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黄安年:“波茨坦宣言”
中史参:黄安年教授的《
黄安年:人是需要一点精
周明学:导师制:青年教
黄安年:—个退休教师的
黄安年教授美国崛起研讨
黄安年教授美国崛起研讨
黄安年教授美国崛起研讨
黄安年教授美国崛起研讨
黄安年教授美国崛起研讨
最新热门    
 
黄安年教授美国崛起研讨实录2

时间:2009-10-18 17:15:22  来源:黄安年
 

 

关于美国长期处于和平与发展的国内环境的讨论(历史课程网美国崛起在线研讨与网友对话之六)

1月8-18日历史课程网将邀请黄安年教授主持“美国崛起”在线研讨
历史课程网 [历史课程网]

 

转载请注明

历史课程网http://hist.cersp.com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

在线研讨还在继续之中,请访问历史论坛,欢迎您参与美国崛起话题讨论。

黄安年文 发表:历史课程网/2007年1月9日首发;学术交流网/中学历史教材/2007年1月9日首发

Dragoonlance朋友提出:美国其实从建国开始就表现出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外交特征:美国的相当部分的版图是买来的,或者是兵不血刃的通过外交途径“忽悠”来的!请问黄教授:这种极为成功的外交思路的思想渊源是什么?何以能顺利实施尤其是得到其他国家认可?这一外交思路何时终止?为什么终止?

这里涉及美国崛起的外部环境及其对外政策,营造和平与发展的国内环境问题。我们知道美国长期处于和平与发展的国内环境之中,而这一条在其他大国中是罕见的,这有利于美国的崛起。

美国建国241年来,经济迅速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得益于美国是一个长期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国内和平统一和相对稳定的国家,长期处于和平与发展的国内环境之中,同时在近代史上四次重大战争中扩大了领土,拥有更加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首先,长期的和平环境有利于美国的发展。在美国的发展史具有重大影响的战争总共11次,这里不包括早期和近代数以百计的对印第安人的战争和当代美国对广大发展中国家采取短暂的炫耀武力的数百次军事行动。前者对于美利坚白人最终在北美站稳脚跟,建设国家,发展经济起来重大作用,后者则体现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全球扩张战略。但是就对美国的全面影响来说,最重要的11次战争累计时间不到34年,这在世界大国历史上是少有的。在美国进行的11次战争中,战场在本土进行的只有三次, 前后只有13年,而且这三次战争虽然对当时的经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但是总的结果和影响却是积极的,这种情况也为各国所罕见。

自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以来, 在美国本土已有142年无战事的环境, 从1814年第二次对英战争以来,已有193年时间没有一个外国士兵能在美国本土为所欲为,这种情况更是各个大国所未见的。人们批评美国作为军事大国扩军备战,主要崛起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以来的事。在19世纪和直到二战以前的本世纪上半叶,美国国防开支相对较低,常备军很少。这些情况无疑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

在近代美国,长期实行对欧洲和世界事务的中立和孤立主义政策,18世纪末华盛顿总统所确立的中立政策和1823年开始推行的门罗主义,符合美国崛起时期的国家利益,赢得了发展中美国所急需和平与发展的外部环境。而这一点正是19世纪美国崛起的特殊条件,和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发展不同,19世纪的两大洋是美国的天然屏障,而这样的地理条件在今天变得不像当年那样重要了。至于在国内颇有争议的美国的对华门户开放政策和美国的门户开放式外交是崛起后美国的讨论范围,我们以后有机会讨论。只是我要说明,这种外交政策对于美国来说比适应后其大国的需求,比起那种以夺取领土为主要目标来说,要高出一筹,至于价值判断是见仁见智的。

 

 

其次,具体分析美国历史上的11次战争,对于美国的影响是相当不同的,而总体上说,有利于美国发展是主要的。11次战争指的是近代史上的四次和现代史上的七次。近代史上的四次重大战争,即北美独立战争、第二次对英战争、美墨战争、南北战争。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即第一次对英战争的结果,诞生了一个新美国,开辟了资本主义在北美的独立发展道路。1812-1815年第二次对英战争的结果,迫使英国放弃了侵占北美陆的野心,消除了北美资本主义和经济发展的最大外患,为美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开始和美国的崛起极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次战争对美国崛起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战后美国开始了近代工业化的进程,由于美国和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大国英国取得和解,美国获得了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1846-1848年美墨战争的结果,使美国成为横贯美洲大陆拥有两大洋岸的国家,确保了美国在美洲的经济大国地位。1861-1865年南北战争,即美国内战的结果确保了国家的统一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在美国统治地位,开辟了美国崛起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狂飙时期。这后七次指的是美西战争(1898)、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18)、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45)、侵略朝鲜战争(1950-53)、侵略越南战争(1964-73)、海湾战争、侵略伊拉克战争。那七次涉及崛起后的美国发展,这里不表。

下面来谈谈,美国大陆扩张这个对于美国崛起来说的特殊条件。

打开美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洋的主要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而条件最为有利的莫过于美国。无论是19世纪的大西洋时代, 20世纪的两大洋时代还是21世纪的向太平洋倾斜的时代,均有利于美国的发展。

历史上的大陆扩张和西进运动正是19世纪美国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20世纪美国发展的重要历史条件。它对于美国今天疆界的形成,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和美国的崛起,对于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发展,以及北美邻国的发展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大陆扩张和西进运动在美国近代史上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美国统治阶级的领土扩张进程,后者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领土开发进程;从时间上看,西进运动始于18世纪90年代,早于领土扩张但结束于19世纪90年代,晚于领土扩张;西进运动是群众性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迁移运动,大陆扩张则是政治和军事活动;西进运动是领土扩张的动因前奏和结果,大陆扩张则又为西进运动提供了合法依据。


随着移民向西部开发的推进,领土开拓迅速越过落基山脉到达太平洋沿岸的整个西部地区,以美墨战争为中心环节,美国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地跨两大洋的夙愿。首先美国通过大量移民得克萨斯,并策动得克萨斯于1836年独立,随即于1845年3月1日正式兼并了本属于墨西哥承继的领土得克萨斯,面积626 ,285平方公里,为此支付相当于1 000万美元的债务。得克萨斯在当年正式成为美国第28个加入联邦的州。1846-1848年美国挑起了对墨西哥的侵略战争。根据1848年2月签订的墨西哥城郊的瓜达卢佩-希得尔哥条约,美国夺取了格兰特河以北的全部墨西哥领土。面积851 624平方公里,为此支付1 500万美元的费用,美国获取的领土包括美国7个整州和部分州,含加利福尼亚、内华达、科罗拉多、怀俄明、新墨西哥、犹他、亚利桑那。1853年12月30日,美国驻墨公使加兹登又通过与墨西哥签署条约,购买了亚利桑那希拉河流域的47 750平方公里,为此支付1000万美元,从而美国最终确定了西南边界,这一地段修建横贯大陆铁路南线的最佳线路。美墨战争使美国取得了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成为横贯北美大陆最佳位置的两大洋国家,并且极大地削弱了邻国墨西哥,夺取了墨西哥55%的土地,改变了北美的政治版图。

在美墨战争其间的1846年,美国还用威胁诉诸武力手段向英国提出独占俄勒冈地区的要求,1846年6月15日美英签署了帕克南条约,即俄勒冈条约,双方同意以北纬49度线为美英势力范围的分界线,这样,美国不分一兵一卒和一美元取得了461 130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原13州殖民地面积的5/6,它包含现今美国俄勒冈、蒙大那、华盛顿、爱达荷、怀俄明5个整州和部分州。俄勒冈地区的取得,使得美国西北边疆得以最终确定。1867年3月30日,美国乘俄罗斯准备放弃阿拉斯加的时机,与美国签订了购买阿拉斯加的条约,该地区共面积943 713平方公里,支付720万美元,合一美元购得0.13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块当年被一些人称为西华德的“大冰山”、“北极熊公园”,指责西华德是“蠢货”的阿拉斯加地区,今天却成了美国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地。

这样,在短短的1803-1867年60多年时间里,美国的领土一下子增加了3倍,从230多万平方公里猛增到930多万平方公里,而美国付出的代价总共只有5 555万美元,这些领土面积的总合超过了英、法、意、德、日五强国全体面积的总合的两倍。这里还不包括具有战略意义的夏威夷等东太平洋地区岛屿的海外领土的扩张,如1867年的中途岛,1898年的夏威夷、波多黎各、关岛、菲律宾,1899年的东萨摩亚和威克岛,1916年的丹属维尔京群岛等。(请参见拙文:《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历史上的战争》(1983)、《美国的发展和美墨战争》(1984)、《美国的发展和“天定命运”思潮的泛滥》91984)《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条件》(1980)以上均收录与黄安年著《美国社会经济史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在我们谈论美国崛起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到美国大陆扩张这一基本事实是不符合实际的。

大陆扩张促进美国成为一个年轻的、具备得天独厚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的政治经济大国。世界上的大国像美国那样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的,是罕见的。美国独立前的13个英属北美殖民地,地处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大西洋沿岸的狭长带,设想如果今天仍然处在那样下,要成为崛起为大国特别是超级大国显然是困难重重的。今天美国的优越自然条件是建国后通过不断扩张领土取得的结果。美国位居世界前列的丰富矿藏,其中相当一部分集中在西部和南部地区,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俄克拉何马、新墨西哥集中了天然气储量;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加利福尼亚集中了全国的石油储量;西部各地集中了金、银、铜等有色金属的储量。1970年西部集中了森林面积的47%;美国的水利资源大部分在太平洋沿岸和山区。由于大陆扩张,美国国土形成了东濒大西洋,南接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北跨五大湖的有利于现代化进程的自然地形,它北与加拿大相接,南与墨西哥为邻,北美大陆又与欧洲大陆远离,有两大洋作为天然屏障,形成了有利的地缘政治。这种情况既有利于18-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崛起和发展,又有利未来21世纪重太平洋的两大洋时代的继续发展。

相比于墨西哥,在近代史上一半以上的领土被美国所获取和占领,从而使墨西哥的发展长期滞后,今天墨西哥人移民美国的不少地方当年恰恰是他们祖先的领土,西裔势力在美国的急剧扩张将成为人们关注美墨关系的一点热点。

在今天全球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崛起中的大国要重走或者仿效美国当年大陆扩张或者长期“与世无争”孤立主义的道路,恐怕是不可能的。


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标志,美国走上了海外扩张的道路,1945年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美国又走上了全球扩张的道路,美国政府推行了富民称霸的路线,期望赢得国内中产以上阶层民众支持其对外扩张政策,然而2001年的“9•11”事件和美国发动的对伊战争陷入困境,小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倍受质疑,2008年大选后,美国是否又可能回归“孤立主义”外交路线,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黄安年 写于2007年1月9日9时

 

 

关于美国崛起中西进运动因素的讨论 (历史课程网美国崛起在线研讨与网友对话之七)

黄安年文 发表:历史课程网/2007年1月9日首发;学术交流网/中学历史教材/2007年1月9日首发


在历史课程网美国崛起在线研讨与网友对话之六)中,我们集中涉及关于美国长期处于和平与发展的国内环境的讨论。其中谈到了美国大陆扩张和西进运动这一在美国崛起过程的特殊现象,说它特殊是相待于其他崛起的大国而言,德国和日本在20世纪谋求扩张但是未能得逞,美国企图维持独霸格局推行全球扩张,也未能如愿。21世纪如果有哪个大国企图通过领土扩张和“西进”模式来崛起恐怕也难以达到目的。但是在19世纪的美国做到了。
如前所说,历史上的西进运动正是19世纪美国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20世纪美国发展的重要历史条件。它对于美国今天疆界的形成,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发展,以及北美邻国的发展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西进运动的明显特点是是美国人民由阿巴拉契亚以西一直向西开发和移殖至太平洋沿岸的缓慢过程,自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经历了100年以上的时间,这种群众性的经济开发、社会迁移运动和拓殖不能同殖民主义相混同。它具有自由市场经济特有的商品性,在西进运动中各阶层的动机虽不相同,从本质上说,西进是美国的资本主义向横广面发展的群众性运动。她又具有极强的流动性,这种流动一方面是外来移民和国内居民的大规模流动,另一方面又是地区经济结构和和劳动成员工作对象的变化。此外,它具有排他性,即西进进程中,充满对印第安人的驱赶,掠夺和杀戮,参与其事的既有统治阶级,也有普通白人的活动。在西进运动中,探险队和商队起了先导作用,自1804年到1820年间,先后有刘易斯-克拉克等探险队向西部探险,分别经密苏里河、越过落基山脉、直到太平洋沿岸的哥伦比亚河地区,随后经历1816-1819、1835-1837、1854-1857年三次西进夺地高潮,和其间各种大蓬车队移民越过险峻山口的壮观场面,在50年代的西部地区行进中,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车队迁徙的。内战后,西进浪潮继续发展,70-80年代,移民由大平原地区向太平洋的最后边疆扩展。从1790-1880年,美国的人口中心点大约每年向西移动6.4372公里(合4英里)。1890年,美国人口普查局宣布,10年前还有一条定居地边界线,现在美国已不在存在一条移居的边界线了,移民已经向全国扩展,西进运动至此,告一段落。可见西进运动是美国崛起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现象。

西进运动对美国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第一,推动了全国性的人口大迁移和人口布局的调整。美国是一个人口频繁流动的王国。从历史上考察,它受制于持续不断的移民潮、西进运动和大陆扩张。从经济上考察,它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经济机遇重新分配的过程。由于人口不断西移和流动,1790-1896年的100年里,有31个州加入了联邦。西进运动也推动了农业劳动力布局和城乡人口比例的新变化,1790年,几乎100%的农业劳动力集中在美国的东海岸地区,到1840年时,有1/4的农业劳动力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而1900年时,美国中东部农业劳动力达到39%,中西部13%,远西部为4%,与此同时,美国城市人口增长和布局也发生相应变化。

第二, 西进运动开发了广阔的西部土地, 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经济区。由于西进运动的发展,美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垦殖的西部,它包括俄亥俄和密苏里河以北的小麦王国、密苏里地区下游地区的棉花王国和西部大草原地区的畜牧王国。在这个基础上,西部发展了以食品加工业为主的轻工业和以农业机械制造为主的制造业,从而推动了粮食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的同步增长,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的协调发展。畜牧王国包括东起密苏里河,西到落基山脉的西部大平原。得克萨斯兼并后,50年代牧牛和大牧场进入美国社会生活,出现了专门的牛市、牧牛区和牧牛专道,畜牧业的发展,受惠于自由土地的开发,肉类消费需求的增加和冷藏车的发明、畜牧加工技术的进步。

第三, 西进运动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1860年前,密西西比以东地区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当完备的铁路网,1869-1893年间,美国又先后修筑五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干线,铁路先行对于西部开发和美国近代工业化的完成、美国崛起重要的作用是无可置疑的。

第四,
在对美利坚民族发展和美国社会的影响方面,西进运动的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如果说,北美独立革命对于美利坚民族具有重大意义,那么西进运动对于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发展则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美利坚民族讲求实际、不尚保守、革新进取的特点是和几代移民在不断西进中的多样性、流动性以及竞争性、斗争性分不开的。西进运动和大陆扩张使美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国家,一代又一代的开拓者,一次又一次的移民浪潮,在不断寻求新的机遇和应付新的挑战,这个过程中追求独创、个人自由、角逐竞争,始终成为激发西进群体和移民们的强大动力。

这种拓荒精神体现了个人的创新精神和民主自由精神,承继了典型的美利坚民族精神,它无疑是推动自由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贵活力。西进运动中还培育了一种社区服务和自愿服务精神,这是早期移民互助精神的继续和发展。但是,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下,它的恶性膨胀则导致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抬头。西进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壮大了一个自由民阶层。它对于推动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美利坚民族风格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犹如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产阶层的壮大对于当代美国社会的影响。

西进运动的整个过程体现了革新开放精神,它留给美国一分长达一个多世纪之久的开拓革新精神遗产,这份遗产连同早期和殖民时期美国移民的开拓精神,使美利坚民族在长达三个世纪时间里,培育了美利坚民族可贵的传统精神财富。当然,在大陆扩张过程中的“天定命运”的扩张主义使命感也同样影响着美国20世纪美国当权者的对外扩张政策。

对于19世纪美国社会来说,西进运动犹如社会运动的安全阀,它为社会上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提供了各种机遇,使得各人一方天,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黄安年 写于2007年1月9日17时45分

 

 

 

关于林肯维护国家统一、限制奴隶制发展的讨论 (历史课程网美国崛起在线研讨与网友对话之八)

黄安年文 发表:历史课程网/2007年1月9日首发;学术交流网/中学历史教材/2007年1月9日首发

刘向荣老师提出:有关这次内战的爆发及对林肯的评价问题。提出它的爆发是否是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之间为了黑人奴隶制度存废的一场“阶级斗争”?抑或是按生产力标准的当时美国南北双方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对立的矛盾而引起的?美国内战的爆发是不是更多地也是当时美国资产阶级内部两个不同利益集团为争夺联邦主导权的斗争, 废除黑人奴隶制度不是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而是林肯政府拯救联邦,维护国家国家统一的重要手段。据此,对林肯的评价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主观动机上为了拯救分裂的联邦尽自己总统职责的林肯,通过美国内战在客观上达到了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的效果呢?
刘老师还跟贴了他的《文明史观视野下的美国内战爆发问题评价初探》长篇文章。

看来老师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实在令人感动。问题在于我们这个美国崛起再线研讨不可能来认真仔细地研究美国历史上每个重大历史事件本身的前因后果,也没有时间来评论某篇文章的是与非。我们集中讨论的是和美国崛起直接关联的重大问题。在这里恐怕没有机会详尽地来讨论南北战争前美国两种不同经济制度间矛盾起因及其激化并导致战争的问题了。

此外谈到史观,我们需要清楚在美国研究南北战争,事实上并不是按照什么文明史观、阶级斗争史观、或者生产力史观来指导的,他们有各种不同的流派。所有美国的、中国的学者的不同观点和见解,我们都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来分析评论。我是不主张以论带史或者以论代史的。首先要实事求是地搞清事实真相,这些事实要经受历史和社会实践的反复检验。

对于文明也好、阶级斗争也好、生产力也好恐怕不能绝对化,不能非此即彼,非要分出过你对我错、来个排行榜,那样就把问题绝对化了。有的历史现象是亦此亦彼的。不管什么文明,如果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不能代表先进的思想文化、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的文明尽管能够存在和发展于一时,要是得到持续发展和发扬光大恐怕难了。阶级斗争也不能绝对化,说美国没有阶级斗争,这是和事实不相符和的。我们不能因为我们今天讲和谐社会、和谐国家、和谐世界,连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或者今天事实上存在的阶级斗争也不能说、不敢说,如果那样,我们讲坚持马克思主义,不等于是坚持不讲阶级斗争的马克思主义了。问题在于,那种天天讲、年年讲、月月讲、处处讲的阶级斗争,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我们不能说讲利益集团、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就不能讲阶级斗争,不好说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就不会导致你死我活的对抗,这种事例历史上有,现在还有。我的意思什么事情不能绝对化。生产力也不能绝对化,它并不否认文明、并不否认阶级,问题在于,这些文明和阶级或利益集团,归根到底要受到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否符合社会实践方向的检验。还是一句话,实事求是,千万不要一讲历史就要套上一个什么史观,我主张多研究史实,少谈些史观。

尊重史实、维护史实真相、还清历史本来面貌是当务之急。
说到底林肯,显然他一开始不是废奴主义者、也不是反奴主义者,而是限奴主义者,而事实上这种限制奴隶制主张恰恰符合美国历史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当时北方工业资本家和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之间的矛盾,既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又折射着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严重斗争也在一定意义上是阶级斗争的反映。尽管南方种植园奴隶制当时有着推动南部生产力发展的一面,但同时它的阻碍因素也是明显的而且有增无减,如果把这种制度推向全国将会造成美国崛起的巨大障碍。南北战争后的南方重建是南北战争的继续,我们的课本似乎很少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南方重建以妥协而告终,一方面由于南北战争结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是在南方保留着奴隶制的残余,直到一个世纪后20世纪60年代的三个民权法案的通过才解决了南方拖了全国发展后腿这个难题,所以说南北双方的制度是有差别的,是反映在美国的很多方面的。
林肯为维护联邦完整和统一而战是没有疑义的,在这一过程中导致了林肯最终宣布解放奴隶,这是林肯与时俱进的伟大之处。在美国崛起过程中林肯是最值得称道的总统,华盛顿是开国总统,但是他那个时代美国还没有开始崛起。西奥多•罗斯福是现代美国之父,但是他上任是美国已经基本完成崛起的使命了。

为了清楚说明林肯在内战中的立场,下面发表我在2005年3月4日学术交流网上
《读林肯总统1861年反国家分裂的就职演说》的一篇文章,作为对于林肯的评价。


读林肯总统1861年反国家分裂的就职演说

在迄今为止的美国历史上,有过四次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要时刻。第一次是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革命时期;第二次是林肯领导的反对国家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美国内战时期;第三次是富兰克林•罗斯福领导的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新政改革时期;第四次则该是小布什总统领导的应对恐怖主义威胁时期。林肯总统坚定地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并领导取得了美国内战的胜利,粉碎了分裂势力,为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狂飙时期奠定政治基础,成为受到美国人民和政治家们最受欢迎和尊敬的总统之一。

细读内战前夕林肯总统1861年3月4日的就职演说,林肯坚定的反对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立场和信念,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首先,林肯的就职演说清楚地说明,19世纪中叶,在美国一国两制的情况下,共和党政府保持和维护政治经济制度现状的政策,没有也不会给南方奴隶制政权带来威胁,他说:“在南方各州人民中似乎存在着一种恐惧心理。他们认为,随着共和党政府的执政,他们的财产,他们的和平生活和人身安全都将遭到危险。这种恐惧是从来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


凡是研究美国近代历史上内战前林肯对待奴隶制政策,都清楚,内战前林肯并不主张反对和消灭奴隶制,而是限制奴隶制的发展。因而,以政治和经济制度上价值观的岐见和南方各州政权受到“威胁”为由,而采取脱离联邦,分裂祖国的违背联邦和各州人民根本利益的行动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就职演说强调:“那些提名我并选举我的人都完全知道,我曾明确这么讲过,并且还讲过许多类似的话,而且从来也没有收回过我已讲过的这些话。不仅如此,他们还在纲领中,写进了对他们和对我来说,都具有法律效力的一项清楚明白、不容含糊的决议让我接受。这里我来对大家谈谈这一决议:‘决议,保持各州的各种权利不受侵犯,特别是各州完全凭自己的决断来安排和控制本州内部各种制度的权利不受侵犯,乃是我们的政治结构赖以完善和得以持久的权力均衡的至为重要的因素;我们谴责使用武装力量非法入侵任何一个州或准州的土地,这种入侵不论使用什么借口,都是最严重的罪行。’”这里清楚地说明:联邦政府承诺
“保持各州的各种权利不受侵犯”。各州大可不必担心本州的合法权益遭到侵犯。

其次,就职演说强调,联邦是永久性的、不容分裂的,而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分裂危险。他说:“在此以前,分裂联邦只是受到了威胁,而现在却是已出现力图分裂它的可怕行动了。”“我们各州组成的联邦是永久性的。在一切国民政府的根本大法中永久性这一点,虽不一定写明,却是不言而喻的。”“从法学观点来看,联邦具有永久性质的提法,是为联邦自身的历史所证实的。联邦本身比宪法更为早得多。事实上,它是由1774年,签订的《联合条款》建立的。到1776年的《独立宣言》才使它进一步成熟和延续下来。然后,通过1778年的“邦联条款”使它更臻成熟,当时参加的十三个州便已明确保证要使邦联永久存在下去。最后,到1787年制订的宪法公开宣布的目的之一,便是‘组建一个更为完美的联邦’。” 就职演说强调:“任何一个州,都不可能仅凭自己动议,便能合法地退出联邦——而任何以此为目的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从宪法和法律的角度来看,联邦是不容分裂的;我也将竭尽全力,按照宪法明确赋于我的责任,坚决负责让联邦的一切法令在所有各州得以贯彻执行。这样做,我认为只是履行我应负的简单职责。”

在这里就职演说强调,作为根本大法,联邦制度是永存的,是不容分裂的,“而现在却是已出现力图分裂它的可怕行动了。”作为总统“按照宪法明确赋于我的责任,坚决负责让联邦的一切法令在所有各州得以贯彻执行。这样做,我认为只是履行我应负的简单职责。”对于任何一位宣誓效忠于联邦宪法的总统来说,这是责无旁贷的。

第三,就职演说强调,力图以和平手段来解决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分歧。林肯说:“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需要流血或使用暴力,除非有人把它强加于国家当局,否则便决不会发生那种情况。赋予我的权力将被用来保持、占有和掌管属于政府的一切财产和土地。征收各种税款和关税;但除开为了这些目的确有必要这外,决不会有什么入侵问题——决不会在任何地方对人民,或在人民之间使用武力。任何内地,即使对联邦政府的敌对情绪已十分严重和普遍,以致妨害有能力的当地公民执行联邦职务的时候,政府也决不会强制派进令人厌恶的外来人去担任这些职务。尽管按严格的法律规定,政府有权强制履行这些职责,但一定要那样做,必然非常使人不愉快,也几乎不切实际,所以我认为最好还是暂时先把这些职责放一放。”“对任何一个事件和紧急问题,我一定会根据当时出现的具体形势谨慎从事,期望以和平手段解决国内纠纷,力图恢复兄弟爱手足情。”这就表明联邦政府和平解决分歧的最大诚意。林肯说;“我真不想就此结束我的讲话,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决不能成为敌人。尽管目前的情绪有些紧张,但决不能容许它使我们之间的亲密情感纽带破裂。回忆的神秘琴弦,在整个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从每一个战场,每一个爱国志士的坟墓,延伸到每一颗跳动的心和每一个家庭,它有一天会被我们的良知所触动,再次奏出联邦合唱曲。”一再重申“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

第四,就职演说强调,一个国家内的各个部分是不能分离的,即便使用战争手段后,依然是不可分离的,从根本上强调家庭内部事物不必诉诸武力。林肯说:“就自然条件而言,我们是不能分离的。我们决不能把我们的各个地区相互搬开,也不可能在它们之间修建起一道无法逾越的高墙。一对夫妻可以离婚,各走各的路,彼此再不见面。但我们国家的各部分可无法这么办。它们只能面对面相处,友好也罢。仇视也罢,他们仍必须彼此交往。我们难道能有任何办法使得这种交往在分离之后,比分离之前更为有利,更为令人满意吗?难道在外人之间订立条约,比在朋友之间制订法律还更为容易吗?难道在外人之间履行条约,比在朋友之间按法律办事还更忠实吗?就算你们决定。诉诸战争,你们,总不能永远打下去吧;最后当两败俱伤而双方都一无所获时,你们停止战斗,依照什么条件相互交往,这同一个老问题仍会照样摆在你们面前了。”

第五,就职演说强调,美国总统的权利来自于美国人民并回归美国人民。林肯说:“合众国总统的一切权威都来之于人民,人民并没有授于他规定条件让各州脱离出去的权力。”“按照目前我们生活其下的现政府的构架,我国人民十分明智;授于他们的公仆的胡作非为的权力是微乎其微的;而且同样还十分明智地规定,即使那点微乎其微的权力,经过很短一段时间后,就必须收回到他们自己手中。”这里请注意,林肯强调的是:“人民并没有授于他规定条件让各州脱离出去的权力。”而不是地方各州人民有权决定是否从联邦分离出去。

最后,就职演说强调,和平与真正的决定权在企图分离的州而不是联邦政府,只要地方州不分离,就不会发生冲突,就能保持和平。林肯说:“决定内战这个重大问题的是你们,我的心怀不满的同胞们,而并非决定于我。政府决不会攻击你们。只要你们自己不当侵略者,就不会发生冲突。你们并没有对天发誓必须毁灭这个政府,而我却曾无比庄严地宣誓,一定要‘保持、保护和保卫’这个政府。”

134年前,美国政治家们和美国人民亲历了一场分离还是统一、战争还是和平的严重较量,因此,美国人民和明智的美国政治家也应更易于理解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两岸关系上坚定地反对分裂,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国的坚定立场,理解我国反分裂法的法理依据。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美国论著研究/2005年3月4日首发


黄安年 写于2007年1月9日18时

未完待续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