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
《中史参》请同仁共同关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最新热门    
 
中史参:黄安年教授的《当代世界六十年》自序

时间:2009-10-18 17:19:35  来源:黄安年教…
 

中史参:黄安年教授的《当代世界六十年》自序

待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1期。

黄安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来源:学术交流网


当代世界自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算起,迄今已整整六十年了。60年来的寰球沧桑和风风雨雨都和这场战争的结果紧密相连。它是划分现当代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史的界标,也是世界新技术革命兴起和发展的转折点,又是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变化的新起点。 

时间走得真快。一晃一个甲子年过去了。一个人亲身两个甲子年的情况是极其罕见的。我们总是在回顾与展望中,送往迎新。当代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实践和人们的亲历都表明,60年来的当代世界,其发展之快、变化之大、影响之深是史无前例的。 

60年来,影响我对当代世界教学和研究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四次。第一次是1957年莫斯科宣言的发表和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当时我上大四,聆听朱庆永和王绍岳先生讲授世界现代史,涉及二战后的历史内容很少,最新的内容提到1957年莫斯科宣言的发表和苏联人造卫星上天。1958年全国“大跃进”,提出了超英赶美的口号,日本根本不放在眼里,一些小公民来到新世界,取名为超英、超美, 而极少有叫超日的。这一年我由北师大历史系毕业,留系世界现代史教研室任教。当时极左思潮的大背景,我对当代世界的见解和学术观点受到苏联模式和“东风压倒西风”的影响很深。第二次是1972年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开始和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来临。正是这时,在学术生涯中我确定了从事美国史的研究方向并且开始了在教学和研究中求真务实的探索和坚持实践第一、社会生产力衡量是非标准,取得了初步的学术成果。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苏联东欧解体,雅尔塔体制的结束。在实事求是地研究国别、地区、阶段史的基础上,我对当代世界历史教学体系进行新的探索,这些成果集中在我的《当代世界史(1945-1998)》讲稿、《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和我主持的三卷本《世界大通史•当代卷》(1945-1996)书稿中,也反映在《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与刘宗绪合作)和《世界现代史专题15讲》(1999年在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的讲授)上。第四次,是21世纪的来临和2001年“9•11”国际恐怖主义事件的世界性影响。对当代世界问题整体考察和研究,是我关注的重点,研究心得集中反映在我的《二十世纪资本主义模式研究》和《二十世纪西方经济》讲稿中,学术交流网自2002年4月创办以来,使我有机会即时发表对当代世界历史问题的看法与读者共享,也反映在待出版的《中学历史教材改革论争集》(1999-2003)中。这一时期我对于当代世界和平和发展主题及其矛盾和冲突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 

时钟走过了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跨世纪的最初几年,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一个接着一个的历史谜团令不处于旋涡中心不知底里的人们困惑难解。如何客观公正清晰地认识这个大千世界中的种种谜团和规律性现象,成了迄今年青人和过来人越来越感兴趣的课题。在当代世界,需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振兴中华。如果我们对“球情”不甚了了,或对“球情”的判断走入误区,那么就会对国际和国内事务的决策和行动出现偏差和失误。出于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定式和信息判断,人们对寰球沧桑的看法五花八门的,这并不足怪。 

开展适应21世纪需求、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代世界史教学和研究迫在眉睫,需要引起历史界、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这是时代的需要、建设现代化强国之路的需要、适应全球加快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多元化进程的需要,也是改革和发展世界史学科和教学体系的需要,还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普及世界史教育和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需要。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存在着理论滞后、史学研究滞后、当代世界教学与研究滞后的现象。这种情况显然不能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 

鉴于近些年来我国20世纪世界史的教学和研究出现了弱化的趋势并有所发展,而某些行政和学术主管部门对此却缺乏清醒认识和忧患意识,沉醉于各项“学术政绩工程”之中,这种情况越来越令人担忧。 

20世纪世界史的教学和研究的弱化趋势,突出表现在第一,在普通高中的历史课程设置中,近年来世界历史课程一度从规定必修课程改为只规定准备选报高校文科学生的必修课,其他学生则为一律选修,而一旦改为选修,选报理工科的高中生几乎没有人主动选修世界史课程,加上世界古代史部分的内容早就从高中世界历史课程中被删除,其结果将导致新世纪初中学生和年轻人有可能面临新一代“球盲”的危险。在论及20世纪世界史教学和研究时如果将普及教育这一领域排外在外是不完整的,我门的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应当高度关注普及教育中的世界史教学。 

 

第二,在不少高等学校的历史系教学计划调整中,在教育主管部门错误指导和干预下,过多压缩了基础课程,将原先规定的世界现代史和世界当代史两门基础必修课程合并和压缩为世界现代史一门必修课程,教学量减少了近一半,从而在教学课程体系上使20世纪世界史的教学和研究受到了严重削弱。这一严重后果不仅严重影响学生掌握较为宽厚的基础知识,而且对于世界现代史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迄今为止这种影响还在继续。 

第三,20世纪世界史课程的教学体系尚未健全,尤其是从全球整体史学和适应面向21世纪需求的角度来构筑20世纪世界史的框架还不成熟。有的世界现代史或名为20世纪世界史,虽然力图体现20世纪全球化的整体发展进程,但是从内容和结构上还难以体现其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发展,教学体系和结构没有创新,许多20世纪世界史教材大同小异,却一版再版以求应对扩招,说不上与时俱进,这使得专业历史系学生的世界现代历史的基础知识结构不够完整,缺乏“球情”的时代特色。 

第四,目前不仅中学历史教师队伍中从事世界史教学和研究的人材严重短缺,而且在相当多的高等院校历史系教师队伍中,出现从事中国史和世界史的研究和教学队伍比例失调的“偏瘫”或失衡现象,世界史教学和研究队伍严重萎缩。这种情况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强国发展的需要,以至有些重点高等院校历史系的世界史教学和研究队伍难以为继。 

第五,作为培养世界史研究高级人才队伍的博士学位点和博士生远比中国史的要少,原来的世界近代现代史和地区国别史两个博士授予权单位,合并为一个,同样很不利于世界史研究队伍的建设和后续发展。与此相关,在教师高级职称的评定和提升方面,世界史教师队伍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影响。 

我以为当代世界史教学和研究,在今天所起的作用有增无减,至少有下面几个: 

第一,有助于人们认清当代世界经济现代化、全球化、多元化,当代世界政治民主化、国际关系多极化,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多元化、现代化发展进程及其特点和趋势,通过在和平与发展,求同存异的大潮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振兴中华。 

第二,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加深对时代特征的理解,树立符合实际的“球情”观,从而有助于在新的情况和条件下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第三,有助于人们立足中华,放眼世界,发现和研究我们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增强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感;有效地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加速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的进程。 

第四,有助于推动国际交往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外资、外技、外才,加快和世界先进潮流的接轨,走向世界的步伐,自立、自强于民族之林。 

第五,还有助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学术文明、环境文明的建设,自觉防范和清除各种不文明的行为。 

历史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 离开了对现当代世界历史的深入研究, 就谈不上坚持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谈不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并在和平竞争共处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坚持改革开放,借鉴各国先进经验, 也就成为一句空话;离开了对现当代世界历史的深入研究,坚持科学发展观,振兴中华就难以实现。 

依笔者之见,20世纪世界史尤其是当代世界史的教学和研究要特别重视解决好以下十个问题:一、坚持实践第一标准;二、坚持社会生产力标准;三、坚持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规律;四、准确把握20世纪以来的时代特征和主题;五、探索反映时代特色的学科体系;六、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七、重视和跟踪对当代世界问题的研究;八、强化对全球性问题的整体研究;九、加强科研基本功训练和科研手段的现代化;十、教学与研究相互结合,提高与普及相互促进。 

如何准确把握当代世界的脉搏, 可以说见仁见智, 用一种观念、模式和方法是不可取的,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百家争鸣,资源共享,有助于当代世界的教学和研究。根据笔者多年的对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对中学和高校教师的培训、及其对社会各界普及知识的教学和研究心得,我以为当代世界的教学和研究应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构造一种特色--当代世界史教学体系的时代特色,勾画影响世界的三大线索和三个主义。这种特色突出表现为当代世界经济现代化、全球化、多元化特色;当代世界政治民主化、国际关系多极化特色;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多元化、现代化特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政治社会思想文化三类特色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及其矛盾和冲突的起伏。影响世界的三大线索是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社会思想和文化领域。三个主义则是当代资本主义、当代社会主义、当代民族主义。 

第二,坚持两项项标准----实践第一标准、社会生产力为主标准。实践标准在当代世界教学和研究中是必需坚持的一项是非标准,它实际上涉及在学术和教育领域要不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本本第一还是实践第一?是意识形态至上和生产关系决定论还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实践检验?陈云同志提倡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是我们应当学习的。至于立足于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生产力标准的判断应包含:综合考察社会生产力水平;重视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重要经济和社会指标;重视对科学技术水平及其社会影响的考察;重视对国民经济管理水平的考察;重视对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因素的总体考察;重视对人口流动和人口的身体、文化素质的考察,重视对经济和自然环境及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考察;重视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考察;重视政府和社会集团对发展经济的政策的考察等。把生产力水平的综合考察,简单理解为只是对GDP等几项经济指标的研究是不全面的。 

第三,贯彻三条原则----多样性统一、历史现状理论的统一、基础与提高统一。一体多元的多样性统一规律在当代世界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我们的当代世界史教学和研究不能正确地阐述历史总进程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一体和多元、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 则就不能把握历史的全貌, 甚至产生某些误导的副作用。力求历史、现状和理论的统一对于现代和当代世界史的建设尤为重要。不只是要求寓论于史、史论结合;而且要重视现状这一最新的历史现实,在很大程度上,现状是历史的最新延续。我们不能以它是时事政策、不稳定为借口而排斥当代史的延续。重视当代史的研究和教学不仅是坚持创造性地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承继我国古今优良史学传统的体现,更是为建设富有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要求。注意基础知识和最新成果的兼容,传统不等于维护保守, 稳定不等于甘于落后,不分轻红皂白的强调教材稳定、稳妥高于一切,等于为落后和保守辩护。 

第四,体现四性要求----科学性、时代性、全球性、知识性。科学性要求反映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时代性要求正确反映当代世界的时代特征,反映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潮流。全球性要求当代史反映影响全球经济、政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问题及其规律性的变化。知识性要求知识要素贯穿始终, 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 富有启迪。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主持的《世界大通史》当代经济卷、当代政治卷、当代社会思想文化卷时,力求贯彻的基本原则是:一,体现全球化趋势加速和多样化发展加强相统一的特色;二,体现广义意义上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第一的标准;三、体现社会实践是检验当代历史发展客观性和科学性唯一标准;四、体现当代世界和当代历史学的整体和综合发展趋势,突出跨世纪的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从全球角度高度涉猎包括中国在内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政治格局变迁和国家兴衰、各类社会制度变化、社会集团和生活、各类思潮和宗教流派, 多样文化和艺术等各个方面;五、体现宏观综合研究和微观深入考察的统一,学术性和通俗性的统一,综合论述和历史发展的统一;六、体现与大世界通史总体思想、构思和体例的协调及当代部分的特色相统一;七,体现国内最新水平,反映国外的研究成果,总结和开创相衔接。 

现在奉献给读者的《当代世界六十年》(1945-2005)是在《当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基础上的全新版。既是笔者近年来专题研究成果的结晶,又是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的提炼。它既是一部互有联系的论著,又可作院校当代世界教材,也是中学教师了解当代世界若干重大问题的读物, 同时还是社会各界了解小小寰球的参考书籍。 

本书在体系和结构上,力求与时代特征和潮流相贴近。分当代世界经济卷(44)、当代世界政治卷(24)、当代世界社会思想文化卷(14)三部分,引言(3),结束语:走向21世纪的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自序(1),总共87篇,考虑到知识性学术性兼顾,每篇文章不超过6000字,不列注释和图表。全书52万字,所有专题文章均根据最新成果和资料撰写,有的则在原有论著基础上做了新的增删和修订。 

我对当代世界的教学和研究,从1958年起算迄今只有47年时间,自己是还个初学者和探索者,需要吸收消化的还是太多、太多。至于力求贯通规律性认识,不仅要有理论、历史和现状的有机结合, 而且还要有锲而不舍的敬业和献身精神,退休后有了更多自由思考的空间,也对当代世界历史问题寄予更多的关注,值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胜利之际,开始对于自己10年前写的《当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一书进行全面修订。

蒙《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编辑部的厚爱,为笔者提供发表系列专题的阵地,我首先想到的是借中史参陆续发表《当代世界六十年》一书中的所有篇目,考虑到如果每期连续刊登两篇,估计全部发表需要历时三年半左右。也考虑到在经济、政治、社会思想文化三卷中,经济处于领先和基础的地位,所以准备率先发表经济卷部分,估计用不了两年时间。仅以此献给我们处于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们,也忠心欢迎提出批评建议。 

写于2005年9月18日国耻纪念日,修订于2005年10月12日 

(本文计划发表在改版后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1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