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赵文龙:历史有效性教学
赵文龙:辛亥革命教学(
赵文龙:辛亥革命教学(
赵文龙:岳麓对话甘地赏
成长沙龙:关注历史教学
蒲涛历史沙龙:必修专项
赵文龙:历史选择题100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最新热门    
 
赵文龙:重农抑商政策再议

时间:2009-10-18 17:20:30  来源:赵文龙
 


高中历史必修二备课札记6·重农抑商政策再议

赵文龙

北京十一学校

http://blog.cersp.com/userlog3/69869/index.shtml

 

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西方那样森严的等级社会,但是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还是存在。允许流动,身份变换之正途曰二:科考与军功。科考运用于升平之世,所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与士大夫共天下,于是文人学士,皓首穷经,在仕途上历尽艰难,结果还是“天下英雄尽入我毂中”。而军功则彰显于乱世之秋,所谓“天子宁有种也,兵强马壮者为之耳”,“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于是草莽英雄,登高一呼,应者影从,在战场上纵横驰骋,结果是改朝换代江山易主。乱世与盛世,社会的等级虽都可跨越,但平等始终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始终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以现代的观念而论,政府是民众的服务机构,而在家天下的时代,政府已经异化为民众的对立面,高高在上。于是政策的制定便不可能是与民休戚与共,风雨同舟。中国历史上的重农抑商政策为什么会沿用千年之久当如是解,前文以有详论,兹不赘言。

之所以旧话重提再议重农抑商,是因为仅从目的角度阐述重农抑商政策虽然能说明一些问题,但是稍嫌简单。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政策还应有更多的角度阐释,这个题目过于宏大,需要深入研究.笔者学养所限,即使再议也仅仅是挂一漏万,有聊胜无。抛砖引玉,提出问题,就教方家,得释疑惑,以求共鸣,亦为笔者期冀。

首先,沿用千年的重农抑商如何演变,目前是头尾清楚,中间模糊。学界普遍认为,重农抑商政策当按照时代不同辨证评价,简而言之,初期利多弊少,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和统治秩序的稳定,后期弊多利少,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是自春秋战国到清朝中叶,期间如何演化,各历史时期作用到底如何,尚雾里看花,不甚明了。如果说重农抑商是一个传统政策,那么应该延续于各朝,分散于各代,但教材只涉及战国秦汉和明清几个阶段。煌煌二十四史,不说小的割据政权,但就影响巨大的政权而言,隋唐宋元是否抑商,又如何抑商?教材语焉不详 ,证诸史籍,也很难看出有什么明确抑制商业的政策,倒是隋唐宋元时期商业繁盛的事例比比皆是。以笔者的浅见,唐宋时期对商业的抑制更多的是一种传统文化心理而不是政策的制约可能更合适一些,无论与农业生产秩序的初步建立的秦汉时期相比,还是与商品经济逐步繁盛的明清时期参照,唐宋元时期的经济政策都不能与那两个时期明确的抑商政策相提并论。如此看来,唐宋时期的政府重农实有,抑商似无明显的政策支持。那么重农抑商政策自然断裂,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就谈不上“依然固守”?这样照顾头尾不及中间的蒙太奇论述容易使学生对历史产生误解。

其次,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与政府的工商管理政策容易混为一谈。在中国古代,对经济从不会放任自流,利润巨大的工商业自然概莫例外。工商食官独霸工商局面虽在春秋之后被打破,但是整个古代官营工商始终对私营商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这样的阴影很容易使我们产生误解,即将原本正常的政府关联职能误读为对商业的抑制。比如说市场的管理,重要物资的专卖,货币的官铸等政策在对商业的抑制同时,是否也有对市场的规范作用。再如工商大贾往往与豪强地主勾结,扰乱地方,威胁政权,这样的打击是否只是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可惜,受制于各种因素,我们的教材在重农抑商政策上只提到前后两段,对宋元采取了回避的方法,这样的回避是有苦衷的。倘若我们不曾理解这样的苦衷,如果一不小心,将秦汉明清一旦连起,进而推演至整个古代都在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则真是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误解。

很多历史书读起来如同盲人摸象,教科书尤甚。读历史书的人往往虽支离破碎而又感觉良好,学生读教科书尤甚。而历史教师的责任是尽量使学生的感知更完备、更接近历史真相。能做到这点,很难,但这正是我们工作的价值。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