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周明学:新课标下历史教
周明学:罗斯福新政教学
周明学:中国近代现代史
周明学:清末新政有没有
周明学:不可运用人造史
深圳中学:经济成长历程
启东中学:中国近代现代
启东中学:中国近代现代
周明学:高中历史教科书
周明学:一条鞭法祛疑
最新热门    
 
周明学:张骞通西域属性问题研究

时间:2009-10-18 17:20:45  来源:周明学
 

周明学:“张骞通西域”的属性问题及其他

《历史教学》2007年第11期


《历史教学》2007年第5期发表了胡海存老师的《“张骞通西域”属“中外交流”吗?》一文。

胡老师认为自汉代以后,西域(狭义)便已经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张骞通西域”具有民族交往和对外交流的双重性质、意义,因而不能笼统将“张骞通西域”置于“汉朝的中外交流”课题下。笔者感到胡文的论证不够严密,西域(狭义)固然自汉代以后已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也是在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置之后的事,而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都是在此前的汉武帝时期,以胡文的逻辑是得不出“张骞通西域”具有民族交往性质的结论的。


笔者认为,胡文涉及的实质问题应该是历史上的“中国”到底如何界定,“张骞通西域”时的中国国土范围是否包括了西域(狭义)在内。这一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后曾引起过史学界的热烈讨论。

关于历史上“中国”的范围,归纳起来,学术界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是以历代皇朝的疆界为历代国土的范围,因皇朝统治的范围不同而历代国土有所变更伸缩。①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而不是、也不可能是从一开始出现就成为一个永远不变的“定型”,今天我们伟大祖国疆域是在长时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而在论述历史上汉族王朝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时,是否称它们为外族和外国,只能根据当时的实际状况决定:凡在当时还处在各该王朝疆域之外的独立民族国家,就不应该包括在当时中国的范围以内,在当时,它们对于中原汉族王朝来讲,就是外族和外国。这一观点与旧史家“内中华,外夷狄”“中华正统,夷狄窃据”的观念相似,也有大汉族主义思想的嫌疑,因而受到了较多的挑战,相对显得孤立。


二是以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为范围,由此上溯研求自有历史以来在这块土地上所有各少数民族的活动。② 这派观点认为历史上的中国不仅包括中原王朝,而且也包括中原王朝以外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或政权,把王朝和历史上中国等同起来不符合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事实,凡是今天祖国版图以内的各民族,在历史上都是国内民族,不能称为“外族”和“外国”。有学者认为这个观点体现了“政治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③


三是以18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版图作为历史上中国疆界的范围。④理由有三,其一,我们是现代人,不能以古人的“中国”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后一时期就不拿前一个时期的“中国”为中国;其二,也不能拿今天的中国范围来限定历史上的中国范围,要是这样的话,岂不等于承认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的地方本来就不是我们的地方吗?其三,1840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既不是清帝国扩张的结果,也未受到资本主义列强宰割。《中国历史地图集》就是按照这个观点来确定各个历史时期全中国范围的。


对一个历史问题,尤其像民族关系这样极其复杂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这在学术界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学术观点,加上对课程标准理解的不同和教育思想的差别,所以历史教科书对同一历史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呈现和陈述,这也应该是正常的。

问题是,作为中学历史教师,面对一标多本时代的教科书表述差异和学术歧见,我们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笔者认为,首先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了解学术动态,收集学术情报。

弄清楚教科书呈现和表述差异背后的学术观点和理由,既不能盲从某一种教科书,也不要简单的以一种教科书去否定另一种教科书。

就拿“张骞通西域”来说,安排在“汉朝的中外交流”课题下和安排在“汉朝的民族关系”课题下,都有它的道理和依据,都不会影响和损害历史教学的学术性和教育性。黄烈先生指出:“历史上的中国、汉民族的形成等,都曾展开过讨论,但并没有取得满意的解决。” ⑤正是学术界没有达成共识,历史教科书才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个性。我们要逐渐适应多元并存、风格各异的教科书格局,逐渐适应一标多本时代的教学模式,任何拒绝和彷徨都是无济于事的。这当然就需要我们的老师不断的去阅读、不断的去思考、不断的去探索。过去那种一纲一本看似舒适实则乏味的日子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


其次,要把不同观点的学术价值通过我们的教学变成课堂上的教育价值。

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教师合理开发课程资源,这就为我们的老师成为学者型教师、课堂由讲堂变成学堂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还以“张骞通西域”教学为例,我们老师完全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它到底是属于“民族关系”还是属于“中外交流”。这样做的目的,主要不是在于给予学生一个具体的结论,而是一个宽阔的学术视野、一个科学的思想方法。传统课堂主要是老师教教材,讲教材上的原因、过程、结果,学生背原因、过程、结果。这样一来,人类五千年丰富历史的启迪和魅力,都抽象化为一些标准答案的教条了。所以有学者对过去中学课堂所灌输的那些教条和那种思维方式感到很是无奈。⑥这种只有一些历史结论的简单灌输,没有初步的学术训练的课堂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步伐了。

参考文献:


①孙祚民:《中国古代史中有关祖国疆界和少数民族的问题》,《文汇报》1961年11月4日;《处理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几个重要准则——读范文澜<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历史研究》1980年第5期。持这一观点的可能还有邓广铭先生,据刘浦江发表在《中华读书报》2007年4月11日的《怀念恩师邓广铭先生》介绍,1950年代末,中宣部副部长张盘石让李新主持中小学历史地理地图教材的编写工作,李新为此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历史学家讨论编写条例,其指导方针是由吴晗起草并经周恩来批准的“八条”,“八条”的基本原则是要根据新中国的疆域来解释历史,将历史上不同民族之间的国与国的矛盾看作是国内的民族矛盾。邓先生在会上坚决反对这一原则,认为应该尊重历史,不能根据现实去曲解历史。转引《历史教学》2007年第5期摘编《邓广铭把会议搅黄了》。


②持这一观点的知名学者较多,如白寿彝,见《光明日报》1951年5月5日《论历史上祖国国土问题的处理》;何兹全,见《光明日报》1959年7月5日《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吕振羽,见《学术月刊》1963年第1期《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几个问题》;翦伯赞,见《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9年第1—2期《关于处理中国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翁独健,见《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等等。


③岑家梧:《在教学上如何处理祖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历史教学》1962年年第9期。


④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第1期。


⑤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页。


⑥阎步克、边际:《勉为其难  尽力而为——阎步克教授访谈录》,《历史教学》2005年第3期。


——————————————————————

历史课程网:图书频道

http://hist.cersp.com/book/Index.html


 
历史课程网:精品推荐

http://hist.cersp.com/Article/

 

关注: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09/7438.html

 

欢迎光临“成长沙龙”历史博客群组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2/151077/index.shtml


 

素质教育报(历史专刊)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5/153208/index.shtml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致作者读者

http://blog.cersp.com/userlog/6191/archives/2007/649402.s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