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聂幼犁真的是李鸿章卖的
聂幼犁:以《嘉善田歌》
聂幼犁:历史有效教学
与汉林继军李惠军聂幼犁
聂幼犁:从美英历史课程
李惠军 聂幼犁:历史教
著名教学研究专家聂幼犁
杜苇:晤华师大聂幼犁教
聂幼犁:由串门“历史博
聂幼犁:上海高考题命题
最新热门    
 
聂幼犁:历史课程三维目标

时间:2009-10-18 17:52:48  来源:聂幼犁
 

中学历史课程发展的实践能力是指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史实与基本线索、各主要文明的基本特征与互相关系,理解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脉络与趋势。在此过程中,奠定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问题的思想基础;陶冶道德情操,养成健全人格,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树立人类文明多元共创的价值观念,增进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初步掌握接受与探究、自主与合作、阅读与考察等基本的学习方式。具体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是客观世界在主观认识中的正确反映。在学校学习中,学生首先学习的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在历史课程中就是关于历史事实的知识。还有一种是前人以特定的思维方式所把握的客观世界的知识,在历史学科中就是史学界对这些史实的思考、解释和评价的知识。这两种知识,即“是什么”和前人认识的“是什么”。

 

1.知道史学界形成共识的,对中学生的认知、智慧、品德等人格养成最具意义的历史事实。

▲ 知道重要的历史人物及其主要的作为。

▲ 知道重大的历史事实及其主要的过程。

▲ 知道优秀的文明成果及其主要的作用。

▲ 知道这些史实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脉络。

 

2.理解史学界如何从背景和条件、原因和动机(或目的)、性质和特征、结果和作用、影响和意义等方面把握这些史实。

▲ 把整体表述的史实分解为具有内在联系的部分或方面。

▲ 把分散表述的史实组合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

▲ 归纳和比较史实,指出其主要的相同或不同点。

★ 透过作者对史实的表述、解释和评价,知晓其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注:以上“知识与技能”将在本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与要求”中作更具体的规定。

 

二、过程与方法

在学校学习中,通过文字、符号等各种媒介,可以使学生迅速地获取前人积累的知识。然而,实践表明,其结果有可能使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习过程中,还必须通过精心设计的、典型的、像前人那样的认识与探究客观世界、反思主观认识的经历和体验,激活已学的知识与技能,获得“怎样知道是什么”和“怎样认识为什么”的知识,即认知方法和策略的知识。

 

1.体验从少到多、由点及面收集历史信息的过程,学习从新材料中汲取、鉴别、整理和归纳信息的方法。

▲ 区分作者对史实的客观描述和含有主观认识的表述、解释或评价。

▲ 初步或基本懂得神话、寓言、小说、诗歌、楹联、绘画、戏剧等文学艺术作品和民族民俗学研究成果中的史料价值,汲取其蕴含的历史信息。

▲ 初步或基本懂得“原始资料”与“非原始资料”、“一手资料”与“转述资料”、“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主要区别,汲取其蕴含的历史信息。

▲ 初步或基本懂得考古发现、文献阅读、调查访问等获取历史材料的常用途径和方法,以及由此所获历史材料所蕴含的信息和证据价值。

▲ 初步或基本懂得以时间(公元纪年,历史时段,朝代和按生产工具、文化类型、经济特征、社会形态划分的时期)、空间(基础的自然地理区域与方位、重要的行政区域与方位)为经纬,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为类别,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整理历史信息。

▲ 初步或基本懂得以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获得的考古资料属于一手资料和直接证据; ★ 它们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取决于这些科技手段的先进性和运用的正确性。

★ 初步懂得因对象和问题不同,历史材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会发生变化;原始材料尽管可靠,但特定情况下未必有效;“孤证不立”,间接证据的可靠性有赖于“证据链”的有效性与完整性。

 

2.体验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运用历史信息的过程,学习在新情境中借助史料观察、思考和解决历史或与之相关问题的方法。

▲ 初步掌握或运用从社会条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思想倾向、具体处境的视角,解释和评价历史人物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

▲ 初步掌握或运用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时代特征的视角,有重点或较全面解释与评价历史事件特征、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

▲ 初步掌握或运用从源流际会、基本特征、创新意义的视角,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解释与评价重要文明成果的主要贡献、影响的基本方法。

▲ 初步掌握或运用时序与地域、背景与条件、原因与结果、动机与效果、相同与不同、联系与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概念或范畴,分析、综合、归纳、比较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的方法。

▲ 初步掌握或运用相应的史料或视角,对有明显缺陷的历史叙述、解释或评价提出质疑或反驳的方法;★ 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提出初步的假设或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

★ 初步掌握反思的方法,包括查证所据史料的可靠性、检验思维逻辑的合理性、辨别结论的正确性。

 

3.体验以口头、书面、信息技术等方式表达思想的过程,习得用“读史心得”、“调查报告”、“小论文”、“主题演讲”或“辩论”等形式,在小组、班级等场合交流学习成果的方法。

▲ 初步掌握或运用以适当方式,按一定要求表达史料信息的方法。

▲ 初步掌握或运用以适当方式,表达思考和探究成果的方法。

▲ 初步掌握或运用以适当方式,表达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的方法。

★ 初步掌握以说明论证、补充完善、质疑辩驳等方式,与他人交流学习成果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表现为对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氛围等三方面的体验和感悟。由于后两方面在中学各课程中具有共性,以下只列出第一方面的目标,即在认识历史及其相关问题时体现的兴趣、情绪、情感倾向和基本的价值标准。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在新的比较开放的情境乃至较长期的行为中,对下列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显示、流露或折射相应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取向。

▲ 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主、法制、自由、人权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

▲ 解放思想,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思想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判断一个人,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后果。

▲ 时势造英雄。历史承认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的智慧、意志和对社会的贡献。

▲ 生产力是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决定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生产力。★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生产工具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晶,而且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标志。

▲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来源于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

▲ 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人不可能在自然界以外改变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共存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经验。

▲ 部落、阶层、阶级、政党等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是这一过程的产物,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着重要的作用,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更替或消亡。

▲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交流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弘扬民族精神,种族、民族平等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获得解放的。野蛮民族所进行的征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但在长期的征服中,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

▲ 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感觉。★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苦难的抗议,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

▲ 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为了使不可调和的对立面、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至于在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就是国家,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

▲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 中国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

 


教育部征文:

关于开展“课改十年——讲述我的教育故事”全国征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901/10698.html

http://hist.cersp.com/kcjs/kcyj/200901/10687.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