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高思超:解放黑人奴隶宣
高思超:“甲午陆战”评
高思超:历史教育评价研
徐金超:历史个案探究教
浙江知新中学徐金超老师
徐金超:关于一次课堂教
浙江人民版课例:陈春露
梁启超:史学比较方法的
最新热门    
 
徐金超:历史教学中的史证教育

时间:2010-2-4 14:47:33  来源:徐金超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证教育刍议 
 
徐金超
   


  
    
    从《历史课程标准》的制订到课堂教学的实践,历史教育的人文属性已为广大历史教师所认可,但科学精神却似乎落在了历史教育的视线之外。历史课程中科学精神教育的核心是论从史出、无证不信、实事求是的史证意识。笔者认为,历史教学中的史证意识教育应着眼于四个方面:

    一、史料的可靠性

    2007年上海高考文综卷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据报道,上海发现了一张可能是元朝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真人画像(图略)。某同学想从下列四方面考证画像真伪,最关键的应该是确认画像的

    A.人物年龄  B.尺寸大小

    C.创作时间  D.色彩浓淡

    这个选择题不仅考查了甄别史料这一属于“过程与方法”领域的目标,同时也渗透了“史料是需要甄别的”这一史证意识教育。笔者曾就沈为慧老师的一个课例提出过商榷。沈老师在围绕《孔子讲学图》组织的探究活动中,把明朝不知名作者的绘画作品当成研究孔子当时教学状况的可靠史料,从而出现史证意识上的偏差。[1](p45)近几年高考命题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如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卷第26题,四则材料分别引自《明会典》、《中国婚姻家庭史》、明代小说《醒世恒言》、明代小说《金瓶梅》,要求学生回答:“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史料的可靠性,辨别一手史料与二手史料、历史记载与小说的不同史料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

    对史料要勇于质疑。“任何一种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里面可能有错误,可能有虚伪,可能有私人的爱憎,可能有地方及民族的成见,不经精密的考证,即笃信不疑,后患实无尽无穷”。[2](p118)

    二、证据的充分性

    史证的充分性是历史论证中的逻辑问题,有时史料虽然可靠、确凿,但用来证明某一历史结论却不一定充分。一般而言,史料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有几种: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要条件。如2008年广东高考第4题:

    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推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本题引发了许多中学历史老师的争议,原因之一就是不少老师未能认识证据的充分性。近年来不少高考试题在这方面起了较好的引导作用。如2004年全国文综卷Ⅰ:

    下图(图略)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宋代已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本题中提供的史料能说明宋代生产钢针,但说明不了“宋代开始生产钢针”;能说明宋代有商标、广告,但说明不了“宋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在A、B两选项的论证过程中,题干提供的图片史料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笔者发现历史教师大多强调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概念的解释(排除D项),而很少从史料充分性的角度排除A项和B项。
 
    在史证的充分性问题上,滥用“默证”是一种值得警惕的不良倾向。正如张荫麟所说:“凡欲证明某时代无某某历史观念,贵能指出其时代中有与此历史观念相反之证据。若因某书或今存某时代之书无某史事之称述,遂断定某时代无此观念,此种方法谓之‘默证’。默证之应用及其适用之限度,西方史家早有定论。”[3](p131)滥用“默证”的现象在中学历史界屡见不鲜,“中学历史教材中没有提到的就是没有的”,这是不少历史教师的认识误区。如笔者曾见到一个试题,要求学生从某位官员曾经担任“尚书”的事实判定该官员生活的时代(答案是不早于隋唐),其实尚书、中书在隋唐之前早就有了。
 
    三、证据的针对性

    史证中的针对性是指证明某一历史结论的史料必须是针对所讨论的主题。上引2008年广东高考第4题所引史料与结论就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200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卷也有一个有意识考查学生对史料针对性认识的试题:
 
    右图(图略)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工人阶级的诞生

    C.实业救国的思潮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这一试题要求分析报纸广告所能说明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注意史料的针对性。当然,史料的针对性是相对的,“因为问题、视角和立场的研究不同,第一手史料与第二手史料完全可以发生属性转变”。[4](p34)陈寅恪论述伪史料的价值时也说:“然真伪者,不过相对问题,而最要在能审定伪材料之时代及作者而利用之。盖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同一可贵。如某种伪材料,若径认为其所依托之时代及作者之真产物,固不可也;但能考出其作伪时代及作者,即据以说明此时代及作者之思想,则变为一真材料矣。”[5](p433)

    四、证据的全面性

    庄季裕《鸡肋编》载:“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有学者从这条史料发挥,引了颇多史料作辅证,认为煤是北宋开封一般人民生活中的主要燃料,这是一次燃料革命。事实上,同样也可以举出北宋开封一般市民用薪柴作燃料的史料,足证庄季裕的话仅是夸张的回忆。

    这个案例反映某些学者在研究中只取对自己的观点有利的证据,而对不利的证据视而不见。这种“抽样作证”、以论带史的做法,是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严耕望先生在《治史经验谈》中专门列举这一史学案例,强调“不要忽略反面证据”,力戒抽样作证。历史研究中,很多历史问题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针对某个问题的两种相反结论都能找到相应的史料。科学的态度是正视这种矛盾,注意史证的全面性。如关于太平天国的土地和赋役,既不能根据“照旧完粮纳税”而否定曾经实施过《天朝田亩制度》,也不能以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为证认定《天朝田亩制度》曾普遍实行,而应根据各方面的史料,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从时间、范围、力度等方面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估。“一旦看到反面的材料,就当自己推翻自己的看法,在所不惜……对于别人反面的意见尤要能容忍,若人家证据确凿,优于自己的证据,更当决然放弃自己的意见,公开接受人家的意见。”[6](p32)这不仅是一种学术襟怀,更是一种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徐金超:《历史探究学习的忧思:史证意识的偏差和虚化》,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3期。
 
    [2]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张荫麟:《评近人顾颉刚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转引自王尔敏:《史学方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何成刚:《何谓史料:史料教学应该澄清的一个基本问题》,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4期。

    [5]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载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严耕望:《治史三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徐金超,浙江新昌知新中学。(浙江 31258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