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佚名:新课程历史教师需
佚名:教学语言在历史课
佚名:感人心者,莫先于
佚名:图史结合、双管齐
佚名:实践新课程教学一
佚名:人格教育应当成为
佚名:历史教学中问题教
佚名:关于素质教育观念
佚名:历史教学中的传统
佚名:应该感谢西方的殖
最新热门    
 
佚名:当前历史课改中的理性诉求

时间:2009-10-18 17:19:11  来源:佚名
 

lyy:当前历史课改中的理性诉求


2005年11月2日的《扬子晚报》,以“七城市名校长‘炮轰’高中课改”为题,报道了广州、天津、成都、重庆、武汉、南京、长春等七城市百余名高中校长,会聚南京研讨高中新课程改革结果一事。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到底是谁惹得祸,课改真的错了吗?

客观来讲,我们应该承认当前历史课程改革的方向是对的,成效是显著的,历史课堂有生命力了,学生开始喜欢上历史课了,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得到社会认可的。之所以出现上面一幕的原因,可能问题多多。拜读任世江先生《研究新课标教材 推进新课程改革》 一文,感触颇深,任先生着重谈了当前历史教材的缺陷问题、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完善问题、历史高考问题等。接着任先生的话题,感觉我们真的需要用一种理性的态度来深刻反思我们课改自身。

学科体系:不必如此讳莫如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要求,改变过去历史课本“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设计编排上要依照普及性、基础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的原则,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但为什么会出现越课改反倒知识点越多、教师学生压力越大,高三的压力提前到高一、高二的现象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人类历史发展不可分割的问题,教育教学需要循序渐进的问题,历史学科体系需要相对完整的问题。

我们讲述历史的基础是那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这是我们无法割裂的、超越的现实。如果我们历史教材的叙述过于简单、过于支离破碎,甚至人为割断了历史发展的血脉联系,无法让学生较为清晰地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概貌,那么,是谈不上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历史的。这样,可能教材越简单,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就要补充越多的历史知识,毕竟我们时代对学生的发展要求是大大提高了。

同样,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一些历史方法和能力的习得和培养,其前提是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需要大量的历史阅读做铺垫。单靠当前历史教课书中相对简单的历史知识去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可能会有点困难。我一直觉着社会越是发展,越是课改,历史知识应该越多而不是越少,当然这里不是指那些无用的 “死”知识,它需要我们去更多地挑选补充历史学科中的核心知识、精华知识,那些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用的“活”知识。

目前我们要着力做的是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如何把贯彻《纲要》精神、尊重学科体系和基础教育现状各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问题。重新认识和理解学科体系的重要性,完善和创建既合乎客观历史发展实际,又遵循学生认知水平、满足学生阅读口味、适应中学教育发展的“特色的”历史教育学科体系。其实,我们也知道不管章节体也好,专题史也好,模块式也罢,讲述历史的体系是多种多样的,历史学科体系本身也没有一个完全固定的标准,只是后人对历史的一种理解和划分。判断学科体系合适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客观实践的检验,看其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之,我们不必谈虎色变,如此讳莫如深。

 

学科教育:理性思维的培养是关键

我们都清楚历史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满足学生的猎奇心,记住一些枯燥的历史年代和事件,不是仅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取一个高分,它是要引导学生慢慢去认识和接近历史的灵魂,汲取历史的智慧,感悟历史中人生的道与理,追问人之为人的终极目的。

但现实中已见诸报端的一些事情,如前几年在全国曾经掀起过轩然大波的明星赵薇身披日本军旗事件;全国部分地区盲目抵制日货的所谓“爱国主义”事件;2005年10月22日上海一家艺术馆内展出的名曰《跪了492年,我们想站起来喘口气了》的秦桧夫妇“站”像事件;2005年11月10日中国国家足球队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过程中,队员不鞠躬,不献花,不默哀,还有两名队员不该笑却嬉笑等等,听起来令人瞠目结舌。

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为之反思,为之嗟叹,为之扼腕。这到底怎么了?我们不是有“扎实”的历史教育吗?但追根溯源真正要反思的是,我们过去的历史教育是如何开展的?我们过去给学生喂的到底是“獒奶”、是“狼奶”、是“狗奶”,是“维他奶”,还是“人奶”?过去,我们以对学生传授客观的、陈述性的历史知识见长,在传授主观的、程序性的历史方法和历史价值观方面,则显得苍白无力。俗话说,“无知者无畏”,以上发生的种种怪现象大多都是由于当事人缺乏基本的历史常识和简单的历史思维判断而发生的。假如他们事先已认识到其行为属“大逆不道”,就绝不会“冒天下之大不违”,乃至“犯上作乱”,弄了个被“口诛笔伐”的下场。当事人有责任,那么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历史教育有没有责任呢?长期以来我们历史知识教育的教条化,理性思维培养的空档,人格本位、价值观教育的缺失,难辞其咎。

当前课改中引进了诸多西方的教育理论,主张师生的互动交流,主张知识的自主建构,培养学生自我的体验和感悟,其方向是对的,关键是要掌握一个“度”,决不能流于表面的形式,割裂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正如李惠军老师在《我思 我行 故我在》一文中所言:“一段时间来,在一种全新的理念与环境氛围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似乎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语境和令人眩晕教学场景——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论辩、华丽彩排的包装、眼花缭乱的手段等等。鲜活的学科知识以及学科体系之内所潜藏的厚重、深刻哲理,在层出不穷的教育术语和政治天条的‘引领’和‘辅助’下,显得如此苍白与浅显。”其实,互动也好,体验也罢,关键是要建立在对知识、事件理性的思考掌握基础上。我们不能单纯学习西方理论的表象和形式,应该清醒地看到西方理论发生的背景是有着长期的、严密的逻辑思维传统。中国文化传统中由于科学思维先天不足,我们还缺乏起码的现代科学思维的习惯。应该承认,我们对作为现代科学理性基础的形式逻辑都还不十分清楚。我们有着“静观”、“玄览”、“内省”、“顿悟”的思维优势,最需要的是西方传统中论据客观、论证严密、逻辑清晰的理性分析方法,两者相互补充,取长补短。

所以,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一般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的联系和区别;基本掌握语词、概念、判断、分析、论证的基本原理和准则;了解形式逻辑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基本准则;了解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准则;熟练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的成立条件和原则。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学生历史学科思维方法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历史学科求真求实的学科品质;了解历史学科宏观地、整体地、深入地看问题的方法;了解历史评价的求实性、多维性和辨证性;了解历史结论的相对性、变易性,只是追求“上焉者学者公认,下焉者自圆其说”,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熟练掌握史学研究“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基本准则;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应当是质疑设问——寻查事实——理解、解释与假设——探讨与辩论——写结题报告。 可喜的是,对于以上逻辑思维的具体掌握和运用,聂幼犁教授在一系列研究性学习的案例中已经做了深刻分析和阐述,对于其苦心孤诣,拳拳爱心,我们各位学人、广大师生不可不切己体察。

 

接受性学习:其实也有很多误区

当前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如火如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实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开阔了我们教育教学的视野,取得了良好的实效。但我们要记得它是在着力改变我们过去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应该承认,课堂讲授法、接受性学习是我们历史教学中的常态、原生态。我们不能凡事都搞自主探究,都搞研究性学习。毕竟我们要认识到中学教育的实际、应试考试的现状,间接经验学习应该是我们主要的学习方式。

同时,要搞研究性学习,一是要少,二是要精,三是不搞形式主义,不做秀。正如聂幼犁教授在一系列研究性学习案例点评中所言,要大力提倡选择“短时间”、“小切口”、“性价比高”的课题来搞、“一打热热闹闹或不深不透的研究性学习,不如一次搞实、搞透的研究性学习”,大力提倡讲授法中问题意识的渗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推进教学改革稳步前进。

所以,我们应该正视课堂教学的现状,并不是接受性学习就是落后的,就等于机械学习,讲授法教学就不能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绝对不能重蹈过去“一边倒”、“一哄而起,一哄而散”、 “矫枉过正”的中国式改革的覆辙。我们的报刊、媒体、杂志应该多关注一下原生态教学状况,多挖掘一些在课堂讲授法中渗透能力培养、情感教育的实例,把“前沿”的教学科研和“后方”的教学实际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倡导和推动教学中的常态良性发展。我想,没有了社会舆论的过度压力、没有了教育行政部门的过度考评、就不会出现以前的那种 “一手抓素质教育,一手抓应试教育”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令人匪夷所思的怪现状了。

对于当前历史课改,我们必须有一种冷静的理性思考,坚持课堂教学不动摇,坚持间接经验学习不动摇,坚持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并举不动摇,反对搞 “一刀切”、搞改革有理、搞革命式的推倒一切。“哪有利刀能劈水”,我们只有遵循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正视有着长期应试教育背负的现实基础上搞课改,改革才能成功。

 

专家学者: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

专家学者是社会文化的思想库、智囊团,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孵化器、推进剂的作用。在当前课改中他们无疑起着旗手和导向的作用,教育理论的成败、舆论的走向关乎课程改革的成败,从这个意义而言,专家学者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

但在现实教学中却往往出现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有些专家的先进理念在日常教学中无法实现,甚至出现基层教师听不懂专家讲座、课改辅导的情况。在前面李惠军老师文章中有句看似抬杠的话:“中国教育的悲剧就在于我们这些泥腿子教师缺乏武器的批判,而你们这些教育专家却在课堂之外,掌握着批判的武器”,看似戏言,但值得深思。其中他又例举北京小学语文教学大师级人物马馨兰老师对教育理论专家们总结其教学经验后所著书的那句评论----“我也看不懂”,更是耐人寻味。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当今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断层的严峻现实。

实际上,真正受欢迎的理论应该是通俗易懂的,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面对基础教育的现状,广大基层的中学师生,我们专家学者要学会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深奥的道理,学会讲大实话、甚至是大白话。古人云:“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真正好的理论是不离我们日常教学行为外的,是再普通不过了的。古人学问修炼多师承家法,走由“技”进乎“道”的路子。犹如庄子《养生主》笔下的庖丁,由“族庖”、“良庖”到“道庖”,最后达到“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游刃有余”、“以神遇而不以目遇”的至高境界。今人学问研寻多鄙薄古代“工匠式”的“手耳相传”,多经历“经院式”的读书训练,已经缺少了日常实践的艰苦磨练。

所以,当前我们专家学者应该努力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不仅要会研究“书斋学问”,还要学会耕耘“田野秧田”;去除一些“学究气”,沾染一些“泥土息”;不仅要关注宏观的理论建构,还要学会微观的问题阐述,关注一节课、一个问题、一个细节、一句话、一个眼神的深度解读;不仅会“从上向下”解决问题,还要学会“从下向上”发现问题;少谈些“主义”,多解决些“问题”;因为做“理论家”固然好,但现实却需要更多的“实践家”,此中真意,不言自明。

 

历史教师:方法与工夫,比翼双修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我们看到大量新理论、新方法纷纷闪亮登场,各种新名词、新术语到处满天飞,弄的师生们有点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可真正需要用时间和工夫积累的史学知识、史法知识、史论知识、语言内功和逻辑思维等方面倒出现了被忽视、被遗忘的危险,这种局面让人看起来总有点“炫”的意象、有点“飘”的感觉。面对诸多西方的先进理论,我倒感觉“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其实,我们古人亦有诸多好的治学经验,等待我们进一步去“整理国故”。

在治学的道路上,方法重要还是工夫重要,古今对比,古人可能更注重工夫的修炼,一代大师们无一不从小学章句、训诂入手,博览群书,涵养学养,修炼工夫。今人可能多在“方法大似气力”的诱惑下,探询妙方,试图寻找治学的“终南捷径”,结果往往无功而返。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也不乏心性与工夫之辨,最有名的要数在孔门子弟中有子和曾子的立论差异,“有子之言支离,曾子之言易简”。而后有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的“鹅湖之会”,“易简工夫终究大,支离事业竟浮沉”,这些早已成为了千古美谈,孰是孰非,此中深意,另可别论。

当前,我们广大一线历史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身上肩负着时代重任,全社会都寄予了很大的厚望。时代要求我们从“教书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这不仅需要我们在教学方法上武装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论素养、才具学养上提高自己,注重自身的内涵发展。在教学改革中,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有“长流水”;不仅讲究“设计包装”,更要讲求“货真价实”;不要只会“花拳秀腿”,更要练就“金刚内功”,不仅要做“经师”,更要会做“人师”;学会方法和工夫,比翼双修。

 

历史高考:巧舞“双刃剑”,一“指”拨千斤

高考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关系到国家的选拔制度,关系到万千莘莘学子的人生命运,对于从过去“黑色的七月”、“独木桥”中走过来的笔者来讲深有体会。我们知道这一制度身上背负的历史重任,是耶!非耶!爱耶!恨耶!----交织一起,它是所有矛盾的聚焦点和症结点。无怪乎前面报道的副标题是“课改与高考的关系要尽快理顺”,足见其对当前课改发展的冲击和影响。但时下需要的不是抱怨、不是附和,需要的是我们认真冷静的思考。就如任先生所言“很多人也认为,高中课改的前景取决于高考。这种看法如果成为上下的共识,高中课改肯定失败。因为高考无法承载这样大的功能。高考也不可能解决课改过程中的问题。况且高考是‘终端’,运行过程中到处梗阻,指望终端一次性处理好,显然不合理,也本末倒置了。” 是的,我们不能寄予高考太多的任务和期望,毕竟高考只是一种选拔考试,承担的仅是“遴选”人才的职能,我们不能把一次课改的成功与否与之直接挂钩,现在高考已经被赋予了不能承受压力之重。

但即使已明白了以上道理,当前课改却仍然饶不开高考选拔这一 “末日审判”的命运,我们仍旧需要解决这个现实的“悖论”。当前我们需要以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将高考和课改这对现世的“冤家”强行 “和亲”,充分发挥高考对教育的“反拨”之力,让考试这把“双刃剑”发挥出更大的建设性作用,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服务。关于此问题聂幼犁教授在《高考必须从实际出发,完善和推进课程改革——一“标”多“本”下高考改革的思考》 一文中论述颇详,简单枚举,如文中讲道“高考必须提高以课程标准为准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必须最大限度地遵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来命题和实施,使那些按照课程标准及其方向进行教学或学习的学校和学生得到较好的成绩,使那些不按照课程标准及其方向进行教学或学习的学校和学生得不到好成绩。偏差越小,成绩越好;偏差越大,成绩越差。因势利导,借‘迎考’之力,克‘应考’之弊——考试的竞争就可能转化为按课程标准教学或学习的竞争,课程标准才可能真正变成教师、学生内在的学习宗旨和标准。”此语可谓一语中的,发人深省。我们应该以这种不等不靠,不怨声载道的态度,用客观理性的思考、以今人的无穷智慧来积极应对,转化矛盾,推进改革的不断深入。

冷静的、深刻的理性思考,会使我们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少跌跟头、少走弯路,稳步前行。以上所言,听起来虽属老生常谈,但可能还得说,说了总比不说好。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