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车华玲:全球史观与中学
车华玲:“全球史观”与
杨奋玲:“过程”目标感
胡柏玲:08全国历史年会
胡柏玲:化茧成蝶之心路
余春玲:《我看中美关系
赵艳玲:以史为鉴 面向
李红玲:新文化运动教学
杨奋玲:“一堂公开课”
余春玲《我看中美关系》
最新热门    
 
车华玲: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研究与使用

时间:2009-10-18 17:23:12  来源:车华玲
 

 

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研究与使用

车华玲 (北京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北京 100011) 

 

关键字: 高中历史,新教材,研究使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5)08-0063-06   

 

    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历史实验教材,自去年起已开始实验。与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相比,新编高中历史教材无论在编写体例的建构还是在历史知识的内容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知识结构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大家正在积极地探索新教材的使用,以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历史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我对高中历史教材的理解还十分肤浅,仅就初步学习的体会谈两点粗浅的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与新教材的编写和使用

 

    众所周知,由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学校教育必须坚定地遵循社会主义方向,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历史课程作为一门意识形态比较浓的课程,其内容编排更是要体现国家意志。建国以来,我国的历史课程一直是强调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思想指导的,无论是过去的《历史教学大纲》和现在的《历史课程标准》都是这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第一页“课程性质”中就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而历史课程的这一教化功能,是通过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来实现的。就是说,中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历史观的感悟和掌握,并初步内化为个人的认识,成为他们看待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和能力,是通过对历史教材的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的。那么,怎样编写和使用历史教材,才能更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并符合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这是长期以来大家不断探讨,又不断创新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围绕必修模块(1),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根据课标的规定,必修模块(1)的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发展史,重点放在政治制度史、政治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三个方面,范围包括中国和主要西方国家。从该模块内容的来看,照顾到了历史的时序性,即历史发展的简单线索。政治活动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活动最深层、最活跃、最生动的部分。在二次大战后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加强中学生对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制度等方面知识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该模块的设置和许多内容较为新颖,教师在适应和把握时会有较大难度,单靠以往的教学经验是无法胜任的。我认为,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除了要理清历史知识以外,更重要的还要在理论上和宏观的驾御上多下些工夫。其中,有几个问题要充分注意:

 

    1.对中西方政治制度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态度

    依据课标的要求,通过必修模块(1)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的基本事实,——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要实现这一目标,有几条基本原则我们应该把握住。

    首先,我们要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等方面来理解中西方政治制度。由于政治制度的形成要受经济基础的制约,要与经济基础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还要受地理环境、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政治制度在不同国家是有差异的。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正是由此而形成的。另外,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有一个形成、发展与不断完善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在形成自身的特点和适应性。如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农业社会里,一直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前后经历过三大盛世,这不能不说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上的保障有直接关系。同时,统治者们为了确保长治久安,不断进行“更法”和“改制”活动,使政治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调节。从而使“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选官制度,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极为丰厚的内容,并且在历史演变中具备了高度的自恰性,能够不断自我修复完善并自我发展。”[1](p.148)。这里所说的“自恰性”指的就是自身的适应性。再次,政治制度不仅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而且也对经济基础产生巨大的反作用,甚至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近代我国虽然出现了新经济、新阶级和新思想,但由于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思想上盲目自大,故步自封,政治体制和官僚队伍僵化腐败,弊端丛生,终于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成为西方列强的瓜分的对象。欧洲在16世纪以前,还是大大落后于中国的,但在这以后,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产生的一系列变化,终于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在英国,由于新的政治制度的产生,使其在日后的历史发展中焕发出巨大的活力,产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后,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也有一个相互继承的问题。任何国家政治制度的变革,都离不开对他国经验的借鉴。近代中国的进步,就得益于对西方的学习。但一个国家可以学习他国政治制度上的经验,但无法完全照搬之,因为各国的国情不一样。

只有把握好这几条原则,我们才能引导学生掌握关于政治制度史的正确观点、思想和方法,使他们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获得启发和营养,并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的问题。否则,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就无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形成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关于西方的政治制度史的教学。

    在必修模块(1)当中,西方政治制度史是一个较新的知识点,也是个重点和难点。“广义的政治制度或国家制度是一个国家用宪法、法律认可和规定的国家性质(国体)和国家形式(政体)两方面制度的总和。”[2](p.8)从课标的覆盖面来看,其内容包括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议会制度,还涉及西方政党制度、司法制度、选举制度等。

    其中,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对我们理解西方政治制度史具有重要作用。而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理解有三个问题是比较关键的:(1)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必然性;(2)革命和改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3)君主立宪制的性质与具体运作。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开始到1688年为止,前后持续48年,这场革命相当的曲折与复杂,但在最后的“光荣革命”中,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贵族的妥协而告终。这不仅由于中古以来英国政治传统的影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之间的密切关系所致,而且由于英国是第一个实行议会制度的国家,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另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当时英国社会政治发展、阶级力量对比所决定的。“在当时英国政治、社会力量的结构之下,不论是主张君主专政者或主张议会主权者,都不可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至于矛盾的解决方式,也不可能是暴力革命,因为经过20年的革命起义,军事专政等风风雨雨之后,到了60—80年代,中下层人民即没有自己的组织,贵族、资产阶级也对暴力流血深感畏惧。……因而,在当时的英国,不经暴力而经过妥协来解决上述的基本矛盾,是唯一可能的道路”[3](p.167)。这说明,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革命和改革都起到了推动历史前进的目的。尤其当复辟王朝的倒行逆施引起社会矛盾激化时,为了避免更大的冲突和动荡,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暂时的妥协,实现了宪政的平衡。英国君主立宪制体现着一种新的历史运动的模式,它使对立的两方由冲突达到兼容,从而使社会由此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过程。

    对英国君主立宪制深入理解和把握,可以使学生获得关于西方政治制度史的经典范例和参照系。由此为切入点,我们可以从比较和对照的角度,引导学生掌握西方各国政治制度的共同点和差异。另外,我们还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即要从各国历史的具体情况寻找历史问题的答案,避免盲目性和简单性。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使学生充分理解改革和革命一样,在历史上都起过进步的作用。而且,两者往往是交替出现的,相互相成的。这样,我们可以防止过去教学中存在的重视社会革命,轻视社会改革,重视阶级斗争,轻视政治制度的倾向,使学生能正确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当然我们也决不能无限夸大改革的历史作用,以至贬低社会革命的作用。一个国家“什么时候应当着重地采取哪一种变革形式,不能单从抽象的原理出发来作判断,需要取决于当时、当地的具体历史条件”[4](p.37)。

    各个版本的教材对西方政治制度史的内容都做了深入介绍。人教版必修模块(1)教师教学用书第317、318页,有一个专门栏目介绍了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争论,该栏目的设立对教师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性。其中的结束语写的令人回味,即“……因而,英国革命在政治上的保守性也就无从谈起。”这句话与传统的说法有区别,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新颖性。岳麓版必修模块(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中,四节课(综合探究课除外)的题目起的非常好,它们分别是:第9课“渐进的制度创新”、第10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第11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第12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这四个题目准确生动地体现了为英、美、法、德三国的历史特点,无论对教师教还是对学生学,都起到画龙点睛和纲举目张的作用。这说明,实验教材的起点是很高的,具有突破性,体现了我国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体现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3.对中西方政治制度要进行平等比较

    由于各个版本的教材都是依据课标编写的,因而在事实上形成了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在教学中,我们对这个问题要注意把握。所谓平等比较就是公正比较,而不是以任何一方为标准或坐标,将另一方放到其框架中去评价和衡量。如果我们放弃这一原则,就会使政治制度的比较变得扭曲化,更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如英法两国的议会制度都是在封建社会时期产生的,尤其在英国,议会制度对限制王权起到一定作用,有助于英国民主传统的形成。而中国在封建社会时期没有议会组织,并且晚清社会又是在外部的巨大压力下,痛苦地迈入近代社会的。我们不能就此认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比不上西方。再如古希腊的城邦雅典在政治体制上实行奴隶主的民主政治,这一制度曾使雅典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明。而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一直实行中央集权制,于是便认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如西方民主。我认为,如果要比较中西方古代社会的话,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就是,我国古代社会与古希腊三面环海、小国寡民式的城邦制度不同,是一个多民族、大一统的农业国家。这是我们看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没有这个前提,我们就无法解释我国古代的国情。我国古代社会虽然没有议会机构,但在人才选拔和政府机构管理方面有许多重要建树。如隋唐时期形成的科举制度,便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选拔制度。其中虽有不少问题,但能不论门第出身,用公开考试竞争的方法,挑选优秀人才参政,不能不说是制度上的重大创新。从其历史意义上看,“科举制度找到了在皇权下贵族权和民权的位置,使君权、贵族权、平民权协调起来”[5](p.55)。科举制度还曾对西方社会产生影响,英国于19世纪中期首先在东印度公司仿效实施这一制度,后被美国等西方国家效法,成为西方文官制度确立的一个根本标志。再如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也还是十分先进的,三省六部制的实行,体现了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牵制,避免了皇帝的独断专行。总的看,“中国的官僚组织有历史悠久,机构完备,分工发达,运转灵活等特点。西方从近代才发展出权利制衡,以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相互制衡,而我国古代官僚制度在皇权与相权、内朝与外朝、决策与执行、中央与地方等方面已有完密的制衡制度,以保证国家政治的合理运行”[6](p.4)。当然,我们对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也要给予公正评价。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民主和法治的问题时,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分析。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都是由本国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都是相对的,绝对的民主是不存在的。而且,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上看,中西方社会都是朝着进步和法治的方向发展的。

 

    4.关于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可比性问题

    过去曾有不少人认为,由于中西方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双方的政治制度根本无法比较。这个观点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因此,我们在比较中西方政治制度时,要选择那些有价值、有意义、有可比性的问题进行比较。同时,教师还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不能牵强附会、硬拉凑合。关于这个问题后面还会涉及到。

 

 

 

    二、关于工业革命与两大对抗阶级形成

 

    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以来,依据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开始将课本视为学本使用。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对课本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增加某些必要的资料或图片,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创新精神。在高中新教材实验的过程中,这种做法显的更加重要。下面,我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两大对抗阶级形成的问题为例,就此进行一些分析。

    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意义和影响,课标做了原则性规定,主要强调的是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各个版本的高中历史实验教材对此都做了深入分析。同时,教材编写者从当时历史的基本事实和中学生学习的必要性出发,也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了两大对抗阶级形成。其中,人教版、岳麓版教材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较高。尤其是人教版教材,以专门的段落作了介绍,文字简洁清晰,准确到位。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强对这个问题的讲授。两大对抗阶级的形成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历史事实,正是由于无产阶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为了自身的解放和生存,展开与资产阶级的殊死斗争,才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对工人运动的总结,并且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又是新教材的重点。如果高中生认识不到这一点的话,那么,就无法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产生的背景和意义。另外,实事求是地精神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精髓,像两大对抗阶级形成这样的重要问题,我们是不能淡化处理的。根据教材内容的取舍的原则,两大对抗阶级的形成无论如何也不能算“边缘”内容。

    上述问题的产生也是有一定原因的。由于我们正处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高潮之中,科技的巨大威力使人们未曾所料,它使世界日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哪个地区和国家可以离开世界市场独自发展。而三次科技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互相促进的。因此,介绍科技革命的影响,当然要突出世界市场的形成。但是无产阶级的产生以及其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不仅是工业革命所引起的阶级结构的突出变化,而且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我们对这个问题必须要保证清醒的认识。另外,我们看待历史问题,还是应该将其放在当时的条件下去分析,不能以现在的眼光来修正历史。在此顺便介绍两本书,以引起我们对该问题的重视。一本是《美国社会变革与美国工人运动》犤7犦。该书是国内学者研究工运史的一部力作,主要研究了美国早期工人运动的特点,合法斗争对美国工人运动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深入探讨了美国工人运动与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美国现代化、美国工农业革命的关系。其中,该书作者在自序中对美国大学工人史研究现状的介绍令人深思。另一本是《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8]。该书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经典之作,主要探讨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的历史,工人们的悲惨生活和积极斗争的经历,以及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阶级意识的形成过程。这两本书对我们认识工人阶级的形成和工人运动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关于必修模块内部和必修模块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历史教材的编写体例问题。究竟是按照时序编写好还是按照专题即模块编写好,成为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其实,人类社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整体系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教育与体育事业、社会生活等等,都囊括在社会的大系统中,并各自发挥着其功能和影响。在这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文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但同时,对其他各个方面的影响也绝不能低估。今天,教材使用哪一种体例编写,只是我们作为当代人,对历史的理解和栓释,目的都是为了学生便于学习和掌握历史。过去统编的人教社高中历史教材是按时序编写的,许多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就十分注意归纳和提炼专题史的内容,如二战史、科技史、宗教史等,并已形成了良好的教学传统。现在高中历史新教材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则向我们提出了另外一个新问题,就是教师在按专题讲授的基础上,如何体现历史内在的逻辑关系即模块之间的必然联系。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将直接关系到课标规定的历史教学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历史教学的课堂质量和教育功能的实现。因为,这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我认为,高中历史新课标采纳的这一新的编写体例,会像其他学科的课标一样,将在教学实践中接受检验。下面,让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探讨。

    关于三个必修模块之间的关系,课标均有原则性的说明。如课标在必修模块(1)中指出:“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课标在必修模块(2)中指出:“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课堂教学要把握好这些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科学的历史观为指导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释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时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9](p.81)而“每一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    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9](p.237)。并进一步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9](p.482)。上述分析是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辨证关系的最权威、最经典的说明。我们要自觉地把这一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论贯彻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悟和领会之,能初步地、自觉地运用之,这是最重要的。如果学生在学完了三个必修模块之后,只会孤立地看待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那么,就不能认为我们的教学是成功的。

 

 

 

    2.充分发挥和运用不同教材编写的特点

    高中历史实验教材虽然都是根据课标编写的,但各有特点和千秋。我们在使用教材时,要注意挖掘和发挥教材的优势特点,努力实现模块内部和模块之间的整合。如岳麓版教材在充分尊重课标的基础上,对中外历史的编写顺序做了一定的灵活调整。在必修模块内,它没有按照先中国史后外国史的顺序编写,而是尽量将处在同一历史发展阶段的中外历史放在一起编写。在具体顺序的编排上,作者也进行了精心处理。如必修教材(1)的第一和第二单元的标题,分别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由于中国古代文明在当时世界居于领先地位,因此中国史的内容在前。而第三和第四单元的标题,分别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和“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由于近代西方社会的迅速崛起与发展,使中华民族处于从属的地位,故西方历史的内容在前。这种编写方式不仅在模块内部形成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而且有助于学生了解中西方历史的特点,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虽然它在内容上可能给人以跳跃性的感觉,但如能熟练驾御并逐渐适应后,相信会产生预期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必修教材是严格按照课标的顺序编写的,但同样十分重视中外历史的联系。在必修教材(1)第22页,教材在“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的结束语中写道:“明清之交,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此后,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政体,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这段话对于学生树立全球视野,从17、18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大势理解明清之际的历史,对增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深入认识我国明清之际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十分有意义的。

    另外,人教版必修模块(1)第142页的“探究学习总结”栏目中,有一道题为:“请思考清朝康乾时期,中国和英国的政治制度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这道思考题出的很有技巧和特点:第一、比较的双方均具有典型的意义。康乾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也是君主专制制度鼎盛期,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社会逐渐趋于衰弱的时期。而英国君主立宪制不仅标志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而且也是西方政治制度的典型范例之一。由于双方在政治制度方面均具有典型的意义,各自的特点也比较鲜明,因此两者之间的比较更有说服力。第二、该题属于共时性的比较。17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与17、18世纪的康乾时期基本处于同一历史时期。因而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在比较中获得有意的启示。

 

    3.关于模块之间的联系

    由于课标对教材体例的规定,许多历史知识在实验教材中被划分到不同的专题之中。以工业革命为例,其基本过程、主要标志以及意义和影响被划分在必修模块(2)之中,科学家、科学理论和主要发明创造被划分在必修模块(3)之中,诸如此类的情况不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把握每个模块自身的侧重面,还要注意各个模块之间的呼应和沟通。就是说,教师要有历史教材的整体观。

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多样化和课堂教学的可喜变化,说明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改革的过程也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课程和教材改革的深度和难度是前所未有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和继承。它的成功要靠广大教师、专家、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另外,历史教师在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与技巧之外,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这样才能实现在高中新课改中的平稳过渡。

 

 

 

【作者简介】车华玲(1951—),女,北京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北京“十五”继续教育学科组组长,北京2004年历史专业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世界文化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中学历史教材编写和中学历史教学。

 

【责任编辑:蔡世华】

 

参考文献

[1]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周民锋主编.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比较[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金冲及.50年变迁[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5]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M].台湾:台湾竹企思想文化丛书,出版者为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思想文化史研究室,1997.

[6]马克.政治史杂谈[J].北京:世界史,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2(8).

[7]张友伦.美国社会变革与美国工人运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8][英]E.P.汤普森著、钱乘旦等翻译.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9]马克思格斯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历史课程网系纯粹公益性历史教育网站,除本站原创及作者惠赐大作以外,本站图片文字等信息均由其它网站收集整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来信(ncct@china.com.cn),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