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2005学年济宁市中考历史
2005年中考历史材料解析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中考历史模拟精选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重庆中考历史模拟
2006年珠海中考历史模拟
2006年湖北黄石中考历史
2006年全国中考历史基础
最新热门    
 
《20世纪世界史》授课纲要 4

时间:2009-10-18 17:26:37  来源:本站
 

 

 

编者赘语:本站发布的史学资讯,只为参考之用,并不表明我们赞成其中的观点、立场。希望我们老师在阅读时,从《历史课程标准》和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取舍使用。

 

 

《二十世纪世界史》授课纲要

4

 

 

六、欧洲安全问题和洛加诺公约

 

    德国周边国家特别是法国十分关注欧洲安全保障问题。为了防备德国再次崛起后出现新的军事威胁,法国在签订凡尔赛条约时,曾提议保障法德边境的安全。当时英美两国曾经答应共同保证法国的安全,但由于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该保证也随之化为乌有。

 

    20年代初,法国分别同比利时和波兰,以及结成“小协约国”集团的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签订双边友好或友好同盟条约,这一做法既是为了同英国争夺欧洲霸权,同时也包含着安全保障的因素,然而“小协约国”作为遏制德国侵略的屏障,力量毕竟有限。

 

    道威斯计划通过后,德国复兴指日可待,法国更加急于解决安全保障问题,提议法、英、比3国结盟,以保证不受德国侵犯。这时,德国也愿意适当满足法国的要求,以便在军事上获得重新武装的权利,政治上与其他列强平起平坐。1924年9月,德国先后提出加入国联和战胜国撤兵莱因区的要求。

 

    英美既害怕德国同苏联接近,又要缓和鲁尔危机以来同法国日趋恶化的关系,因而积极支持缔结西欧保安公约。

 

    1925年10月5 ̄16日,英、法、德、意、比、波、捷7国在瑞士小城洛加诺举行会议,美国未派代表参加,但表示支持英国。会议签订了最后议定书和7个条约,其中主要文件是《德、比、法、英、意相互保证条约》即《莱因保安公约》,其余为德国分别同法、比、波、捷签订的仲裁条约,以及法国同波、捷签订的相互保证条约。这些条约总称《洛加诺公约》。

 

    根据莱因保安公约的规定,德、法、比3国相互保证不破坏凡尔赛条约所规定的德法、德比之间的领土现状,不违反关于莱因非军事区的规定,3国保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一切争端。英国和意大利作为保证国,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在德英两国的坚持下,洛加诺公约没有对德国的东部边界作出保证,没有规定德国承担维护德波和德捷边界现状的义务,这反映了德国迫切要求收回东部被割让领土和英国力图削弱法国霸权地位的意向。洛加诺公约在总体上没有打破凡尔赛体系,但导致了欧洲大国之间相对地位的微妙变化。德国是最大的赢家,它恢复了国家尊严,重新加入了列强的行列,在国际关系中获得相当大的自由和平等地位。英国取得了平衡欧洲格局的有利地位,成了法德之间的仲裁者和法国的保证人。法国则丧失了对德国的制裁权,东欧同盟体系遭到削弱,并将自身的边界安全置于英意两国的空头保证之下。

 

1926年,国联理事会实行改组,德国增补为常任理事国,非常任理事国由6国改为9国,增加法国提名的波兰和英国暗中支持的巴西和西班牙。同年9月10日,国联大会正式宣布接纳德国加入国联,14日,洛加诺公约生效。

 

 

 

第九章   30年代破坏和维护凡尔赛体系的斗争

 

一、30年代的世界战略格局

 

随着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3种力量和3种发展前途。

 

3种力量:

 

法西斯政权无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特征,对内实施高压独裁统治,对外积极谋划新的世界战争,疯狂侵略扩张,成了世界人民的主要敌人,它们同以世界人民为主体的反法西斯、反侵略势力之间的矛盾成了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

 

包括苏联在内的世界人民,它们是反对法西斯的主力军。

 

英法美等西方民主国家,它们对内继续维持民主政体,对外力图维持国际和平局面,同时也受到法西斯势力的威胁,又是大国,它们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潜在同盟者和世界人民可以争取的对象。如果全世界各种反战力量结成真正有效的统一战线,就有可能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即使战争爆发,也能够较快地打败法西斯国家。但是,西方国家统治集团内部,有些人希望单方面牺牲别人特别是苏联的利益,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对法西斯国家妥协退让,甚至实施“祸水东引”,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民主国家也有可能成为法西斯国家的帮凶。

 

 

 

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3种趋向。

 

一种是包括苏联在内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的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这种结局最符合历史的潮流,对世界人民也最为有利。

 

第二种是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这是一种最不理想的选择,苏联政府认为在慕尼黑会议前后,这种可能性已经部分地成为现实。

 

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30年代后期的现实历史,就是实现了这种可能性。这种结局并不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因为最为得利的是法西斯国家,只有在第一种可能性无法实现,而第二种可能性迫在眉睫时,才可采纳。

 

二次大战全面爆发前,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实际上是实现了这种可能。

 

 

二.法西斯国家毁约扩军和英法的妥协退让

 

1.德国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

 

纳粹党虽然在德国建立了独裁统治,但是要想不惜冒战争风险向英法美的霸权地位挑战,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因为:

 

①当时德国的军事实力远远不足以同英法等国一战。当时它的军事力量还置于凡尔赛条约军事条款的束缚之下,来因区还属于非武装区,要是德国公开违反凡尔赛条约,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或者在边界上有所扩张,原战胜国只要愿意,立即可以出兵占领来因区,然后置纳粹政权于死地。虽然德国在希特勒上台以前,就已经违反凡尔赛条约,秘密扩充军事力量,但是要足以发动战争,必须把扩军工作公开化和合法化,然后大规模地开动军事生产机器。

 

②当时德国在外交上比较孤立,在地缘格局上处于被包围的局面。

 

它的西面是宿敌法国;

 

比利时与法国有同盟关系;

 

东面是波兰,原属于法国的势力范围,1926年以后同法国的关系有所松弛,但是随着纳粹党在德国崛起,从德国获得过“波兰走廊”的波兰感到威胁,它一方面于1932年7月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同苏联搞好关系,另一方面打算趁波兰军队还比德国军队强大的时机,对德国发动一场“预防性战争”;

 

东南面是捷克斯洛伐克,像枪尖一样顶在腰部,而且捷克斯洛伐克外围苏台德区是山地,而德国东南部是平原,捷方能攻易守,它还同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组成了“小协约国”,分别同法国结有同盟关系;

 

南面是意大利,虽然也是法西斯国家,但当时既不是德国的盟友,甚至还对德国抱有敌意,因为意大利对奥地利也怀有野心。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后,墨索里尼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加强意大利的地位:

 

1933年9月,意大利同苏联签订“中立与互不侵犯条约”;

 

1934年3月,意、奥、匈3国签订了“罗马议定书”,既把匈牙利固定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又用条约保证奥地利不被德国吞并;

 

1934年7月,当奥地利纳粹分子刺杀奥地利总理陶尔斐斯,而德国想趁机插手时,墨索里尼立即派遣4个师的兵力,屯驻勃伦纳山口,向德国示威。

 

在这样的背景下,纳粹政权的首要任务就如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所说的:对内“铸造神剑”,对外“寻觅朋友”。

 

 

 

二、法西斯国家毁约扩军和英法的妥协退让

 

1、德国推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

 

由于德国军事力量比较弱小,希特勒对英法等国的宽容度也有个了解的过程,因此纳粹政权早期继承了前任政府的口号,即要求实现“军备平等”:要么德国的周边国家裁军至德国的水平(实现凡尔赛条约上的诺言),要么允许德国重新武装,扩军至法国的水平。希特勒挥动橄榄枝,以凡尔赛条约受害者要求有限扩军的姿态,迈出毁约扩军的第一步。

 

英国自20年代以来一直推行“扶德抑法”的均势外交,此时仍延续这一政策。1933年3月16日,首相麦克唐纳在裁军会议上提出一项被称为“麦克唐纳方案”的裁军公约草案,要求法、波、意3国各自把陆军从现有水平裁减到20万,允许德国陆军在5年内从10万扩充到20万。

 

法国勉强接受该方案的原则,但坚持2个条件:a.在裁军前先建立军备监督制度;b.要求把过渡期从5年延长到8年。

 

希特勒的最终目标根本就不是“军备平等”,他趁机作出毁约扩军的第一个冒险举动。1933年10月14日,德国政府致电裁军会议主席,声称“拥有庞大武装的国家”既不裁军,又不满足德国军备平等的要求,德国决定退出裁军会议。10月19日,德国又宣布退出国际联盟。这样,它就摆脱了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对它的束缚。

 

 

 

 

 

2.法国的巴尔都外交

 

法国是德国的近邻和宿敌,希特勒的反法宣传和毁约扩军行动引起法国公众的警惕和恐惧,并推动法国现实主义政治家巴尔都于1934年2月出任外交部长。

 

巴尔都是个有学问、有洞察力的政治家,又是个卓越的政论家和演说家,出版过不少书籍,1918年曾经担任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又曾担任过议员、参议员、内阁部长、总理等职务,当时不少政治家如艾登等,都很敬佩他。他善于分析形势,找出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大威胁物,然后忠实又竭尽全力地维护法国的利益。在20年代初,他看到共产主义革命是法国资产阶级的致命威胁,于是在1924年的热那亚会议上,因为激烈反苏而受到会议的重视。但是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后,他很快看到德国对法国的威胁,出任外长后,在其他内阁成员的推动下,形成“大联盟”的外交方针。

 

巴尔都外交方针的总精神是:加强法国的欧陆同盟体系,创建一个欧洲集体安全体系(以大国为主,由区域性防御公约和互助条约构成),坚决维护国际联盟,用以抵制德国的毁约行动。

 

巴尔都外交活动的中心工作,是提议并促进缔结《东方公约》。拟议中的公约草案建议签订2个互相联成一个体系的协定,前者为严格意义上的东方公约,即苏联、德国、以及2国之间的东欧国家,包括波罗的海4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之间的互助公约,后者是法苏互助条约,其基础是苏联参加东方公约和法国参加东方公约。

 

为了促进《东方公约》的缔结,做了很多工作,这些工作包括:

 

a.加强同英国的关系;

 

b.加强同东欧小国的关系,推动它们参加东方洛加诺公约,以保持东西两头夹击德国的现状;

 

c.加强同苏联的关系,在原来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基础上谈判签订互助条约,同时在国际联盟内联合30个国家,联名要求苏联参加国联。

 

巴尔都的努力遭到德国的破坏。德国:

 

a.宣布自己不参加东方公约;

 

b.通过波兰来阻止公约的缔结。波兰是拟议中的东方公约的重要参加国,希特勒上台前曾经准备对德国发动预防性战争,为此,派了使者到法国寻求支持,但是当时法国政府的答复是“我们不会前进一步”。正当波兰踌躇不决时,德国向它发出友好的声音,于是在1934年1月,两国签订德波《和平解决争端协定》,为期10年。波兰虽然非常贫穷落后,又紧挨着德国,但是一向以大国自居,自从分别同苏联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自以为站到了翘翘板的中心点上,只要在两国之间维持“等距离外交”,“离莫斯科不比离柏林近一英寸”,就足以维护本国的安全,因此反对在德国之前参加东方公约。波兰的态度使东方公约更难缔结。

 

c.参与刺杀巴尔都。法国为了密切自己同东南欧国家的关系,邀请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一世访问法国。1934年10月,国王乘船在马赛上岸,巴尔都亲自前往迎接,一名暗杀分子冲出欢迎的人群,跳上汽车踏板,用自动手枪连续发射,,车上的人全部中弹,国王当场死去,巴尔都因为失血过多不久也死去。凶手被截住打死,他是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秘密会社的成员,克罗地亚人不满于塞尔维亚人的高压统治,策划暗杀活动,匈牙利、意大利、德国,从不同的目的出发,分别插手了这件事。

 

巴尔都遇刺后,由赖伐尔继任法国外长,法国外交由此发生2个变化:由强硬转向软弱;在推行大联盟政策时,由以争取苏联为主转向以争取意大利为主。

 

3.德国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

 

1935年1月,萨尔区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举行公民投票,结果以47.7万票对2万票的绝对优势重归德国。希特勒大受鼓舞,决定趁机迈出毁约扩军的第二步。

 

同年3月10日,德国航空部长戈林放出一个“探测气球”,他向报界宣布,说德国已经重建了空军,以此来试探英国的态度。西方国家没有作出强烈反应。希特勒得到鼓励。

 

3月16日,星期六,英国政治家到乡间别墅度假去了(因此,希特勒的冒险举动大多放在星期六作出),希特勒在柏林颁布了《国防法》公开违反凡尔赛条约的军事条款,宣布国防军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和平时期拥有12个军36个师,共约50万人。德国的借口是5天前法国改变了兵役法(将适役年龄从21岁降为20岁,把1年服役期增为2年),其实法国的做法只能弥补因一次大战期间出生率下降所造成的兵源“空年”,但是德国趁机公开撕毁了《凡尔赛条约》的军事条款,使德国扩军备战公开化和合法化。

 

面对德国的公然挑战,各国的反应如何呢?

 

 

 

 

 

4.斯特莱沙会议

 

英国开始感到德国的威胁,尤其是德国空军的建立,直接威胁到英伦三岛的安全。英国在德国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后,开始放弃“扶德抑法”政策,改为在两者之间摆平,现在开始把抑制对象转向德国。

 

意大利害怕德国强大后会吞并奥地利,向德国提出了抗议。

 

法国的反应最为强烈。它一方面正式向德国提出抗议,要求国际联盟理事会举行特别会议,讨论德国的违约行动,另一方面建议英、法、意3国举行外交会议,商议抵制对策。英、意两国分别表示赞同。

 

1935年4月11日,法国总理弗兰亭、英国首相麦克唐纳、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以及3国的外长或其他官员,在意大利北部的斯特莱沙城举行会议,讨论维护凡尔赛体系,保障欧洲和平问题。3天后,会议发表联合公报,一致对德国的违约行为表示遗憾,并声明要采取联合行动,反对“危及欧洲和平的单方面违反和约的行为”。这样,3国结成了抗衡德国的“斯特莱沙阵线”。

 

但是,英意两国都表示不考虑实施制裁,这就使所谓的“共同的路线”只能局限于口头或纸面上的抗议,因而大大缩小了阵线的威慑力。

 

另外,墨索里尼则混水摸鱼,力图使英法容忍其日后侵略埃塞俄比亚。他在会上发表了演说,演说中强调3国要维护的是“欧洲和平”,而且在说完“欧洲”一词后用引人注意的姿势停顿了一下,为他以后侵略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合法化打下伏笔。

 

法国除了呼吁召开斯特莱沙会议外,在恐惧之下还加快同苏联谈判的步伐。

 

 

 

5.苏法、苏捷互助条约的签订

 

前面讲到,自从赖伐尔继任法国外长后,法国外交逐渐从强硬转向软弱,在推行大联盟政策时,也由以争取苏联为主转向以意大利为主。然而,在德国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后,法国感到恐惧,在东方公约缔结无望的情况下,希望同苏联缔结双边互助条约。

 

苏联对双边互助条约也采取积极的态度。

 

1935年5月2日,法苏两国在巴黎签订为期5年的《苏法互助条约》。这项条约生来就是独腿的,条约规定,一方遭到“欧洲国家”的无端侵略时,另一方应立即提供援助。换而言之,如果苏联遭到日本的进攻,法国就不用援助苏联。这是法国政府坚持的结果,苏联政府为了不放过每一个制止侵略者的机会,作了让步。

 

2周后,苏联同捷克斯洛伐克在布拉格签订了《苏捷互助条约》,内容与苏法条约相同。该条约除了强调其欧洲性之外,还有一个附带条件,即只有在法国对被侵略者提供援助时,双方才有义务互相援助。苏联一些史书说这一条件是捷克斯洛伐克坚持的。实际上,这一条件反映了捷苏双方的意愿。捷克斯洛伐克不愿意单独同社会主义苏联发生联系,特别是军事上的互相援助,苏联也不希望单独卷入对德战争,让法英两国的“祸水东引”阴谋得逞。

 

这两个条约本来可以在反对德国侵略方面发挥作用,但是法国没有履行条约义务的诚意,反而把它们视为“滑稽剧”和“备用手段”,迟迟不参加预定的3国军事谈判,同时企图利用条约加强自己的地位,来改善同德国的关系。德国重新武装莱因区后,法国又追随英国推行绥靖政策,致使条约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尽管如此,1935年5月,还是欧洲反侵略事业形势最好的一刻,在德国毁约扩军举动的推动下,形成以法国为枢纽的、连接英国、意大利、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的抗德阵线。但是,1个月后,这一形势就被德、英两国破坏了。

 

 

 

6.英德海军协定

 

希特勒总结一个世纪以来德国对外扩张的经验教训,根据当时德国所处的战略地位,确定了“先大陆后海洋”的侵略步骤。在毁约扩军时期,对世界霸主英国推行和解外交,力求在英国的谅解下作好侵略战争的准备。为了离间英、法、意之间的关系,他趁1935年3月下旬英国外交大臣西蒙和掌玺大臣艾登访德之际,主动表示承认英国的海军优势,放弃一次大战前德国军舰吨位数占英国62.5%的要求,提议缔结规定德国海军力量不超过英国35%的协定。

 

从英国的角度来说,其外交政策也受到诸多因素的牵制。当时制约英国对外政策的国内外因素主要有以下这些:

 

①英国是老牌的殖民主义国家,占据了世界上绝大部分殖民地,成了满身膘水的大胖子。然而,经过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实力日趋衰退,成了一个气喘嘘嘘的大胖子。但是它还是有一个庞大的摊子要守。这样,自然希望国际局势稳定,不希望发生动荡,至少也希望大事花小,小事化了。因为局势一发生动荡,对它来说,无所得而有所失,动荡越大,所失越多。然而,30年代恰恰是一个不安宁的时期。1931年,日本打破了远东地区的稳定局面;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执政,一次次向现存的国际秩序挑战;作为“国际食尸兽”的意大利也蠢蠢欲动。因此英国总希望满足德国的要求,以此安抚它,幻想给老虎喂点肉,老虎就会安静下来。

 

②英国国内有强大的和平主义思潮。这既同一次大战造成巨大伤亡有关,也同英国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有关。英国有着众多的殖民地,靠着超额利润,物质享受非常充裕,一到周末,度假、旅行,更是忙个不停。他们一想到战争,就想到要勒紧裤带节制享受,就想到家中的高档消费品要变成废物,想到要流血牺牲。因此,大部分人的信念是:可以发生其他任何事,就是不要发生战争。而在他们看来,对德国采取强硬态度,很可能导致战争。

 

③英国的财政政策比较保守,不愿意出现财政赤字,如此,要提高军费,就要增加个人税收。结果导致军事实力不足,制约了对外政策。

 

④统治阶级仇视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这一因素使他们以为,纳粹党在德国执政,能够阻止无产阶级革命在中欧大国获胜;德国扩充些军备,也能在中欧地区充当警察,镇压中欧地区可能爆发的革命运动。连丘吉尔这样的政治家,在对待西班牙内战问题上,也被反共偏见迷住了眼睛,认为不应该支持共和政府。在西方,曾经有过“要希特勒,不要斯大林”,“要希特勒,不要勃鲁姆”的口号。

 

⑤怕刺激希特勒,推动他作出更加冒险的举动,因此不敢同友邦举行实质性的互助谈判。

 

⑥当时的首相鲍德温有浓厚的政客作风,外交政策方面缺乏高瞻远瞩和整体性。表现在:在对法关系上,不能坚定地把法国视为自己的潜在盟国,在德法争斗中坚定地维护法国的利益;在对苏关系上,也没有从全球战略的角度来考虑,除了偶尔通过同苏联拉关系来对德国施加点压力外,根本不考虑与苏联进一步发展关系甚至结为同盟。

 

⑦法国政局不稳;

 

⑧英法之间不团结。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因素,尽管英国在推行大陆均势政策时,已经完成了从扶德抑法到扶法抑德的转变,但是,当希特勒伸来友好的触角,表示愿意签订两国海军协定时,英国政府欣然接受。

 

1935年6月,英德两国以换文形式缔结了《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可以拥有等于英联邦成员国海军总吨位35%的军舰和45%的潜水艇,如果德国要建造超过这一比例的潜水艇,应事先通知英国,在特殊情况下,德国的潜艇可达英国的100%。

 

传统观点比较强调从军事角度考察,该协定给了德国无限制扩充海军的权力,但是另一方面,这也表示德国承认英国的海军优势,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要求其军舰吨位数达到英国的62.5%,这时,它只要求35%的比例,表示德国无意与英国争夺海上霸权。而且,即使德国动用全部生产能力,也至少要在10年后才能达到这个比例,而德国的侵略计划是先大陆后海洋,不会动用全部生产能力来发展军舰。

 

 

 

这一协定的不良后果主要是在国际政治方面,具体说来有3个恶果:

 

①这一协定直接违反了凡尔赛条约。英国是《凡尔赛条约》的缔约国,又是维护凡尔赛体系的主要力量,它同德国一起破坏《凡尔赛条约》,增强了纳粹政权毁约扩军的“合法性”。

 

②动摇了已有的抗德阵线,2个月前,英法意3国结成了斯特莱沙抗德阵线,阵线刚刚结成,英国瞒着阵线的伙伴,同阵线的针对国作了这番交易,使2个月前才形成的抗德阵线出现了不可弥补的裂痕。

 

③英国对扩张主义者的退让姑息行动增强了墨索里尼要在埃塞俄比亚冒险的决心,4个月后,意大利发动了侵埃战争。

 

 

 

7.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意大利的侵略目标是囊括地中海地区,恢复古罗马帝国的版图。它对奥地利、巴尔干地区和北非都怀有野心。但是意大利又是一个贫弱的帝国主义国家,无力同英、法、德等大国相抗衡,只能把目光转向还保持着独立的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的面积是意大利4倍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它位于北非东部,扼红海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随着30年代国际局势日趋动荡,墨索里尼决心用武力侵吞它,以便将意属东非殖民地连接起来,钳制欧亚航道的咽喉,构成对英法生命线的直接威胁。1934年底,意大利侵占了双方有争议的瓦尔-瓦尔地区,并在埃塞俄比亚边境集结了30万军队。

 

埃塞俄比亚向国际联盟理事会提出控诉,要求采取措施,制止意大利的侵略。可是,法国作为国际联盟的主要成员国,既想拉拢意大利以抗衡德国,又希望把意大利的侵略野心引离欧洲,所以采取了纵容的态度。1935年1月,法意双方签订《罗马协定》,法国实际上默许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自由行事。英国的态度比较含糊,但实际上起到鼓励意大利的作用。

 

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不宣而战,从南北2个方向大举入侵埃塞俄比亚。翌年5月,意军占领埃塞俄比亚全境(意大利国王兼任“埃塞俄比亚皇帝”)。

 

意埃战争爆发后,英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意见分歧。

 

以艾登为首的一派主张采取强硬态度,坚决制止意大利的侵略行动。他们认为听任成员国遭受侵略会损害国际联盟的威信,而且意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亚后会威胁英国的势力范围和海外运输线。

 

而以外交大臣霍尔为首的另一派却主张维护英意之间的友好关系,共同抗衡德国。

 

法国则仍然对意大利持纵容态度。

 

由于内部意见不一,行动上犹豫不决,前后矛盾。国际联盟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并实行经济和财政制裁,但一直没有实行石油禁运。英国也一直没有关闭苏伊士运河,以便切断意军的运输线。英国和国联的做法既未能制止意大利的侵略行为,又把它推向德国一边,使早已濒于瓦解的斯特莱沙阵线荡然无存。

 

正当其他各国纠缠于埃塞俄比亚事件时,希特勒趁机作出了毁约扩军的第三个冒险举动。

 

 

 

8.德国进军莱因非军事区

 

希特勒公然宣布毁约扩军后,就处心积虑寻找时机,准备重新武装莱因区,以消除对外扩张的后顾之忧。1936年2月27日,法国众议院批准《法苏互助条约》。希特勒认为时机到了。

 

1936年3月7日,又是星期六,希特勒命令德军19个营和12个炮兵连,共3万余人,进驻莱因非军事区。当天中午,他在国会发表演说,攻击法苏缔结互助条约违反了《洛加诺公约》,宣布德国不再受有关条约的约束,决定在莱因区恢复自己“完整和不受限制的主权”。

 

这一举动是一次极大的冒险。原因有2:

 

①当1935年德国宣布公开扩军时,法国要是想进攻德国,或者出兵重占来因区,可能会受到洛加诺公约的牵制,德国可以借洛加诺公约同法国打官司;现在德国出兵进驻来因非军事区,直接违反了它自愿签订的洛加诺公约,也就是构成了对别国的侵略行为,法国完全可以据此派出军队把德军赶出来因区,这可能导致希特勒的垮台。

 

②当时,德国大规模的扩军工作开始不久,军事力量同法国相比处于劣势。特别在法德边境上,法军在此配备了13个师。

 

因此之故,希特勒以后不止一次地对人说:在下令“进军来因区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候。如果当时法国也进军来因区,我们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受我们支配的军事资源,完全经不起一个甚至中等程度的抵抗”。希特勒给前锋部队的“锦囊妙计”是,遇到法国军队立即后撤,不得抵抗。

 

希特勒的唯一办法是发表和平演说,在国会演说中,宣称愿意同法比两国签订为期25年的互不侵犯条约,建议德法边界两侧“非军事化”,答应在收归殖民地后重返国际联盟。

 

德国的行动直接威胁到法国的利益,然而法国的反应如何呢?

 

从总体上说,当时法国经济正处于特种萧条之中,由此波及到国内阶级矛盾和党派斗争十分尖锐,政局动荡,军费预算一再削减,全国处于一种软弱状态。

 

具体来说,分政府和军方2种意见。

 

政府:3月7 ̄9日法国政府连续开会商讨,最后决定不予反击,仅仅向国际联盟和洛加诺公约缔约国发出呼吁,要求“立即召集国联会议,在巴黎同洛加诺公约各缔约国进行磋商”。

 

军方:提出了反击方案,但是认为实施反击需要2个前提:得到国际联盟的允许,各国采取一致行动,该前提实际上同政府的要求重合;宣布实行三军总动员,全国经济转入战时状态。该前提很快遭到内阁否决。

 

这样,政府和军方的要求都归结到英国的态度上了。

 

英国的反应如何呢?非常遗憾,大多数英国人认为德国的行动同自己关系不大,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是德国人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或回到自己的后花园。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不想为了来因区同德国打仗。

 

由于英国采取这一态度,3月12日,国际联盟在伦敦召开大会,一星期后通过决议,确认德国违反了洛加诺公约,但英国等国只同意通过说服而非强制性的手段要德国军队撤出。希特勒对英法的无力“抗议”根本不予理睬,反而逐渐增派军队,巩固已占领的阵地。

 

德军进占来因区后,法国的相对地位遭到削弱,逐渐放弃了独立的对德政策,开始充当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小伙伴。

 

 

 

 

三.西班牙战争和法西斯国家的政治联合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活动,希特勒已经扫除了“铸造神剑”的外围障碍,然而在国际地位方面,德国虽然拆散了对它的包围圈,但是还没有找到盟友。意大利虽然脱离了英法,但是还没有完全投到德国一边。希特勒需要“寻觅朋友”了。

 

正当希特勒有这个需要的时候,西班牙战争爆发了。

 

西班牙战争的起因,主要是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1931年,西班牙成立了共和国,实行了一些改革措施。但是,右翼和保皇势力还十分强大,1932年8月曾经发动军事叛乱,但是没有成功,1933年又通过选举组织政府,实施了被称为“黑暗的两年”的统治。1936年初,以西班牙共产党和社会党为主要力量的西班牙人民阵线在选举中获胜,组成人民阵线政府,并且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右翼保守势力决定使用暴力手段。1936年7月,叛乱爆发,首领原先为桑胡尔霍,他因飞机失事死亡后,由佛朗哥接任。

 

叛乱发生后,德意两国立即决定进一步插手进去。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原因是:

 

①西班牙地处法国的背后,如果它建立了亲法西斯的政府,就会使法国有了第三条同法西斯国家接壤的边界,在面临法西斯威胁的法国背后再按上一枚钉子。这样,法国对德国的包围被瓦解了不算,法国自身也将被包围。

 

②西班牙本土连同西属摩洛哥,构成地中海入口的咽喉,而地中海是英法连接同非洲、近东、远东生命线的必经之路,西班牙纳入了法西斯的范围,就能直接威胁到英法的运输线,取得战略优势。

 

③德国通过几年的扩军备战,已经发展了一到的军事力量。但是“神剑”是否顶用呢?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运用这把“神剑”呢?这需要检验和试验。而西班牙战场可以充当新式武器的实验地和实战的试验场,即提供“试剑”的机会。1946年戈林在纽伦堡审判作证时,曾经非常得意地说到西班牙战争所提供的考验“我的年轻空军”的机会:“在元首的许可下,我派遣了我的一大部分运输机队和若干试验性战斗机、轰炸机和高射炮前去;这样我就有机会来弄清楚,在作战情况下,这些军备是否顶用。为了使人员也能取得一定的经验,我就实行了不断的轮换制度,这样新人员不断被派去,老的人员则被召回。”莱希瑙在1938年也说:“西班牙使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我们在西班牙纠正了我们的若干战略错误。”

 

④德国要借此挑拨意大利同英法两国的关系,进一步拉拢意大利。希特勒曾经于1937年11月秘密对他的手下说:“从德国的观点来说,佛朗哥获得100%的胜利并不是值得向往的。我们倒是愿意战争继续下去,保持地中海的紧张局势。”

 

于是西班牙内战爆发后,7月底,德意就出动了40多架飞机,把西属摩洛哥的叛军运到西班牙本土,推动内战的发展。以后,德、意的“志愿军”包括德国的“秃鹰军团”等部队直接参战。同时,大量的德意军火源源不断地运给西班牙叛乱者。

 

德意两国在共同干涉西班牙内战的基础上,立场进一步接近,而意大利与英法之间的距离日益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两国都感到有必要调整在巴尔干和多瑙河地区问题上的立场,以便在扩大战争的道路上进一步加强合作。

 

1936年10月,两国在柏林签订了秘密的《德意议定书》,双方划定了各自的利益范围,并且承诺在重大问题上采取共同的立场。

 

对于这个条约的实际意义,是墨索里尼在几天后的演说中道出的。11月1日他在米兰的演说中声称“罗马和柏林之间的垂直线不是障壁,而是轴心,”围绕这个轴心,其他欧洲国家“可以一起合作”。以后,该议定书被称为“轴心协定”。

 

一次大战以后,世界上属于“无”的国家,还有亚洲的日本。但是30年代前期,德日关系的发展并不顺利。从德国方面来说,它的中心工作是排除欧洲大国的干预,全力扩充军备,无暇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亚洲,同时国内各部门有的主张把对华关系作为工作重点,有的注重同日本拉关系。从日本方面来说,统治集团内部南进派和北进派相持不下,它既想靠拢德国,但是又不愿意过早引起英国美国的敌意。到了1936年,双方都需要同对方联合,但又不希望结成针对西方国家的紧密同盟,于是最理想的选择就是签订矛头指向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协定,实现政治联合。1936年11月,两国在柏林签订了《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第二年,意大利加入该协定。

 

但是需要注意:三国反共协定的缔结并不标志法西斯侵略同盟形成。主要有3个理由:

 

①在3国各自的全球战略地位中,该协定并不是发动世界大战或者区域性大战争的战前准备;

 

②协定内容中并没有规定一般的同盟条约所应该规定的互相间提供全面支援的条款;

 

    ③在协定的实施过程中也没有起到同盟条约的作用,相反,从1938年开始,3国还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判,来签订同盟条约,直到1940年秋才取得成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