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刘乃徽:四版本历史教科
杨思冰:高一必修2第一
张向毅:高一必修2第二
黎宝儿:高一必修2第五
龙卫东:高一必修2第六
黄伟强:高一必修2第七
赵士祥:比较新课标高中
不同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
葛兆光:读两种历史教科
史平:四种版本高中历史
最新热门    
 
两种版本香港教科书的问题设计和史料应用之比较

时间:2009-10-18 17:22:52  来源:佚名
 
         两种版本香港教科书的问题设计和史料应用之比较

 历史教科书的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教科书的正文部分,另一部分是辅助课文部分,包括,目录、课前提要、补充文、图片及图注、历史地图、文献资料、注释、作业练习、附录等。

 

    比较几种版本的香港教科书中  “洋务运动”一节,就会发现其中正文部分都是大部趋同,大体是由背景,正文,结果,失败原因,影响等几个方面来写,虽然有些细节之不同,但是真正体现编者良苦用心的,还是教科书的辅助课文部分。

 

    编者在写撰写教科书正文的时候,都是在带着镣铐跳舞的,课标规定了总体内容,指引规定了方向,会考的指挥棒也使编者不敢逾越雷池。但是课文辅助系统却给了编者以较大的发挥空间,从几个版本的辅助系统看来,大致包含这样几个部分,图片,表格,引言,教育站(练习)等等。仔细阅读这几个部分,有些训练出题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但是有些仍旧平淡无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毫无作用。

 

    现举香港两种版本的教科书中前言练习编排之不同,和一则史料两种不同的用法为例进行说明:

 

  l、香港教育图书公司出版的中三年级教科书:58页—63页

  小标题:课前准备

  黑体字给出问题:为什么反对修筑铁路?

  细阅下文,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今天,铁路在中国非常普遍,也是十分便捷的交通工具。但原来当铁路在十九世纪中期第一次引入中国时,国民曾竭力反对修筑铁路,并列出了以下一些反对的理由

    1、 铁路吵闹声,打扰坟墓中死者的安宁。

2、修筑铁路必拆毁庐墓,使死者尸骨暴露。

3、铁路完成,原有贩夫走卒均因而失业,必会相聚为盗。

4、穷乡僻壤必因铁路而染夷风、崇邪教,败坏风俗。

5、铁路使敌人运兵方便,无异为敌人施“缩地术”。

  (2) .从上述事例中,你认为要在当时中国推行一些创新的改革,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为什么?

2、香港人人书局有限公司的中三年级历史教科书:54页—59页

课前预习:

细阅课丈后,试填下表:

洋务运动:背景:  1对外战争——  2西洋器械   3——倡导;

主持人物:l——2——3——4——;

   失败原因:1没有良好的——配合2任用——, ——风气盛行3——

和——反对    

  上述填空都是正文大字部分内容,可以原文照抄。

  在该课文的最后,以小字部分,对“朝中守旧大臣排斥西学,普罗大众对洋务抱仇视态度”这一句话的注释:

    当时民众对铁路建设反对最烈,反对的理由如下:

 

    上述第一例的材料l—5   

    下面对与香港教科书的两种版本对于一则史料的两种用法,进行分析:第一例中选取被第二例作为次之又次的史料设计问题,作为导言,  带领学生进入历史的情景,使学生对于当时的情景给予同情的理解,促进学生思考,进而对当时的历史产生兴趣,学生会主动阅读课文,可能会主动找一些资料充实自己的观点。

    第二例中的前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推行洋务所受到的反对,读读就行,  对于课前导语的设计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于重要线索的了解,学生会在读书后原封不动的找出词语抄下来。仅仅在于熟悉课文。

    如象第一个例子这样经过一番思维寻找到的答案,一旦得到赞许,其产生的内心的愉悦之情,决不能与第二个例子问题解决后的感觉同日而语。这种经过积极思维可以得到答案的问题设计,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把它称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解决问题的满足感决定于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太难,解决不了,是产生不了愉悦感的;太易,没有思维运动,,目口使有愉悦感,也会很低。

    这样的理论实际上很多人都了解,之所以在运用过程中出现如此大的差异,  这是一种思维的惰性。编者受到传统思维的桎梏,和以前教科书的影响,照抄原来教科书中设计题目和方式,不愿创新、懒于创新,在教科书的编撰中普遍存在。

 

 

        (二)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有了好的史料如果使用不恰当不一定能发挥作用,  如何发掘史料的最大功能,找到其中激发学生思维的切入点,是教科书编者应当思考问题。读一则史料时,往往会有疑惑的地方,这里就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当然这种疑惑的来源有很多,譬如教科书中史料与其他文献史料的矛盾、对概念的解读的困难、对背景知识的模糊等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的疑惑之源,然而带着这种疑惑,受到问题的激励,产生思维的碰撞,在探索问题和对教科书文本的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历史的思维。

 

    为什么说教科书在精选史料和设计问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呢?   

 

    第一、教科书是史料的主要提供者,应当负担起精选史料和科学呈现史料的责任。历史教师不是拥有丰富史料的史学工作者。“老师准备资料有三个困难:一是没这么多时间,二是没有足够的图书,三是所选的资料未必就是最好的”(《如何学历史》台湾 张元),所以教科书编者在精选史料和设计问题时都要多加思考。

 

    第二、由“教本”向“学本”过渡的教材观的变化,也对教科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拿到一本历史教科书就能产生兴趣,并且能对里面的问题进行思索,也必须要精选史料和精心设计问题。

 

    翻阅以前的旧版教科书和现在新编的一些教科书,其中关于选用史料、针对史料的呈现方式、以及问题的设计都表现出编者思维的惰性。

 

    在人教版新课标高一历史教科书59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章的学思之窗里面有这样一则史料: 

  

    《凡尔赛条约》第一百五十六条: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决议案。

 

    这则史料之后给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是战胜国,为什么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而不是归还中国?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确定的,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不敢随意发挥,所以像这种问题的设定属于封闭式的问题。当然我们说就这个问题学生也可以提出很多见解,但是就学生所掌握的材料和现有水平而言,是不可能提出多样化的观点的。

 

    问题的设计有两种模式:开放式和封闭式。所谓开放性,一指问题的内容,一指问题的答案,就内容说不论哪本教科书,在课文中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在限于纯粹的史事,而是较多的环绕史料的解读以及史料与现象之间的连接。针对上述史料是否可以这样开放式设计问题:

 

如果你是出席巴黎和会的外交官,你会如何应对当时的情形?请你撰写一篇在巴黎和会上发言的演讲稿。

    另外,顾维钧的演讲稿节选应是一则极好的史料。

    同样在这一章的“前言”中编者提出了这么几个问题:

    1、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有什么重要影响?

    2、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成立的,有何伟大意义?

    3、国共合作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破裂的?

    4、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怎样建立的,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课文的正文后的“本课测评”中提出:

    l、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始?

    2、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诞生的?它与以往的政党有何不同?它的诞生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3、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是怎样与国民党合作的,有什么教训?

    4、毛泽东怎样为中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怎样”二字在八个问题中出现了九遍,并且在其他章节之中也出现多次。并且大部分问题都可以直接在课本中找到完整的答案。“怎样”一词本身只是局限于对于问题现象的描绘,这一词汇高频率的反复出现,反映了编者为出问题而提问的简单化的心态;有些教师上课时为了单纯追求互动,而提出很多的极为容易、在课本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教科书中僵化的问题设计形式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提问方式。

    同样在这一章的辅助课文第二部分提到:

    5月3日晚:……

 

 

 

    二、学习延伸

    l、探究活动

    阅读上面五四时期北京学生活动的部分大事列表,请思考学生为什么不怕流血,不怕坐牢,与北洋政府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这反映了学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样的问题设计体现了编者要实现课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倾向,但是问题设计的单调会令老师和学生极为厌倦。

    可否尝试从另外的角度切入,而起到同样的和更好的效果呢?

    如果加入游行队伍,你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呢?如果你是当时北大的学生,你会加入游行的队伍吗?为什么?。

    受教育的过程是人的生命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期望能体验思维的愉悦,体验生命的乐趣。然而僵化的思维编出僵化的教科书,只能让学生错误的感觉到历史的枯燥。从而让学生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

    有专家很早就对此现象进行过思考:“当前历史教学陈旧的教学方法之所以难于废止,新型的教学方法之所以难于施行,主要原因在于受传统教科书的结构形式所限制,只有设计新的教科书认知策略,改革旧的结构形式,使教科书便于学生自学,便于独立的阅读、思考、探索和讨论,才能改变消极被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以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要求”。2

 

(三)

 

    国外对于历史教科书的辅助部分的设计早有研究,在六七十年代,前苏联曾对历史教科书展开过大讨论,有一篇关于历史教科书的分析材料指出,1965年以前的5一10年级的历史教科书,在大约2600个习题中,有92.5%的习题属于重复知识,只有7.5%的习题能发展独立思维。鉴于此,前苏联集中了大批历史学家,心理学家,教学法专家改革教科书。3

 

    英国的历史教科书也试图在学习方式上打破传统的历史教学只问“什么时候”,“什么人”,“干了什么事”,以及学生们“记住了什么”,能否复述教师所讲的内容的等原始的教学形态。强调的是“应该掌握什么”,“为什么掌握”,“应该怎样理解和表述”,“为什么这样理解和表述”。许多问题的最后,常有一句“为什么你如此认为?”“请解释选择此答案的原因”此种设计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面对学生的答案具有开放的心态。无论学生的反应如何不成熟,仍然尊重他的思考结果,这个结果值得探究并了解其来龙去脉。力图使历史教科书更符合学科的认知规律,更易通向学科的教育目标。4

 

    台湾著名历史学家张元在《朱子讲历史之二续:通鉴、七国之乱与后汉书》中举出一个例子来后提出“这是一道考察记忆力的题目,所以不是一道好题目” “因此,我还是觉得用多一点的资料,较能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测知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这道题目很容易,而且像是阅读测验,似乎不需历史知识,这是明显的缺点。”5提出了在历史教育中要考察历史思维,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历史。

 

    2002年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开始实施,写教科书时,如何精选史料,并精心设计出能真正激活思维的问题呢?

 

    第一,设计好科学的教科书认知策略,转变旧有的教科书认知观念,真正实现教科书由“教本”向“学本”转变。使教科书便于学生自学,便于独立的阅读、  思考、探索和讨论,才能改变消极被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以达到发展思维、  培养能力的要求。

 

    第二,仔细筛选史料,多运用一些鲜活的,接近学生认知水平和接近百姓生活的史料,并且设计好问题,避免提问的空泛和公式化。这样做不容易,但是应该尽量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设计问题。如果每一个问题的设计能象高考题目那样深思熟虑,不愁不可以编出一本高质量的教科书了。台湾的张元教授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他在一系列文章里面用具体的事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三.教科书的编撰的团队必须有历史学家,历史课程教学论专家,以及教育心理学家等协作努力,发挥各自的长处,使教科书成为真正优化的“学本”。

 

    今年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明文规定了要“减少教科书的种类,保证教科书质  量”。6出版社和教科书的编者要力图做到每出一套历史教科书,都能使学生爱读、  爱看、爱思,从而使历史教科书发挥其真正的功效。

 

  参考文献:

  [1]赵亚夫等:《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267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黄慕洁、白月桥:《中学历史教学》P154光明日报出版社。

  [4]赵亚夫等:《国外历史教育透视》P149高等教育出版社。

  [5]张元:《朱子讲历史之二续:通鉴、七国之乱与后汉书》《历史教学》2006,3

  P48。

  [6]《解读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修改重点》《中国教育报》2006年2月26曰第2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