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
《中史参》请同仁共同关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最新热门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改座谈四

时间:2009-10-18 17:19:45  来源:中史参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改座谈之四

主持、整理:广东佛山顺德一中高中部李长福、罗士祷

【活动说明】为推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积极稳妥、持续深入开展,顺德一中高中部历史科组的教师们在较为广泛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于2005年7月10日在高一年级组织了对“对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实践的回顾与思考”师生座谈会,大家本着客观公正、求真务实、分析探索、反思批判的态度与精神,对一年来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实践进行了回顾,并对大家特别关心的一些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这些活动既是新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在一定成度上体现了教师们对课程改革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参与座谈会的教师有李长福、罗士祷(均为顺德区历史课改指导小组成员),全仁经(广东省特级教师),杨幼全、杨红霞、姚纬等,参与座谈会的学生有尤佩云、杨文俊、黎志茵、李俊仪、吴婉仪等若干同学。为了便于交流与探讨,座谈特设了八个专题。此次活动由全仁经、梁仁华(顺德历史教研员)策划与指导。

四、对高中历史课程编排模式的思辩

    李长福:好的内容要有好的形式去表现,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注重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普遍地、基础性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选修课是为一部分对历史学科有兴趣,有一定历史素养的学生开设的,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等六个模块。同学们对这种课程模式有何看法?与初中的课程模式相比,你更喜欢哪一哪模式?

尤佩云:我还是喜欢初中模式。不知是否因为已到了高中阶段学习内容的加大,还是因为课程改革的原因,现在的高中历史课本厚了很多,涵盖范围广,课程容量大,在短短的10周时间里,是很难把整部书理解透彻的,尤其是要认识的东西太多,很难应付。

卢婧琪:我喜欢高中的这种模式,因为,每个模块有主题,学习和探究更有针对性。

曾淑霞:我喜欢初中模式,因为现在的高中课程书本厚,讲的内容散并且多,太复杂了;而初中的每一课都能讲得明白易懂。

李俊仪:各有千秋。初中模式可以使学生与日俱增、清晰明了地掌握史实,但内容较枯燥;高中模式更有挑战性,不枯燥,学起来有趣味,但显得有些凌乱。

冯家灵:初中脉络清晰,便于历史事件的整理,但高中繁、多、杂,真的很难处理。

张嘉丽:高中模式具有更大的自由性,拓宽学生的兴趣。

张辉豪:可给学生提供选择的余地,使学生发展个人兴趣。

陆伟明:初中模式主要是让人了解历史的整个框架,而高中模式则着重对某些问题的深入研究。而我个人认为虽然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不过后者更为重要,因为它可以提高我们的历史认识及感悟,让我们深入地思考问题。

黎志茵:在初中的基础上有必修和选修比较合适,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些深层次的历史学习内容更能突出自己的个性。

潘玉君:高中的必修选修模式不够系统,容易造成知识点的缺漏,我还是偏向初中模式。

吴婉仪:毕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高中模式更趋向于集中时间发展学生特长科目,而初中只是培养学生兴趣和掌握学习方法的阶段,所以我喜欢高中的必修、选修模式。

罗士祷:同学们的发言,和我们事前的调查统计情况基本吻合。在接受调查的283名同学中,仍看好初中模式的有108人,占38.1%,看好高中模式的有175人,占61.9%,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是倾向于选择高中模式。从同学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大家选择高中模式的主要理由是因为:必修、选修模式给同学们的历史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和自主性,更能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对感兴趣的历史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这与课标组专家的意见基本一致,说明这种模式已得到多数学生的肯定,是适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这个大方向是正确的。

李长福:在新课程标准,排课模式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按学期每周两节通排,二是一学期按前后两学段每周4节排课,我们学校采取的是后一种排课模式,据说下学期开始改为第一种模式。那么,同学对这两种排课模式又有什么看法呢?我们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尤佩云:我希望能够每周2节通排。因为,原本历史要记的东西就多,而且新教材一课的内容又多,时间不够,若每周4节排课,这样会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十分集中,理不清思路,这样不仅不能使学生学到东西,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曾淑霞:我也希望每周2节通排,在短时间里,天天上历史课非常厌倦,每周两节可以有时间复习、预习,有充分的消化时间。

李俊仪:每周2节,压力没有那么大;不会觉得乏味;学生能将课程消化得更好。

冯家灵:每周4节,学起来连贯性更强,避免了历史知识的淡化,而且每晚花十几分钟左右就可以消化,考试时,少些科目更轻松。

李嘉豪:每周2节易于消化,练习题也可以从容地做。

黎志茵:每周4节,可集中时间、精力重点突破,减少了学生的负担,而每周2节,可能使学习内容不太连贯,课程内容容易受时间限制被中断。

吴婉仪:每周4节,要顾及的科目少了,就可以更集中精力主攻。而且每课之间联系很紧,每周4节分段排,知识遗忘较少,也可更好地梳理知识体系,况且即使有问题,也可以及时地找到老师请教,用不着把问题拖到连自己都忘了。

罗士祷:看起来这两种排课模式各有千秋,同学意见分歧较大。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在被调查的283人中,115人选择每周4节的分段排课,占40.6%,168人选择每周2节的一学期通排,占59.4%,看来同学们的想法和专家们的想法有点距离,因为专家建议采用每周4节的分段排课,这样便于探究性学习的展开。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