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
《中史参》请同仁共同关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最新热门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改座谈八

时间:2009-10-18 17:19:45  来源:中史参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改座谈八

主持、整理:广东佛山顺德一中高中部李长福、罗士祷

【活动说明】为推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积极稳妥、持续深入开展,顺德一中高中部历史科组的教师们在较为广泛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于2005年7月10日在高一年级组织了对“对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实践的回顾与思考”师生座谈会,大家本着客观公正、求真务实、分析探索、反思批判的态度与精神,对一年来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实践进行了回顾,并对大家特别关心的一些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这些活动既是新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在一定成度上体现了教师们对课程改革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参与座谈会的教师有李长福、罗士祷(均为顺德区历史课改指导小组成员),全仁经(广东省特级教师),杨幼全、杨红霞、姚纬等,参与座谈会的学生有尤佩云、杨文俊、黎志茵、李俊仪、吴婉仪等若干同学。为了便于交流与探讨,座谈特设了八个专题。此次活动由全仁经、梁仁华(顺德历史教研员)策划与指导。

八、目前的困惑与期待

尤佩云:请问老师: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李长福:根据新课标的有关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习历史经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为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和走向社会奠定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

杨文俊:为什么课程改革总是先搞形式,没有实际大的功效?为什么不先形成较为完善的体制,在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情况下才改革?现在突然进行鲁莽的改革给学子们带来的只是更大的坏处而不是好处。

罗士祷: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其实早在上海等一些地区进行了试验,作了一些探索,后来才逐步展开的,2004年度开始在广东等四个省试验,今后将进一步向全国推进。当然,具体到我们省、我们学校和我们的历史学科,确确实实有些地方做得过于匆忙,导致有些环节脱节。我相信随着改革的推进,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课程改革应该会逐步完善的。

古莉:历史为什么只有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回顾而没有历史人物的回顾呢?

李长福: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历史主要是由事件和人物构成的,由丰富的历史事件和形象多样的历史人物构成的历史才是丰富多彩的、鲜活的。造成现在必修模块中历史事件和人物不太鲜活的原因,一方面是教材编写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跟课程标准模块分割的课程设置有关。后面有一个选修模块专门是探讨历史人物的,所以,三个必修模块中历史人物写得很少。我希望我们的教材编写者,能够考虑同学们的这种要求,尽可能地把历史“写”得充实一些,有血有肉。

梁伟恩: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明显是时间不足,对于有些问题就难以深入研究。如果真的按部就班地按课本要求上课,肯定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新课标的本意应不是如此,但实际中就存在这些问题。怎样做才能更好呢?

罗士祷:这跟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关。老师应该对每一个模块的教学有一个通盘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应该有一部分时间是用于探究性学习,包括课堂和课外,希望同学们能配合好老师。

黄耀锦:新课改之后与以前有什么实质上的差异?老师对新课改有什么看法?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

钟思敏:怎样能够切实地利用新课程改革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新课标下如何更好地把自己的能力反映在考试中?新课标下不仅老师的观念要改变,学生的观念也必须改变,那么我们又应该具有怎样的观念?

罗士祷:两位同学提出的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我在这里只能简要地作个说明:首先,从课程性质上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而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历史人才。其次,从课程内容上看,以专题史的模块教学取代原来的通史形式,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基础性、时代性和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再次,从教学上看,主张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而学生也应改变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从教学评价上来看,倡导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而不以一试定成绩,一试定终身。

黄海智:新课标是否影响高考制度改革?

欧阳丽雯:高考试题能否要求以发表主观见解为主?

刘欣仪:教材版本不同,试题涉及面可能会很广,应如何应考?老师经常说要“抓课标”,“课标”究竟是什么?

李长福:新课标的实施肯定会对高考制度带来一定的影响,高考制度究竟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们现在也不是很清楚。在中国这样的国情下,考试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它也会直接对课程改革的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我们期待着考试制度的改革会促进课程改革进一步发展,而不是阻碍它的前进,使之走回原来的老路去。

何倩卿:是否又会改得与从前一个样,为了改革而削足适履,而将一些重要的知识删去呢?

吴婉仪:课程改革真的能一路走好吗?

全仁经:这需要我们的教育专家、考试专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和同学共同努力!道路确实不是平坦的,有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但从国家、民族的前途着眼,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罗士祷:在座谈会即将结束之际,请教研室的梁老师给我们再说几句吧!

梁仁华:今天的座谈会使我非常感动,因为我亲眼看到:在目前有限的条件下,我们一中的老师和同学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座谈会也使我接受了教育,因为我由衷地体会到:只有广大的教师和学生,才是推动课程改革持续、深入、健康发展的真正主力;座谈会还使我深受启发,因为,这种师生互动、群策群力的方式不但可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它也可以为解决课程改革的其他问题献计献策,如果主持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命题改革的专家、教授们能参加我们今天的座谈会,我想,他们也一定会深受感染和启发的。

李长福:关于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我们的老师和同学还有很多话想说,但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座谈只能到此。课程改革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还很多,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懈努力,路肯定会越走越宽广的,谢谢大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