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2006年:全国中考历史试
2006年:北京历史高考模
黄安年:“波茨坦宣言”
莫佳年:学生历史教材观
中史参:黄安年教授的《
黄安年:人是需要一点精
黄安年教授美国崛起研讨
黄安年教授美国崛起研讨
黄安年教授美国崛起研讨
黄安年教授美国崛起研讨
最新热门    
 
黄安年:—个退休教师的七十感言

时间:2009-10-18 17:16:11  来源:黄安年
 

 

黄安年:学术边缘化和边缘化后的学术

——一个退休教师的七十感言

 

学术交流网  学术批评网


世纪之交以来,我国绝大部分退休教师的生活状况基本上是未富先退,在一部分在职教师急速先富起来的同时,许多退休教师则被主控利益分配集团迅速边缘化了。笔者自60岁到70岁这十年目睹了这一急剧转变和利益分化的过程。1998年由大学教授岗位退休时我61岁,学术带头人的地位急剧地向学术边缘化转移,幸好自己足够的心理准备,否则会造成很长时间的心理不平衡。 

记得当年有20来位校内外本科生要求报考我名下的美国史研究生,但是校方拒绝了续招美国史研究生的合理要求。只是时值讲授基础课年轻教师出国深造,系里一时难以找到本科教学的替课人,应系主任的要求,我再讲授了一次《当代世界史》(历史系1996年级本科基础课,65人,每周4学时,共76学时),与此同时,还有《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的课程(1995年级选修,18人,每周3学时,共39学时)。不过基础课的课时费当时每周只有3.5元人民币,为了讲授好这门课,我自费印发了讲义和详细参考书目,结果所得讲课费入不敷出。此外还应学校的要求自 1998年4月起担任了一年半三个学期的学校文科本科教学巡视员负责人的工作。每次听课都作书面记录和简评,还写了10几篇教学巡视报告,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连同听课记录装订成册,转交主管校长,今天看来,这些意见依然具有借鉴意义。当时杨玉圣君戏称我在系里是最富有的教师之一。其实,我并没有享受到教学高报酬的好处,学校当局曾宣布对于讲课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但在结算时发现我一个学期的每周课时有十多个学时位于全校文科教师的前列,于是学校改变初衷,实行讲课费封顶,不过即使上不封顶一节课也只有两元人民币。随后在职教授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时代,情况很快出现了变化,在职和退休之间出现了巨大反差,退休教师被迅速边缘化,即便偶然单项返聘退休教师,也只能是“打工崽”的命运。退休教师边缘化现象在北师大历史系相当凸显,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就有的美国史研究生专业培养方向,在全国颇有影响,但竟然被北师大学界特殊利益集团活活扼杀了,迄今北师大历史系还没有专门培养美国史研究生方向的安排,其后随着杨玉圣君被利益操盘者挤出历史系,北师大美国史研究队伍似乎也被迅速人间蒸发了,这实在是件令人痛心的事。 

退休教师学术边缘化现象可以说历历在目,按说对于声称重视人才的高等院校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对长期从事文科学术研究和教学的人来说,知识积累本身就是财富。可现在一旦退休用其所长就辄然而止,似乎其长处突然消失,什么科研立项、各类评审、基金赞助、培养研究生、入选获奖等一概没份,笔者也很理解其中利益驱动的奥秘,自然不会参与分割蛋糕活动。中国学者和美国不同,目前尚无条件在退休后通过什么民办教育、民办报刊、民办出版社等来老有所为。有趣的是,某些被领导一直视为“用其所长”的权威这时突然身价百倍,显得学问陡增、油光满面,春风得意,什么都有“权”,什么都发“威”,大有舍我其谁也的味道,真不知道一旦退休他们的日子怎么过,有些早过退休年龄已经七十好几的学者,说起别人退休“铁面无私”,而自己还千方百计赖着不让位。比起权术他们本事确实高明许多,论学术水平并未见长,客观地说,倒往往成了学术繁荣的拦路虎。 



2006年9月23日笔者在学术交流网上发表《教授未富已退,“走穴”无门,怎么养活自己?——兼谈“北大副教授工资4786元”“不能活下去”的讨论》一文,该文提到“高等院校的教师工作相对稳定,受人尊重,但不以待遇是否丰厚论优劣。和新中国成立前比,和新世纪交替前后比,在相当不短的时期里教授待遇过低是事实,和企业界、文艺界、影视界的待遇更相距甚远。但是要求教授待遇向企业界、文艺界、影视界看齐,即使在美国,除了与政界和企业界关系密切的知名教授外,多数的教授也是做不到的。献身教育这一神圣工作时,对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不适当地强调待遇高低,甚至加入‘高薪跳蚤’行列,恐怕难与‘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相配。” 短文还说:“笔者不解的是,如果这样的收入还养不活自己,那么其他弱势群体怎么办?未富已退的教授怎么办?他们一般已经丧失了‘走穴’优势?他们怎么养活自己?” 

 

 

短文附上了笔者2004年9月14日所写的一篇随想:《高校教师工资的“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也谈20年来高校教师工资的增长》,其中有这样一段感言:对于绝大多数为新中国效力了近半个世纪的文革前毕业而现在已经退休的教师来说,基本上属于“未富早退”型,而他们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却是教育和学术事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很贫困,和在教育岗位上服务20年左右赶上“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在职教学骨干不能等量齐观。和那些还没有退休并主掌学科带头人的老专家自然也无法比拟。我们在看到高教领域“高收入者”的同时,还应当关注那些低收入者,并研究这些教育战线宝贵财富的拥有者怎么成了低收入者的。看来年龄确实是个宝,需要在关键时刻有个关键的年龄,否则这块蛋糕很难会有他的份的。做学问没有年龄的限制,长工资不能不有年龄的限制,不过工资的增长和学问的见长能否成正比,恐怕难说,正如高薪不一定养廉一样,如果不是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一切向钱看,把教育当学店来办,搞什么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大跃进,工资大增长、学术水平持续滑坡、教育质量不断下降,恐怕问题就大了。 

笔者并不反对快速提高教师和学术工作者的待遇,问题是要为所有教育和学术工作者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奉献教育学术事业的平台,在这个方面我们的决策部门需要认真调整我们的思路,某些特殊利益集团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垄断了本该是学术公平竞争的资源,妨碍了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就学术本身而言,学术并无主流边缘之分,一时被尊为主流的学术也可能是过眼烟云,边缘化的学术反倒可能有他的历史地位。主流学术往往垄断学术资源,武大郎开店,排斥非主流学术。对于被边缘化了的学者而言,并非就此一筹莫展,无所作为,而需面对现实,建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保的良好心态,岗位变了,角色换了,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变,学术创新,教育奉献不变。 

对于一个忠诚于教育和学术事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来说,不存在退出教育和学术事业的问题,只是更换了一个角色,从被管理教学、量化研究所左右,转向独立自主地从事自己喜爱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这是由必然转向自由,可以说由被边缘化的学术转向了边缘化后的学术。这些年来,笔者对于这种边缘化后学术有着自己的欢乐,回顾退休这几年才是自己真正学术独立而自由的几年,做自己喜爱的事,写自己喜爱的书和文章,从事自己喜爱的研究课题,过着自己喜爱的生活,交往自己喜爱结交的朋友,评论自己关注的话题。虽则退休工资不多,生活清贫,却也衣食无忧。没有某些在职人员的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烦恼。 

1999.10-2000.7、2003.5-2004.5、2005.12-2006.12笔者三次来美国探亲和社会考察,全是退休以后的事,如果不是退休,如果不是老伴1996年也已经退休,这样的机会不会有。近三年的对美国的观察,使我对于新世纪的美国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为我深入研究克林顿、布什总统任期的内外政策增加了很多感性认识和积累了相应的资料。同1991-1992年间来美国学术访问相比,这三次美国之行的身份和视角不同,观察更加务实,也更加容有助于了解一个真美国。 

退休后我再也没有机会上过北师大历史系的讲坛,不过在杭州、开封、洛阳、南阳、西安、延安、九江、保定、苏州、上海、北京、隆化、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地,都还有为研究生班或教师进修班、中学教师的一些讲授活动,每次讲授我都力求精心准备,尽心尽职,不计较报酬和待遇高低,与学员资源共享,教学相长。 

 



退休后自己还继续撰写文章,涉及的内容由原来的美国史、世界现代当代史、西方经济史扩大到对于全球问题的思考、学术和教育评论,自1998年至今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有160多篇,比1978-1997年的20年间发表的文章还多。有幸的是这些文章没有“量化指标”、“核心期刊”和功利驱动的压力。在所谓“量化指标”的管理者看来,这些文章是被打入另册的,不算“成果”也无奖励,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些文章有感而发,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比起有些为“量化”而写的文章有它自己的学术和教育价值,既没有功利目的和铜臭味,也无人情账的纠葛。 

笔者退休的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学术著作《当代美国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这本专著在研究现代社会保障政策方面迄今仍有其参考价值,遗憾的是当时出版社考虑到成本效益将书稿附录中大量的文献书目删去了。退休后出版过两本书,一本是《美国纪行——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美国生活》,2005年11月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另一本大型历史画册《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2006年10月刚刚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和以前的论著相比,《美国纪行》没有凸显学术性、系统性,倒是多一些生活气息、纪实资讯、随思散记。作为学者游记的益智之书,也可视为深度导游的纪实之作,兼具历史和文化的双重品格,也算是一种尝试。《沉默的道钉》则是图文并茂的历史画册,在美国期间全部网上收集资料研究构思和编著,也开拓了一种新的知识性、可读性、学术性兼顾的写作思路,把学术研究和历史普及有机结合起来,相信会有益于中美和中加文化交流,画册的正式面世,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愿,作为年届七旬的美国史研究者,笔者倾注了对于沉默的华工们的深切思念。其实笔者自己也是学术繁荣路上一颗的普普通通的道钉,几十年来心甘情愿地为学术繁荣和发展铺路,不争路标,自得其乐。本来2001年还有一本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笔者关于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改革的论集,但是由于某些利益集团的干扰,中途夭折,甚为遗憾。笔者迄今已经集结了几个富有时代气息的专题论集,准备在时机成熟时出版。

为了普及当代世界60年的历史知识,自2006年起笔者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上陆续选登了《当代世界六十年(1945-2005)》的20篇文章。而《当代世界六十年(1945-2005)经济卷》的50多篇文章正在撰写之中。从事90年代以来中国美国问题目录编撰工作一直是自己未了的心愿,在有生之年希望能够结出果实,为研究者奠基铺路,提供检索之便。 

尽管我已经退休,但是奉献于学术团体的工作没有停歇,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美国历史杂志中国特约编辑、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万心蕙奖学金代理人、北师大历史系王桐龄万心蕙奖学金委员等学术服务工作上,自信一直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美国历史杂志中国特约编辑的工作自1992年以来从未终止,这项工作对于美国历史学界了解中国美国史的研究成果有所益助,这件工作费力、费时、费财,又不计成果没有任何赞助,坚持下来也不是容易的事。 

笔者并非博士生导师,也不想在行将退休之际向博士生导师行列里钻(那一年北师大历史系还不是评选博士学位点的一级学科,我退休后历史系就很快被评为一级学科)如果把别人挤下末班车,那样做实在有失道德水准。有的刊物发表我的文章时编辑擅自写上我是博士生导师,这是我要特别申明的。尽管许多博士生在撰写论文向我咨询,我都尽己所能提供建议,但是对于邀我参与博士论文答辩和评议,则婉言谢绝,一来,自己水平有限,有的论题非我所强,不敢误人子弟,二来,我难以适应表面文章,干脆谢绝,免得伤了感情。退休后虽然参加一些学术会议,但是坦率地说,学术含量降低,旅游和人机交往色彩加重,加上一切费用自理,兴趣也就减低。 

1999年5月我的《评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新教材----130例质疑引发的思考》长文, 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7、8、9期上连载,这篇评论文章,引起了全国中学历史教师的强烈共鸣和反响,也遭到了教材出版商和利益相关权威的特殊利益集团的围攻,从而触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历史教材改革大辩论,为此笔者写了几十篇文章论争,这场讨论在中学历史界的影响发酵了一段时间。笔者还参与了教育部组织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审议工作,不过我一直拒绝运用自己在中学历史界和参与过全国高考命题的影响力,来做集运动员和评论员与一身的事,不愿参与中学教材和辅助资料的编写指导工作,实在不是对于这类工作的不予重视,而是不愿以权谋私,卷入是非旋涡。 

 



2002年4月起笔者创办了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这是一个学术性、公益性、非赢利个人网站,本着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宗旨,迄今已经整整四年半了,网上发表的文章和信息超过20000份(篇),其中个人新发表在网上的文章和信息有数百篇,登陆人次累计已经超过253万,网站向读者提供美国问题的内容之丰富,及其学术性和时代性特色为国内其他同类网站不多见,网站还涉及学术评论、世界历史、教育改革、和中国问题等领域,已经引起学人的广泛兴趣,这也是边缘化后学术研究的新探索,这样的网站及其文章虽尚未被主流评估部门视为学术成果,但是网站的内容和观点却被学界和新闻媒体引用,笔者不图功利,资源共享,只要不违反学术规范,学人引用何乐不为,至于个人学术观点公之于众,任人评说,学术相长,岂不快哉。由于近年来精力集中于学术交流网,不得不推迟了原定的学术研究进程,这也是这几年出书少的原因之一。想来也有意思,如果我没有退休,要坚持全身心地办好学术网站是十分不易的事,写书不在数量,网站办好了,会有更多人受益。退休后在讲坛上很少和本科生研究生面对面交流,是件颇为遗憾的事,但是学术交流网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起到了虚拟讲坛的作用,因为笔者陆续发布自己的各门课程的讲稿,有心的学生可以随意下载,更可以从网友大量的文章中吸取营养。还有不少同学写信来讨论学术问题,这样的大平台是退休前没有想到的。 



我生在抗战时期,学在动荡年代,大学毕业后任教正处运动高潮,三十而立又值文革浩劫开始,四十而后重新开始了美国史现代世界史教学和研究,总算步入潜心教学和研究好年头,谁知五十开外遇上八九风波痛失为期两年的美国斯丹福大学历史系的研究机遇,六十一岁时步入未富先退自谋学路新阶段。笔者自知先天不足、后天乏力,只能靠勤奋治学来弥补所缺,如不及早退休,确有挡路之嫌。只是退休之时正是自己学术相对成熟期,弃置可惜,故而退休后依然日以继夜埋头学术,自寻其乐。同时也由于退休才有充分的时间来陪伴老母、和老伴朝夕相处,和女儿外孙有更多的共同生活机会,这种天伦之乐兴许是某些尚未退休的学者教师所难享受的。 

在七十生日之际,我们收到孩子的精致贺卡,上面写着:“七十岁是一种阅历的标志,一种从容的年龄,以现代人的标准,七十岁还年轻,尚未老,是庆祝生命成熟的年龄。‘四十岁们’在这里祝‘七十岁们’生命永远自由、从容、快乐、智慧,感谢你们的爱和帮助,愿生活年年进步,日子天天精彩”。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已属古稀之年,然而心理年龄和青年相去无几。如果健康状况保持目前水平,自信还可在学术上继续奉献10年,只要保持一种平民心态,不图功利,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路是能走得稳健、走得精彩的。 

2006年10月28日写于跨入人生七十之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