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聂幼犁:以《嘉善田歌》
聂幼犁:历史课程三维目
聂幼犁:历史有效教学
与汉林继军李惠军聂幼犁
聂幼犁:从美英历史课程
李惠军 聂幼犁:历史教
著名教学研究专家聂幼犁
杜苇:晤华师大聂幼犁教
聂幼犁:由串门“历史博
聂幼犁:上海高考题命题
最新热门    
 
聂幼犁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吗?

时间:2009-10-18 17:52:57  来源:聂幼犁韩…
 

韩春玲、聂幼犁:以“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吗”为例,看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

 

执教:韩春玲

点评:聂幼犁 

来源:《历史教学》2004年第1期

 

 

编者按:教学理念的转变,讲道理容易,实施起来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提倡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起什么作用?教师角色的转换不是更轻松了,而是比传统教学要求还要高。本刊拟连续发表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及其点评分析,旨在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新课改实施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诸问题。这是本刊今后一段时间组稿的重点。欢迎各地教师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可以自己找专家点评,教研部门也可以自己点评,对本刊的点评也可以发表不同意见。本刊的网站“www.historyteaching.net”也将开展讨论,欢迎发贴子,发表高见,有代表性的意见,我们将选出在刊物上发表。

一、背景介绍

我校是市重点中学,学校课程设置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三大板块。本课题是高二年级拓展课程──《重大历史事件、人物探究》中的一个部分。拓展型课程属选修课,学生是在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对历史特别有兴趣和有一定特长的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人数40多名,不到全年级的10%。他们经过初中和高一阶段学习,累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如阅读史料能力,初步的分析、评价能力等),有部分学生尤其喜欢提问、质疑与争论。在学习“中国近现代人物”过程中,有个学生提了一个问题:“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吗?”立刻引起同学们的争论,有的说是,而且是卖国贼;有说不是,很激烈。但是,大多就“课本”论“课本”,缺乏更多的史实支撑,流于概念化的推理。我想,评价李鸿章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远非学生所能,但如果对此事不予理睬,可能会打击他们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或强化从概念到概念的非史学的思维习惯,如果借此“兴奋热点”,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但可能使他们对李鸿章这个中国近代“重臣”,乃至近代中国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且,有可能由此巩固学生求真、求实的治学态度与探究精神,学习掌握“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故以此为题,我将学生分成六组,阅读我推荐的和他们自己找到的材料,认真检验自己的观点,充分考虑别人的观点。然后,开展一次课堂讨论。

推荐资料:

1.《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选自陈旭麓著《思辨留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从外交到战争》(节选),选自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外交家之李鸿章》(节选),选自梁启超著《李鸿章传》,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二、研究过程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上次有过争论的问题“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吗”展开深入探讨。大家在讲述自己观点的时候要谨记我反复强调过的“论从史出”、拿证据说话,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把他还原到当时的历史条件、社会准则,还有时代潮流中去思考。谁先开个头?

生一:我认为李鸿章并没有卖国。他是洋务派的代表,而洋务运动的目的是“自强”、“求富”。在他的主持和参与下,洋务运动创办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矿务局、第一所电报局、第一所外国语学校、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他的动机正是保家卫国。如果他是卖国的,那他做这些事还有什么意义呢?

生二:我认为不能因为他开展洋务运动就说他没有卖国。事实上,近代中国很多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都有李鸿章参与,比如《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俄秘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而且他在边疆危机时找借口,主张对外妥协,有严重的“惧外思想”,在对外交涉中始终坚持“委曲求全”的方针,没有中国人的骨气。

生三:难道签订不平等条约就可以和卖国划等号吗?我想反问一句:如果李鸿章不去“卖国”,也就是说不去签约,会怎样?不外是继续打下去,但是以当时大清国的国力,如果能打得过列强,也就不会派人去签约了;再就是另派别人去签。但是,我看到一份材料中说到,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清政府开始派了一个叫张荫桓的人去,结果被日本人给赶了回来,说他“人微言轻”,不够资格,最后没办法才派李鸿章去的。他肯定也知道,这一去,不论什么结局,必定会遭万人唾骂。但别无选择。如果你在他的位置上,你不去行吗?

生四:当然可以不去。我们就和日本人打下去,他们在海战中取胜,踏上中国领土未必就能胜利。中国领土那么大,人那么多,每人一口唾沫也能把他们淹死。(大笑)

生五:当时,清政府又不是没在陆地上和日本人打过,朝鲜、旅顺、大连的惨败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朝廷太腐败,军纪颓败,根本无法抵抗日本人的侵略。再说了,近代战争也不是靠人多取胜的,最重要的是军事实力。

生六:我认为判断是否卖国的标准是看在签订条约的过程中有没有为中国争取利益。如果争取了的话,就不算卖国,如果没有争取的话,就是卖国。我在一本书中看到,在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李鸿章对日本人奴颜婢膝,根本不敢为中国人争取权益,还说了一段很谄媚的话:

(多媒体展示)

“亚细亚洲,我中日两国最为临近,且系同文,讵可寻仇?今暂时相争,总以友好为是,如寻仇不已,则有害于华者,未必与日有益也。试观欧洲各国练兵最强,不轻起衅,我中日既在同洲,亦当效法此意,应力维亚洲大局,永结和好,庶我亚洲黄种之民,不为欧洲白种之民所侵蚀也。”

见陆安著《中学历史补充读本》

(课堂沉默片刻)

教师:能够用史料说话,很好。但是,能否尝试着换个角度去解读这段材料呢?比如想一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话有没有一定的道理?

生七:我看到了正好相反的材料。这个材料来自于报纸上,说他在签订《马关条约》的过程中,被一个日本浪人刺杀,眼睛受重伤,他利用这个事件作为筹码大做文章,迫使日本人修改了很多条款,比如把赔款从4亿两还价到2亿两,否则我们看到的《马关条约》内容还要苛刻。

生八:这正说明他和外国人走得近,他的卖国也就有基础了。

生九:外国人愿意和他打交道,不仅仅因为他“位高权重”,更主要他是当时满清王朝中思想最超前的几个人之一,最具有改革意识,可以和他们对话,所以他是“仅有的几个能赢得洋人钦佩的清朝大员之一”。再说了,堂堂大清王朝是他说一句话,签个字就可以卖得了的吗?说到底,他不过是大清国派出去的一个使者,如果没有最高统治者──慈禧和光绪的授意,李鸿章断然没有这样的胆子,也没有这个权力去卖国的。

生十:我认为李鸿章有他的苦处。身在那个时代,是他的不幸,同时代的梁启超也说:“吾悲李鸿章之遇”,说他卖国实在是委屈。因为“弱国无外交”,每一次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都蕴涵着国力相去甚远的现实。作为战败国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根本没有资格和人家讨价还价,即使争取利益,也是非常有限度的。从《马关条约》的签订过程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一点。

生十一: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觉得李鸿章的卖国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说那些不平等条约是迫不得已签订的话,那么《中俄密约》就是一个例证,他在中间收受贿赂300万卢布,出卖国家主权和领土,这难道不是很好的证明吗?

(课堂沉默片刻)

教师:你这个材料来源于何处?

生十一:我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书中说是当时的沙俄大臣记载下来的。

教师:关于这个问题老师也看到了类似的材料。但是历史上关于这个问题只有沙俄大臣这一条记载,没有其他材料证明,在历史学领域,这称为“孤证”,而仅凭“孤证”,不能轻易下结论。关于这个材料的可靠性,历史学界还在进行探讨,同学们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去关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生十二:我认为从李鸿章做的事情上看,尤其是创办洋务这一项,他无论如何都不能也不应该被贴上“卖国贼”的标签。他其实太想使国家富强起来了。但是,身处腐败、没落的满清王朝,他想为国家做点事情,都要受到来自于各方面的阻力和压力。我看到一则材料,很能说明问题。

(多媒体展示):

当中日战争急迫之时,翁同龢銜西太后之命詣李鸿章問策時,“鸿章怒目向视,半晌无一语。徐掉头曰:‘师傅(指翁同龢)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同龢曰:‘计臣以樽节为尽职,事诚急,何不复请?’鸿章曰:‘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同龢语塞。”

引自陈旭麓著《近代中国新陈代谢》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李鸿章的无奈与苦涩。强国的措施不但不被理解,自身还要受打击,被压制,在夹缝中求生存,虽然如此,他还是兢兢业业地为大清王朝操劳。如果说这算卖国的话,那什么是爱国呢?难道那些守旧派大臣坐在那里纸上谈兵,幻想着凭中国的“优越制度”就能战胜洋鬼子就是爱国吗?“国家危难,匹夫有责”,这个“责”不是空谈,是实实在在做事情,而且还要“与时俱进”,李鸿章太不容易了。

教师:说得好。从同学们的讨论中不难看出,说他卖国的同学主要集中于他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上,而说他并非卖国的同学主要从他为中国近代化所做的一些事情着手。那么到底他是否卖国呢?老师认为,对这样一个观点做出评论,有两点需要把握:一是要拿证据说话,“论从史出”,这一点同学们做得不错;二是要“神入”过去,进行“换位思考”,不但把历史人物放在当地、当时的特定环境中去考察,而且把自己摆在历史人物的位置上,这样评价会比较客观,更能认识过去,理解现在。

我们都知道,国力的盛衰决定着对外关系的强弱。以当时的国际环境看,身处腐朽的大清王朝,李鸿章只不过是一个执行者和使者,他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不是他个人行为或者是个人意志,而是整个大清王朝实力的体现,是政府行为。外国人称他是“近代中国外交第一人”,他懂国际规则,在谈判桌上象商人一样精于讨价还价,在条约的签订过程中,他确实尽了自己力量争取使得中国少受损失,这些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且他所做的许多事情,包括洋务运动的开展,包括北洋海军的创立,目的也是为和洋人争锋,枪口是对准入侵者的,从这两方面看,他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是爱国的。

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我们现在运用比较合适的评价标准对这个人物有了一定的看法,那么为何历史上对李鸿章的评价却向来褒贬不一,甚至大相径庭呢?原因何在?

生十二:我认为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不同的评价主要是评价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站的立场。比如当他签订很多不平等条约后遭到了国人的痛骂,一致斥他为“卖国贼”,甚至要扬言刺杀他,正是当时人实在无法发泄心中的怒火,又不敢说皇帝和太后的不好,所以就把他当作替罪羊,所以这一点我觉得李鸿章很冤枉,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但也有同时代的人对李鸿章的评价相反,比如梁启超,他对李鸿章抱有深刻的同情态度,“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还说,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因为梁启超很清醒,他站在史学家的立场上看问题的。再比如当他签订不平等条约回国后,全体军机大臣在上奏给皇帝的一份奏折中说过的“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因为他的那些同僚们能更多地能体会到李鸿章的苦衷,又都是他的朋友,所以当然为他说话了。

生十三:我认为还有一点就是和社会发展有关系。过去我们国家和外界接触不多,而且用“阶级斗争学说”为指导,所以把李鸿章说成是汉奸、卖国贼,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等;现在我们国家进行改革开放,眼界开阔了,而且以经济发展为主,所以对曾经促进中国近代化的李鸿章有重新的定位和认识。

教师:大家说的很好。通过这次讨论,我们不但对历史人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且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会有那么多的不同与反复,通过这种理解与再评价,使得我们的认识更加全面与接近历史事实,不是吗?

 

 

三、教师说课

这节课的得意之处是学生的“证据意识”很强,懂得“用史料说话”。不足之处在于:一,教师点拨应该更加深入。比如当学生拿出“李鸿章卑躬屈膝”的证据时,应该再追问一句:“你是否看到了相反的不利于你的证据?对此你是怎么处理的?”然后,让全体同学一起思考:“如果当时我坐在谈判桌前,我该怎么说?”再比如当学生提出来他在对外交涉中始终“委曲求全”,“没有中国人的骨气”时,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是这样吗?为什么会这样?是性格懦弱还是其他因素?如果他强硬会怎样?这样做不但培养真正“神入”历史的意识,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分析当时情况,增加对人物的理解。二,“点”铺得比较开,涉及对史料的辨别,运用史学上的“孤证”问题,评价人物的方法,以及对人物看法变化的分析等,史实反而关注不够,比如可以引导学生集中分析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期间的活动以及在战争中的指导思想等,会更加有说服力。

四、专家点评

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有些接近辩论形式的教师直接参与的主题讨论课,韩老师的“得意”也是有理由的。

实际上,史学界早已不再将李鸿章说成是“卖国贼”了,而是一位对近代中国的大变局有着复杂而深远影响的晚清重臣。对李的比较公允介绍可详见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大辞典》。现行的中学课本对李大都采取“分而述之”的办法,不做总的评价。那么,学生这个“卖国贼”的评价从何而来,并发生激烈的争论呢?查一查各中学的图书馆,就可以知道,它来自过去的那些藏书。当然,成年人的习惯说法也不无影响,现在学生的父母都是“文革”时期的过来人。另外,课本“回避”式的处理方法,也是引起这场争议的因素之一。从这个角度看,“借他们的‘热点’与兴奋”开展的讨论是很有意义的。在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上,纠正生活中流行的非历史的错误理解,应当是历史教育的任务之一。更何况,对李鸿章的评价影响到对近代中国历史的看法,影响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这是其一。

其二,对学生而言,评价李鸿章这个重要而又复杂,并曾经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又确实是个高难度的问题,正如教师所认识的“远非学生所能”。那么,讨论要不要进行?这在教学处理上是个矛盾。韩老师很有教学经验和务实态度,她想到了“不予理睬” 的不良后果──“可能会打击他们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或强化从概念到概念的非史学的思维习惯”;意识到这可能是深入教育、教学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只要选择适当的学习模式,就“不但可能使他们对李鸿章这个中国近代‘重臣’,乃至近代中国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且,有可能由此巩固学生求真、求实的治学态度与探究精神,学习‘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从整个教学过程看,韩老师确实找到了较好地解决这个“热点”与高难度问题之矛盾的教学模式,即“教师直接参与的课堂讨论法”。在“史由证来”上,偏重于让学生通过阅读,得到理解性的接受,而将讨论的重心放在思维方法上。具体做法一是有意识地推荐了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李鸿章及其时代的材料;二是在学生讨论的关键时刻,教师用不同的方式适时介入,引导讨论健康进行和顺势深入;三是开局的提示和水到渠成的小结。这比起有些不顾实际地“放手”学生讨论或热衷表面文章的做法来说,是务实地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和“转变学习方式”。

其三,大同中学是上海市重点中学,生源比一般中学要好得多。再加上近几年该校率先实施课程改革,学生有较高的学术讨论水平,比较活跃是可以想象的。从这次讨论的情况来看,该班学生有相当的阅读面,思辨能力也很强,大多能围绕核心问题,针对对方的“软肋”你有来、我有去,一招一式,干净利落。这与学校开设拓展课──《重大历史事件、人物探究》的学习和本次讨论的精心指导与准备是分不开的。在讨论的过程中,韩老师的几次介入也富有教学智慧和策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褒李方生一开场立论,先从最有利于自己观点的洋务运动开始论证,有先声夺人的作用。

贬李方生二很聪明,不仅看出了生一的逻辑弱点──此事不卖国,不等与彼事不卖国,更不等于总体上不卖国。他套用生一的立论方法,但不讨论洋务运动,不入生一之题,而是提出可能最有利于自己观点的外交问题,并且直指“卖国”,迫使对方不能回避。

褒李方生三似乎有备而来,不仅紧接生二的话题论证外交问题,而且直指问题的核心:“难道签订不平等条约就可以和卖国划等号吗”。然而,在“第二个”论证上,生三犯了一个大错误,他应当咬住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不放,深入探讨这些不平等条约是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被迫签订的。与其说签约,不如说被抢劫。由此,既肯定这些条约是极不平等的,又说明不是李鸿章想出卖的。而不是落脚在李鸿章“别无选择”地“去卖国”上。尽管从整个发言看,生三的“去卖国”是打了引号的,但这样说,反而弱化了自己的论题。

此时,按辩论技巧说,贬李方只要顺势指出:虽然李鸿章是“别无选择”地签了卖国条约,但这并不能改变卖国条约的性质。“别无选择”的卖国和可以选择的卖国都是卖国。然而,生四没有看到这一点,却冒失地提出可以在陆地上“坚持抵抗”。

这对褒李方来说是个转机,生五立即抓住生四的疏漏,指出:事实证明朝廷腐朽,军纪颓败,无法抵抗。至此,褒李方在第一个回合占了优势。

生六比较机智(当然,如能反过来抓生三的“软肋”则更机智),他表面上保持生三李鸿章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话题,但实质上是避开了“该不该去签约”的问题,另开了“签约中的表现”之话题,这在辩论上是暗度陈仓的手法,提出:“判断是否卖国的标准是看在谈判中是否为国争取利益。有材料证明,李鸿章对日本人奴颜婢膝。”并出示了李在签订《马关条约》时,关于中日“应力维亚洲大局,永结和好”的讲话作为证据。这是一个过去常用的证法,错误相当隐蔽,其根源不是一般的形式逻辑问题,而是史学特有的能否将历史人物与行为置于其所处的具体的历史环境、地位、条件来理解、解释与评价的问题。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理性认识和分析经验,可能水平较低的学生会像“生六”那样,觉得“很有说服力”,而水平较高的学生会感到疑惑,但却无以对答。“课堂沉默”在情理之中。这一反击,使褒李方几无招架之力。

此时,教师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韩老师的介入既尊重了生六,肯定了他“懂得用史料说话”,又指出了问题的实质,引导了思考的方法,并且暗示了即使是可靠的史料,也还有一个如何正确理解与使用的问题。

教师的介入,使褒李方避开了直面对方提出的,己方难以解释的材料。生七立即抓住机会反驳:有相反的材料证明,李利用刺杀事件大做文章,使日本修改了很多苛刻条款。用史实回答了生六“是否为国争取利益”的问题。第二个回合褒李方再次占据优势。

生八不服输,急冲冲地做了一个假设:“这正说明他和外国人走得近”,企图扭转败局。由于没有进一步用史实说明这个假设,显得有失偏颇,外强中干。

生九、十显然看到了生八的“软肋”,马上用史实作了有利于李的假设:外国人愿意和李打交道,不仅因为他“位高权重”,更主要他是“当时满清王朝中思想最超前的几个人之一”。而后,又用李“没有(最高)权力卖国”的史实和“弱国无外交”这一公理,堵住了贬李方可能利用前面生三的漏洞或在外交上为国争取利益的程度问题,重新发起反击的通道,巩固了第二回合的优势。

作为贬李方的生十一只好抛出最后的“王牌”:《中俄密约》他收受贿赂300万卢布,出卖国家主权和领土。这个材料最早出自当时的《字林西报》,据说是由参加签约的俄罗斯大臣透露的,国内舆论为之哗然,却又不了了之。由于以后没有发现其他李受贿的直接证据或旁证,这在史学上称为“孤证”,而且是可靠性很不确定的孤证,不能完全排斥有人出于某种利害关系或外交战略而“诱使”或“作伪”的可能性。从现代司法证据上看,还不构成证据,最多视之为“疑点”。在过去的史学界,即使是观点偏“左”的人,也没有几个人认其为信史。这些情况都非常专业,“生十一”不一定知道,其他学生也不会清楚。所以,一经提出,课堂为之愕然而“沉默”是必然的。此时,如果教师不参与,讨论以此结局,有违史学规则,也有违教育宗旨。韩老师立即参与了,而且直接运用讲授法,补充了关于这则材料的来龙去脉及其“孤证”的情况。既让学生增长了史学认定规则,引导了探究精神,又使讨论能够正常进行。

生十二很会“来事儿”,先是重提生一开场的洋务运动,以巩固己方阵脚,再是充满人情味地用“翁同龢衔西太后之命诣李鸿章问策”之例,说明在当时的情况下李鸿章是“无奈与苦涩”的,“在夹缝中求生存”,“太不容易了”。至此,第三个回合贬李方终告落败。

讨论到此,似乎已经结束。然而,韩老师不仅对前面的讨论作了提纲挈领的小结,指出了学生分歧的焦点,强调了“拿证据说话”、“神入”历史等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概括了李鸿章是否卖国问题的事实与评价,而且,顺势拓展地提出了“为何历史上对李鸿章的评价却向来褒贬不一,甚至大相径庭呢?原因何在?”读到这里,不仅为韩老师拍案叫绝!她再次利用了学生的“热点”与兴奋,以及讨论水平较高的实际,试探将一个更深入的史学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摆在学生的面前,既提得自然,又体现了史学的厚度、穿透力、洞察力和人文魅力。生十二、十三的回答也很有水平,试图用史实解释:这是评价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立场决定的,与社会的发展有关系。这使本课达到了高潮,我们可以相信教师在最后的小结中所说的教学效果。

从这堂讨论课我们可以看到,水涨船高,高水平的学生向教师提出了高难度的挑战,教学责任也更重大。研究性学习呼唤研究型的教师。学生的积极参与讨论,不仅会激发和表现出他们的聪明才智,也更容易暴露其问题和不足。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本身是讨论法和辩论法的长处。而能否敏锐地发现其中的教育、教学机遇,或及时深入教学,或留待以后选择适当的时机开展,则有赖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如果以此为标准,再贴近一点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这节课还存在一个明显的教学问题和几个虽然不明显,却很重要的史学问题可以商榷。

 

 

1.在课堂讨论的提出和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明显地表现了偏向褒李方,对贬李方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问题是既然讨论这个问题是及时的,推荐比较经典的材料是正确的,讨论中教师的及时参与是关键的,最后的小结也是必要的,那么,就这堂课而言,教师应当怎样才能尽可能地保持平衡,鼓励双方的积极性呢?机会是有的,如在生五发言后,向贬李方作提示性的提问:“刚才生二说,李鸿章边疆危机时找借口,主张对外妥协,有严重的‘惧外思想’,能不能用事实加以说明呢?”或者向褒李方提出:“‘别无选择’地签了卖国条约,就与卖国无关了吗?”此时,褒李方已在第一个回合中占了优势,这样的提问,既可以使贬李方感到得到教师的支持,又点出了生三在论证上的自我偏离,更是提醒双方一开始就注意思考与论证的逻辑问题;在生八发言后,追问生七:“你是从哪份报纸上看到的?看来,你是相信这个材料的。这是第一手材料吗?我想,你至少还应当用别的依据来证明这个材料的可靠性”(注:教师推荐的书中都有记述,学生特别是褒李方应当能注意到)。既起到平衡双方的作用,又在全体学生面前明确提出了材料的可靠性问题;在生九发言后追问:“你既然认为李鸿章‘位高权重’,为什么又说他无权卖国呢?据老师知道,虽然李不是君主专制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但在外交问题上,慈禧、光绪都特别倚赖于李,李还是有相当权利的。在他的权力范围之内,有没有卖国的问题呢?”这样,既指出了生九发言有失严谨,又使探讨的层面更为具体,展示史学评价的求实性。

另外,生十二是褒李方,不知道生十三是哪一方,如果也是褒李方的话,教师就应当出面“点将”,邀请贬李方的同学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既给他们成功的机会,以示鼓励,防止这些学生产生遭冷落而失意的情绪,又便于了解情况。

2.本次讨论的问题涉及“国”的定义。学生已到高二,即使是历史课本,“国”也已出现过数十次之多。与政治课相比,历史上“国”的概念要多得多。教师是否可以在第一次小结表扬了双方的积极性,基本肯定了褒李方的观点之后,在提出“为何历史上对李鸿章的评价却向来褒贬不一,甚至大相径庭”之前,帮助学生整理、比较一下,以突出“国”在史学概念上的特征?如果以前已经整理过,是否可以请学生回忆一下?而后,点明褒李方对李“兢兢业业”地“保家卫国”的那些论证,说明李的所作所为是在保爱新觉罗之“家”,卫大清帝国之“国”。当时,在法律上,清王朝仍然代表以中华民族为概念的祖国,但在生存与进步问题上,它已经不能代表祖国的发展方向,甚至是绊脚石了。从这个意义上看,李鸿章忠心耿耿、忍辱负重,敢冒生命危险地抱着挽救行将就木的清王朝的宗旨,来维护中华民族的祖国,会有出路吗?这正是他的历史悲剧所在。有可能的话,还可以让学生回忆岳飞与南宋抗金、林肯与美国统一的关系,虽然都是为国,但对祖国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这是时代使然,是任何个人最终难逃自己所处环境、地位、条件的必然。另外,对清王朝“卖国”的理解,一般学生容易按他们的生活经验,简单套用商业交易式的买卖关系,这是说不通的,也不符合事实。既然“朕即国家”、“国家即朕”,哪有自己想卖自己主权的?历史上,有几个战败国愿意多赔、多卖一点的?我们说清王朝卖国,是指在列强虎视鹰瞵、瓜分豆剖,民族危亡、国难当头,中国急需主动变革,融入近代文明,以自强御敌的形势下,清王朝只知“帝国”,不知世界,只为“皇族”,不顾民族的腐朽统治和“宁给外邦,不予家奴”的反动政策,使中国加速积贫积弱,沦为半殖民地的事实。此时此地,顽固坚持没落的封建制度,无疑就是卖国。这种“卖国”在形式上好像是间接的,但在后果上却是更直接、更深远、更本质的。由此,使学生感悟在评价历史时,还应当区别历史人物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个人品质与社会属性、历史后果的直接与间接、现象与本质,体验史学评价的多维性。

3.从讨论的实录看,不到4000字,进行的时间不会超过半小时,而教师所作的最后一段小结,有太过于追求讨论“成功”,匆匆结束之嫌。生十二的解释涉及了当时大众的心态,作为立宪派领军人物梁启超的评论和李鸿章同僚们的辩护,在理解上大致正确,但也有不当之处,如将梁的评论单纯地理解为出自史学家的立场。教师至少应设法(可自己,也可先试请学生)补充在当时政坛还占主要位置的顽固派“咒李”的情况与原因和即将登台占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李的评价及其原因。生十三的解释涉及现代人,直到今天。解释是正确的,但在说明上失之简单化,在思维逻辑上是讲不通的。教师何不在肯定其方向之后,略点几个问题,为今后的学习留下“悬念”呢?我们的教师大都增长在史实问题上设计悬念,其实,对于高水平的学生来说,理性、思维逻辑上的悬念更具刺激和推动力。当然,这是题外话。还有,既然本次讨论的目标有“学习‘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而且学生已经接触到对同一人物、同一事件却有不同描述或说法的材料,提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社会发展有关,为何不就此说一句,因为我们今天所能读到的图书、报刊都出自不同时代、不同作者之手,所以,他们对史料的取舍、史实的描述,会带有自己的烙印,引用时都应当加以比较与鉴别,不可盲目崇拜和轻信呢?由此,使学生领略史学评价的辩证性。

最后,建议韩老师有可能的话,将这次课堂讨论实录发给学生,引导学生按本次讨论的既定目标,从学习方法、讨论内容到论证逻辑,作一次全过程的交流与讨论。如能出现特别有兴趣的学生,请他们写小论文展示则更好,目的是使直接参与讨论的学生能有机会进行反思,未直接参与讨论的学生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从而求得更大。更深入的学习收益。历史课程只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像这样占课外时间较多的研究性学习不可能搞得很多,也不在于搞得多,提出研究性学习是出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体验、感悟研究过程之宗旨,而不是为了使学生知道更多前人确认的史实、解释和结论。如果是为了后者;接受性学习、模仿性学习的效率要高得多,死记硬背的效率可能还要高。因此,一打热热闹闹或不深不透的研究性学习,不如一次搞实、搞透的研究性学习,它能够更好、更多地实现思想方法的形成与迁移,与其他学科一起产生综合效应,并有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

五、点评回应

聂教授针对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提出了在教学行动中切实贯彻求真、求实的治学态度,以及研究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参照这些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才发现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的理念,做比不做好,但做了不一定就成。应该说,这节课的设计,我在目标、模式、方法和策略等方面是做了充分考虑和精心准备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正如聂教授所说,对学生的关注和指导还存在许多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要紧。比如,对于高水平的学生,除了应当注意按原先的目标设计,进行史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外,更应该根据学生讨论的实际情况,水涨船高地加强理论素养的培育和思维逻辑的指导,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多、更优的发展机会。这些,我确实没有注意到,平时也没往这方面想。看了聂教授的点评后,才恍然大悟,由此感慨:与其说时代向学生提出了挑战,不如说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今天,要做一个出色的中学历史教师是多么的不易!过去,我就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授人以渔”,原以为已无愧于“市重点中学”的要求了,现在看来,不仅需要进一步深化而且还需要进一步扩展。

在聂教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中,有些问题我也曾有过思考,但没有想得这么明白;有些问题是放在不同的研究主题中落实的。比如,关于对人物评价的转变,关于“国”的含义……我已安排在探讨“曾国藩热”及曾国藩与清王朝,义和团运动中的众生相等专题中,引导学生深入认识。

这堂讨论课已过去一段时间了。我想,现在要做的是根据聂教授点评中所体现的精神与原则和目前学生的情况,再作进一步的学习、调整和准备,以使自己今后的教学设计更加自觉,并能在教学过程中敏锐地发现和从容地应对即时出现的学生发展的机会与需求。聂教授在点评的最后提出“一打热热闹闹或不深不透的研究性学习,不如一次搞实、搞透的研究性学习”发人深省。看来,我们对拓展课程《重大历史事件、人物探究》的史实容量和能力要求还可在实践中按研究性学习的宗旨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改进。

韩春玲(执教)(上海大同中学 上海黄浦区 200010)

聂幼犁(点评)(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普陀区 200062)


历史教学交流网(刘向荣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7/35989/archives/2008/881858.s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