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张小华:唐诗反映的唐朝
顾忠华:再谈历史教学中
顾忠华:从2006年高考作
钟祖华:悬念设置在历史
唐少华:创造性思维与历
钮昕华:历史学习中的必
逝水年华:再谈历史教学
张志华:“演绎法”在新
彭兴华:教学叙事反思
殷松华:捕捉课堂“星火
最新热门    
 
刘宗华:学无止境 艺海无涯

时间:2009-10-18 17:16:59  来源:刘宗华
 


刘宗华 1933年11月生,河北深县人。1952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中毕业留校工作。195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9—1960年在北京市教育局中小学教材编审处编写北京市初中历史课本。1973—1979年在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任历史教研员。1979—1986年任北京教育学院东城分院历史教研室主任。1987—1994年任北京教育学院东城分院院长。1988年被评为中学历史高级教师。1991年被评为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自1986年起被国家教委聘为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历史学科审查委员,现在仍担任这一工作。自1981年至今担任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历史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主编有《宋毓真的中学历史教学》、《时宗本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学历史自学手册》、《基础教育指导丛书——历史分册》等著作。多次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东城区优秀共产党员。

一、备 课


  我从1953年起教历史课到现在已40多年了。前20年主要是教中学,后20年主要是教成人大专。现在仍在教学第一线,教中学历史教师,给他们讲中国当代史、北京史等属于继续教育的课程。常有人对我说,你教书40年了,为什么现在还备课?好像不备课完全可以上课。我说不行,不认真备课,不写出较完备的讲课提纲,上课心中无底,不能保证质量。备课与上课,备课是前提、是关键。要做到常备不懈,常备常新,不可能一劳永逸,一份教案管终身。

  道理是非常明显的。就拿我现在讲授的中国当代史来说,建国初期还没有这段历史,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中小学不讲授这段历史。80年代中期以来,教学大纲规定要讲这段历史,一直要讲到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八五”计划纲要。虽然课时不多,但讲起来很难。我为历史教师讲授这段历史,以前备课只能根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央文献研究室对《决议》的注释。1991年后,胡绳同志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问世,同时《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陆续分卷出版,这就为备课提供了新的依据。1993年薄一波同志所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一书出版,又为备课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不只是中国当代史,中国近代史、古代史乃至世界史都有类似的情况。历史考古发掘不断出现新成就,历史研究也不断涌现新成果,教师备课就要不断吸取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丰富自己的教学,保证历史知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比如中国原始社会史、奴隶制时代的历史,建国以来有了很大的改观。有关方面吸收这些新成果列入教学大纲、写进教科书,就使这段历史更接近客观真理。教师备课就要重新组织材料,提出观点,再不能把夏代只讲成是传说时代,而要用河南偃师二里头的考古材料来说明其信度了。

  有人说给中小学学生讲课用不着准备这么多,给他们讲点常识、讲些历史故事就可以了。这句话从表面看有一定的道理。对中小学生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讲授,要做到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不要过多地进行理论分析,增加他们的课业负担。但问题还有另一面。历史课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不是原来讲过的内容到高一个层次就不讲了。比如讲“秦始皇的统一”和“焚书坑儒”,小学、中学和大学都要讲,当然有个讲多讲少,讲深讲浅的区别,但不能说因为给小学生讲得少些浅些,就要求教师备课可以不必精益求精,可以降低要求,可以不对这一历史事件有深刻的本质的认识。如果真是这样,那讲课肯定不能做到深入浅出,肯定不会把握得准确有分寸,肯定会出现一些毛病。从这个意义来说,教小学比教中学、大学并不容易,甚至会更难一些。

  备课要看对象,要看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规定和要求。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并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和世界史的不同内容,对历史基础知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新编教学大纲的特点,也是多年教学实践提出的要求。它对全面完成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备课的依据。我们一定要逐字逐句深入钻研和体会教学大纲的这一部分内容。例如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部分说明的第二点是这样写的:“自启建立夏朝开始,历经夏、商和西周,从约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形成、确立和发展时期。奴隶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第一阶段。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进步。……”短短三四行就给我们的备课和讲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①是启不是禹建立夏朝;②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的王朝;③夏、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形成、确立和发展时期;④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进步。要给初中学生讲明这几点,特别是讲明③④两点是很不容易的,必须深入钻研教材,通过丰富具体的史实说明这些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新编教材在贯彻教学大纲、适应教学需要和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提高。特别在加强爱国主义传统、优秀文化遗产和国情教育方面有了突出的成就,可以说是新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我们在备课时要细心体察。

 

 

  备课要靠平时的积累,临时抱佛脚,只能应付塞责,漏洞百出。历史课内容包罗万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文学艺术、科学技术,衣、食、住、行,社会生活。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要想全部高标准地掌握这些知识简直是不可能的。但是,讲课的需要又要求我们去涉猎。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积累,作有心人,成为“杂家”。除了向书本学习以外,还要向社会生活学习,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许多东西单靠书本学习是不行的,要向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学习。以社会为大课堂,以人民群众为老师,以调查研究为方法、途径和手段,日积月累,定会收获颇丰。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才能使讲课活起来,真正作到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从这个意义来讲,备课是个无底洞,是个永无休止、永不满足的探究积累过程。当然,从备一章一节的具体课题而言,那是有限的。从我的备课来看,上课与备课大约是1:4的比例,即上一课时约需4课时的备课时间。这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如若遇到特殊情况那就另当别论了。

  就一般情况来看,备课要着重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一)钻研教学大纲、课本,翻阅有关资料


  教学大纲是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教学的依据,具有法定的指导作用。教学大纲的制订是经过教委领导、专家学者和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真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作为教师就要逐字逐句,反复揣摩,认真领会。只有这样才能胸有全局,高屋建领。特别是国家教委1992年修订颁发的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精神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要求,对全面完成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是建国以来编写得最好的一本大纲。我们更应当努力学习和钻研,认真贯彻执行。

  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讲课应当以课本为本,不能脱离课本另讲一套。“以本为本”不是“照本宣科”,不是作课本的奴隶,而是要作课本的主人,驾驭它,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这里关键的问题还是对教学大纲和课本的理解和掌握,只有钻研理解的深刻,才能正确的有分寸的发挥创造性,作到恰如其份。比如,中国古代史,历史教学大纲要求“要帮助学生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观念”,着重进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传统”的教育。原课本《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课中,讲到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的回归祖国这一部分内容只有六行文字,很不具体。有经验的老师备课时充实了这一部分内容,查阅资料,画了一张“土尔扈特万里重返祖国”大挂图,上课时,饱含爱国激情有声有色地讲述了土尔扈特部在其领袖渥巴锡带领下,历尽艰辛,长途跋涉重返祖国的历程,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这可以说是“以本为本”又发挥教师创造性的成功范例。新课本已吸收了这一部分成果。

  备课钻研教材,最好先把课本通读一遍,作到胸有全竹,这样才能把握前后的联系,才便于整体安排,哪里设一个伏笔,哪里和前边照应。否则,备一节说一节,备一课说一课,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讲不好历史课的。例如西汉时期和匈奴的关系,原课本是分散在前后几个章节里讲述的,教师备课时就要有一个总体把握,找出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西汉初,国势弱,匈奴强,常来犯。汉高祖刘邦冒然出征,结果在白登被围,被迫“和亲”。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匈奴败走。到汉元帝时,国势日衰,匈奴复起,要求“和亲”。昭君出塞,被呼韩邪单于封为宁胡阏氏,汉与匈奴通好,加强了两大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前后两次“和亲”,有着不同的背景和作用。课本中类似的事例还很多,如果不通读,心中没有全局,是很难处理好的。

  除了通读还要精读,在备一章一节一课时,对课本的文字、插图、注释等都要认真仔细研读,不可马虎。我们要用科学的知识和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要对学生负责,不可误人子弟。因此,在科学知识和教学问题上,就来不得半点马虎。例如《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可是备课时就找不到格尔必齐河在地图上的位置,上课时只能含混说明是在黑龙江上游,可心里总不踏实。直到后来有机会看到一些老版地图,才终于找到格尔必齐河的确切位置,这才放心。再比如讲“斯巴达克起义”,课本上有一插图,备课时没有仔细看。上课时学生问插图中罗马士兵手中拿着的带鸟头标记的木棒是什么?老师回答不出。后经查问,原来是克拉苏的仪仗标记,说明斯巴达克是向着克拉苏猛烈冲杀的。

  备课还要看大量的资料和参考书。看得多是好事,但如果不加选择地搬上课堂,那就成灾难了。记得1953年我第一次教中国古代史时,讲到春秋时期的吴国和越国,就把范文澜先生《中国通史简编》中的许多内容和故事一古脑儿都搬上去了。结果没能完成教学任务,我也出了一身汗。听课的谢承仁老师没有批评我,耐心地告诉我应当怎样组织教材。1954年北京市委作出了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决定,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教学参考资料,我根据教学参考资料备课,才大体有了准谱。初教课的年轻教师,一般都爱犯贪多的毛病。记得我听一位教师讲元朝的历史课,他把《蒙古秘史》中的不少内容都讲了进去,也是属于这种情况。现在,各出版社出了不少教学参考书和教案选,对老师的备课很有帮助。但是,教师备课不要完全躺在这类参考资料上,要经过自己的努力,费一番功夫,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更快的成长。

 

 

(二)了解教学对象,考虑实际需要

  几十年来,我教过初中、高中、大专和成人的历史课。对象不同,要求不同。备课就要考虑到对象的实际需要,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

  初中学生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目的是打好基础,提高素质,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备课时主要在“打好基础”、“提高素质”方面下功夫。教给他们历史的基础知识,引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爱学、会学,帮助他们初步树立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初步运用这些观点来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高中是义务教育阶段后的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身心素质,以适应升学和就业的需要。备课时除了考虑全面完成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外,还要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规定的考试范围和要求,重点考虑开学的需要,牢固地打好知识基础,提高应考的能力。大专成人教育属于历史专业教育,备课时主要考虑提高学员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特别要考虑到教师教学的需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这方面任课教师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会对初教历史课的年轻教师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备这种课就很费力,除了理论业务知识外,还要考虑中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学技巧和方法的运用。

  同样是初中或高中学生,有时差异也很大,备课时还要考虑到这些差异和特殊情况。比如刚粉碎“四人帮”后,学生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不爱学习,特别是成绩较差的“慢班”学生,认为自己是“文革”的牺牲品,是“处理品”,简直无法按常规上课。备课时就要针对学生的问题,从爱护出发,给他们树立信心。多给他们讲述一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学者和科学家刻苦攻读的故事,启发他们认识从现在努力并不晚,还是很有前途的。改革开放以来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学生思想活跃、眼界开阔、知识面宽,但也存在着很多思想认识问题,像贪图享受,不爱劳动,认为西方国家民主,我们不如人家,甚至个别人说建国初还不如不进行抗美援朝战争,让美国打进来,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也许更快……等等。我们备课时,就要结合教材内容多给学生进行一些艰苦创业、民族自尊自强自立等方面的教育。

  总之,备课要看对象,要看对象的需要,“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发挥历史教学教书育人的作用。

(三)仔细斟酌教学目的,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历史教学总的目的任务教学大纲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我们应很好领会,并贯彻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里所说的教学目的是指一章一节一课的教学目的。社会上流通的有关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或教案选,都有这一部分内容,可供我们参考。我说要“仔细斟酌”,就是不赞成简单地照抄这类参考书和教案选,即使它确定的教学目的非常正确、合适,也仍然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变成自己教学实际起作用的指针。要想变为自己的,仍须进行消化,“仔细斟酌”。更何况在一般情况下这类参考书所写的教学目的,只就一般情况而言,缺乏具体的针对性。要在你现在的教学班施教,就更需要“仔细斟酌”了。

  教学目的是教学的纲,只有纲举才能目张。备课时要肯于在这上面花气力,绝不要当成例行公事。考虑教学目的主要根据三方面的情况: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反映情况,包括知识准备、思想认识和学习能力,以及当前国内外的形势,重大的政治事件。前两个方面很明显,是确定教学目的主要依据。我在前面已经讲到。现在着重说说形势与重大政治事件对备课和讲课的影响。人生活在社会中,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重大事件的影响。教学也不能脱离社会实际,“两耳不闻窗外事”、“躲进小楼成一统”。特别是历史课,它是社会学科,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学习与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能力。因此备课时就必须考虑联系实际,联系国内外重大的政治事件,联系学生对重大政治事件与社会问题的看法,从而确定教学目的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当然,这种联系不是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更不是额外附加,必须从教材内容出发,作到有机结合。比如教材中讲到不少日本史的内容,讲到中日两国的关系。而现实中,中日两国不断加强友好往来,发展和平友好关系,这是主流。但在日本政界也不时发生否认侵华历史,篡改教科书等行径,对此我们不能置若罔闻。我们要从维护世代和平友好的目的出发,歌颂友好活动,揭露丑恶行径。

  确定教学目的一定要明确具体,不可空泛。只有明确具体才便于操作检查。要在知识教学、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三个方面确定具体的目标,比如知识教学,要让学生掌握那些历史人物、事件、名词、概念,掌握到什么程度,一定要心中有底。其他两方面也是如此。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根据教材、学生和形势确定的,也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决定的。因此它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比如《清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这一课时中“土尔扈特的回归”这一内容,以前没有作为重点内容讲授,近年来由于强调民族团结爱国统一的教育,新课本充实了这一部分内容,就应当作为重点讲授。再比 如关于香港问题,因1997年回归在即,英国又不断制造事端,讲课时就一定作为重点进行处理。教学重点与难点有时一致,也有时不一致,有时好确定,也有时很难确定。这就要看教师的经验和水平了。好确定的一看教材就知道, 比如“井田制”、“均田制”、“商鞅变法”、“贞观之治”等。 不好确定的情况就复杂了。比如《清朝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侵略》中,关于收复台湾问题应当说不是教学重点。但经了解,学生对此问题有疑难:既然肯定郑成功收复台湾有功,是民族英雄,那为什么还说清朝收复台湾应当肯定呢?这不是矛盾吗?看来,学生观察问题是形而上学的方法,缺乏辨证的观点,有必要多作些说明,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有时一课时几个子目,很难确定重点。比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三个子目:“一二九”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西安事变,三个都重要,而且密不可分,也就不必非要机械地找出一个或两个重点了。

  备课时“仔细斟酌”教学目的,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有的放矢,达到预期效果。否则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凭着经验随意讲来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历史资料很多很多,一定要围绕着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组织材料,有取有舍,有增有删。不可平均使用力量,堆砌史料。对于难点问题要从符合青少年的认识规律方面想办法,化难为易。比如从已知人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感性到理性,从实际到理论等等。有些理论概念,限于各方面的条件,不是讲一次学生就能理解的,教师也不必强求。因为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是随着年龄、知识、阅历的增长和实践的积累逐步加深理解的。比如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就是如此。死抠这一难点,花去许多宝贵时间,结果是劳而无功,反倒给学生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四)选择教学方法、准备教具,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考虑如何实施确定的教学目的,实现课堂教学计划,也就是考虑方法、途径和手段问题。教学是科学又是艺术。从科学的角度说,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它必须符合青少年成长的规律、认识规律,符合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从艺术的角度说,教学又是创造性的,它可以百花齐放。在符合客观规律的舞台上,可以演出风格各异、异彩纷呈的好戏。好比京剧青衣之有梅、程、尚、荀①,老生之有马、谭、言、杨②。所以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学习、模仿、借鉴的基础上,总要有创造,形成自己的风格。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选择教法也因师生的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不同。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讲历史事件的过程最好用生动的讲述法,使学生获得一个深刻的系统的完整的印象,不要穿插许多不相干的提问,把事件讲得支离破碎。讲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意义和影响,最好用综合分析法,启发引导学生参与,层层剥笋,水落石出。讲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成就,最好用联系比较法,前后纵的联系比较和左右横的联系比较,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特点。就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来说,开始时集中学生注意,引起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可以采用“温故知新”、“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提出问题,引发悬念”等不同方法。讲授新课除了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教法外,最好利用直观教具、幻灯、录像等教学手段,增强感性知识和学习兴趣。讲完新课后,可以留出些时间,让学生议论、提问或讨论。

  除了教法以外,还要考虑学法。这是我们过去备课的薄弱环节。我们习惯于钻研教材讲求教法准备教具,以为教师讲明白了的问题,学生就会听懂,其实未必。像孙中山“平均地权”的主张,“核定地价,增价归国”,尽管教师费力讲解,学生还是不甚了了。有时教师没有觉得是问题的地方,学生却无法理解,像康熙派兵收复台湾消灭郑氏政权,学生总和郑成功收复台湾连在一起,认为不好肯定,有矛盾。所以备课时不但要考虑教给学生哪些基础知识,还要考虑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观察思考历史问题的观点方法比什么都重要。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长期受用,会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备课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写教案。要把备课时的种种考虑和设想、查阅的有关资料以及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心得体会等,用教案或教学笔记的形式表达出来是十分必要而有益的。教学既然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需要不断积累与创造的精益求精的过程,那就必须精心组织每一堂课,积累教学资料。

  写教案又是一番加工创造的过程。备课时的种种考虑和设想,心得体会和有关资料,要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去粗取精”的加工整理。常常有这种情形,写出来的东西和原来的设想有距离,或是原来的想法很好,文字表达不出来,或是原来的设想不成熟,经过文字加工有了提高。不管哪种情形,对教师来说都是一种锻炼提高的过程。经过这种精心整理的多年积累的教案,无疑是教学的宝贵财富。

  所以,写教案或教学笔记,应当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当然,对于初教历史课的年轻教师和教课多年的老教师要求可以不一样。初教课的教师应当一板一眼,尽量写得详细些。老教师就可以写得简要一些,提纲挈领,把新的变化写出来。教案的写法没有统一的格式,可以因人而异,发挥自己的所长。一般说来可以分两种写法。一种是按教学过程来写,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小结巩固、布置作业或思考题。另一种是按教学项目来写,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具手段、教学提纲、教材分析、教学方法、资料注释。近些年来,按后一种写法的居多,因教学过程不一定都是这样几个环节,或是两种写法兼用。

  关于写教案或教学笔记,我想再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情况介绍(背景分析),一是课后分析。情况介绍主要是对所教学生、班级的情况有个概括的介绍。不是全面的情况介绍,而是与教学有关的情况分析。这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针对性。特别是进行观摩课、研究课的教学时,教案一定要写上这一部分,以使听课人对学生有所了解。关于课后分析,一定要认真对待。无论教师的备课准备的多么充分,也无论教案写得多么细致,一堂课讲下来总有和原来不一样的地方,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不可能每堂课都是成功的。这种经过课堂实践检验的东西是最可宝贵的。一定要记录积累下来。特别是一些观摩课、研究课,经过很多有经验的教师、专家学者的分析评价,更是难得的机会,不可多得的材料,一定要比较详细的整理记录。这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是一种捷径。

 

 


  二、上课


  备课的成果要通过上课去体现。迄今为止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和阵地。历史教学的目的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实现。所以上好每一堂课就成为历史教学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才能上好每一堂历史课呢?根据我的经验体会,我认为主要应抓住下面几点。

(一)熟练地掌握教材、教案,要倒背如流

  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上课时就不要再看课本和教案。这是一项基本功,也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上课如果离不开课本、讲稿或教案,那他的注意力就不能面对全体学生,也就不能驾驭整个课堂了。上课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不是玩偶。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新知识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全神贯注于每一个学生,观察他们的眼神和情绪的变化,对学习内容的反馈,及时作出调整,处理各种情况和偶发事件。如果教材不熟,离不开课本或教案,这一切都无从谈起。当然,倒背如流,并不是真的背书,真背书也没有好效果。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新教师上课,不管学生,自己照着讲稿或教案背书,虽然背得很熟,但不能和学生交流,不能产生共鸣,不能形成“一棵菜”,而是师与生、教与学两张皮。所以,教师上课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学生讲解,不能背书,最好不用书面语言。对所讲的内容应作到不假思索,如数家珍,自然流露、水到渠成,不能边看边讲,结结巴巴。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直接动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这一点影响更大。一定要让学生喜欢你这门课,喜欢听你的课,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正是因为有些学生喜欢听我的历史课,高中毕业后才考入高校历史系,终生从事历史教学或历史研究的。也正是因为有些教师学员喜欢听我讲历史课,才在她的教学中模仿运用我的教学方法,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的。从这一点来说,取得初战的胜利就具有决定意义。每当我接受一个新班,就要慎重对待第一堂课。或通过讲导言课,或通过直接讲新课,总要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目的。记得50年代中期,我接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差班,别的老师反映课堂纪律不好。正好该讲明清史,我就直接讲新课,先讲明清时期北京城的修建,首先提出北京城为什么西北缺一角,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全班学生,取得初战的胜利。自此以后,这个班上我的课非常好,甚至上课前有些学生主动洒水整理教室,使教室面貌一新,显得特别有精神。

  激发学习兴趣的办法很多,可以从语言、教态、教具、手段、活动等许多方面想办法,但最主要的还是钻研教材,历史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历史上遗留下很多至今仍然解不开的谜。如埃及金字塔的建造、玛雅文化、复活节岛的巨大石人雕像等等。青少年都有好奇心,都有探求未知、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我们只要善于启发引导,就一定会有效果。

(三)语言生动幽默,教态亲切,富有情感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进入课堂,音像资料的使用也逐步扩展。但就全局来看,就大多数课堂教学来看,教师的讲授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居于主导地位。恐怕也很难为其他的教学形式、手段所代替。因此,教师的讲授、教师的语言、教态、情感就起着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往课堂上一站,就要精神抖擞,全神贯注,进入角色,一切与教学无关的问题,一切烦恼都必须置诸脑后,不许带入课堂。教师要有“一人唱满台”的气势,把每一个学生都调动起来,吸引过来。教态要和蔼可亲,要像历史老人讲故事那样娓娓动听。要富有情感,不能冷眼旁观。要寓褒贬于教学之中,别善恶、辨忠奸,态度鲜明。叙事论理,有理有情,喜怒哀乐,有形于色。语言生动直观,精练幽默,富有感染力与启发性。切忌自己嘟嘟囔囔,啰哩啰嗦,口头语连篇,使人乏昧。客观主义教学,单纯传授知识,是上不好历史课的。

(四)练好板书画图等基本功,注意组织教学,提高应变能力

  教师上课除了用语言讲授以外,还要利用板书、板图、挂图和 影视资料。这些与讲课内容密切配合,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备课时要与教材内容一并考虑,精心设计。我这里说的不是内容,而是形式、基本功。在黑板上写一手好字,当堂随讲随画板图,确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如果掌握得好,就有了“绝活”,可以“镇”住学生,使学生佩服你,因而会喜欢你的课,这样的例子也是不少的。当然,教师如果有别的什么“绝活”,如自己动手制造直观教具、拍摄影视资料、历史集邮等,也会起到同样的作用。

  注意组织教学、提高课堂应变能力也是教师的基本功。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很多,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始终处于生动活泼、主动的状态,就需要组织教学。组织教学不但在开始上课时需要,而且随着教学的进行和情况的变化,需要不断地进行。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持久,特别是低年级,集中一段时间以后就需要松弛一下,然后再集中。有时课堂里出现了突发事件,一支飞鸟闯入,或一个老鼠乱窜,都会引起轩然大波。有时学生回答老师提问,答非所问,有时学生在下边搞小动作,等等,都会影响课堂气氛。教师不要采取简单粗暴有伤学生感情的作法,而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讲一两句风趣幽默的话,讲一个短小的与教材有关的故事,就会改变状况,重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五) 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协和、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教与学、师与生处于矛盾的统一休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就是说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会学,是为了不教。所以,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课堂教学的评估,要看师生双方积极性发挥的如何,既要看教师的教,更要看学生的学,归根结蒂是要看学生的学。

  怎样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呢?关键问题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思想。不要把学生看成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而要看成主动的活生生的成长发展的人。不要受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的束缚,而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了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点,教师就会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增长知识、才能,陶冶品德情操,提高观察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能力。对于初中学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他们阅读一些历史读物或故事,上课时,可以让学生穿插讲一些历史小故事,或扮演一些角色,或议论一些问题,比如讲完西汉初期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就启发学生议论“为什么可以马上得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对于高中学生主要是让他们参与讨论历史的经验教训,利弊得失,让他们学写历史小论文。或遇到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发动学生找材料、搞创作,举行纪念活动。比如鸦片战争150周年、巴黎公社100周年,中日甲午战争100周年等。总之,要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要结合教材,要有目标,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三、目的与任务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重要作用。”这说明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和巨大的社会功能。

  马克思、恩格斯告诉我们,他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教育对于国家民族的兴衰、革命的成败和个人的成长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向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说:“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李大钊说:“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吾信历史中有我们的人生,有我们的世界,有我们自己”。可见知史、学史、历史教育与教学的重要性。很难设想,一个国家、民族不了解自己的历史将怎样生存,不知其所由来,也不知向何处去,不是太可悲了吗?

  我国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优良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就以鲁国的历史为本,编修《春秋》,用以教育学生“劝善惩恶”、“褒贬损抑”,匡救时弊。所以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秦亡汉兴,汉初统治者重视总结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贾谊的《过秦论》、陆贾的《新语》,都是为此而作。汉初统治者认识到不能“滥用民力”,必须“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们讨论隋朝覆亡的教训,讨论施政的利弊得失而成《贞观政要》。宋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更是直接为统治者提供治理国家的历史借鉴。对青少年一代重视进行历史教育,为蒙童编写的各种《蒙求》、《三字经》、《千字文》 等都把历史作为重要内容。不但进行知识教育,更着重于道德品质和民族气节的培养。

  我国进人民主革命时期以后,革命领导人孙中山、李大钊、毛泽东等无一不重视历史教育。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还与著名史学家范文澜等一起编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历史教材,对干部进行教育。建国以后,历史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的泛滥,否定历史、否定传统,鼓吹民族虚无主义,使历史教育备受摧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拨乱反正,历史教学重新走上正轨。

  针对着这种情况,198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列出了70多位历史人物作为进行教育的重点。1986年中共中央又作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要帮助广大干部和群众,特别是青年逐步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理解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和革命传统,理解百多年来我们民族的深重灾难和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理解当代世界的进步、矛盾和人类的前途,以提高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理想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1987年2月,邓小平同志说:“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中国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江泽民总书记于1991年3月9日发出指示,要求对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

  考察了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优良传统以及党和国家的要求之后,再来讨论历史教学的目的任务,就会胸有全局、高屋建瓴、不致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我们不能只就历史来谈历史。它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当1953年国家开始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时候,急需建设人才,历史教学就着重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1958年国家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历史教学则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着重进行劳动观点、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强调培养适应形势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历史教学又着重进行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的实践,有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我们今天对历史教学的目的任务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这就是全面完成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不是孤立割裂的。在三项任务中,传授知识是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便成了“空中楼阁”。俗话说无知便无能。历史是生活的教师,学史可以使人明智,可以增长阅历和才干。但是,这个基础知识又必须是在正确的思想观点统率下经过整理的科学系统的有层次结构的知识,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九分无用一分被歪曲了的知识”。也就是必须做到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寓教于史”,“史论结合”。能力培养也是在知识的基础上,在正确的思想观点的指导下进行的。就“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来说,知识、思想观点和能力三者是重合的、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既是基础的理论知识,又是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是培养能力的主要要求。总之,作为历史教师一定要对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作全面的统一的理解,不可片面割裂,更不可偏废。

  关于历史教学的目的任务,新编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作了明确的规定,不但有总的要求,还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和世界史三部分内容,分别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总的要求和三部分的具体要求都是按基础知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三方面分别叙述的,非常明确。这也是新教学大纲较之过去的教学大纲改进的地方。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很好地学习和领会,并把它贯彻到一章一节一堂课的教学之中去。怎样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呢?下面我想谈谈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关于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

  教学大纲规定“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即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历史的基础知识。有人说中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这个时期所学的内容都是基础知识,也就是说凡是教学大纲所列的教科书所写的都是基础知识。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相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中小学是基础教育,它所学的知识应当是基础知识。这就为中小学划定了一个总的知识范围。但是,这不等于说中小学课本里所写的都是基础知识,都应当让学生掌握。以初中《中国历史》课本为例,四本书共约80万字,不可能要求学生全部掌握。要求学生掌握的只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包括时间、地点、前因、后果、性质、意义等)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既然是重要的,不是次要的和一般的,那就要把知识加以区分,看看哪些是必须让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不要不加区别的让学生去背课本。

  历史的基础知识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史实性的知识,例如时间、地点、人物事迹、事件的发展过程等,另一部分是理论性的知识,例如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内在联系和规律,历史概念、理论观点等。我们教学中不能只重视第一部分,忽视第二部分。当然,第二部分教与学都比较困难,唯其困难,更需要下功夫。不管是第一部分还是第二部分,都有一个掌握适度的问题。第一部分如“商鞅变法”、“贞观之治”,肯定是基础知识,但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是掌握内容的二点、三点、四点?还是深一些、浅一些?这都需要斟酌。第二部分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肯定也是基础知识。教学大纲只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掌握和运用。但是,怎样才算初步?怎样才能达到初步?仍是颇费脑筋的问题。所以,明确什么是历史的基础知识,并不是轻而易举的。

  其次,历史的基础知识也不是凝固不变的,我们要在动态中去把握它。随着国家形势的发展变化,历史考古与历史研究的不断进展,以及学生情况的变化,历史基础知识也在不断变化。建国初期,我们讲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文化,只能讲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根本不知道半坡、河姆渡和大泣口,而现在这些都成了基础知识。改革开放以前,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国两制”和“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现在,这些都成了基础知识。以前,我们曾把“井田制”、“农村公社”列为基础知识,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证明,这些内容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现在不再列入基础知识的范围。我们还要考虑到民族的差别、沿海与内地的差别、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别,等等。不能把基础知识凝固在一个标准上。所以,现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写,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又要具有一定的弹性。

 

 

  第三,怎样进行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下列几个方面。

  1.心中有数。一堂课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哪些是重要的、基础的,哪些是次要的,一般的;哪些是重点掌握的,哪些是一般了解的;哪些是需要深入理解的,哪些只是略知一二的。教师上课前都要心中有数。这个数来自于对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钻研理解,也来自于对学生状况的深入了解。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第二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为例,这一课五个子目:晋阳起兵、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和开元盛世。前两个子目只是交待唐朝的建立和李世民夺权,虽然故事性强,但不是重点。只需要让学生知道: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经“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夺取政权,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就可以了。后面三个子目是讲唐朝前期的政治状况。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是开基业,打基础,武则天是承前启后,到开元时达到全盛时期,因此最重要的基础知识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次要的是“女皇帝武则天”,而前两个子目一般了解即可。

  “ 贞观之治”作为最重要的基础知识需要让学生掌握哪些内容呢?教学大纲没有具体规定,各套新编教材写法不一。人教版最简明,只写了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广东版最复杂,又加写了均田制、租庸调和府兵制。四川版与北京师范大学版则居中,除了府兵制外都写了。说明教学大纲和教材具有较大的弹性。教师在处理上就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水平而灵活掌握了。

  2.激发兴趣,从感性到理性。历史知识都是过去的人和事,学生首先碰到的障碍是“陈年老帐”“与己无关”。怎样帮助学生克服这个障碍,让他们感到历史与现实有关,学习历史对自己的成长很重要,就成为基础知识教学的首要问题。最常用的办法就是从现实生活讲起,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讲起,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比如我们的衣食住行、香港回归、巴以和谈、中日交流等等问题,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问题,启发引导,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是具体的、丰富多彩的,只有类似的、而没有完全相同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学习认识历史就要认识这些具体的事件、人物和现象,也即事物的特殊性。所以,基础知识的教学,应当通过语言、直观教具、声像资料等手段再现历史的画面,形成历史的表象。只有形象鲜明,印象深刻,才便于记忆和巩固。

  学习基础知识又不能停留在感觉和表象的阶段,必须在具体的史实中,经过科学的抽象,升华出理性的认识。这是更重要的基础知识。我们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接受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鉴今,指导实践,提高我们观察分析历史问题与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认识论来说,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解才解决本质问题。“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①

  3.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基础知识。历史的基础知识中有许多的年代、人物和事件,怎样帮助学生去掌握它呢?经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方法,比如记忆历史年代,就有理解记忆、形象记忆、系统记忆、对比记忆、联系记忆等等,不管用什么方法,关键还是勤学苦练,熟能生巧。不背是不行的。必须熟练地记住那些最重要的事件的年代,如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1840年、1919年、1921年等等,以它们为历史坐标轴的基点,然后按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不断扩展应记忆的年代,记忆得越多越好。特别对低年级学生,更应当强调这一点。要向前辈学者陈寅恪、陈垣等学习,对史实倒背如流。如果什么都要靠查辞典、工具书,那就很难有什么成就。

  再比如对历史事件,就要告诉学生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其客观必然性,也有偶然的因素。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就要分析时代背景与客观条件,也就是根本原因(客观必然性)。同时还要分析具体的偶发因素,也就是导火索。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经过,一般要抓住开始、发展和结束几个阶段,主要是找出事件发展过程的关键点或里程碑。掌握事件的结果,就要看得失成败、经验教训、影响意义等。对历史人物、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等问题,也可以总结出一些掌握的方法和一般思路。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摸索积累和总结。

  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不是单靠听老师讲课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因老师教给了一些学习方法就能实现的。学生要掌握基础知识归根结蒂还要靠在老师指导下的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这是因为从学习理解(认识)历史问题,到掌握运用(实践)还有很大的距离,还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完成这次飞跃。这是要靠学习认识的主体来完成的,是一个不断加深与提高的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不是很多的,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尽量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比如让学生简单复述学习的内容,就事论事发表点看法,透过现象看本质,发表些议论和观点,如果再能联系现实问题发表些议论,那就更好了。例如,讲完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就可以让学生议论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为什么“马上得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这里有没有普遍的规律性,等等。因为课时紧,不可能每堂课都这样作。但教师只要具有这样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就可 以有意识地选择若干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再和课外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日久必见功效。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课是社会科学的基础课,是思想性、政治性很强的课。通过历史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之一,也可以说历史课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历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历史课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1991年,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指示,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了《总体纲要》,要求历史课“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阶级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基础,使他们成为21世纪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正如国家教委的通知中所指出的:“这是关系我国世世代代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大问题,是学校教育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紧迫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和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应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方向教育,让学生热爱具有悠久历史与光辉灿烂文化的伟大祖国。一百多年来由于中国政权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我国落后了。中国人民具有反对侵略、支持正义、不畏强暴、维护自由的革命传统,许多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抵御外侮、寻求真理、捍卫中华,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站立起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要坚定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二是思想观点教育。要教育学生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观点,要能初步站稳脚跟,当各种错误的思想观点思潮袭来的时候,能够初步分辨、抵御和批判。三是道德品质教育。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先进人物、志士仁人、英雄豪杰,是我们民族的楷模。他们的嘉言懿行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是我们进行道德品质修养教育的好教材。我们要从历史中学习怎样做人,做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怎样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呢?

  1.以知识为基础,寓教于史。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基础知识,不能脱离史实来进行,脱离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变成空洞的说教,因而也就苍白无力了。历史课不同于政治课和语文课,它必须通过丰富具体的史实进行教育,这是它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唯其如此,它才最生动感人,最有说服力。所以,我们用不着采取“穿鞋”、“戴帽”、贴标签的方法,只需要深入地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就可以了。比如讲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王权神圣,人们必须服从法老的统治。有经验的老师讲这个问题时,用了这样几句话“上埃及与下埃及两个国王都是奴隶主头子,都残酷地剥削压迫奴隶和农民。上埃及国王头上戴着白帽子,上面蹲着一头鹰;下埃及国王头上戴着红帽子,上面盘着一条蛇。”通过这样的知识,典型的材料,把奴隶主头子的凶暴本质,形象鲜明地表现出来,很有感染力。

  再比如讲中国原始社会的解体,夏王朝的建立,课本说“禹死后,他的儿子启,杀死伯益,继承禹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北京165中学已故特级历史教师时宗本,讲完了这段史实后就提问学生,夏启破坏禅让制,建立起“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呢?还是倒退呢?是有功呢?还是有过呢?一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议论纷纷,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从个人的角度看问题,夏启杀死伯益、打败有扈氏,实行世袭制,好像是个人专制,是历史的倒退。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夏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奴隶制对原始社会来说,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尽管这种进步是建立在残酷的阶级压迫与剥削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对学生进行了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教育。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少教师喜欢用比较、对比的方法,古今对比、中外比较。例如讲“郑和下西洋”就与“哥伦布的远航”对比,从船队规模、时间先后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郑和比哥伦布远航时间早、规模大,表明直到明代前期我国的科学技术仍然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以此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做不是不可以,但有简单化的毛病。哥伦布的远航正处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始资本积累”时期,到东方寻金成为远航的直接动机。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大批东来,使东方逐步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改变了东西方历史的发展道路。而郑和的远航虽然时间早、规模大,但从背景和影响来看,却远不如西方新航路的开辟。当然,这些问题需待学习世界史后才能联系。我在这里只想说明,采用简单类比的方法容易出毛病,教师要慎重从事,留有余地,不可绝对化、简单化。

 

 

  2.联系实际。实际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现实生活,二是学生的思想认识。

  历史与现实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正在谱写着的历史。讲授历史只有联系现实生活,才能把历史讲话,才能使人感到有用,才能发挥它的资治育人的功能,否则,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它就成了陈年老帐、故纸堆,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李大钊说“历史是死的,但解喻是活的,与时俱化的。”这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为今天的现实生活服务。例如,讲明末李自成起义,讲他进北京推翻明朝,以及他的领导集团迅速腐化而失败的历史教训,就可以联系1944年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郭老当时写此文是针对国民党的,用明朝的腐败走向灭亡,影射国民党的黑暗腐朽统治也将走向垮台。所以,此文刚一发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立即组织御用文人写文章反驳。延安《解放日报》转载了郭沫若的文章,毛泽东慧眼识珠,立即将此文作为整风学习文件转发全党学习。他是想借鉴李自成骄傲失败的历史教训,告诫全党力戒骄傲。所以,直到1949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进北京的前夕,还念念不忘地说:“我们要进京赶考,我们要考试合格,不学李自成。”

  1994年是李自成进北京失败350周年,也是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发表50周年,中国史学会、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学术团体,不久前开学术座谈会纪念此事,是为了借鉴历史联系现实,防止骄傲、反对腐败,把我国的干部队伍建设好,使政权巩固。这件事非常典型地说明历史是死的,但解喻是活的,与时俱化的。我们应从中受到启发、讲授历史应密切联系社会现实生活。但这种联系必须经过缜密思考,精心设计,不能漫无目的,信手拈来,更不能生拉硬扯,牵强附会。还必须坚持以课本、教材、知识为基础,适当联系现实问题。比如讲鸦片战争就可以联系《南京条约》割让香港,100多年来我们受列强欺凌宰割,贫困落后。建国40多年来,我们祖国蒸蒸日上,日渐强盛,将于1997年收回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我们要把祖国建设好,没有强大的祖国作后盾,一切都无从谈起。落后是要挨打的。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联系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收到实效。改革开放以来,学生的思想很活跃,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认识问题,也有思想问题。比如,对香港的发展问题,认为英国100多年的殖民统治反倒使香港发展起来。有的甚至提出抗美援朝还不如志愿军不过鸭绿江,不过江也许发展得更快。总之有一种崇尚西方的思想,认为西方民主、自由,经济文化发展等等。还有一类追求个人的自我发展,搞自我设计,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认为雷锋、焦裕禄、王进喜是傻子,认为大学生张华因救一个农民而牺牲是不值得的。更有甚者就是赤裸裸的拜金主义,有人落水呼救,先得讲好价钱才能救人……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有一定的时代背景,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在商品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出现的,解决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作为一个历史教师,我认为不能视而不见,畏难而返,要面对现实,知难而上,帮助青年解决这些思想认识问题,负起历史教师的历史责任。

  我们可以结合历史教材,通过史实说明西方民主的发展进程和局限性,可以结合史实分析香港、台湾发展的条件和特殊性,通过史实向学生说明个人发展与集体、国家发展的关系,个人作用与群众创造历史的关系……等等。这种说明一定要实事求是,要一分为二,要使人信服,不可假大空。当然,我们不可以“包打天下”,要与政治、语文、社会等学科结合起来一起进行。也不可就事论事,学生有一个什么具体问题,就解决什么具体问题。而是要抓根本,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认识历史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

  3.言传身教。历史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教师的言传身教就起着关键的决定性的作用。一是言行一致,教师讲的也应当是自己做到的或努力追求的。二是为人师表,起示范作用。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学习的楷模。没有这两条思想政治教育就很难有实效。像特级历史教师时宗本、陈毓秀,他们不但有渊博的知识,而且有高尚的师德,是公认的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他们讲的《文艺复兴》《土尔扈特的回归》等课给人以美的感受,发人深思,催人奋进。我个人也有这样的体会,我饱含激情地讲授“三·一八”、“一二·九”等运动和红军长征,往往使学生动情甚至泪下。有些历史教师听我讲授这些课题后,往往请我到他们所在的学校,为全体学生讲课,也收到好的效果。但我们有些教师,平时松松垮垮,放荡不羁,上课时讲授井冈山红军战士的艰苦生活,联系现在学生的怕艰苦、图享乐,教师讲得不严肃,学生听了一笑了之,根本起不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同样的内容,同样的道理,不同的教师讲授,效果大不一样。我们育人要先律己,要在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可以说在学生面前无小事,不能不拘小节。

(三)关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初中历史教学,要求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里既包括一般的能力要求,如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也包括学习历史的特殊能力。历史学科有它自己的特点,它学习的内容是过去了的事物,不能再现,不能直接观察,只能凭借前人留下的文字、文物、资料、遗址等进行间接观察。历史活动是通过具体的时间、空间、人物和事件表现出来的具体的事物,学习观察历史就必须把它放到特定的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历史的发展是前后相继不能割断的,学习观察历史就必须把具体的历史问题,放入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找到它所处的位置和历史坐标,理清发展的脉络和前因后果,也就是纵的考察。历史包罗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等等,学习观察历史,就不能简单化,要考虑它的复杂性,分析诸多因素之间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历史虽然是客观的存在,但是学习观察者却是一个个主体,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具有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的人,观察认识历史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唯心主义者胡适,把历史比喻为可以由人任意打扮的女孩子,历史完全成了主观随意的 东西。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人类认识史,吸收合理的成果,创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在人类认识史上起了革命。只有运用这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正确的观察分析社会历史问题,才能“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否则,只能“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历史上这样的事例是很多的,正反两面都有。我们要接受历史的经验教训,坚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教育,培养他们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能力。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认为对初中学生要培养以下一些能力。

  1.学习表述能力。这里包括一般的学习表述能力,如阅读、听课、笔记、口头和文字回答问题等能力,也包括特殊的学习表述历史的能力。学习表述历史就要求:①掌握历史年代,懂得公历纪年,会列年表、大事记;②初步了解历史地理知识,会看历史地图、能填充历史地图,记忆基本的历史地名;③能讲历史小故事,复述讲课的内容,讲一个事件或人物;④说明解释一些历史名词、概念或问答题。

  2.理解运用能力。历史现象是复杂的,如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如何深入理解历史现象概念和问题,就必须具有历史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初步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包括:①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前进的,是有着客观的发展规律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不是外在的精神力量,而是社会内部的物质力量决定的。是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斗争的结果。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推动着历史的前进。但是这并不排除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④阶级斗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我们观察分析阶级社 会历史的根本的观点和方法。⑤全面地、联系地、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不能片面的、孤立的、绝对的看问题。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运用知识的能力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不断提高。最简单的运用知识就是课堂回答问题。较高层次的运用知识是把所学的历史知识同语文、政治、地理、社会等学科联系起来,同有关的小说、戏剧、电影等文艺作品联系起来,说明该作品或问题的时代背景、因果联系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如果能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说明一两个社会现实问题,那就很有成绩了。例如“四五”运动、苏联解体、海湾战争等。

  3.研究创造能力。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不是培养历史专门人才,提出培养研究创造能力似乎不太合适。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出现了许多新事物,也需要培养具有很强的研究创造能力的适应新形势发展的人。研究创造能力也不是高不可攀,在学习理解和掌握运用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就含有研究创造能力的因素,它们之间没有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事实上在中学生中出现过一些有研究创造能力的人。如北京二中王晓同学,以地名为经、以历史事件为纬,编写了一部24万字的《中国历史地理小辞典》。刘慧军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史料,写了一部30多万字的历史小说《光武帝》。还有不少中学生写出了有一定水平的历史小论文,被一些期刊采用。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中要贯彻与渗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给学生留有创造思维广阔驰骋的天地。学习、运用、研究、创造是相通的,是一个逐步提高与深化的过程。

  最后,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1.以知识为基础,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础知识,一个闭目塞听没有文化知识修养的人是很难有较高的能力的。但知识又不等于能力,特别是死读硬记杂乱无章的知识充塞头脑反倒使人愚笨。只有学得生动活泼、理解深刻,而又注意在实践中应用的知识,才可能转化为能力。所以,培养能力不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进行了,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要心中有数。前边提出的那些能力,应当在哪个年级进行,通过什么基础知识、手段和途径,都需要教师有明确安排。上海有些中学分年级列出了培养能力的目标和要求是可取的。我还主张,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对能力的要求,列出一些专题,除了平时教学结合教材进行培养以外,还可以集中进行讲授和训练,类似于语文课本对语法、文体的知识处理那样。

  2.以思维能力为核心,教师要起示范作用。观察社会历史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恩格斯说“没有理论思维就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没有正确的观点统率,知识就是一堆无用的东西。”所以,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在讲课中就要以身作则,处处注意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为学生作示范。日积月累,积以时日,就一定能收到效果。如前文提到的时宗本的讲授夏王朝的建立,以及他讲的《文艺复兴》等课,都是很好的范例。

  3.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能力是靠训练培养的,是靠实践锻炼提高的,也是通过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了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能力就无从谈起。教师水平再高,讲得再好,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认识、观察、实践活动。学生在学校的实践活动就是学习和运用知识,通过阅读、听课、思考,小组议论或课堂讨论,口头或书面回答问题,以及写历史小论文或读史一得等活动锻炼提高自己的学习观察能力。最好能走出小课堂,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访问历史事件的参加者,进行社会调查等等,这是养历史观察分析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四、修养与提高


  我是1952年师大附中高中毕业后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的。当时国家因教育事业的发展急需教师,我们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仓促上马了。尽管我的学习不错,又于1950、1951年教过儿童夜校,但因没有学过历史专业知识,一切得从头学起,所以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特别是教育事业大发展,领导上重视培养青年教师成为骨干力量,我于1956年就被任命为历史教研组长,担任高中三年级的历史课,我当时22岁,比高三学生大不了四、五岁,又是初教胡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尽管我很努力,又去听教同一内容的谢承仁老师的课,但还是有许多问题讲不清楚。我记得讲完“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分化,下课后学生拿着课本问我:“‘五四运动的发展分成了两个潮流。……另一部分人则走到资产阶级的道路上去,是形式主义向右的发展’。老师这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形式主义向‘左’的发展呢?”我没有读过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也确实不懂什么是形式主义向“左”右的分化,半天无法回答。这件事给我一个教训,教历史不但要钻研史实,提高业务水平,还要学习钻研政治理论,提高思想水平。从此,我就开始了系统的政治理论和业务进修。我参加了北师大历史系函授学习,通读了《毛泽东选集》,并重点学习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篇目,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才大有长进。

  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进修与提高,我现在虽然积累了一些知识与经验,但仍然感到历史课难教。这是因为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无所不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虽不能样样专精,但必须有所涉猎,成为邓拓、吴晗倡导的“杂家”。而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要把课本中提到的问题都搞清楚十分困难。比如关于祖冲之推算圆周率、僧一行测定子午线等等,都需要请教专门家才得以弄明白。在这方面我曾向时宗本老师学习。他是北京历史教学界公认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他念过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知识基础深厚,并且辛勤耕耘,好学不止。为了弄清宗教问题,他访问求教过牧师、阿訇和居士,为了讲清《文艺复兴》中提到的那些人物和作品,他看了原作和许多人物传记。所以讲起课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就中学教学的需要来看,我认为有关历史纪年、历史地理、民族、考古、宗教与目录学方面的知识应准备的更多一点。

  历史课与社会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学习历史是为了“资治育人”,“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教师不是政治家,很难从政治现实的角度评价历史,总结经验。但我们是教育者,我们的教学又离不开政治。国内国际每天都在发生着一些重大事件,今天是政治现实问题,明天就会成为历史问题,就会成为我们教学的内容,像“四五”运动、苏联解休、东欧骤变,像日本政界某些人物时而为侵华战争辩解,像美国时而拿人权问题指责我们,等等。这些我们都回避不了,在教学中应有鲜明的立场和政治态度。列宁说决定教学的政治方向的是教师。教材编写得再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但教师不按教材讲授,另讲一套,或用错误的观点讲授,教材的优点就得不到贯彻。记得“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过一次理论务虚会,有些人的发言制造了思想混乱,从否定“文革”到否定毛泽东,从否定毛泽东到否定毛泽东思想,以至否定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的历史。这股思潮很快传到学校,影响着教学的进行。我对此提出个人的不同看法。不久,邓小平同志鲜明地提出要“四个坚持”,才使局面好转,混乱的思想得到澄清。

  历史课是思想性很强的一门课,需要有正确的理论观点的指导,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历史课本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编写的,教师缺乏理论修养就很难驾驭教材,往往出现观点的错误。记得50年代中期,北京一中的一位老教师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就提出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观点,没有对国共两党的抗日进行阶级分析。这是可以谅解的,因为刚解放不久,老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学习还不够深入,难免还出现一些唯心主义观点。但到80年代中期,我听一位青年教师讲抗日战争,他介绍了国民党正面战场将士的抗日活动,这是可取的,但对国民党的抗战和它的片面抗战路线不作阶级分析,则是个缺陷。这是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由于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意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统率教材,教学中出现了就事论事,为教学而教学的倾向。

  历史是社会现象,复杂纷纭。学习研究历史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和观点的指导,就不易看清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中国古代史专家金景芳教授说:“没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我掌握的那些文献材料或者不能解释,或者只是一些没有联系的死东西,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于是我边治史边读马列书,越读治史越有体会。”戴逸教授说:“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只能搜集、排比历史资料,描述历史过程的个别片段,而不能认识历史的规律和本质,有的甚至会误入歧途,得出谬误的结论。”治史如此,教学也是如此。我自己也有一些体会,如果说我的教学有一点特点,有一点成绩的话,那也是得益于政治理论的学习与修养。我的业务基础并不好,1956年教胡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成为我教学生涯的转折点。我热爱中共党史和毛主席著作,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学习钻研能够找到的一切材料,有时兴奋得难以自控,好像每个细胞、每根神经都抖动起来。从这里开始逐步扩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史学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下过苦功啃过几本马列的书,像《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等。虽不能都懂,但受益不浅。我的教学以生动活泼,感情充沛与理论分析见长。我比较重视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内在联系与影响作用的分析。讲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我把它们放在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总的分析。说明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对挽救民族危亡采取了不同的办法和主张。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都在历史舞台上表演过了,都失败了。领导革命的责任历史地落在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这是客观的历史的必然,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历史教师除了具备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修养外,还须具备教育理论的修养。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上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不断被介绍到国内来,像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的发展理论和“高难度”、“高速度”的教学原则等。我国的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法的改革也呈现出异常活跃的景象,例如有关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就发表了不少论著。此外,像学科教育学和教学法的研究,也有不少论著发表。教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它自己的原理原则和规律性,历史教师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和原则,才能在教学改革中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感到教学能力的锻炼提高十分重要。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位教师业务知识与理论修养功底深厚,但教学能力差,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另一位教师虽然业务知识与理论修养功底较差,但教学能力强,课堂教学效果反倒很不错。可见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教学能力包括钻研组织教材的能力、讲授教材语言表达能力、板书绘图写字运用教具的能力,以及组织教学课堂应变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提高主要靠教学实践的锻炼和经验的积累。但对青年教师来说,能够集中一段时间系统地听一两位有经验 的教师的课,则是提高的捷径,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北京一中时,系统地听过谢承仁老师的课,后来因工作需要又较系统地听过宋毓真和时宗本老师的课,受益匪浅。

  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师最重要,无论如何也要下功夫练好。谢承仁、宋毓真老师的语言简练、严谨、准确,逻辑性强。如果实录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时宗本老师的语言生动、幽默、含蓄,常常能够引发出活跃的课堂气氛。例如讲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讲到劳动价值论时,时老师提问学生“空气和水对我们重要不重要?”学生答“重要”。老师接着问“空气重要多少钱一斤?”同学们都笑了。这说明空气虽然重要,但是没有人的劳动就没有价值,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本来是比较难讲的概念,三言两语,言简意赅,印象非常深刻。还有一次讲英使马戛尔尼来华,朝见乾隆要求扩大通商,乾隆不允,回书说“中华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时老师解释说:“你英国的呢绒哗叽再好,也比不上我们的绫罗绸缎;你的四轮马车也不如我们的八抬大轿坐着舒服。”一句话说得学生兴趣盎然。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提高理论业务水平,只有对问题理解得深刻,才能表达得正确、准确。但也确有一个技能技巧问题。有些人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这就要靠有目的的练习,多听、多看、多讲。时宗本老师阅读广泛,特别爱读历史小说和文艺作品,像莎士比亚的戏剧、雨果的历史小说和大小仲马的名著。我也有这样的体会。我喜欢读中国的古典名著,特别是《红楼梦》读过好几遍。也喜欢读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作品和曹禺的戏剧。我认为这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钻研组织教材的能力是个无止境的需要长期努力的目标,是个精益求精的过程。教材课本的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时数的安排也不断变化,同样的内容给小学、初中、高中、成人讲授就有不同的讲法……这一切都要求教师有钻研组织教材的能力。不管你让我给谁讲课,不管你给我安排讲授多少课时,我都能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任务,这就是教学组织教材能力的体现。要作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前些年,教材内容多,课时紧,不少教师反映完成进度有困难。宋毓真老师却能堂堂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保证高质量。原因就在于她备课认真,一丝不苟,严密组织,突出重点,精心设计,事先预讲,不断修订,精益求精。她讲的《战后初期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就是很好的范例。这一章教材内容庞杂、头绪繁多,牵涉到很多国际会议和条约,只讲两个课时。宋老师把课本的五个子目改为三个,以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为重点,围绕重点组织材料。在说明巴黎和会被英、法、美三巨头操纵时,她说:“英国谁来了?首相劳合·乔治。这个圆滑而又狡黠的政治家,完全代表英国这个老牌帝国主义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他最仇视已经发生十月革命的俄国。法国谁来了?总理克里孟梭。他已70多岁,说话声音沙哑,外号叫老虎总理,是个典型的复仇主义者。他的野心是在欧洲称霸。美国谁来了?总统威尔逊。此人原是大学教授,后来当了校长,又当上了总统。他口头上标榜和平,率领着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出席会议。”短短几句话就把“三巨头”的特征,阶级属性,所抱目的刻划得淋漓尽致。而说到德国代表与会,宋老师说:“开幕式那天,战胜国代表坐好了以后,才把德国代表从旁边一个小门引进来,列一列席,就算他开完会了。等着战胜国如何处理,他签字就完了。”把巴黎和会帝国主义战胜国宰割掠夺战败国的实质形象地揭示出来。宋老师的课既生动形象,又系统全面,重点突出。她在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后,还要试讲一下看看时间是否合适,以便再修改。这种组织教材锤炼艺术精品的精神,使得宋老师的课堂教学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历史教师有选择地进行一些研究与写作,对提高自身修养和教学质量是必要的有益的。中学历史教师队伍中人才济济。早在50年代末期,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主编《中国历史小丛书》与《世界历史小丛书》时,就从中学文史教师中动员数十人参加编写。这一工作不仅在广大群众和青少年中普及了历史科学知识,而且培养锻炼了一批人才。此后,有的教师参加了北京市历史教材的编写工作,有的被选入高等院校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我就是从1959年起参加北京市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工作的。我的体会是搞了一点历史教学问题的研究与写作,就好像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上了一层新的台阶,眼界开阔了,对问题的理解深刻了。科学的治学方法和态度与学习、教学是相通的。只要突破一点,取得经验,就会对平时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历史教师最重要的修养是思想品德修养,是对教育事业、历史教学和学生的热爱,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几十年来有成就的老教师无一不是把全部心血奉献给教书育人的普教事业的。像特级历史教师时宗本,自幼饱经忧患,经历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人民大众的苦难。1945年报考燕京大学历史系,翁独健教授问他为什么要学历史,他说“为了将来搞宣传搞教育,激发起中国人民的爱国心和自信心,摆脱贫苦落后的状态。”1949年大学毕业后,虽然有高校和研究机构让他去工作,但他毅然选择了到普通中学教历史课。几十年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对从事中学历史教学感到欣慰,直到晚年仍满怀激情地说“如果让我重新选择职业,我还会选择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年逾古稀的宋毓真老师是燕京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1945年以来一直从事中学历史教学,1974年退休。1978年被学校请回担任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她主动承担了高中一年级“慢班”的历史课。这个班全是后进的男生,被称为“秃子班”,不爱学习,破罐破摔。宋老师非常同情热爱他们,认为他们是遭到摧残的发育不良的幼苗,以慈母的爱心,高尚的道德风范和“滴水穿石”的精神,温暖、感化、陶冶、教育他们,终于使这个班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我也是因为热爱教育工作,1952年高中毕业后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留校工作的。刚工作那几年,学校的纪律不好,学生上课闹。我当班主任的一个班,一位数学老教师上课,因课堂纪律乱,气得老教师给学生磕头。这一下激起了老师们的不满,引起校方重视,要抓几个带头的学生给以处分。我认为学生们就是淘气,没有恶意,还是应从爱护出发给以教育。直到40年后的今天,学生们见了我还常常谈起这件事,认为我当时那么年轻,就能冷静地处理这件事是很不容易的。这件事对他们的影响教育是很深的。教师要教书育人,勤其业,乐其道,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思想品德修养。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特别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商品经济和金钱物欲的诱惑下,道德品质的修养就更为重要。我们要坚持“正其心,修其身”,全身心地投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事业中去,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总之,历史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素质,应当从德、才、学、识各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作为在职的历史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可以采取许多途径和方法,就我来说,主要是采取了三种途径。一是在工作实践中学习,结合工作的需要,不断地读书、钻研、思考、总结。这是最主要最经常最实际的途径和方法。二是不脱产的系统进修。我从1956—196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函授班学习,系统地进修了大学本科的课程,弥补了学历之不足。这为我日后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向社会大课堂学习。我不放过各种机会参加学术活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利用这些学习活动提高自己。我是以教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见长的。我阅读过大量的党史资料,系统学习过《毛泽东选集》,遗憾的是没有实地参观访问过革命圣地。延安是党中央和毛主席渡过13年的地方,我向往延安。1970年到1973年,我有机会去延安插队,带领知识青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对我来说是一次生动实际的中国革命史教育。

  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历史博物馆、凤凰山、王家坪、杨家岭和枣园等革命遗址,比较系统地了解了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以前学过的有关党史的许多内容,在这里得到了印证。我们参观了中央党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和鲁迅艺术学院等旧址,了解到广大白区革命青年,热情奔赴延安,追求革命真理,献身革命事业的感人事迹。我们参观了文艺座谈会与“七大”开会的会址,毛泽东和白求恩、毛岸英谈话的地方,以及纪念张思德发表《为人民服务》的讲话台,受到深深的教育。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了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张思德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深入安塞山中烧炭,默默无闻,窑塌牺牲,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毛岸英从苏联留学归来,毛泽东让他下农村去念社会大学,情真意切。站在这些地方,追思先烈的事迹,使我们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我们还访问了大生产运动中的劳动模范杨步浩、参加过延安整风运动的离休干部谢老汉以及在开荒运动中被誉为“气死牛”的老英雄郝树才。当年在大生产运动中,中央领导人和战士一样都有劳动定额,杨步浩看到毛主席工作繁忙还要完成生产定额于心不忍,就主动提出为毛主席代耕,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从此,他和毛主席一家结下深厚情谊。

  1944年春节,杨步浩和延安18乡的乡亲们给毛主席拜年,扭秧歌送金匾,上书《人民救星》四个大字。三年困难时期,杨步浩听说毛主席也不吃肉同人民共患难时,心中非常惦念,又背上小米和红枣来北京看望毛主席。1976年毛主席逝世,杨步浩再一次来到北京,站在毛主席遗体前,老泪纵横,捶胸顿足。这种领袖同人民心连心的动人情谊,使我永志不忘。经过大生产运动和延安整风,使党和人民更加亲密无间,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

  陕北的经济文化是比较落后的,延安的生活也是十分艰苦的。三年的插队生活,使我比较地了解了农村,了解了中国的社会和国情。毛主席最懂得农民,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刻的理解。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通过农村实践,对毛泽东思想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应当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五、教研与进修


  教育之道,教师为本。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素质的提高,除了靠他本人努力外,学校和各级教研与进修部门负有重要的责任。我自1973年返回北京后,一直担任北京市东城区历史教学的教研与历史教师的进修工作。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认识和做法,提出来供同行们参考。

(一)教学研究工作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的研究、探索、提高。教师本人和学校历史教研组是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基础,市区教研部门应当给以帮助指导,是为教师和学校服务的,绝不能颠倒过来。这是需要首先明确的。有了这种认识,市区教研部门就要深入学校,向教师们学习,帮助总结经验,用以指导面上的工作。东直门中学历史教研组是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先进单位。这个组有两位富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宋毓真和李青萍,她们不仅是学科业务带头人,而且德高望重,为人师表,受到全组教师的尊敬。四位中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带动下,也都好学上进。全组形成了钻研教学的好风气。我组织市区的力量,深入到这个教研组,参加备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和全组教师一起,总结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帮助中青年教师更快的成长。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出版了宋毓真老师的经验集,帮助青年教师谭天成长为业务骨干,使东直门中学历史教研组成为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一面旗帜,对推动东城区乃至全市的教研工作起了很大作用。

  教研工作主要是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它对于教师备课,深入领会和掌握教材、贯彻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帮助。研究教材教法有的以课本编章节为单元,有的以问题为单元来进行。以课本编章节为单元,请讲该单元有专长的教师来作辅导,作示范,解答教师们备课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初教历史课的教师来说感到解渴,帮助大。使用新教材,采用这种方法也比较切合实际需要。对于中老年教师来说,以问题为单元,进行专题研究,似乎更合于需要。例如知识的系统、结构、层次,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课题。东城德育教研室以爱国主义教育为课题,组织各科教师进行专题研究,编写出了一套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我针对着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组织了一个十几位教师参加的课题组,先从学习教育理论入手,请北京师大的专家来讲课,然后讨论消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看法和实施意见,最后大家选定课题,都来讲一节观摩研究课,经过互听互评,总结出经验体会,写成文章。这一项研究写出十来篇文章,有些已被历史专业报刊采用。

  教研工作经常的大量的活动是组织教师备课、听课、评课和进行专题研究,但也要创造条件开展一些向社会大课堂学习的活动。教师平常工作辛苦,难得有机会外出考察。市区教研部门就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提供给教师这样的机会。我在负责这项工作时,进行过四类这样的活动。一是走出去向同行学习,比如向北京市西城陈毓秀老师、向北京市顺义县张镇中学的谢老师学习。二是请进来,请外单位的优秀教师来我区讲课,如闫崇年讲明清史,马执斌讲北京乡土史等。三是组织参观考察与教学有关的文化文物遗址,如北京的云居寺、大葆台、上宅文化、山戎墓等,山西大同云岗石窟、五台山佛教圣地等。四是组织一些专题调查研究活动。为了给平谷县编写乡土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组织了十几位教师,几次去平谷调查,在鱼子山、南山村、熊耳寨、镇罗营等村镇,调查过去的革命斗争史和今日的生产建设成就。虽然条件艰苦,但教师们感到收获大。所编写的《平谷革命斗争史》,不但平谷县使用,也为东城区的学生提供了一份乡土史的读物。

  开展教研活动过去注意不够的是关于学生学法的研究。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活动有它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性。过去我们只注意在毕业班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整理、提炼所学的知识,为了提高应考能力,这也是需要的。但在平时如何帮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主动则缺乏研究。其实,有些教师在这方面还是下过功夫的。例如,东城区124中的李榕老师,在教高一年级的世界史时,讲到巴黎公社这一章,她没有采用传统的方法,而是设计了发挥师生双方积极性的单元程序教学方案。先由教师提纲挈领地介绍这一章的内容和学习的目的要求,然后同学们阅读课本和课外读物,展开课堂讨论,最后以两小时的诗歌朗诵联唱的晚会形式作结。形式生动活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了主体作用,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革命传统教育。事隔多年,仍然历历在目。还有的教师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开展“学史一得”活动,鼓励学生写小论文,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开展教研活动有着广阔的天地,切不可把工作局限在考试研究的狭小范围内。开展教研活动要立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服务于学校基层,适合教师的需要,要建立一支教研员骨干队伍,这是我工作中最主要的体会。

(二)教师进修工作

  教师进修工作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属于“百年大计”。建国40多年来,教师进修机构已经几起几落,因此有人就认为它是短命的,可有可无。这是一种误解。机构有时建、有时散,但工作是客观需要,不可或缺的。这是因为教师从 事的是教学工作,他要把科学的、先进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仅就这一点来说,他就需要不断进修。随着人类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开展,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进步,新知识是层出不穷的。不管教师是何种学历毕业,过若干年就要补充、更新知识。从科学技术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和教师的教学实践来看,目前阶段以五年左右教师集中进修一次为宜。教师进修的内容,除了补充更新知识外,还要提高业务能力和师德修养。它的着眼点在于根本提高教师的素质,是从比较长期的视角考虑问题,而不在于课本一章一节的讲授。这是它与教研工作的本质的区别。

  教师进修工作也要为学校基层服务,考虑教师的实际需要。从近十几年的工作来看,它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一是粉碎“四人帮”后的最初几年。由于“四人帮”搞影射史学,利用历史搞评法批儒,为他们篡党夺权的政治目的服务,结果搞乱了历史,真假难辩。这一阶段的进修主要是在北京历史博物馆举办大型讲座,请白寿彝教授等专家,分专题批判“四人帮”,拨乱反正,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使教师讲课有所根据,心中有底。二是80年代初中期这七八年。由于教学工作走入正轨,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急需大批高质量的人才,由于“四人帮”的破坏造成教师队伍的严重滑坡,急需全面系统地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我们与北京师大、北京教育学院共同努力,举办了以提高学历为主的大专进修班。经过几年努力,举办了两三期,使学历补课进修基本结束,绝大多数教师已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三是自80年代末到现在,主要是继续教育阶段。继续教育属于成人终身教育,即教师学历合格后的在职进修,现在正在进行第一轮的培训,明年基本结束。继续教育按教师的职称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档次进行。初级教师以熟悉教材教法、培养教学的基本功为主,中级教师以增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为主,高级教师以总结经验专题研修为主。

  教师进修工作的组织形式,现在主要是采取班级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形式不利于学员的参与,不利于发挥学员的积极性。特别是提高学员的业务能力和师德修养的内容,更不宜采取这种形式。有些学科把学员听课、讨论、课堂教学实践、互听互评、撰写论文结合起来,收到好的效果,对提高业务能力和师德修养起了显著的作用。近几年来,又把微格教学引入教师进修工作中。所谓微格教学就是利用摄像、电视等现代化的手段,对某种教学技能技巧进行专门训练的小型观摩教学。比如关于导入新课的技能,课堂提问的技能、巩固小结的技能等。它的好处是小型、集中、见效快,不但同行们可以听课评论,教师本人也可以看到自己教学的形象,易于发现问题,纠正毛病。历史高级教师研修班利用微格教学手段,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集体研讨,写出了一部中学历史教学的技能技巧训练,已列入《北京教育丛书》出版。这个高级研修班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丝绸之路考察,不但考察了闻名世界的敦煌石窟、麦积山、炳灵寺、嘉峪关、高昌故城等历史文物古迹,增长了历史知识,还参观了玉门油矿、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刘家峡水库等现代企业建设设施,进一步了解了国情。他们以社会为大课堂,沿途向社会各界人士学习,提高了师德修养。这个班为继续教育开创了新路。

 

 

  第一轮的继续教育属于全员性的教师进修,所有教师都必须参加。初级教师要完成180课时,中级教师要完成240课时,高级教师要完成360课时。这种全员培训比较正规,对于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起了很大作用。但缺点是没有重点,不够灵活,不能适应多方面的需要。今后的教师进修工作,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继续教育,要突破原来全员培训的框架,以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把提高业务能力和师德修养放在重要地位。二是学历教育,目前国家教委规定的合格学历,小学教师为中师毕业,初中教师为大专毕业,高中教师为大学本科毕业。根据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合格学历肯定会有所提高。目前国家教 委和北京市正在考虑制订方案。教师进修院校应责无旁贷地完成这项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的任务。

(三)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

  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占有重要地位。建国初期和50年代参加工作的教师,绝大部份已经退休,60年代初期高校毕业的教师,也即将离开教学第一线。现在,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有1/2以上是青年教师。他们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勇于进取、大胆改革,是历史教学的一支生力军。但是,教学骨干力量还较弱,特别是学科带头人还没有成长起来,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力量能够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像“文化大革命”前北京市东城区的宋毓真、时宗本、李青萍、王克骏、傅裕文等老师,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北京市东城区历史教学的水平,也使整个区的历史教学在全市名列前茅。我在1956年22岁时就担任北京一中的历史教研组长和高三年级的历史课,向本校和区里的这些优秀教师学习,很快也成长为教学骨干力量。从我个人成长的经历和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在70年代初,我负责北京市东城区的教研和进修工作时,就比较重视对老教师经验的总结推广和对青年教师骨干力量的培养。

  我在平时教研活动的基础上,组织了十几位中青年教师,不是给他们开班上课以提高业务知识为主,而是开展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以提高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我们的做法大体有以下几项:

  1.听课评课:在中心备课组的指导下,选择一些有难度有特色的课,如“资本主义萌芽”、“秦汉时期文化”、“宋元时期文化”等,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分配专人讲授,互听互评。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最有效的办法。有时,再请有经验的老教师作一点示范课,见效更快。

  2.课题研究:提高教学质量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选择大家有兴趣最关心的问题集中力量进行研究,以求有所前进或突破。比如关于提高学生能力的问题,这是80年代中期的热门话题。我们认真下了一番功夫,力图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明点问题,除了集体学习理论进行研讨外,还分了一些小的专题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验,如怎样提高学生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怎样在初中学生中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等。前一个课题北京地安门中学的马志实老师在高一年级利用电教手段取得突破,后一个课题北京二中的张增强老师取得进展。他们写的研究成果的文章都在北京市东城区教科研论文评选中获奖。

  3.组织调查、参观、访问,向社会大课堂学习。我组织他们调查平谷县的革命斗争史,参观北京地区的历史名胜古迹,访问东城区27中的舒成勋老师。舒老师家住香山脚下。我们听说在他家的墙壁上发现了可能是曹雪芹的墨迹,就请他给我们讲在香山一带有关曹雪芹与《红楼梦》的传说。后来,这个地方开辟为曹雪芹活动纪念馆。

  4.分配给青年教师一些教学写作任务,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我们区常常接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讲课写作任务,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近代史讲座、北京电台的历史知识讲座、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的编写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以及总结编写老教师的教学经验集等等。这些任务要求高,有规范,让中青年教师承担一定的任务,并给以具体指导,对他们的成长帮助很大。例如,北京东直门中学的谭天是1965年北京一中高三毕业生,学历浅、经验少。他除了在职进修历史大专学历的课程外,我们和学校教研组配合,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让他上公开观摩课,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讲课、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参考资料和历史读物的编写,以及总结宋毓真、时宗本两位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他的教学水平和写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5.与学校教研组合作,共同帮助青年教师克服缺点。“一个好汉三个帮”,青年人身上更不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需要人帮助。对他们的缺点如有的工作马虎,粗枝大叶,有的心胸狭窄,与组内教师团结欠佳,需要明确指出,帮助他们改正。他们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经常生活在教研组的教师们中间,克服缺点离不开组内老师的帮助。

(四)总结老教师的教学经验

  在教学研究和教师进修工作中,总结和推广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从1979年起,我们用了三四年的时间,总结出版了《宋毓真的中学历史教学》和《时宗本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两本教学经验集,并写过几篇文章在《课程·教材·教法》、《历史教学》等刊物发表,介绍、推广两位老教师的经验,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回顾这一段工作,我有一些想法和体会,提供给同行们参考借鉴。

  1.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是他们用一生的汗水和心血浇灌培植出来的教学艺术之花,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又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带规律性的认识、技艺和方法,是指导教学实践的宝贵财富。总结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是建立和发展教学理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源泉,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的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工作重要,各级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早就该抓,但可惜的是抓晚了。老教育家韩作黎曾和我谈起一件事:北京四中的化学教师刘景昆,教了几十年化学课,他的教学经验异常精邃。“文化大革命”前,北京教师进修学院曾派人把他的课堂教学系统地录音下来,准备整理出书。可是这些资料在十年动乱中被毁掉了。刘老师也因病去世。这成了一件无法弥补的憾事。每忆及此,无比痛心。所以,在韩作黎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时,就把总结优秀老教师的经验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我从东城区历史老教师队伍的情况来分析,感到也是形势紧迫,如不及时抢救,也会发生像刘景昆老师那样的憾事。于是,我便率先进行了这项工作。

  2.组织三结合的小组,发挥整体优势

  我们决定先总结年事已高的宋毓真老师的经验。宋毓真是北京东直门(原女二中)中学的老教师,燕京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已从事历史教学40多年。建国初期苏联专家来华听过宋老师的公开课,非常赞赏,在全市介绍过经验。我们考虑到宋老师年逾古稀,身体不好,不能给她加重负担,决定成立三结合的整理小组,即由北京教育学院东城分院历史教研室,东直门中学历史组和北京师大、北京师院从事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同志组成。东直门中学历史组的教师,长期和宋老师在一起,熟悉她的教学情况,积累了不少资料。这样,使总结经验的过程变成群众性研究探讨的过程。高师的同志熟悉中学历史教材教法,懂得教育理论,他们参加总结有助于使老教师的经验系统化、条理化、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我们三方面的同志精诚合作,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保证了工作的进度和质量。通过总结工作,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也增进了团结和友谊。

  3.排除干扰,提高认识,坚定信心

  当我们总结时宗本老师的经验时,听到了一些议论。个别负责教研工作的同志说,时老师只是知识渊博,他上课就是一个人讲,是典型的传统教学,缺乏改革新意。有的人还说,时老师讲课好,但不好学,缺乏普遍意义。这给我们的总结工作带来一定的干扰,有些信心不足。针对这些说法,我们展开了讨论,统一了思想认识,坚定了工作信心。

  首先,我们认为传统教学经验应当有分析地继承,不应全盘否定。在老一代教师的传统经验中也包含着某些适应时代要求的改革精神。应当本质地辨证地看待老与新、继承与改革,不要采取形而上学的态度。孔子的教学经验可谓老矣,但他的“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因材施教”等原则和方法,却常用常新。因为它符合教育的原则和规律。而“文革”中,某些人搞的“小将上讲台”,却花样翻新,但因它不符合教学规律,只“昙花一现”就凋谢了。宋毓真、时宗本等老教师在建国后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也尝试进行过某些教法的改革,如谈话法、议论式,但因不是他们的长项,没有坚持下来取得成果。虽说他们以讲为主,但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富有启发性。

  其次,我们认为任何优秀教师的教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总结经验只要实事求是地总结其优点和特色就可以了,不心作出全面的评价。时宗本老师的课生动活泼、丰富具体,富有教育性和启发性。他把科学性和思想性、观点和材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基础知识明确突出,基本概念清晰,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爱学、会学。这些经验还是有现实意义的。

  第三,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应当允许百花齐放,流派纷呈。不能用一种流派、一种模式去反对另一种流派、另一种模式。在这个问题上,各级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负责同志,应当特别谨慎。

 

 

  4.艺术之花常开,生活之树常青

  我们知道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理论是从实践经验概括(抽象)出来的。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原则,就是人类长期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的结晶。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就是他们运用这些理论原则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创造。总结老教师的经验,不是只总结出几条教学原则和方法,而是要总结出他们的教学特色,如何运用这些一般规律而演出的丰富多采的剧目。所以,总结经验既要写几篇有血有肉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文章,更要选择典型,搞一些课堂教学实录或录像。只有这样总结出来的经验,才是具体的、有生命力的,可资借鉴的。否则,我们去读那些教育学、教学论等理论书籍就可以了,何必还要总结和推广教学经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我们愿有更多的教学艺术之花开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