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赵文龙:历史有效性教学
赵文龙:辛亥革命教学(
赵文龙:辛亥革命教学(
赵文龙:岳麓对话甘地赏
成长沙龙:关注历史教学
蒲涛历史沙龙:必修专项
赵文龙:历史选择题100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最新热门    
 
赵文龙:知识如何改变命运?

时间:2009-10-18 17:20:45  来源:赵文龙
 


赵文龙:知识如何改变命运?

 

cangsangkanyun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3/69869/index.shtml


知识改变命运是一句震撼人心的格言。它曾经激励很多人通过刻苦学习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前途,也说明社会对知识的重视。正是这样的信念和社会环境,引导着人们对知识孜孜以求,也造成了文化的繁荣发达。崇尚知识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但是在人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时候,尚需要思考什么知识,如何改变命运?

 

在古代,中国向以天朝上国自诩,礼仪之邦,文明之地,“中华文明甲天下”的观念使中国人对知识历来十分重视,对文化的推崇更是其他文明所望尘莫及的。上至君王,下及黎庶,对知识虽然用途迥异,但态度却都是鼎礼膜拜。而且无一例外,对知识的选择都采用了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

 

对君王来说,暴秦的短命统治使后来的统治者明白,马上得到的天下不宜再单用武力去维持自己的统治,所以要讲究文治武功,要王霸并用,要用知识的诱饵使“天下英雄入我榖中”。无论是政策还是制度,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绝大多数的君王都了解知识对巩固统治的作用。于是,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宋祖重文轻武“与士大夫共天下”,自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度更是一用就是千年。“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诗生动诠释着古代领导是如何的重视知识,重视文化。

而自武则天时代开创的殿试在整个科举时期也不知造就了多少天子门生,就连悬挂于科举高中的举子府中“状元及第”的御赐牌匾以及琼林赐宴的荣耀都昭示着那时的最高领导如何地重视知识重视人才!

即使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备受争议、“八股之害尤甚于焚书坑儒”之时,开科取士依然是统治者重要的制度。御用的文人依然为帝王编有《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这样的煌煌巨著,以炫耀世人。只是仅仅一句关于《四库全书》的“功魁罪首”的评价,就将帝王重视知识的真正嘴脸勾画出来:所谓对文化的重视也好,崇拜也罢,并非真正的敬重,只不过为我所用罢了。而不能为我所用尽行“禁毁”的知识与保留的文化相比,十不一二。而这恐怕还是温和的,单仅仅是中国古代发生的文字狱,因言获罪而锒铛入狱,甚至家破人亡罪及九族的惨剧,环顾宇内,我们真算是独领风骚的了,哪里还有什么对知识的半点尊重!

百姓来说,改变自身悲苦的命运除了铤而走险万不得已进行的革命或者起义之外,大多都将希望寄托于合理合法地改变自身命运的途径上。

 

在士农工商为基本结构的传统社会中,出仕为官也就成了一种最值得炫耀的选择。隋唐以降,科举制度大行其道,士族门荫掌握政权的特权虽然存在,但是上下之间等级层级可以通过科举打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出现使不少普通百姓的命运因科举的施行得以改变。

 

于是乡村私塾,读书之声不绝,“一跃龙门,身价百倍”的荣耀使不少人即使皓首穷经、一生蹭蹬也乐此不疲,竟有得知高中之后发疯悲剧出现。 “十年辛苦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闻”的明星效应引导着渴望改变命运的百姓将希望寄托于读书求学。以致到今日,在乡下的老屋,“诗书继世,忠厚传家”,斑驳的对联依然传递着民众对知识的一种渴求。

 

 

 

但同帝王一样,这样对知识的渴望,也并非是对知识的一种自发的热爱,而更多的是“学得文武艺售于帝王家”,希望借此得以改变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无论是“学也、禄在其中”的圣人教诲还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俗语都说明了所谓对知识的追求,只不过依然是将知识变成一种工具,一种改变自身命运的工具而已。于是,学什么都不重要,是非也不重要,关键是能否通过科举考试为自己赢取一官半职能换来自己的功名利禄。在这样得情况下,知识仅仅是维护个别人统治地位的手段,一种帮凶。

 

不是吗?遍览中国古代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古人对知识的崇拜,礼仪教化在中国也应该是最发达的。最有学问的“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成为与帝王地位同等重要的“素王”,时常在孔庙接受人们的祭祀参拜。稍微象样一点的城市一般都建有文庙,昭示着文化知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人们即使心中有些许的不敬和怀疑,也只能是腹诽,大抵是不敢明目张胆的表示反感的。

 

蒙古民族建立的元朝也许是个例外,但正是因为他们对文化的漠视而蒙元的文化政策便成为后世嘲讽的对象,并被文人们总结出元朝的灭亡与此有关。

 

在中国的封建王朝,重视文化大抵是每个王朝的一贯政策。只是明清以来,科举的发达与国运的衰微并行不悖,以致后人渐渐怀疑起圣人的经典能否能够应对西方的船坚炮利来了。文人们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在现代的民主社会中也渐渐地变得不合时宜了,于是我们终于明白,并非所有的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真正能够使我们民族走出中世纪噩梦的,既不是“内圣外王”的陆王心学,也非传统的“仁义道德”,而是从西方传来的民主科学。可见,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对个人来说,可以是帝王所提倡的文化,但对于国家来说,并非所有的知识就能够改变我们的命运。

 

近代以来,科举废止,读经绝迹,新教育迭兴。西方的科学知识在中国的文化园地中大踏步地登堂入室,占据学科中心位置,并因此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到现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经成为一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名言,“知识改变命运”也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理念。但是且慢高兴,在我们的教育领域,因应试教育尚不能改变,高考成绩依然成为学校办学的一种主要指标乃至唯一指标的情况下,所谓知识改变的命运与科举时代命运的改变并无二致,无论是科学知识还是人文知识都在对功利化的追求中丧失了原来的本义,更多地只是个人地位的改变罢了。如果我们对知识依然采取着一种功利的态度而非真正的尊重,这样的“知识改变命运”对我们的民族创新并没有多少作用,因此什么知识,如何改变命运就依然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

 

记得曾经有人访谈数学大师陈省身,问及为何研究数学并成绩斐然时?陈先生的回答是数学好玩。正是这样的知识好玩成就了陈先生一生的事业,可惜我们目前的教育还很难给我们的孩子这样的感受。问及学生,年龄越大的孩子回答离好玩越远,他们更多是认为知识有用,而这“用”多数都承认先解决考试成绩问题。

 

我们不必责怪孩子,因为这是我们教育的结果,是社会的一种普遍心理。在他们看来,知识应该首先是高分,是高考成绩单,这样的教育在目前的中学还是很有市场,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现在依然是很多人的共识,虽然素质教育的改革早以进行,但是在我看来,成效并不大,中国的中学教育依然是背负着应试的包袱踽踽前行,与世界教育的现代化相比我们有依然有很大的差距。而目前的教育界人士也救弊乏术,看不到什么希望,倒是应试之风在愈演愈烈,看看“教育从娃娃抓起”的鼓噪同时儿童的书包沉重就不难明白,有些人打着“为儿童服务”只不过借这个名声从家长手中捞钱,真正对孩子的身心智育发育有什么帮助,说没有是危言耸听,但作用几何?只有那高耸的培训大楼知道,靠培训而发家致富的“名师们”知道,还有孩子们越来越沉重的书包知道,家长教育投资的低龄化知道。实际上,我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高,并不意味着我们民族的创新力就越强,怎样的重视是关键。

 

知识改变命运!没错,只是怎样的知识,如何改变命运确实是值得研究的!

 

——————————————————————

历史课程网:图书频道

http://hist.cersp.com/book/Index.html

 
 
历史课程网:精品推荐

http://hist.cersp.com/Article/

 

关注: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09/7438.html

 

历史课程网:历史教育学硕士论文摘要

http://hist.cersp.com/lstd/lists/200710/7867.html

 

素质教育报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5/153208/index.shtml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致作者读者

http://blog.cersp.com/userlog/6191/archives/2007/649402.s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