(1分)

(2)顽固守旧势力;(1分)招生困难、学生不多或遭到社会的歧视;(1分)洋务派办新学与传统的教育制度相抵触;(1分)中国长期闭关自守不易接受新事物。(1分)

(3)按照起讫时间、、招生规模、教学内容、评价性结论等相关要素给分。要素完整给5分,较好3分,尚可2分,较差1分。

本题第(1)问显然问的是相对于材料各自所反映的史实而言,“材料二与材料三中哪一则是原始材料?”考生虽不知道“李喜所”为何人,但从材料三遣词造句的特点可以发现他是当代人,由此断定不是原始材料,因为“原始材料”指的是当时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文件、遗物、遗迹等资料。在实际运用中,至少是这些资料的原样拷贝。同样道理,材料二所反映的是同文馆建馆初期的情况,但考生并不知道齐如山为何人,生活在什么时代,材料的行文又平白易懂,实际上是无法判断的。抑或命题者以为“回忆录”就是原始材料?这是其一。其二,事实上,齐如山生于1875年。(详见《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就算他8岁懂事,距同文馆1862年开馆也已经有21年了。回忆录中关于同文馆初创时的境遇当属听别人言传,或从有关资料中得来的,已经不能算原始资料。退一步说,即使这些事情是他自己经历的,但这部回忆录是他晚年(1950年代)羁旅台湾怀旧之作(详见《齐如山回忆录》宝文堂书店1989年9月版),怎么能算同文馆初创时期情况的原始材料呢?其三,试题说材料一中的对联引自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但查李慈铭这一时期日记却未见。实际上,翁同龢的《翁文恭公日记》有明确记载,一般史家都从此引录。

比较方便的修改方案如下:

阅读以下关于同文馆的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引自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注:齐如山,1875 — 1962年,著名戏曲理论家。《齐如山回忆录》系他晚年旅居台湾之作。)

材料二:引自翁同龢同治六年(1867年)二月十三日日记

同文馆之设,谣言甚多。有对联云: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路,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注:翁同龢,1830—1904年,咸丰状元,同治帝、光绪帝的师傅。)

材料三:引自李喜所《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同文馆》

同文馆的学生并不多,1862年入学的仅10人,后增为30人,最多时也只有150人。1901年,该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同文馆完全按正规的学校来办,入校学生不仅学外语,还学中文和自然科学。学制严格,八年毕业。……考试制度也很严格,月有月考,季有季考,岁有岁考,三年一大考。……总体来看,同文馆作为中国最早的近代新式学堂,其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拓荒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注:李喜所为当代史学工作者。)

(1)以上材料哪一则是原始材料?请简要说明你的判断。(1分)

(2)为什么另外两则不是原始材料?(3分)

(3)对两则非原始材料而言,这则原始材料有什么作用?(2分)

(4)就这三个材料来看,作者对同文馆的态度有何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二。它是当时知情者写的日记。(1分)

(2)材料一是齐如山晚年的回忆。(1分)另外,根据他的出生年月,他并没有亲历同文馆开馆之初的事实(或他对同文馆开初情况的回忆当属听来之言或从有关资料中看来的);(1分)材料三是当代人的著述。(1分)

(3)有助于解释和证实材料一、三中提到的同文馆开初招生很少及其原因(或有助于解释和证实材料一、三中提到的同文馆开初的情况)。(2分)

(4)材料一作者的态度是中性的(或无明显倾向);(1分)材料二中的对联强烈反对同文馆,(1分)但日记主人(或翁同龢)将它归入“谣言”,表明其态度与这幅对联不同;(1分)材料三的作者对同文馆做了很高的评价。(1分)

 

 

 

诉说“命题之苦”

有的老师以为高考命题者好像不考虑中学的实际情况。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站在中学教师的立场上看问题,是中学老师怕命题教师;如果站在命题者的角度看问题,就会知道,命题者比中学教师更怕对方,因为命题有许多指标压着,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我这里举一个例子:为什么这道试题改了五稿?想说明究竟谁怕谁?

试题的设计、修改和确定必须考虑试题本身及其在试卷中的位置等多种因素。特别是在大规模的考试中,当试卷的框架(如对每道题的题型、知识点、能力要求、分值、难度和区分度等)基本设定时,命题就受到了许多制约,困难程度也就显著提高,并非所有通常所说的“好题”都可以放进去。

2004年高考(上海)第15题按照预定的总体框架设计为:选择题;北洋军阀统治;运用已有知识的阅读理解能力;2分;难度0.70左右;区分度在0.30以上,主要用于鉴别中等偏下水平的考生。第一稿如下:

● 1923年,曹锟……为凑足北京议员的法定人数,表示将支付返京议员的旅费并按周付给非正式国会的“讨论会”的参加者丰厚出席费;参加总统选举的议员将得到5000元的酬金。之后,来北京的议员日见增多。曹锟用1356万元当上了总统。报纸披露说,每位亲曹锟的议员收贿5000元,这加深了公众对“猪仔议员” 和当时政局的厌恶。

——引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这些事实足以证明

A  西方的选举制并不适合中国

B  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与腐败

C  中国人民还不懂什么是民主

D  曹锟用贿选的手段操纵选举

这个构思引入了学生没见过的新材料,应当说满足了该题知识点和阅读能力的要求,但由于文字虽然不难,却太冗长,四个选项对逻辑思维的要求颇高,大多数学生不会仔细推敲题干中“这些事实足以证明”的确切含义,很容易按照思维习惯——“这可以说明” 而误选“B”。还有些学生会因为没有看出“西方的选举制并不适合中国”是个没有时间限制的全称否定判断,可能误选A。还有少数水平较高的学生,可能会想的更多,会在是否选C中徘徊。因此,这道题在难度和区分度上不符合原设计的要求,更适合鉴别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另外,相对于其他的试题,这道题的思维量明显超出了2分的价值。(注:2004年高考(上海)试题的选择题另有3分题用于考察较高思维能力)为此,又出了第二稿:

● 英驻南京领事翟比南形容1918年中国国会众院第一阶段的选举是“贿赂与流氓行径的大暴露”。他写道,“象大米、豆饼和其他可出售的商品一样,当地报纸每天都登有选票的行情及市场波动情况”。                

引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这反映的是

A  西方国家对中国选举的污蔑

B  中国社会对国会选举的关注

C  北洋政府争权夺利不择手段

D  袁世凯为选举大总统拉选票

按照课本的定位和绝大多数考生的思维习惯,第二稿显然比第一稿容易得多,在试题的难度上可能达到设计的要求,但区分度却可能偏低,适合于鉴别较低水平的考生,因为题干中的情景过于直白,明确点出了“贿赂与流氓行径”、“和其他可出售的商品一样”,大大降低了考查阅读能力的目标。另外,四个选项几乎不需要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据此,又进行了修改:

● 1917年末,段祺瑞着手组织新的国会,“是贿赂与流氓行径的大暴露”,“不论何种情况,结果总是和控制该地区的军事要人的观点一致”。在17个各省代表团中,有13个省的军阀是与段祺瑞结盟的。

——引自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上述史实说明段祺瑞

A. 遵守了孙中山的主张      B. 屈从了日本人的威胁

C. 仿照了俄罗斯的做法      D. 继承了袁世凯的衣钵

与第二稿相比,第三稿在题干的情境中删除了一项直白的信息,换成了需要思考才能得出的内容,即选举结果的特征,又扩大了选项的知识判断范围,但第一个信息“是贿赂与流氓行径的大暴露”仍然太明显,绝大多数考生据此就已经可以做出判断,使第二个信息形同虚设。另外,选项A错误的太明显,可能成为多余的选项。为此,必须删去第一个信息和修改A选项,这就形成了第四稿:

● 1917年末,段祺瑞组织新国会。各省推选议员,“不论何种情况,结果总是和控制该地区的军事要人的观点一致。……在17个向新国会派出代表团的省份中,有13个省的军阀是与段祺瑞结盟的”。                

——引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这说明段祺瑞

A. 得到了国民党的支持      B. 仿照了俄罗斯的做法

C. 屈从了日本人的威胁      D. 继承了袁世凯的衣钵

应当说,第四稿基本达到了原设计的要求,但为了减少考生的阅读量,也为了突出解题的有效信息和适当降低难度,命题者又进一步在文字上作了处理,敲定了第五稿:

● 1918年,各省推选国会议员,“结果总是和控制该地区的军事要人的观点一致。……在17个向新国会派出代表团的省份中,有13个省的军阀是与段祺瑞结盟的。”

——引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这说明段祺瑞

A. 得到国民党的支持        B. 仿照俄罗斯的做法

C. 屈从日本人的威胁        D. 继承袁世凯的衣钵

与第四稿相比,第五稿不仅突出了原有的解题信息,而且省略了20个字符。“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道试题实际考下来的结果,平均分是1.34;难度为0.67;区分度为0.39。大约有16.8%的考生选A项, 2.0%的考生选B项, 14.3%的考生选C项, 66.8%的考生选D项。这些数据表明,试题较好地达到了设计要求。(数据引自上海市教育考试院2004年高考(上海)年报)

 

 

 

同一份卷子的第18题,设计要求除了知识点以外,与第15题基本相同。第一稿为:

● 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在一份文件中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为解决“满蒙问题”,日本挑起了哪场事变?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 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这道题的难度、区分度很可能符合要求,但由于该题的问法中含有“为解决‘满蒙问题’”这一解题的充分而必要的信息,考生不必阅读前面的文字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使试题丧失了考查阅读能力的目标。另外,选项C“西安事变”错得太明显,几乎没有迷惑性。为此,修改如下:

● 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在一份文件中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他的这句话,和下列哪个“事变”有关?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第二稿解决了第一稿的问题,但用“有关”一词似不够精确,容易引起歧义,因为世界上的事情是普遍联系的,不能绝对地说选项中的哪一事变与这份“文件”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再次对试题进行了修改:

● 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在一份文件中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他的这句话,和下列哪个“事变”有直接的关系?(选项略,同第二稿)

第三稿应当说在科学、合理性上已经没有问题,但考虑到在问法上增加了辨别事物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考查目标,可能会提高试题设计目标以外的难度,于是又进一步进行了修改:

● 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 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选项略,同第二稿)

考下来,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平均分是1.37;难度为0.69;区分度为0.40。A、B、C、D四个选项的选择率分别是68.4%、 13.1%、 8.7%和 9.8%。(数据引自上海市教育考试院2004年高考(上海)年报)

从以上的回顾可以看出,所谓好题是相对的,是相对于特定的学生和考试任务并与其在整个试卷中所处的位置相吻合的。就关于北洋军阀的那道题而言,如果用其鉴别水平很高的学生,只要删掉第一稿的题干中“这加深了公众对‘猪仔议员’和当时政局的厌恶”一句,就可能是一道好题;如果用其鉴别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直接采用第二稿。同样的道理,关于“九•一八”事变的那道试题,如果用其鉴别水平很低的学生,可以直接采用第一稿;如果用其鉴别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采用第三稿。可见,命制试题不仅要对史学和基础教育有充分的把握,而且要对考生的总体水平有切实的了解,还要具备相应的变换提问和遣词造句的经验和技能。

 

 

 

未完的“细节决定成败”

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命题就是如此。本来精心构思了一道好题,材料也来自不易,但不小心疏忽了细节,就会成为一道失败的试题,甚至甭题。请看以下试题。

以下判断古墓葬最早可能在什么时候的试题是近年来大规模考试中少有的好题,主要考查的是一种历史的判断方法——界定有限证据的极限证明力,可惜的是同样存在与上题相同的问题,致试题无解:

● 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据玉面人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

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时期

C.商周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

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本题引自上海教育考试院《2006年高考(上海)历史试卷》)

解答这道题,考生首先应当懂得,确定一个墓葬最早可能产生在什么年代,应当根据其中年代最晚的证据来判断。简言之,在这种情况下,判断墓葬最早可能产生在什么年代就转化为判断其中哪一个证据是最晚的问题;其次,要知道 “有小篆”的“扁足青铜方鼎”最早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

按考生所学的课本介绍,秦统一后“规定以小篆为标准文字,同时通行隶书。”据此,考生可以得出大量使用小篆当在秦统一以后,但并不排除秦统一前有偶然使用小篆的可能。然而,题干提供的材料恰恰只是一个墓葬中的一个“有小篆”的“扁足青铜方鼎”,而不是许多墓葬中的许多“有小篆”的“扁足青铜方鼎”。就是说,该墓葬也可能属“偶然”情况。所以,只能由此推论该墓葬最早可能产生在秦统一前后,而不是秦统一以后。这是其一;其二,秦朝的疆域比我国现在的疆域要小得多。由于材料中没有介绍该墓葬的具体地点,所以墓主即使是“秦朝时期的人”,也不一定就是“秦朝人”。小篆推行后,非秦朝人也可能用“有小篆”的“扁足青铜方鼎”作陪葬。其三,“刻”与“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甲骨文是“刻”出来的,而青铜铭文则是“按照墨书原本先刻出铭文模型再翻范铸造出来的”,简单说是“铸”出来的。(马承源主编,陈佩芬等编撰《中国青铜器》第38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7月版)当然,一般考生不会注意,也不懂这个区别,不会影响答题。但谁也无法保证没有一位考生以这个“刻”字为特征思考,果真如此的话,事情就复杂了。

综上所述,这道试题要么在材料中增加出土文物的时代和地域特征,要么在提问中做出限定和修改选项。比较简便的修改方法是后者。以下三种修改方案似可供选择:

● 我国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了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内壁铸有小篆铭文。对此墓葬的年代,按迄今为止的历史常识判断,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按玉面人的年代,该墓葬属母系氏族时期

B.青铜器是商朝的标志性器物,所以是商朝

C.西周青铜铭文很发达,估计葬于西周时候

D.根据小篆字体判断,最早应在秦统一前后

● 我国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了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内壁铸有小篆铭文。按迄今为止的考古常识,该墓葬的年代最早当在

A.夏代的早期              B.商朝的中期

C.西周的后期              D.秦统一前后

● 我国某地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了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内壁铸有小篆铭文。如按迄今为止的考古常识,据此推测其最早当属什么时期的墓葬,其中最有证据意义的是

A.玉面人的年代            B.玉面人的特征

C.扁足青铜方鼎            D.鼎内壁的小篆

第一种修改方案与原题最为接近,但选项文字过于复杂。经验表明,选项过于复杂不仅是多了一些文字,增加考生的阅读时间,而且会增加非既定考查目标的难度,从而影响考试的效度和信度。所以,美国等考试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在选择题命题原则中都有尽量把选项中的文字放到题干中去的说法。第二种方案克服了这个问题,简练而明确。第三种方案则干脆把试题改为显性的思维方法的考查,并有最佳选择题的特点,难度会有所提高。实践上,究竟采用哪一种方案更合适,要看试卷的整体设计及本题的具体位置。

……

 

哈哈,有人已经挺不住啦!今天就到这儿吧,以后有机会再交流。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把帖子贴上来,也可以请斑竹转给我。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