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无锡市世纪荣达高复班历
人民版必修三19世纪以来
人民版学生用书必修三专
人民版学生用书必修三专
《20世纪世界史》授课
高中历史选修:20世纪的
《20世纪世界史》授课
《20世纪世界史》授课
《20世纪世界史》授课
《20世纪世界史》授课
最新热门    
 
新世纪的中学历史课本必需重视“球情”

时间:2009-10-18 17:25:09  来源:黄安年
 

新世纪的中学历史课本必需重视“球情”
黄安年 [学术交流网]

黄安年文发表:学术交流网/中学历史教材/2002年10月9日首发
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了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新一轮基础课程教材改革,其中包括初中和高中的历史课程改革。初中历史课程各册试验新教材正在紧张编写和陆续出版,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制订工作也已经启动,随着课程标准的制订,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教材的编写也将开始。这场关系中华民族素质奠基工程的普通中学历史课程应当如何编写,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笔者呼吁:新世纪的中学历史课本必须重视“球情”。

 
    一.全球化发展的新世纪要求中学历史课本必须重视“球情”
    不管人们如何评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影响的利弊,21世纪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必须如实地了解这个大趋势由来和发展,并且适应这一发展,趋利避害。
   我国的历史课本无疑必需根据中国的“国情”,然而中国的“国情”是和“球情”密切相关的。如果只强调“国情”而忽视“球情”就难以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世纪现代化的现强国梦;就难以在新世纪的条件下创造性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在新世纪条件下也难以得到新发展。在中学历史课程中重视和强化“球情”教育,是历史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又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
   中国和世界紧密相连,历史的昨天、今天、明天密切相关。不了解世界的昨天、今天,如何展望世界的明天?不了解世界的发展,我们又如何立足于世界之林?不了解世界历史进程中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演变,我们如何健康地快步向着21世纪现代化的目标迈进。不了解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历史演变,不了解国际政治多极化、各国政治民主化发展趋势,我们如何争取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并且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建设步伐。不了解世界文明的历史演进和全球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如何在这个大趋势中加强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华,更好地弘扬中华文明。
   采用新世纪的高中课本的主人公是21世纪上半期实现我国现代化伟大目标的主力军,如果这批主人公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完整的历史基础知识,缺少“球情”知识,要成为高素质的主力军是难以想象的。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和教材编写者需要时刻牢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八个大字,切实解决好给我们未来的主力军以足够的“球情”知识问题。

 
   二.中学历史课本轻视“球情”教育的倾向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然而,中学历史教科书在给中学生以足够的“球情”知识上并不能令人满意。80年代全日制高级中学课本《世界历史》规定为必修,其中还包括古代部分。到了90年代中期高级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课本虽然还是规定为必修,但是取消了古代和中世纪世界史的内容。而到了2000年根据新大纲的规定,则《世界近代现代史》课程在高级中学竟然改为选修。这种情况和新世纪挑战的形势极不协调,显然,这种轻视“球情”教育的倾向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笔者在一些文章中已经指出加强世界史教育的必要性。这些文章包括:《面向世界,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知识》(2000年第19期);《面向世界,需要了解世界----呼吁加强二十世纪世界史教育》,《人民政协报》(2001年11月6日);《如何改进历史素质教育?》(学术交流网2002年5月13日发布,8月16日重发);《应当警惕“偏瘫”症与“球盲”病》(学术交流网2002年5月1日发布;2002年8月17日重发)。全国政协委员、原民革中央宣传部长蔡义江教授等专门向今年全国两会提交了提案《历史知识教育不能削弱——高中阶段世界史课程应当规定必修》(发表在《光明日报》2002年5月30日,学术交流网2002年4月27日发布;2002年8月17日重发)。一些中学历史教师也呼吁恢复世界史在高中阶段的必修地位。(见《企图削弱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教育地位是不明智的——对当前高中历史教育改革的疑问》, 浙江省永嘉中学孙立多,学术交流网2002年6月5日首发,2002年8月16日重发;《对弱化世界近现代史教育的思考》, 浙江省温岭市教师进修学校谢微微,学术交流网2002年6月3日首发,2002年8月17日重发;《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8期)
   上述这些文章已经指出轻视和淡化基础教育阶段世界历史教学的严重后果:将有可能导致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时期使新一代年轻人中出现新的“球盲”现象,这无论就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育来说,就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来说,都是不该出现的。不仅如此,轻视世界历史教育的结果对于中学历史教师队伍建设已经产生了不利影响:世界史教师力量被削减、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出现“偏科”现象,这种情况将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素质的提高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附带指出,在现行人教社教材高中各种历史教材中,问题最多的在世界现代部分,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需要大力加强世界历史的编写力量。
   令人欣慰的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把“国情”教育和“球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开始重视加强“球情”教育。据悉新近设计普通高中历史标准课程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不仅恢复并且适当增加了世界历史必修知识的传授,改变了近些年来世界历史知识越来越不受重视的情况,凸现了解世界在我国基础历史课程中的作用。至于如何把“国情”教育和“球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采取半个世纪以来占主流地位的中学历史教材按照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历史时期分别编写的传统模式。还是改变传统模式,采取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历史编写体例手需要认真研究和进行充分试验的。即使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编纂方法也有古今先中后外,还是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外融会贯通,也可以进行反复试验。记得上海自从80年代以来就`进行了中外历史合编的试验,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但是作为教育创新,在编写体例上我们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来试验。笔者赞同这样的试验思路,不妨采取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编纂方法。 


   按照这样的思路,第一,有利于从新世纪全球化急剧发展的视角的了解和认识历史的昨天和今天,使历史课程立足中华,放眼世界,有利于三个面向。第二,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历史知识的内容,改变初中和高中的历史课程内容过于重复,从而从内容上改变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的状况。第三,这样的编辑思路将极大地促进中学教师致力于提高历史知识的整体素质,改变部分教师知识结构的偏科、甚至“偏瘫”现象,推动中学历史教师重视世界历史和当代历史的教学和研究。第四,将有力地推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创造精神。不论是传统编写模式还是另辟蹊径,都要高度重视“国情”教育和“球情”知识的有机结合,都应该高度重视实事求是的“球情”教育。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