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周明学:新课标下历史教
周明学:罗斯福新政教学
周明学:中国近代现代史
周明学:清末新政有没有
周明学:不可运用人造史
深圳中学:经济成长历程
启东中学:中国近代现代
启东中学:中国近代现代
周明学:高中历史教科书
周明学:一条鞭法祛疑
最新热门    
 
周明学:茶叶何时输入西欧市场

时间:2009-10-18 17:20:10  来源:周明学
 

新航路开辟前茶叶输入西欧市场说献疑

 

 

周明学

 

 

江西九江市一中,九江332000

 

江西省特级教师

 

 

 

[关键词]东方茶叶,西欧市场,新航路

 

东方茶叶何时开始输入西欧市场?新课标A版教科书《历史2(必修)》(2006年修订本)第5课《开辟新航路》有一个全新的说法,即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东方的茶叶像丝绸、香料一样,已经运销到西欧市场,并有丰厚的利润

 

这一“新说”应该有误,因为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文献和研究成果能够支持它。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一方面,学界都认为,在新航路开辟之前,西欧人对茶叶还一无所知;另一方面,学界对于东方茶叶开始输入西欧市场的时间问题,尽管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但笔者所见,最早的也是在16世纪初的1517年,多数学者则认为是在17世纪初,所以不管是哪一种观点,都认为东方茶叶开始输入西欧市场是发生在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之后的事,东方茶叶输入西欧市场不会在新航路开辟之前。

 

佐证理由和资料如下:          

 

1、茶叶在新航路开辟之前,通过丝绸之路被带进西欧的证据目前还没有。

 

有的学者认为,茶叶进入西欧极有可能是在宋元时期,因为当时许多欧洲商人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贸易,但论者也认为这只是一种推测,因为还没有发现任何证据

 

现有的证据表明,新航路开辟之前,西欧人对茶叶还一无所知,连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也没有出现对茶叶的记载。

 

西欧人何时开始注意到东方的茶叶?学界一般认为是在16世纪中期,因为这一时期西欧人的书中才开始出现有关茶叶的记载。1545年前后,意大利人赖麦锡在《游记丛书》(Navigationi et Viagi)中提到了中国茶叶,英国近代汉学家亨利·玉尔(Henry Yuie)在《契丹及通向契丹之路》一书中称赖麦锡此书为欧洲各种文字中第一部记载中国茶叶者

 

日本学者角山荣在《茶入欧洲之经纬》一文中也认为“该书的记载当是最早的”

 

所以徐中约先生说,欧洲“在1550年之前对茶叶还一无所知。”

 

当然,也有学者明确认为《游记丛书》是写于1559年,如美国学者威廉·乌克斯的《茶叶全书》(中译本)

 

和约翰·鲍尔斯(John Z.Bowers)的《封建日本里的西方医疗先锋》

 

但不管是1545年前后,还是在1559年,西欧人的书中最早出现有关茶叶的记载都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也就是说,新航路开辟之前,东方的茶叶还没有引起西欧人的注意,还不是丝绸之路的交易品,更谈不上有什么丰厚的利润。西欧人对东方茶叶直接的接触和了解,应该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而且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2、目前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支持“新航路开辟之后说”,尚未发现一家持“新航路开辟之前说”的。

 

上文所说最早的“1517年说”,只是少数学者的观点

 

还有些学者如汪敬虞先生,对此很是慎重,没有轻易肯定

 

即便如此,“1517年说”也是发生在新航路开辟之后。   

 

而大多对茶史素有研究的学者认为东方茶叶开始输入西欧市场应该是在17世纪初,也就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100年左右。而具体在17世纪初的哪一年,又有多种不同的说法。笔者粗略统计,有如下几种:

 

(1)1600年后说,主要见德国学者弗兰克的《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一书

 

(2)1604年说,主要见詹罗九、郑孝和、曹利群、杨在军的《中国茶业经济的转型》一书

 

(3)1606年说,主要见庄国土的《茶叶、白银和鸦片:1750—1840年中西贸易结构》一文

 

(4)1607年说,主要见夏涛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关于茶史的大学教材——《中华茶史》一书和王加生的《源远流长的中荷茶叶贸易史》一文

 

(5)1610年说,此说最为普遍。主要见陈椽先生的《茶业通史》、《茶叶贸易学》、《中国茶叶外销史》等著作,朱自振先生的《茶史初探》,吴孟雪、曾丽雅的《明代欧洲汉学史》,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等的《绿色黄金——茶叶的故事》,美国学者阿谢德的《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公元前200年——公元1976年》,英国学者艾兹赫德等的《世界历史上的中国》等著作,以及日本学者角山荣的《茶入欧洲之经纬》等论文

 

(6)1619年说,主要见朱怀奇编著的《人类文明史·农业卷·衣食之源》一书

 

(7)17世纪初说,主要见台湾学者陈慈玉的《生津解渴——中国茶叶的全球化》一书和张应龙的《鸦片战争前中荷茶叶贸易初探》一文

 

也有学者明确提出“新航路开辟之后说”,如宋则行、樊亢主编的《世界经济史(修订本)》和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甚至还有学者认为16世纪末17世纪初欧洲人对茶叶完全不知道

 

饮茶的习惯是在17世纪下半叶才传入欧洲的

 

在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中期,欧洲人还在为是否接受茶叶进行激烈的论争

 

综上,学界在东方茶叶开始输入西欧市场的时间认识上,尽管有分歧,但都无一例外地支持“新航路开辟之后说”。当然,在最早传入西欧市场的东方茶叶究竟来自东方何地这一问题上,学者们也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有“中国说”、“日本说”、“爪哇说”等数种(21)

 

但这已经不是本文所关注的问题了。

 

说明:本文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得到了学生李靖(就读于清华大学)、江柳青(就读于厦门大学)、柯梦雯(就读于江西财经大学)、顾韬(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农业出版社编审、茶叶史专家穆祥桐先生的大力帮助,特此感谢。

 

作者简介】周明学,男,1965年生,江西瑞昌市人,九江市一中历史高级教师,江西省特级教师,江西省中小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参考文献:

①A:《历史必修2》,2008年,第22页。

 

②夏涛主编:《中华茶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70页。

 

③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9页。转引吴孟雪、曾丽雅:《明代欧洲汉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76页。

 

④〔日〕角山荣,玉美、云翔译:《茶入欧洲之经纬》,《农业考古》,1992年第4期。

 

⑤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6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第116—117页。

 

⑥〔美〕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中译本)上册,中国茶叶研究社,1949年,第14页。

 

⑦John Z.Bowers,Western Medical Pioneers in Feudal Jappan,Baltimore,1970。

 

⑧持“1517年说”的专著和论文,极其少见。笔者所知,只有如郭孟良:《中国茶史》,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74页。胡赤军:《近代中国与西方的茶叶贸易》,《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等。

 

汪敬虞先生在《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6期发表的《中国近代茶叶的对外贸易和茶业的现代化问题》一文中说:“据说,1517年第一艘葡萄牙的船只到达中国之后,其海员最先将中国茶叶带回本国。”这里的“据说”表明了作者的看法。

 

⑩〔德〕贡德·弗兰克著,刘北成译:《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163页。

 

⑾詹罗九、郑孝和、曹利群、杨在军著:《中国茶业经济的转型,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第156页。

 

⑿庄国土:《茶叶、白银和鸦片:1750—1840年中西贸易结构》,《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⒀夏涛主编:《中华茶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02页。王加生:《源远流长的中荷茶叶贸易史》,《福建茶叶》,1986年第3期。

 

陈椽:《茶业通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第479页。陈椽:《茶叶贸易学》,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9页。陈椽:《中国茶叶外销史》,台北:碧山岩出版社,1993年,第47页。朱自振:《茶史初探》,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第102页。吴孟雪、曾丽雅:《明代欧洲汉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79页。〔英〕艾伦·麦克法兰等,杨淑玲、沈桂凤译:《绿色黄金——茶叶的故事》,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4页。〔美〕S.A.M.阿谢德著,任菁、雁南、刘左译,郑大华校注:《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公元前200年——公元1976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26、227页。〔英〕S.A.M.艾兹赫德著,姜智芹译:《世界历史上的中国》,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49页。重要论文有〔日〕角山荣,玉美、云翔译:《茶入欧洲之经纬》,《农业考古》,1992年第4期;李荣林:《茶叶传欧史话》,《农业考古》,2000年第4期;孙云、张稚秀:《茶之西行》,《茶叶科学技术》,2004年第4期;郑建新:《“哥德堡号”的松萝茶》,《徽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等。

 

⒂朱怀奇编著:《人类文明史·农业卷·衣食之源》,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5、36页。

 

⒃陈慈玉:《生津解渴——中国茶叶的全球化》,台北:三民书局,2008年,第3页,第20页。张应龙:《鸦片战争前中荷茶叶贸易初探》,《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⒄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修订本)》(上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2页。〔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第224页。

 

⒅〔意〕利玛窦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何兆武校:《利玛窦中国札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7页。

 

⒆〔英〕赫德逊著,李申、王遵仲、张毅译,何兆武校:《欧洲与中国》,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17页。

 

⒇关剑平:《文化传播视野下的茶文化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第187页。

 

(21)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8页。如日本学者角山荣、台湾学者陈慈玉即认为最早输入欧洲的茶叶是来自日本,分别见《茶入欧洲之经纬》一文和《生津解渴——中国茶叶的全球化》一书第20页。

 

原载天津《历史教学》2009年8月上半月刊,第15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