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佚名:新课程历史教师需
佚名:教学语言在历史课
佚名:感人心者,莫先于
佚名:图史结合、双管齐
佚名:实践新课程教学一
佚名:人格教育应当成为
佚名:历史教学中问题教
佚名:关于素质教育观念
佚名:历史教学中的传统
佚名:应该感谢西方的殖
最新热门    
 
佚 名:质疑人教版历史教材之二

时间:2009-10-18 17:24:10  来源:佚名
 

编者案:细心认真的历史教师VS荒唐的历史教科书编写者

佚名:质疑人教版历史教材之二

历史事实材料是历史科学立身之本,观点之源,保持其真实可信的重要性已是公认常识,不必待言。史料分析题这些年来也一直在历史考试中占重要分量,以培养中学生运用历史思维的时间能力。

然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许多材料题掐头去尾,断章取义,郢书燕说,徒然成为教科书观点的注释和证明,反危害了历史的严肃与科学。而另一面,材料题也确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锻炼了中学生分析与理解能力。正面作用应予肯定,负面作用应设法减至最轻。教科书首先应当作出榜样,尽力避免疏漏舛误。笔者吹毛求疵找出教学中遇到的教科书中史料错误。
  

我的疑问对象是《中国近代现代史》(人教版2003年6月第一版,上册)第39页的“阅读与思考”题
  
  材料一:“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阙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阅读上面两段材料,请思考:
  1.李鸿章和郑观应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了怎样的批评?你认为他的批评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上述思考题问询到郑观应的观点和批评,换而言之,本题旨在考察洋务派与早期维新派学习西方的不同点。令人迷惑的是,这段材料却并非郑观应自己的话。
  
  
翻开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初刊自序》,其文如下:
  
  “善夫张靖达公云:‘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阙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文中明确表示是引用张靖达公的话。张靖达公,即张树声,淮军将领,安徽合肥人,曾随李鸿章进攻太平军,担任过两广总督。1884年,张树声在临终时口授遗折,恳请朝廷设立“议院”,上文即《遗折》中的文字,可在《张靖达公奏议》(八)中查到原文。《盛世危言?初刊自序》成于1892年,郑观应引用张树声的观点并表示了极大的赞同。
  
  假如要把张树声归类,作为淮军将领、地方督抚,显然应当属于洋务官僚集团,这段材料当是洋务运动的参与者对自身实践的反省,虽然郑观应称善道同,与张态度一致,却也不应张冠郑戴吧。要引导学生思考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派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异同,似乎可以另取材料佐证。
  
  

 

    另一个“似乎的”错误出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人教版试验修订本,下册)第24页的阅读与思考:
  
  
材料一: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蒋介石在南京市国民党党员大会上的讲话 1933年9 月23日
  
  材料二:……(略)
  阅读上面材料,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
  
  加上“似乎”这一限定词是因为笔者遍查《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和《国民党重要会议文献汇编》,未能见到这段材料。但这段材料的时间与问题所问相悖,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9 月,材料引文自称是1933年9 月,岂有事隔两年才出对策之理?细读文意,欲待国际公理,李顿调查团于1932年已经公布调查报告书,遑来“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之姿势?如果这段材料是指1933年长城抗战,则时间合了,却与文意和题目均不合。凭常识推理,这段材料所处时段似应当为1931年。
  
  这段材料是否有舛误,仍属笔者的个人臆度。但其本身的难于寻找也暴露了另一个问题:教科书引用材料应当让中学师生方便地进行查证。中学教科书是直接面对广大中学师生的普及性读物,怎能同于论文资料引用的求新求偏求人所难见。既然自然实验必须具有可重复性,有什么理由用偏僻难寻的材料来为难师生们呢?
  
  虽然这些材料属于“阅读与思考”专栏,供学生选做,不做统一要求;虽然任何书籍都不可能做到绝对无误,但 我依然盼望,新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不要出现同样的情形,盼望新的历史教科书不仅能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还能承传历史的严谨科学精神。微见愚得。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