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学习指导一:比较型选择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设计
高中必修古代经济专题设
高中必修古代商业专题设
高中必修古代经济政策专
高中必修古代经济专题单
李明赞:从历史教学的角
广雅:实验区高一历史必
高一历史必修2单元测验
最新热门    
 
必修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时间:2009-10-18 17:21:33  来源:本站
 

必修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教学目标

17世纪40年代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在欧洲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的革命。它是第一次在欧洲大国内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革命,开辟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新纪元。它宣告了新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并揭开了欧洲和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所以,它是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兴社会力量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诞生。

(2)知道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3)知道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其独裁统治。

(4)知道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光荣革命”。

(5)知道《权利法案》的公布,标志着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2、能力与方法

通过提取教材和教师讲授中显性、隐性的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依据史料,从具体史实出发,推导出相关结论,完成从“史实”到“史识”的学习过程。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其封建社会内部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与封建制度发生矛盾的必然结果。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社会阶级矛盾激化,革命形势成熟了。

(2)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结成联盟,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新政权。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了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胜利,大大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为英国日后成为世界工商业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沉重的打击了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一般认为,它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3、情感、态度与价值

(1)通过对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杰出的军事功绩的讲解,让学生明确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表现和作用以及把查理一世推上断头台的讲解,让学生明确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3)通过对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讲解,让学生明确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发展和演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着反复性和曲折性。

 

二、教材分析

本课重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及其历史意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势力不断强大。资产阶级要当权,要发展资本主义,这是当时英国历史发展的主题。但以国王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为代表的斯图亚特王朝仍然独断专行,实行专制统治,社会各种矛盾迅速激化,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日趋成熟,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重大胜利,既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又开辟饿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由于学生辨证思维还比较薄弱,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既革命又妥协的两重性不易理解,因此这成为本课难点。他们在反对封建政权时,依靠人民群众,但在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夺取政权后,就加紧镇压人民群众。

 

本课导言

本课导言讲述的是在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的推动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参加了反封建斗争的行列,并取得了革命的领导地位。经过国内战争,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共和国,并把国王查理一世推上了断头台。查理一世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被送上断头台的国王,他被处决标志着英国近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结束,英国开始了由资产阶级和新规则共同执掌政权。

 

 

 

子目内容

斯图亚特王朝。本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第一段大字阐述了从17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深深的渗透到英国的工商业和农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者。第二段大字阐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和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这因为矛盾的不断激化使得革命形势日益成熟。

克伦威尔。第一段大字阐述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国会与国王所展开的斗争,在克伦威尔领导下所取得的两次内战的胜利。第二段大字阐述了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但新政权却成为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的工具。

本子目需要点明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是1640年,内战开始是1642年。这两个年代容易混淆,应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是从1640年开始作说明。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召开长期关闭的国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正是利用这与国王展开斗争,因此国会的召开才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真正标志。

“光荣革命”。第一段大字阐述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原因和结果。第二段大字阐述了因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软弱性、妥协性,与封建势力妥协,在宫廷政变后,公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至此结束。第三段大字阐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本目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第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两重性。第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一个问题也是本课的难点。第二个问题是本课重点之一,它包括对本国和对世界的历史意义两部分。

 

三、教学资料

1、历史事实简介

斯图亚特王朝

斯图亚特王朝之前的都铎王朝普遍受人欢迎,尤其是受中产阶级和绅士们的欢迎。它使敌对的贵族家族受到中央的控制。它通过建立国教圣公会来切断基督教会与罗马的联系,并在这过程中,分配了原来属于天主教机构的广大土地和其他财产。它还建立海军和实行获得民众赞同的反天主教的外交政策。

1603年,英格兰都铎王朝末代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死后王统中断,由远亲苏格兰王詹姆士一世继承英格兰王位,称“詹姆士一世”(1603—1625年在位),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詹姆士一世”与他儿子和继承人查理一世(1625—1649年在位)很快就浪费掉都铎王朝的声誉。他们企图把英国圣公会的教义和仪式强加给所有的人,从而引起不信奉国教的臣民即清教徒的敌视。他们还企图进行无国会的统治,但遇到了困难,因为国会控制了国家的资产。他们试图通过出售进出口贸易、国内贸易和许多制造行业中的专利权来绕过这一障碍。这带来了很大的收入,但也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强烈不满,1640年终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王朝颠覆。

1660年,流亡国外的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1660—1685年在位)返英,复辟斯图亚特王朝。他和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1685—1688年在位)试图恢复个人统治,加之他们追随法国王室、鼓励天主教,使他们愈来愈不得人心。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废黜詹姆士二世。1689年,国会宣布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奥伦治亲王执政者威廉为英王,称“威廉三世”,其妻玛丽为女王。同年,国会通过《权利法案》,初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斯图亚特王朝最后一王为女王安娜。安娜死后,依照国会1701年通过的“嗣位法”,王位传给了斯图亚特家族远亲德意志汉诺威选帝侯,汉诺威王朝开始。

 

资产阶级革命前的英国

革命前,从表面上看,英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全国人口大多数住在农村。不过,与欧洲大陆诸国不同,英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资本主义很早就开始渗入到农业中去。这主要是圈地运动造成的。15世纪末开始的圈地运动,到17世纪上期仍在进行。圈地运动把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赶走,这些丧失了生产资料的农民,成了被迫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为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圈地运动的过程又是英国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出现的过程。农业市场也随之迅速扩大,这就促使英国的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过渡,并为以后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从16世纪到17世纪初,英国的工业也在迅速地发展,不但那些老的工业部门,而且新出现的一些工业部门都发展很快。东北部的煤矿发展尤其迅速。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大规模的企业。铁的生产,也有较大的增长。不过不能过分扩大16—17世纪英国工业的发展水平,因为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的工业仍处于手工工场阶段。而且,直到17世纪初,英国全国的经济基础仍然是农业。即使是工业,其主要原料也来源于农业,而工业产品主要也是为了农民的直接消费。

在革命前的100多年中,英国国内外的商品贸易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对外贸易方面,出口的商品也不再是以羊毛等原料为主,而是越来越多地出口制成品,特别是呢绒,成了出口商品的大宗。最初英国的出口贸易受到汉萨同盟商人的控制,到16世纪末,英国商人将汉萨同盟的商人排挤了出去,把对外贸易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了发展对外贸易,成立了许多股份贸易公司。最初它们由一些商人自愿共同出资,装备从事长途航行的船只以进行海外贸易,后来发展为领有政府的正式特许状,获得了特权和专卖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阶级关系

农民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基本群众,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四,他们租种贵族的土地,”除向地主缴纳地租外,还要承担其他封建义务。圈地运动扩大以后,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被赶了出来,所以农民强烈要求废除封建义务,消灭地租,取得土地。

 手工业工人则是英国另一个人数较多的群体。他们要承担封建捐税,受封建行会陋规的约束;随着手工工场的发展,又受资产阶级剥削;商业萧条时,则受失业之苦,所以他们强烈要求革命,反对剥削,改善生活。他们和农民一起构成革命的主力。

 新兴的资产阶级,包括城市工商业者、手工工场主、房地产主、银行家以及乡村中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租地农业家。他们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力量雄厚起来。但是他们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捐税负担沉重,特别在政治上无权。因此,他们要求推翻封建制度,取得政权。因而革命要求也较强烈。大商人和高利贷资本家是资产阶级的上层,他们向王室包税,对贵族放债,并参加独占贸易,与统治阶级有较密切的联系,构成了资产阶级中的保守集团。

 新贵族是英国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深入到农村后的产物。他们的经济利益和资产阶级接近,但他们仍然保留贵族的头衔,还要向国王履行封建义务,不能自由支配领地,所以他们也反对国王专制统治。另一方面,新贵族的经济利益主要来自土地,与农民的利益直接对立。他们的势力比资产阶级大,因为17世纪初英国工商业水平还不太高,许多方面不及法国、荷兰、瑞典和西班牙,所以在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联盟中,新贵族占主导地位,这也就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不彻底的根本原因所在。   

旧贵族主要在西部和北部,那里没有发生圈地运动,他们依靠传统的封建地租,由于经常入不敷出,债务重重,收入减少,但排场依旧,境况越困难,越要加紧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他们是革命的对象。他们的政治代表是封建的国王。

 

新贵族

16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的产生与发展,在英国的贵族中,除旧的封建”贵族外,还分化出了一个与资本主义有密切关系的新贵族阶层,又称“绅士”。 新贵族主要是从乡绅转变而成的,但后来也有一些富商、手工工场主、富裕的自耕农补充到新贵族行列,这些人大都是主要的圈地者。这些新贵族多半住在英国东部和南部城市附近的农村里,因为那些地区的园地运动最为激烈,而且又是沿海地带,海外贸易较盛。新贵族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剥削雇佣的农业工人,或将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坐收资本主义的地租。有些人还兼营工商业。新贵族的地产事实上已不是封建性的财产,而是资产阶级性的财产。他们与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利益一致,因而在革命中结成同盟,共同反对封建王党。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早在13世纪,英国就有了议会。1215年,封建贵族逼迫当时的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规定国王不得任意逮捕或监禁任何自由人或没收其财产;国王必须尊重贵族和骑士的领地继承权;未经贵族会议的同意,不得向他们征收捐税。1265年,西门·德·孟福尔伯爵于打败国王亨利三世后召集议会,这是英国策一届代议制议会。参加者除贵族和高级教士外,还有一部分骑士和市民的代表。14世纪中期分成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即贵族院;下院由骑士、市民代表组成,即众议院。16、17世纪时,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在下院中逐渐取得优势。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经济势力强大起来,国王却授与封建贵族各种特权,阻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国王与议会的冲突就逐渐发展,斯团亚特王朝统治时期更加剧烈,多次解散议会,擅自征收新税,还发售特许证,破坏贸易发展。查理一世继位后,要求议会通过新税,遭到拒绝,议会被关闭达11年之久。在此期间,查理一世实施许多反动措施,横征暴敛,扩大专卖权,使工商业萧条。资产阶级把资金移到国外,财政危机严重,物价上涨,民怨沸腾。苏格兰人民起义后,国王为了征集经费,镇压起义,又召开议会。但议会反对与苏格兰开战,并提出一些其他条件。在广大人民支持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议会为阵地,与国王展开了一系列斗争,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苏格兰人民起义

1637—1640年,苏格兰人反抗英王查理一世封建专制统治的起义。160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死后无嗣,由她的远亲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兼任英格兰国王,称詹姆土一世 (1603—1625年),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苏格兰和英格兰虽共戴一主,但并未真正合并,苏格兰在内政和宗教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地位。苏格兰的经济、政治制度与宗教都同英格兰大不相同。苏格兰的政治均为长老派的首领即大绅士所控制。查理一世继承父位之后,力图在苏格兰推行英国国教,借以巩固和加强国王的权力。1637年查理授意坎特伯雷大主教劳德,强令苏格兰长老会在举行宗教仪式时采用英国国教的祈祷书,以图把专制统治和英国国教推行到苏格兰。这项命令激起了全苏格兰的民族起义。1638年,起义者订立“民族圣约”,誓为保卫加尔文教的“真正信仰”而战。查理一世派军队前往镇压,被打败。1639年,苏格兰起义者攻人英格兰北部,击溃英军。查理一世被迫求和。查理一世为了筹集对苏格兰战争的军费,于1640年4月重新召开议会,未达目的,查理一世立即解散议会,这届议会只存在三个星期,史称“短期议会“。同年8月,苏格兰人又发动攻势,并占领了英格兰北部的两个郡,英国各地纷纷提出请愿书,要求政府迅速同苏格兰搏和,立即召开国会。查理一世为形势所迫,再次召开议会(“长期议会”)。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利用议会为阵地,同国王展开了坚决的斗争,从而揭开了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克伦威尔及其军事独裁统治

奥里佛·克伦威尔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领袖,杰出的军事将领,英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缔造者。他出生在英国亨丁顿郡一个代代享有封建特权的乡绅世家。17岁入剑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和历史,后来又到伦敦攻读法律,受到过清教的影响。1628年、1640年先后两次被选人议会,参加了1641年大抗议书”的起草工作,并走上了武装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的道路。

在1642—1648年内爆发的两次内战中显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对军队进行改革,建立了一支新式的资产阶级军队。内战开始后,议会军一再失利,他招募了一支主要由自耕农组成的骑兵队,1644年7月,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中,打败国王军,取得内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被誉为“铁骑军”。后来根据议会的授权,他建立了一支二万多人的“新模范军”,这是一支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破除门第观念,浸透着清教思想的新型军队。1645年6月14日,他率领的“新军“在纳西比一战中歼灭了王军的主力。

1648年,作为独立派领袖的克伦威尔,清洗了议会中长老派的势力。1649年在城市平民和自耕农的压力促使下,处死国王查理一世,5月成立共和国,共和国实行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1649年,他率领130艘船只,12000名士兵出征爱尔兰,大肆掠夺爱尔兰土地。他采取野蛮的屠杀政策,不但杀害俘虏而且屠杀和平居民。有时坐在海边,令部下故意大声起哄,使乘船逃亡的居民于慌乱中覆船溺毙,他却以此为乐。前后被其率部杀害者达60多万人之多。在国内,他残酷镇压平等派和掘地派的民主运动。克伦威尔本人在征服爱尔兰以后也成了拥有1000英亩良田的大地主,获得土地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也成了大地主,许多军官和士兵在攫取了土地后开始蜕化变质,共和国也名存实亡。

为了压制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对付王党的复辟阴谋,并况固既得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迫切要求建立强有力的政权。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统治,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L653年,克伦威尔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支持下,强行驱散长期议会。同年12月16日,在克伦威尔的授意下,高级军官、法官和伦敦市长在伦敦举行一个盛大仪式,正式提请克伦威尔接受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护国主的称号;并通过了《施政文件),规定护国主为终身职,但不能世袭,兼领陆海军总司令,并有任命官吏、赦免罪犯(除叛国犯外)之权。这天,克伦威尔身着黑色长抱、头戴镶有宽金边的帽子,他在接受国玺、国剑后,就宣誓效忠这一宪法(即《施政文件》)。这样,克伦威尔依靠军队,把行政、立法、军事及外交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后来,他甚至改护国主为世袭,护国主成了一个没有国王头衔的国王。为了向外扩张和争夺殖民地及海上霸权,曾对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作战,取得胜利。1658年,克伦威尔在白金汉宫病逝,终年59岁。

 

 

查理二世与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查理一世之子查理·斯固亚持,1646年逃亡国外。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决后,苏格兰议会就宣布查理为国王,称他为查理二世。由此,查理二世的名字成了王党复辟活动的旗帜。1651年,他曾在苏格兰率兵入侵苏格兰,被克伦威尔击溃,流亡法国。克伦威尔死后,他在苏格兰英军司令蒙克将军的授意下,于1660年发表了“不列达宣言”,宣布即位后,大赦一切革命参加者;承认革命期间土地财产的变动;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原则。接着,查理二世登上英国王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复辟时期,查理二世在经济政策方面基本上与议会协调,因而这时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他违背了自己的诺言,宣布参与审判查理一世者均犯有“弑君罪”,凡在世的一律砍头;对已死者也不放过,以至把克伦威尔等人的尸体从坟墓挖出,枭首示众,造成一片白色恐怖。他还下令由政府出钱,为被没收土地者赎回其土地。查理二世不顾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反对,竞然把具有重要战略、经济意义的敦刻尔克(这是不久前克伦威尔从西班牙人手中夺来的)卖给法国,以感谢在流亡时期法国对他的帮助和支持。后来,查理二世还与法国路易十四签有密约,商定英国发生骚乱时,法国出兵帮助恢复秩序;而英国同意恢复天主教。1685年,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继位。这个亲法的天主教国王,立即降低法国商品的进口税,接着又任命天主教徒出任军政高级职务,并废除反对天主教徒的法律。这一倒行逆施,不仅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强烈愤懑,就连过去吞并过天主教地产的封建贵族和英国教士也持反对态度。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中,詹姆士二世逃往法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终被推翻。

 

 

 

1688年“光荣革命”

威廉·奥伦治(1650—1702年),生于荷兰海牙,信奉新教。1672年出任尼德兰执政。1677年娶詹姆士二世(当时为约克公爵)之女玛丽为妻。詹姆士二世无子,长女玛丽乃是当然的王位继承人。1685年,詹姆斯二世继位。詹姆斯在17世纪网年代已转信罗马天主教,他是一个傲慢而狂热的人,刚一继位,立刻决定要给天主教以信仰自由和平等的公民权利。但是英国自16世纪宗教改革以来,反天主教的传统一直很强烈,而且曾制订了反天主教的法律,如在16世纪和17世纪初制订的剂法条例,规定如天主教徒不到英国国教的礼拜堂去作礼拜,就要受处罚。查理二世制订的“宣誓条例”,规定严格禁止罗马天主教徒担任公职。但是詹姆斯二世不顾这些规定,任命罗马天主教徒担任军事领导,随后又任命罗马天主教徒担任政府部门的重要官职,并到教会和大学任职。1687年4月4日詹姆斯二世发布一个宽容宣言,给予包括罗马天主教徒在内的所有基督教徒以信教自由。当他在1688年4月27日发布第二个宽容宣言后,他又下令要求英国国教的主教们在各主教区的教坛上宣读这个宣言。此举引起了英国国教领袖们的强烈不满。

1688年6月,詹姆士二世的王后,又生下儿子,王位继承权发生变化。6月30日英国议会领袖与主教向信奉新教的詹姆士二世女婿威廉发出邀请,请他立即来英国保护他们的。自由、宗教与财产。。同年10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离荷赴英国。11月5日,他们在英国西南部的托尔基港登陆,迅即向伦敦进发。詹姆士二世得知女婿领兵压境时,大为惊讶,要求法国出兵干涉。但法国正忙于欧陆争霸战争,无法抽调兵力。威廉到英国后,受到贵族的热烈欢迎;詹姆士二世慌忙逃往法国。1689年2月,英议会宣布威廉与他的妻子玛丽为英国国王与王后,实行双王统治,行政大权由威廉执掌,称威廉三世,从而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统治。历史上把这次不流血的1688年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保守性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这一特点决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保守性。它的具体表现有四:(1)保存大土地所有制,保存一个强大的地主阶级。共和国成立后,没收的国王、王室、教会的土地,不是分给农民,而是用拍卖的方式出售。农民没有能力出高价购买土地,土地落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里。后来克伦威尔军队进入爱尔兰,军官、投机分子和供应军需的商人强占了爱尔尔2/3的土地,这些人都变成了爱尔兰的大地主。(2)没有完全废除封建关系,农民对新地主仍有封建依附关系,仍要交纳贡税和承担封建义务,只是取消了新贵族对国王的封建义务。(3)残酷镇压人民起义,如对爱尔兰人民和掘地派进行镇压。(4)革命曲折地前进,以资产阶级与贵族之向的妥协而结束。最后建立了保留国王的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君主立宪制统治。

 

《权利法案》

1688年政变后,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表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得到确立。现摘录《权利法案》的部分条文:

(1)、迩来以王权僭取与擅行关于废止法律或施行法律之僭越权力,认为非法……

……

(4)凡滥用王权征课赋税,以供给王室经费而久未经议会核准,或其他未经议会核准之程序以征课赋税者,皆认为非法。

(5)人民有向国王请愿之权。凡对于此项请愿之判罪或公诉,应认为非法。

(6)除经议会核准外,平时在王国境内招募或供养常备军,概应认为非法。

…… 

(9)关于在议会内演说及辨论之自由或议会内各项程序,在议会之外,不受任何法院或其他机关之弹劫或质问……

……

(13)议会为伸雪一切冤屈,井为修正、巩固与维护法律起见,应时时召集会议……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亦称“有限君主制”。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君主制,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它可以分为议会制和二元制。在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度下,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形式上对议会负责。在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度下,君主任命对他负责的内阁,直接掌握行政权,立法权归议会行使,但君主有否决权。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初期,国王的权力还相当大,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地位并没有超越王权之上。随着君主立宪政体的发展,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现代英国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2、文献资料释读

 

3、图片史料说明

 

4、课堂训练释疑

小论坛:新贵族与资产阶级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处?

不同处:新贵族是从旧的封建贵族中分化出来的,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业的阶级。资产阶级是包括城市中的工、商业资本家、手工工场主以及农村中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新兴的阶级。相同处:对封建旧贵族俩说,两者的政治、经济利益一致。

 

各抒己见:有人说,护国主是不戴王冠的国王?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同意。在护国主制下面,行政权和立法权都集中在护国主一人手里,而担任护国主的克伦威尔又是军队的总司令,掌握着最高军事指挥权,它和君主制实际上并无区别。

 

各抒己见:除了英国以外,你还能列举其他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吗?

日本、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

 

5、学术动态简介

一、新贵族的定义问题

新贵族问题是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否保守这一问题相关联,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需要廓清的一个概念。我国史学界传统观点认为:新贵族是资本主义关系深入到英国各个部门的结果,是从封建贵族中分化出来的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农场的资产阶级化地主。有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新贵族的来源并不是从贵族中分化出来的,而主要是进入贵族阵营中的非贵族人物,新贵族只是一种“社会称呼”,他们实际上是一种多样成份的复合体。

过去,史学界把英国绅士、骑士称为小贵族,而把有爵位的达官显贵称为大贵族。有学者认为,这与事实不符,骑士、乡绅、绅士与贵族有着完全不同的来源、发展过程、历史作用和历史命运。另有学者认为,在英国,贵族的称号是不分等级、出身的,特别是亨利二世后,每个自由的土地所有者,每年收入20镑的,都必须接受骑士称号而进入贵族行列。还有人认为,新贵族就是有爵位和没爵位的资产阶级化的大土地占有者,它是英国历史上特定时期所特有的名称,是指15—17世纪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以区别于封建贵族,英国革命后,旧贵族事实上已消灭。

二、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

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对其评价问题也是史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我国史学界大致形成以下几种观点:

1.否定说:有些学者认为,克伦威尔残杀国王并不是为了废除君主专制,而是要取而代之;对于议会和军队,他则使其成为自己的驯服工具;对人民则欺骗、控制和镇压,他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固然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并没有真心实意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最终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另有学者认为,克伦威尔代表中等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一直对激进的民主主义纲领和共和制十分敌视,宁愿保存更多的像君主制等的封建残余,1649年把国王送上断头台等行动是与其一贯的政治信念相违背的。

2.基本肯定说:有学者认为,17世纪英国革命的任务是扫清、摈弃并破坏封建社会的一切桎梏,建立资本主义和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这一新旧交替的动荡过程中,克伦威尔是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意志的贯彻者和取得革命胜利的奠基者,他通过立法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传统的封建农业关系,从根本上破坏了英国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大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大前提,并且,他处死了查理一世,宣布共和,并利用手中的政权和有利时态,把革命扭回到君主立宪的轨道上来。

3.有功有过,但功大于过:有学者认为,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坚持不懈地同反动势力作斗争,为英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作为革命元戎,他功不可没;但掌权之后,他镇压人民、入侵爱尔兰,使军队成为其独裁统治的工具,于是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为封建势力的复辟开辟了道路,因此,他镇压人民难辞其咎。但总体说来,功大于过,瑕难掩瑜。

还有人主张分段评价克伦威尔。克伦威尔处于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来说,他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对未来,他是保守的,主张王权,不是激进的共和主义者。他是一个历史矛盾性的人物。

四、教学设计(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