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2005学年济宁市中考历史
2005年中考历史材料解析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中考历史模拟精选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重庆中考历史模拟
2006年珠海中考历史模拟
2006年湖北黄石中考历史
2006年全国中考历史基础
最新热门    
 
《20世纪世界史》授课纲要 5

时间:2009-10-18 17:26:37  来源:本站
 

 

编者赘语:本站发布的史学资讯,只为参考之用,并不表明我们赞成其中的观点、立场。希望我们老师在阅读时,从《历史课程标准》和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取舍使用。

 

 

《二十世纪世界史》授课纲要

5

 

 

四.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和英法的绥靖政策

 

1.德国的扩张计划

 

德国的毁约扩军行动取得初步成果后,希特勒就开始寻找机会实施对外扩张。为了向主要军政官员披露自己的侵略计划,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在会上,希特勒的军事副官霍斯巴赫担任记录,5天后又把原始记录整理成秘密备忘录放进档案室,史称“霍斯巴赫备忘录”。

 

据记载,希特勒在会上谈了5个问题:

 

①德国必须夺取生存空间,这是决定德国未来的关键问题。

 

②要达到上述目的只能求助于武力。因为世界上没有无主的空间,进攻者总是会碰到一个占有者的。

 

③扩张的步骤:第一步,建立一个囊括中欧的大德意志国,其中需要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波兰的但泽走廊,由于这些地方中大部分以德意志人为主,扩张时阻力会小一些;第二步,打败法国,消灭苏联,夺取欧洲大陆的霸权;第三步,向海外扩展,战胜美国,称雄全球。概括起来说,“先大陆,后海洋”。

 

④对外扩张时首先要对付的大国:法国和英国,认为它们是不会容忍屹立于中欧的德国巨人的。因此,夺取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也是排除对抗英法时的侧翼威胁。

 

⑤实施扩张计划的时间。最迟在1943--1945年。因为在这以后,情况只能变坏:“秘密武器”的秘密不可能长期保住,新式的武器装备有陈旧的危险,由于其他国家也实施重整军备,德国的相对实力将减弱。但是如果遇到以下2种情况之一,德国将提前动手:法国发生内讧,法军被牵制在国内事务中,不能用来从事对德战争;法国同另一个国家如意大利交战,军队被牵制。

 

以后这2种情况都没有发生,但是战争被提前了,这归因于张伯伦的绥靖政策。

 

 

 

2.张伯伦的绥靖战略

 

由于英法两国特别是英国,一再对侵略者推行绥靖政策,到30年代中期,已经使自身的相对地位大大恶化。由于我们前面分析过的原因,面临法西斯势力的直接威胁,绥靖思潮在英国进一步泛滥。1937年5月,绥靖派头子张伯伦被推上英国首先的宝座。

 

张伯伦自信对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局势,都了如指掌,并且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对付当时国内外所有的政界人物。他出任首相后,根据英国相对地位削弱的现状,决定增加军费,从每年1亿多英镑增加到3亿多。在军力不敷所需的情况下,确定了一个“防务次序”的原则,为:保卫本土;保卫贸易线;保卫海外殖民地和自治领;履行欧洲大陆的义务。由于履行欧陆义务放在第四位,实际上轮不到,他寄希望于用外交手段去应付欧陆危机。

 

在张伯伦看来,欧洲大陆的问题主要是德国和意大利问题。在2者之中,又以德国为主。

 

对德国,他决心把苏法两国倡议的对德国采取“堵”的方针,即维护凡尔赛体系的方针,改为“疏”的方针,即调整现存格局的方针。这一做法的前提,是认为希特勒对外扩张的目标是“有限的”,主要限于德意志人居住区,因此只要作出某些让步,就能满足希特勒的愿望,维持欧洲和平。据此,张伯伦希望英德两国能够通过谈判达成“全盘解决”。张伯伦心目中的“全盘解决”包含3个内容:

 

a.英国准备出卖中东欧小国的利益,并且牺牲法国在中东欧的同盟体系,允许德国占有奥地利、苏台德区和但泽等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地区,以满足希特勒建立大德意志国的要求;德国则应保证使用和平方式来达到这一点,并且放弃进一步的侵略要求。

 

b.之后,英国在经济上援助德国,并且允许它在东南欧地区享有商业上和政治上的优先权利,从而在经济上实行疏导。

 

c.英法在殖民地问题上作出某些让步,归还部分原德属殖民地。

 

对意大利,张伯伦认为它是欧洲棋盘上一只特殊的棋子:它同德国在领土要求上有冲突,因此可以借此削弱罗马-柏林轴心,牵制德国的扩张;它和德国同属法西斯国家,可以通过它同德国拉关系。因此,他不顾意大利侵占了埃塞俄比亚,又正在插手西班牙内战,决定同意大利恢复友好关系,于1938年4月亲自访问意大利,签订《英意协定》,承认意大利兼并埃塞俄比亚。同时压法国关闭法西边界,以此讨好意大利。

 

张伯伦确定了对德绥靖战略后,还找机会向希特勒透风。1937年11月,他派遣自己的心腹哈利法克斯(当时担任掌玺大臣,1938年起任外交大臣)到德国,向希特勒表达了自己的意图。

 

把希特勒的扩张计划和张伯伦的对德全盘解决计划相比较,可以发现,当德国的扩张步骤还局限在第一步时,英国基本上是允许的。这是理解1938--1939年欧洲局势发展的关键。

 

 

3、德奥合并和慕尼黑协定

 

 张伯伦的绥靖活动增强了希特勒的胆量,他决定把原先规定最迟在1943--45年实施的侵略计划提前实施。另外,在霍斯巴赫会议上,希特勒一直把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放在奥地利问题之前,但是,奥地利国内局势发生较大的变化,由于该国纳粹分子的活动嚣张,形势急剧恶化,同时,由于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比较复杂,还需要同英国反复交涉,而奥地利问题相对说来比较简单,英国和意大利都在实际上放弃了它,因此希特勒把奥地利问题提到了前面。

 

1938年3月12日,德军越过边界,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奥地利,不久将奥地利并入德国,成为德国的“东方省”。

 

这一行动是希特勒第一次大规模的扩张行动,各国反应怎样呢?

 

英国的既定方针是允许德国建立大德意志国,不过要用和平手段。现在,就德国吞并奥地利这一点来说,没有越出英国的容许范围,不过是使用了武力。因此,英国政府提出了抗议照会,谴责德国对奥地利施加了“压力”。对这种表面文章,希特勒根本不买账,干脆宣称德奥关系是“德意志人民的内部问题,与第三者无关”。到4月初,英国,以及法、美,分别承认了德国吞并奥地利的行动。

 

意大利此时已经放弃同德国争夺奥地利,墨索里尼表示“奥地利对他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希特勒不费力气吞下了奥地利后,就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但是在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上,英德双方计划之间是有分歧的。

 

从希特勒的角度来说,一是要一举拿下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二是要趁机打一场侵捷局部战争,试验和实践“闪击战”理论,但是,当时德国还无力同英国正面对抗,对捷克斯洛伐克动武的前提是排除英国的干预。

 

从英国的角度来说,张伯伦愿意拱手让出的,主要是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地区,也就是苏台德区,而不是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而且,绝对不能使用武力,否则,就不能达到维护既得利益的目的。

 

由于存在这一分歧,因此围绕捷克斯洛伐克问题展开的交涉就比较繁杂,接连进行了2-3次英德交涉,甚至出现将要兵戎相见的局面。最后达成《慕尼黑协定》。作为例证,希特勒对慕尼黑协定是不满意的,“在慕尼黑会议期间,‘他显然是情绪低落,对整个议程都显得暴躁不安’,回柏林途中还在对党卫队员说:‘张伯伦这家伙使我进不了布拉格,真叫我扫兴!’”同时发誓要完成这一计划。

 

慕尼黑协定是英德双方各自妥协的产物,不过双方妥协的层次是不一样的。英国的妥协是带有根本性的、全局的,而德国的妥协是局部性的。

 

由于张伯伦这一根本性的让步,整个欧洲格局发生了有利于法西斯国家的变化。

  

 

五、19331938年的美苏外交政策

 

1、美国的孤立主义与罗斯福外交

 

孤立主义同罗斯福外交是2个既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很大差别的概念。

 

    

孤立主义这一思潮产生于20世纪初,当美国政府把目光从美洲转向世界时,国内就产生了该思潮。当时孤立主义势力的代表人物,主要是中西部各州的参议员。他们代表中西部农场主和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工商业资本家的利益,主要关心国内市场,认为美国地大物博,与欧亚远隔重洋,是个世外桃源,提出“坚守美洲堡垒”,反对插手世界事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他们认为美国参战得不到好处,推动政府执行中立政策。大战结束以后,他们又认为国际联盟受英法操纵,美国如果参加,将会招致英国干涉美洲事务,因此仍然要求美国不要过问欧洲及世界事务。美国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和不参加国际联盟,同他们的阻挠有关。

 

   

在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袭击下,美国公众主要关注国内的经济复兴和就业问题,普遍对国际事务不感兴趣,孤立主义势力趁机再次崛起。这时,他们除了继续代表中西部财团的利益外,还代表了一些同德国资本联系密切的垄断财团的利益,和各种和平主义派别及宗教、妇女团体的要求。     

 

他们反对过问英法与德意日之间的争夺,主张置身于欧洲和世界事务之外。他们声称:“国外在宣传什么我们的边界在欧洲,我们切不可为其所动,误入歧途。除了大西洋在东边、太平洋在西边之外,我们还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呢?大洋就是不可逾越的天险,即使对现代化的飞机来说,亦复如此。”他们甚至连外交活动都感到厌恶,称之为“强权政治”。在当时反映他们观点的《时代》周刊里,把所有国际新闻都刊登在“强权政治”的大标题下。所以,孤立主义势力确实要求放弃争霸活动,利用美国优越的地理位置,退守美洲堡垒。

 

罗斯福是个具有世界性战略头脑和民主主义信仰的政治家,他的支持集团在英帝国境内拥有较大的投资,因此主张助英抑德,遏制法西斯势力的扩张。但是,罗斯福在第一届总统任期内,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过多地顾及外交事务,而希特勒的行动还局限在毁约扩军的范围内,尚未对美国构成直接的威胁。面对孤立主义分子的阻挠,罗斯福因势利导,对欧洲政治事务采取中立和“不干涉”政策,让英法顶在第一线应付德意的威胁。

 

30年代美国中立政策的主要表现,是1935年8月国会通过了《中立法》,并在意大利侵埃战争和西班牙内战中得到应用。

 

1937年前后,情况发生一定的变化,当时美国国内的“新政”已初见成效,罗斯福顺利地连任总统,而法西斯国家已实现政治联合,国际局势急剧动荡。这时,美国的外交战略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形成解决欧洲问题的设想,即以“各国首脑会议”取代国际联盟,争取在美国的参与赞助下,达成欧洲问题“政治和经济上的总解决”。所谓“总解决”,即在中东欧为德国提供“经济上的出路”,以防止“德国为争夺市场和原料而向外出击”,并考虑归还德国的殖民地。该计划虽然也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但美国明显试图取代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因而遭到张伯伦政府的拒绝。

 

 

 

当德国正式迈出扩张步伐时,罗斯福政府同样认为希特勒的侵略目标只限于德意志人居住区,因此没有作出积极的反应,直到德波战争爆发后,才逐渐同法西斯相对抗。

 

但是在亚太地区,美国政府的反应比较明朗。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罗斯福于1937年10月5日发表著名的“隔离演说”,呼吁建立反对侵略者的“防疫地带”,把侵略者“隔离”起来,以向日本施加压力。但是当孤立主义分子群起攻击后,罗斯福迅速降低调子,表示制裁是一个“可怕的字眼”,应该“扔到窗外去”。

 

 

 

2、苏联争取集体安全的努力

 

① 苏联党对30年代国际形势的分析

 

在20年代,苏联党明确指出,世界人民的主要敌人是英法美战胜国,其他3种力量,构成世界被压迫民族:受战胜国奴役的战败国;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主义苏联。基于这种分析,苏联采取了同德国等国合作,共同反抗战胜国的策略,包括在1922年热那亚会议两国签订拉巴洛条约,包括两国进行军事合作,允许德国在苏联境内生产航空器、潜水艇和其他军火,包括允许德国军队在苏联境内秘密受训。

 

经济大危机期间形成两个战争策源地以后,1934年1月斯大林在党的17大上明确指出,战争的危险来自日本和德国:“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并侵占了东北,使远东的关系尖锐化了;法西斯主义在德国取得胜利,复仇思想占了上风,使欧洲的关系尖锐化了;日本和德国退出国际联盟,更加推动了军备的扩充和帝国主义战争的准备”。“现在又像1914年那样,好战的帝国主义的政党,战争和复仇的政党是最出风头的。新的战争显然逼近了。”

 

在1935年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法西斯势力是世界人民的主要危险,要求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制止法西斯侵略势力 。

 

以后,斯大林和苏联党又明确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划分为“侵略国”和“非侵略国”而各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制止侵略国发动的世界战争。

 

   

 

② 苏联外交为集体制裁侵略者而努力

 

30年代苏联对外政策的主要宗旨是:争取建立反对法西斯侵略的集体安全体系,反对绥靖主义,支援各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争取推迟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世界和平。

 

    根据这一宗旨,苏联政府提出的口号是:为集体安全、为集体制裁侵略者而斗争。

 

    所采取的行动:

 

    a. 提出关于侵略者的定义。苏联认为,国联盟约只规定对侵略者实施制裁,却没有给侵略者下定义,容易给侵略者钻空子。苏联的提案是:凡有以下行动者都是侵略者:

 

    向另一国宣战者;

 

虽未宣战,但以武装部队侵入另一国领土,或袭击另一国领土、船只、飞机者;

 

对一国的海岸或港口实行海上封锁者;

 

帮助在本国的入侵他国的武装匪徒者。

 

但是西方大国不愿意接受该提案,苏联遂与罗、捷、南、芬等小国签订了关于侵略者定义的公约。

 

    b. 重返国际社会。

 

    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后,一直遭到主要西方国家的排斥,没有真正进入国际社会,这不仅有损于苏联的国家利益,而且会严重阻碍世界局势的正常发展进行。3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给苏联提供了重返国际社会的机遇。苏联政府及时抓住机遇,把可能变成了现实。

 

    苏联首先向一直未与之建交的美国传送建交的意愿。罗斯福就任总统不久,即向苏联政府提议正式举行建交谈判,“来结束1.25亿美国人民和1.6亿俄国人民之间目前的不正常关系”。不久,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苏联还趁此机会,同一系列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它们是西班牙、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哥伦比亚、比利时和卢森堡。

 

    c. 加入国际联盟。

 

    20年代,苏联认为国际联盟是凡尔赛分赃条约的直接产物,是世界反革命势力的总司令部,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1927年,斯大林明确宣布苏联不参加国联,因为苏联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压迫殖民地和附属国,不愿意成为帝国主义阴谋的帷幕的组成部分。3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对国际联盟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从支持德国打破凡尔赛体系转为支持国际联盟维护世界和平。而巴尔都外交方针的内容之一,是争取苏联进入国际联盟,以国联的力量来抑制德国。1933年11月,法国外长向苏联大使提出苏联参加国际联盟的建议。得到苏联同意后,它又做了大量工作,推动国际联盟以绝对多数票赞成接纳苏联并推举它担任理事会常任理事国。1934年9月,苏联正式加入国际联盟。

 

 

 

    d. 支持缔结东方公约。

 

    苏联在这一过程中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和平是不可分割的”。 最后没有成功,作为替代品,苏联同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互助条约。

 

    e.通过共产国际作出反法西斯的决议。

 

    30年代共产国际的策略变化来自各国共产党。在经济危机期间和希特勒上台后,它没有及时作出改变,反而坚持“六大”的错误路线,直到1933年12月召开执行委员会第13次会议,还提出如下的看法:“无论是资本主义各国国内阶级矛盾的极端紧张状态,或是国际敌对情势的极端紧张状态,都证明革命危机的客观前提已经成熟到这种程度,以致世界现在已经迫近的革命与战争的新阶段。”

 

    各国共产党处于反法西斯斗争的第一线,面临法西斯的直接威胁,从实际情况出发,开始探索同社会民主党等政党实行联合,组织工人阶级统一战线来迎击法西斯的威胁。最先行动的是法国共产党,至1935年5月组成了人民阵线。其次是意大利共产党。以后,希腊、奥地利、西班牙、英国、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也相继行动。

 

1934年春夏,季米特洛夫成为共产国际的实际领导人,由于他来自反法西斯斗争的第一线,主持工作后就力促共产国际改变六大方针,得到斯大林的支持。

 

在1935年7-8月召开的七大上,共产国际正式提出,法西斯势力已经成为世界人民的主要敌人,呼吁所有反战反法西斯的力量联合起来,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共产国际的转向虽然晚了一些,但是以后还是起来很好的作用。

 

e. 支援被侵略者的反侵略斗争。

 

主要表现在3件事情上。

 

意大利发动侵埃战争后。我们知道,苏联同意大利在30年代初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这时同意大利交恶,从各方面来说都对苏联不利。但是苏联还是要求国际联盟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同时对意大利实行全面的经济制裁。

 

西班牙战争爆发后,在德、意一再介入的情况下,苏联对西班牙共和政府提供了巨大的援助,近千名苏军官兵参加了战争。另外,共产国际也组织了约4万名人员的“国际纵队”参战。当然,苏联的行动中也有“祸水西推”的因素,因而,在援助的力度方面是有所控制的。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苏联也援助了中国的抗日战争。7、7事变后,8月21日,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在中日之间已经发生战争的情况下,苏联的行动是对中国的一种支持。在以后的2年里,苏联向中国提供了2·5亿美元的贷款(同期美国仅提供了0·25亿美元),这些贷款是以实物提供的,也就向中国提供了飞机、坦克、大炮等武器。在战争爆发初期,苏联空军还参加了武汉保卫战。当然,苏联的做法也有把中国顶在抗日第一线的含义,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中日战争已经爆发,苏联的援助总是好的。

 

总而言之,在慕尼黑会议以前,苏联为了组织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作了较大的努力,但是最后没有成功。慕尼黑会议的召开,使得苏联警惕起来。捷克斯洛伐克同苏联有同盟关系,英法在同法西斯国家处理捷问题时,居然把苏联排除在外。尽管以后的材料证明,慕尼黑会议4国并没有直接讨论反苏问题,但是苏联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感和危机感。此前,苏联把实现第一种可能放在第一位,此后,它认为不得不把防止出现第三种可能放在第一位。这一变化对1939年形势的发展是有影响的,但是变化的直接动因是英法参与的慕尼黑会议。

 

 

 

六、1939年的4种外交谈判

 

1、法西斯国家扩大侵略

 

在希特勒看来,拿下苏台德区只不过是侵占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序曲,因此在慕尼黑会议结束20多天后,他就签署军令,命令武装部队随时准备侵吞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当侵吞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作还在进行时,希特勒又开始策划下一阶段的侵略日程:

 

在进攻法国以前,要解决东欧国家问题(这是霍斯巴赫会议上还来不及深入的问题),即要控制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既解除西进的后顾之忧,又能作为日后进攻苏联的前进基地,同时还能获取这些国家的资源。控制的手段有2:直接军事占领;使之成为附庸国。时间主要在1939年。

 

1940-1941年,进攻法国。打败了法国,就能控制英国本土和大英帝国。

 

然后进攻苏联。

 

在占领了欧洲大陆以后,就要同美国交战,称霸全世界。

 

因此,1939年3月中旬,德军侵吞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以后立即把矛盾指向波兰,挑起了波兰危机。

 

与此同时,意大利和日本也在动手。

 

墨索里尼在德国行动的刺激下,把目标指向阿尔巴尼亚,于4月份侵吞了它。

 

在日本国内,一直存在着侵略方向的“南进”“北进”之争。1936年8月7日,广田首相召开“五相会议”,通过了侵略扩张的纲领性文件《基本国策纲要》,确定了“南北并进”的方针。文件规定,日本的战略目标是“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为了对付苏联和美国两个假想之敌,必须扩充“陆军军备,以对抗苏联于远东所能使用的兵力为目标”,同时扩充“海军军备,应配备和充实兵力,足以对抗美国海军,确保西太平洋制海权”。文件还要求“革新”内政和外交机关,以适应侵略战争的需要。

 

    日本无论是首先南进还是首先北进,都必须控制中国。于是爆发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原来计划在3个月内消灭中国,后来计划破产。于是便打算在进一步扩大侵略中寻找出路。

 

    它一方面向中国的海南岛和东南亚一带推进,逐渐向西方国家的势力范围渗透,另一方面作北进的试探。日本的试探一共有200多次,其中主要的有2次。一次是1938年7月开始的、发生在中、苏、朝交界处的张鼓峰事件,另一次是发生在1939年5月的诺门坎事件。日本的这两次挑衅都遭到苏军沉重的反击。此后,统治集团中北进的倾向开始减弱,而南进的倾向相应地增强。

 

 

 

 

 

2、英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残存地区,对希特勒来说只是完成了慕尼黑会议上未能完成的扩张计划,但是这一行动却越过了他以前一直公开宣布的界限,那就是扩张的范围越出了德意志人居住区,进入了非德意志人地区。既然如此,德国所要求的扩张范围就将是无止境了。这一点引起了英法外交政策的变化。

 

前面讲到,英国之所以在1938年竭力推行绥靖政策,除了其他原因之外,还因为张伯伦认为希特勒的扩张要求局限于建立大德意志国。而布拉格的枪声惊醒了张伯伦的迷梦。面临严峻的局势,英国政府意识到原有的对德政策已经不能使希特勒放弃侵略,要保持英国的霸权地位,必须重新改“疏”为“堵”,即改“疏导”为“遏制”。于是它:

 

a.加强军事力量:增加军事拨款;扩充陆军;在防务次序上将“履行欧陆义务”置于陆军战略任务的首位。

 

b. 试图构筑一道对德遏制圈:同法国结成实际上的同盟关系,与波兰缔结临时互助协定,向希腊、罗马尼亚、荷兰、比利时、土耳其等国提供保证。在这一遏制圈中,西端的主体是法国和拟议中的英国远征军,东端的主体是波兰。

 

对于1939年3月以后英国外交政策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转折,我国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3种观点。一种认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转折,表现在对德态度上,由一味妥协投降的绥靖政策开始转向阻遏对抗的强硬政策,在对苏关系上,开始由反苏亲德逐渐转向联苏抗德。第二种观点认为,英国继续朝着绥靖主义的死路走去。我们持第三种观点,即:首先应该看到它有变化,这既可以从英德双方全球战略的重合和分歧中分析得出,也为历史史实所证实。但是,由于热衷于绥靖政策的张伯伦还在台上,因此这种变化不仅是被迫的,而且也是三心二意的:他试图遏制德国,但是又没有下决心同侵略者斗争到底;他试图同苏联拉关系,但又只想利用苏联而不肯同苏联结盟。正是这种矛盾态度,使得英国的政策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又不能对它估计过高。

 

法国是德国的近邻和宿敌,因此不论对于担保德国周边国家,还是对于同苏联缔结政治和军事同盟,都比英国迫切得多。1939年3月以后,它也着手加强军事力量。但是,由于法国的相对地位已经遭到严重削弱,面临大战的全面逼近,仍然没有胆量挺身而起,因此,上述愿望没有变成行动,而是继续追随英国。

 

苏联的外交转向更早些,前面已讲。

 

 

 

3、四种外交谈判

 

当希特勒把目标指向波兰时,波兰继续在德苏之间奉行“等距离外交”,既谈不上同苏联结盟,但是也不肯接受德国提出的种种诱惑(包括答应把苏联乌克兰的一部分地区划给波兰),向德国就范。随着德国的压力越来越大,波兰一方面相应地采取防卫措施,一方面向英国求援,要求缔结互助协定,试图在东、西邻居之外寻求靠山。

 

张伯伦既想遏制德国,又不想联合苏联,就把波兰作为遏制德国东战线的主体。尽管他的想法引起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反对,丘吉尔等人认为,“没有苏联,就不能有强大的东战线”,但是张伯伦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于是,英波两国有了利益共同点。1939年3月31日,英国单方面保证波兰,4月6日,两国签订了临时互助协定。需要注意,在东欧和东南欧小国中,只有波兰同英法签订的是互助协定,英国希望它成为迫使德国处于两线作战局面的重要角色。

 

至此,希特勒决定用武力打败波兰,4月3日,他下令制定进攻波兰的 “ 白色行动计划”,又称“白色方案”。但是,希特勒仍然希望把侵波战争打成一场局部战争,这样,他需要利用日本和意大利的力量来威慑英法和苏联,使用外交技巧来中立英法和苏联,因此,他开始分别同3方进行谈判。在这3方中,对日本和意大利,要求同它们结盟,对英法、苏,要求缔结中立或互不侵犯条约。

 

英法也把谈判之手伸向苏联。其原因是复杂的。包括:

 

a. 应付国内舆论、议会和强硬派的压力;

 

b. 加强波兰的后盾;

 

c. 万一爆发欧洲战争,把苏联拉入其中,不使它置身事外,最好能把它推上抗德第一线。

 

从苏联方面来说,仍然希望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因此也积极参加。但是由于谈判发生在慕尼黑会议之后,又是由张伯伦政府参加,因此在积极之外,不免又心存疑虑。苏联希望结成可靠的、落实到军事义务的强有力同盟。它认为,如果英法同苏联之间,仅仅作出谈判的姿态,仅仅是发表一通相互支援的一般性声明,或者结成一个不承担明确军事义务的松散同盟,这样做,既不能吓退希特勒,又无疑是引火烧身,十分有害而危险。同时,苏联在谈判中非常注重英法所愿意付出的实际代价,这一方面是确实注重实际利益,同时也以此作为考察英法诚意的手段。

 

这4种谈判息息相通,互相牵制,互相影响,使得1939年成了国际关系史上错综复杂、扑朔迷离、千变万化的一年。

 

德日意谈判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德国从1938年初开始就决定要拉拢意大利和日本,缔结法西斯侵略同盟,以牵制西方国家。因此,这种同盟能否缔结,主要取决于意、日的态度。

 

 

 

早在1938年5月,很少亲自出访别国的希特勒亲自率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访问意大利,打算把它拉上战车。但是,一方面意大利不愿意过早地下赌注,另一方面,英国也在拉拢它,因此没有同意。

 

等到慕尼黑会议召开后,墨索里尼的态度急剧变化,他需要以德、日的力量来牵制英法,以便自己向巴尔干地区伸手。因此他一反前态,积极鼓吹法西斯国家尽快缔结进攻性的同盟。

 

德日之间的谈判开始于1938年7月。但是久久没有结果。双方的分歧在于:

 

德方坚持:a. 3国条约的矛头必须指向英法美,而不能仅仅指向苏联,否则就会失去对西方国家的威慑作用;b. 必须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各方必须同时成为交战国,有义务提供军事援助。

 

由于日本还没有下决心南进,内部也有分歧,因此坚持:a. 矛头只针对苏联;b. 各方无义务提供军事援助。实际上只是反共协定的延续。

 

慕尼黑会议以后,双方都作了让步。德国的让步在军事援助问题上,同意条约上写上“协商决定”;日本的让步在针对目标上,同意扩大到英法,但坚持在德国同英法交战时,日本实际上不成为交战国,也不提供军事援助。

 

双方的第三次让步发生在1939年春。德国同意日本不提供军事援助,但是必须自然成为交战国;日本在细小问题上作了让步,但是坚持不一定成为交战国。德国对同盟条约的期望主要是它的威慑作用,因此不肯接受。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德日谈判中断。

 

在3国军事同盟不能缔结的情况下,希特勒为了尽快达到牵制和威慑英国的目的,决定单独和意大利签约。1939年5月22日,两国签订了《德意友好同盟条约》,亦称《钢铁公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3国同盟条约的替代品或前奏,但是,由于墨索里尼明确表示1942年底以前意大利没有能力参加战争,而当时德波战争已经迫在眉睫,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同盟条约。

 

英法苏谈判有其特点。一是公开,其中甚至包含大吹大擂的成份,二是参加者的级别比较高。苏方的著作对英法在其中的态度持否定态度较多。实际上应该看到,在形势和苏方的逼迫之下,英法确实也在对苏联作出让步,或者说在向联苏抗德的方向发展。当时这些变化,同国际形势的变化速度相比,实在是太慢了,而且让步完全是挤牙膏式的。最后,双方的谈判在波兰的过境权问题上搁浅,在苏联看来,这时波兰已经靠向英法一边。

 

英法在同苏联谈判的同时,也在同德国谈判。动机是希望通过局部范围的让步,换取德国放弃进一步在欧洲扩张,或者把这股祸水引向苏联。希特勒为了达到分而取之的目的,也希望谈。这一谈判发生在1939年6月和8月,完全是秘密的,参加的人级别低,当时直通两国的政府首脑,可以达到进退两便的目的,一旦谈成,即可立即升格。当时事后从谈判的内容来看,似乎双方难以达成妥协。

 

希特勒为了要中立苏联,也要同苏联谈判;苏联为了防止出现英德勾结和英法祸水东引实现的局面,也不排斥同德国打交道。于是就出现苏德谈判。苏德谈判同样是秘密的,参加者级别低,当时直通政府首脑。这一谈判加上其他谈判,就形成了4种谈判。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