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佚名:新课程历史教师需
周明学:新课标下历史教
李清:新课程背景下的“
佚名:新课程中开展主题
孙曙光:新课标下的拓展
庞友海:新情境历史材料
兰辉博客:新课程高二历
泉清鹤来:新课程学习检
泉清鹤来:新课程学习检
泉清鹤来:新课程学习检
最新热门    
 
杨弢:新课程中历史教师角色扮演问题之管见

时间:2009-10-18 17:18:12  来源:杨弢
 

杨弢:新课程中历史教师角色扮演问题之管见   

    自2002年下半年至今,《历史教学》陆续刊发了十多篇新课程下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案例,并且同时配发华东师大历史教学研究专家聂幼犁教授的点评文章。笔者一一拜读,受益匪浅,欲从自己近年来尝试新课改中关于教师角色扮演的体会出发,结合这些案例,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师角色理解上的误区

    新课程改革之前,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和教材的实施者,是知识的“权威”和课堂的“主宰”。在新课程下,教师由单一的“权威”演变为具有多重性的复合型角色。具体地讲:相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讲,教师是国家教育方针的实施者和执行者,是政治型角色;相对于学生来讲,教师是集运动员(参与者、合作者)、教练员(指导者)、裁判员(评价者)于一身的教育实践型的角色;相对于课程和教材来讲,教师是课程和教材的建设者和重构者的学术研究型角色。以教育实践型角色为例,从理论上讲,教师作为参与者、合作者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作为指导者和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又应该是“不平等”的。这种平等性与不平等性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和同一过程中难以和谐地兼容于一人之身,往往导致教师对新角色的理解出现误区。有人认为强调平等性,必然会削弱教师在实践上的主导作用,强调“不平等”性,又会抑制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再加上历史认识与历史结论受到社会民主、现实政治、历史观的差异以及历史学术研究的新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结论不像理科课程那样具有相对的客观性和稳定性,也造成历史教师自我角色理解上的偏差。有的教师以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甘当“听众”
和“旁观者”,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的知识错误与方法错误不及时纠正,对学生学习中历史观的错误也放任自流。直接导致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错位”、“缺位”甚至是“失职”。

    二、新课程实践中历史教师角色扮演的“错位”和“缺位”问题

    在新课程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与评价者。既属于个人角色;又是代表国家和社会的社会角色。作为参与者和合作者的教师具有充分的表达自己真实观点的自由,而作为指导者和评价者的教师,其言论又必须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笔者认为“指导者”与“评价者”才是教师应该扮演的主要角色,参与者和合作者应该是辅助角色;因为教师作为“指导者”和“评价者”至少隐含着四个方面的预设性的含义:

(1)教育是有明确方向和目标的,教师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又要指导学生的身心发展方向,

(2)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文化上的优势。

(3)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4)受教育者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因此,历史教师作为社会角色出现在历史课堂上,他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执行者和实施者,历史教师在课堂上的“自由”是有限定的,最重要就是必须代表社会而不是个人表明观点、立场和主张。


    从教学的过程看,“参与”是途径,“合作”是手段,依据国家对历史教育标准和要求来“指导”“评价”学生的学习才是真正的目的。教师要在参与和合作中指导,在指导与评价中参与。当学生处在认知的坦途时,教师偏重于扮演参与者与合作者,当学生进入认知误区时,教师又要及时转换为指导者、评价者,角色须适时地转换。纵观《历史教学》刊登的研究性学习案例,笔者认为不同程度存在“角色偏差”现象,突出的问题表现为教师参与不足,指导不够,评价不力。

 

 


    (一)参与不足。


    具体表现在生生互动多,而师生互动少。教师是平等的参与者,又是一个“特殊”的参与者,要以参与的方式来指导,在具体的指导活动中进行参与,寓指导于参与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经验共享”与“教学相长”。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在完全融入到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也只有在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下才能得到充分保障。有的教师认为“参与”就是“参加”,只要人到场就是参与了,也有的教师错误的认为让学生“自主立题”、“自己选材”、“自愿组合”、“独立论证”、“自我反思”,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所以甘愿当“听众”和“观众”,成为旁观者。要么仅仅是当“主持人”,要么就是给予几句近乎是套话空话的廉价鼓励和“通用”的小结,其余的时候就很少见到教师的踪影,更少见到教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暴露出的不足提出中肯的建议和引导。如《火烧曹宅对不对》一例,在整个论辩过程中,除去开场白和结束语之外,教师只有一次过渡性的插话,仅起到“主持人”的作用。当出现钻牛角尖似的诡辩局面时,教师又成为“观众”,“旁观”“无为”,导致本来可以及时纠正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始终没有纠正。


    (二)指导不够。


    新课程在强调学生主体性时,确实存在着忽略教师主导作用的倾向。它看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是教师主导性的缺失。教师应是“特殊”的参与者,是平等参与者中的首席,如果教师把自己当成“普通”的参与者,就会造成教师角色的“错位”;如果教师把自己当成“主持人”或“观众”,就会造成教师角色的“缺位”。这就会使学生失去应得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其认知水平只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其主体性的发挥必然受到影响。新课程改革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能是简单的“放”,而须适时适度地“导”与“启”,即教师在调控过程,启发思维,纠正错误三个方面,包括在讨论关键时刻,用不同的方式适时适度地“插话”和“补话”,引导讨论健康进行和顺势深入,包括开局的提示和触及要害的点评等。结合《历史教学》所刊登出的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师的指导不够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方法上“导”得不够


    如《应该感谢鸦片战争吗》一例,生1的观点是对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持否定态度:“如果没有列强的侵略,中国的近代化也许会更快。根据史料记载,到19世纪,也就是工业革命在西方方兴未艾的时候,全世界50万人以上的十个大城市中,中国独占其六……”引用史料只是模糊的“根据史料记载”,未交代史料的来源,而这是史学研究的基本常识,遗憾的是教师没有及时纠正。该生的语意表达也未完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城市发展衰落到何种程度,须有另一组数据来对比说明,方能显示鸦片战争的影响,这样才能用来支持其观点。该生表述:“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列强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的话,中国也会逐渐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并将融入世界大潮之中。有什么理由感谢一场给自己带来屈辱和灾难的战争呢?几千年的古老中国,没有遭受外族的侵略,不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吗?”这是一段脱离具体史实的文学式想像与假设,如果此时教师适当介入,“鸦片战争后,中国城市发展状况如何?有没有相关的数据或材料?”也许学生会摆脱这种无根无据“空谈”的状况。


    (2)历史观与政治常识“导”得不够


    新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到突出的位置,教学实践中在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与创新体验的同时,还须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教育和引导。如《火烧曹宅对不对》一例,就反映出学生基本政治常识的缺乏和历史观的错误,学生2还引用《中华民国约法》中的条款佐证自己的观点,对于这样的错误,教师却未及时指正。正如聂教授所说:对于爱国学生的爱国行动,岂可以用当时反动的北洋政府的法律来衡量?与此相反,在《如果中国的好东西不传到欧洲去,中国不就比欧洲先进了吗?》一例,对于学生从狭隘的民族立场出发“轮到我们打他们而不是他们打我们”的幼稚和冲动想法,教师没有直接指出其错误所在,而是在论辩过程中巧妙地把话题由狭隘的民族情感,引导到共享文明成果,共同进步发展的立场上,反映出韩老师扎实的历史与政治理论修养和高超的指导艺术。


    (3)“导”的时机和程度把握不准。

 

      如《应该感谢鸦片战争吗》一例,在辩论结束时教师总结:“从今天的发言来看,有几点必须注意纠正。讲历史必须要有足够的根据,刚才有同学说,北洋时期黑暗,黑暗到什么程度?北洋政府外交人员没有在巴黎和会上争国权吗?有同学看到了资料,可惜没有用材料说明自己的观点。对具体问题不能用推论的方法,任何事情的发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我们考虑问题可以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历史背景和条件来考虑。”这是一段“迟到”的启发与指导,若是在研究过程中当教师意识到学生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就及时准确给予提示与启发,岂不更好。又如《应该感谢鸦片战争吗》一例,在三位同学发言后,教师第一次插话:“几位同学都论之有理,持之有据,观点鲜明。后生可畏!但从看问题的角度,似乎略显单一。东坡居士不是说‘横看成岭侧成峰’吗?如果同学们试着转换一下思维角度的话,也许看到的会是另外一番景致,不知同学们能否转换一下角度?”在这段插话中,教师能否以某个同学的观点为例子说明,从而避免导向模糊不清。“不知同学们能否转换一下角度”,此语的导向很含糊;从“哪个角度”转向“哪个角度”呢?能否给予必要的“明示”或“暗示”?显然,教师的“导”的程度还不够充分。

 

 


    (三)评价不力,多是“隔靴搔痒”,缺少“直指痛处”的个性化点评。


    如《火烧曹宅对不对》一例,“时间关系不能再讨论了。事实上,火烧曹宅事件发生后,在当时就引起一场争论,大体争论的问题就是你们今天讨论的问题,这个问题至今学术界也没有结论”。既然是至今学术界也没有结论,学生又如何能给出结论,学生岂不会有一种被戏弄的感觉?自己绞尽脑汁的思索和唇枪舌剑的辩论,没有价值,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会受到伤害。在这方面也有做得很好的例子,如《没有封建残余的明治维新能成功吗?》一例,教师结语:“大家说得很好,我这里提一个思路,供大家思考,说这些国家都实现了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是从什么方面看的?而各国的变革都有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原因或条件决定的?……”既激发学生继续思考与探究问题的兴趣,也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索指明方向,达到“讨论结束,探索未止”的效果。

【作者简介】杨弢(1970-),男,湖北京山人,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