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2005学年济宁市中考历史
2005年中考历史材料解析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中考历史模拟精选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重庆中考历史模拟
2006年珠海中考历史模拟
2006年湖北黄石中考历史
2006年全国中考历史基础
最新热门    
 
《20世纪世界史》授课纲要 2

时间:2009-10-18 17:26:38  来源:本站
 

 

编者赘语:本站发布的史学资讯,只为参考之用,并不表明我们赞成其中的观点、立场。希望我们老师在阅读时,从《历史课程标准》和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取舍使用。

 

 

《二十世纪世界史》授课纲要

2

 

 

二、20世纪世界史的分期问题

 

在我国,以前曾经用过以下几种分期标准:

 

1、以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作为分期标准。

 

2、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体系的力量对比作为分期标准。

 

3、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作为分期标准。

 

4、以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力量对比作为分期标准。

 

5、以世界人民主要敌人的变化作为分期标准。

 

从目前来看,分期标准和具体的分期断限,确实是同整个20世纪世界史的主要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不论我们使用什么分期标准,全国基本达成共识的是,整个20世纪世界史分成两大段,以1945年为界。在1945年以前,以历史发展的各种指标作综合考察,一般认为呈现5个阶段:

 

1900年――1917/1918年;

 

1917/1918年――1923年;

 

1924年――1929年;

 

1929年――1939年;

 

1939年――1945年。

 

 

 

第一章  世界整体化趋势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欧洲的优势地位与美日的崛起

 

    20世纪初,世界已经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各民族各国家的历史被纳入世界历史之中。

 

    但是,在这个整体发展的世界中,欧洲仍然保持着优势地位。

 

    经济上,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场,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一半左右,1913年,仅英、德、法3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就占到世界出口的60%。同时,欧洲各国的海外投资伸向世界各地,伦敦保持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政治上,起源于欧洲的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度在全球现代化和整体化的进程中,对各国有较大的辐射作用。

 

    军事上,欧洲国家的陆海军力量不仅数量多,其武器技术和作战艺术由于直接依赖于现代化水平,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国际事务方面,几乎全部殖民地都掌握在欧洲国家手中,世界外交的中心舞台仍然在欧洲,世界各地的大部分事务都是在欧洲决定的。

 

    然而,在欧洲保持世界优势地位的同时,美国和日本两个非欧洲国家迅速崛起。

 

    美国的崛起是从经济开始的。1900年,它的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产值的30%,居世界第一位。到1913年,进一步上升到38%,比德(16%)、英(14%)、法(6%)、日(1%)4国的总和还多。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其对外扩张的欲望也强烈起来。由于世界领土已基本上被欧洲列强瓜分完毕,它便把侵略矛头指向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宾。1998年4月,美国借机向西班牙宣战,5月,美国舰队在菲律宾摧毁西班牙舰队,占领马尼拉,6-7月,美国陆军先后占领古巴和波多黎各。最后西班牙战败求和,把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割让给美国,古巴实际上沦为美国的保护国。

 

    美国打败西班牙后,循着两条路径扩展自己的势力。一条是深入控制拉丁美洲,由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出面,重新解释“门罗主义”,从以前不准欧洲国家干涉美洲事务扩展到由美国管理美洲,同时继1903年夺取巴拿马运河地区后,先后干涉和控制了一些中美洲国家的内政,逐步把中美洲各国变成自己的半殖民地,把加勒比海变成美国的“内湖”,建立了在西半球的霸权。另一条是进一步向亚太地区伸手,1898年正式吞并夏威夷,同时参加列强瓜分中国的活动。

 

    美国在向外扩展势力的过程中,使用的手法与欧洲国家不尽相同。它主要通过间接和比较隐蔽的方式,如经济援助、军事援助、文化渗透、组织军事集团、扶植代理人、制造分裂、进行颠覆活动等,来扩大自己的控制范围。当时的具体表现,一是在1899年和1900年2次照会英、法、德、日、意、俄6国,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即列强在保持中国领土完整和行政统一的同时,在各自的租界地和“势力范围”内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大国实行商务、关税税则、铁路运费等方面的一视同仁,二是在对外扩张活动中交替使用“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日本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用了大约30年的时间,先后实现了以轻工业为中心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经济实力急剧膨胀。

 

    当时俄国也处于扩张的势头上,为了实现所谓的“黄俄罗斯计划”、侵吞朝鲜和中国东北,它不断增强自己在远东的陆海军力量,并通过诱使清政府签订条约、借八国联军出兵之机侵占地盘等手段,控制了中国东北地区。日本在甲午战争后原已割得中国的辽东半岛,但在俄国等国的干预下被迫退还,之后它加紧扩军备战,准备再次同沙俄争夺。1902年,它与英国缔结了针对俄国的《日英同盟条约》,并于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日军在战争中登陆朝鲜,接连占领旅顺、大连和沈阳,并连续歼灭了俄国的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迫使俄国在1905年9月签订《朴次茅斯和约》。俄国在和约中承认朝鲜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并把对中国旅顺口、大连湾和附近领土领水的租借权及南满铁路的所有权转让给日本,向日本割让北纬50度以南的库页岛及其邻近岛屿。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打败欧洲陆军强国俄国,不仅标志着它已跻身世界列强的行列,而且被不少亚洲人士看作亚洲黄种人能够打败欧洲白种人的标志,起到了鼓舞亚洲民族主义的作用。但是不久它便加紧吞并朝鲜和侵略中国东北,引起了亚洲民族主义者的警惕。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从第一次产业革命向第二次产业革命过渡,大力发展钢铁、机械和电力工业,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世界格局转换中的局部冲突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使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从1870年到1913年,美国的工业生产由原来的世界第二位升至第一位,德国由原来的第三位升至第二位,英国则由原来的第一位降至第三位。20世纪初,世界已被瓜分完毕,英国占有了最大份额的殖民地,德国则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列强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寻找同盟者,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并压倒对方,于是在欧洲逐步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1879年10月,德国和奥匈帝国为了联合对付俄、法两国,首先缔结秘密的军事同盟条约,规定一方受到俄国的攻击时,另一方以本国的“全部军事力量”予以援助,一方受到俄国以外的大国攻击时,双方互守善意的中立。1882年5月,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后,在德国的拉拢下也参加德奥同盟,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成为其中一个动摇的同盟者。

 

    法、俄两国为了对付三国同盟,迅速接近,于1894年正式形成法俄同盟。英国长期来奉行“光荣孤立”的政策,但是面临德国的挑战,深感威胁,于1904年同法国、1907年同俄国订立协约,这样便构成三国协约。

 

    在帝国主义大国矛盾日趋尖锐的同时,受这些矛盾影响的局部冲突也在不断发生,这些冲突反过来又加剧了两大集团的分化,使局势进一步紧张。

 

1、两次摩洛哥危机

 

    这是法、德两国为争夺摩洛哥而触发的危机。

 

    根据1880年国际《马德里公约》的规定,各大国在摩洛哥都享有平等的权利,20世纪初,法国通过在其他地区作出让步,换取意大利、英国和西班牙同意它在摩洛哥有权“自由行事”。摩洛哥是南扼直布罗陀海峡的战略基地和铁矿产地,德国早就企图攫取它。1905年3月,德皇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的丹吉尔港,发表挑衅性演说,声称摩洛哥素丹是“独立君主”,列强在摩洛哥“地位绝对平等”。随后,德国首相毕洛夫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解决摩洛哥问题,并以战争相威胁。这就造成了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但是由于英、俄两国支持法国,德国被迫让步。

 

    1911年秋又发生第二次摩洛哥危机。这年4月,摩洛哥首都菲斯爆发反帝人民起义,法国以恢复“秩序”和保护侨民为名,派兵占领菲斯。德国不容法国独占摩洛哥,相继派遣“豹号”炮舰和“柏林号”巡洋舰进入摩洛哥的阿加迪尔港及附近海面,要求法国交出一部分摩洛哥领土,或让出整个法属刚果。战争一触即发。由于英国站在法国一边,德国不得不降低要求,在同年签订的《德法协定》中承认摩洛哥是法国的保护国,但法国也让出一部分法属刚果给德国,使德属喀麦隆拥有出海口。

 

2、波斯尼亚危机和两次巴尔干战争

 

    巴尔干地区长期以来是奥地利帝国(1867年以后为奥匈帝国)、沙俄帝国、奥斯曼帝国势力交汇之处,但是随着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门的内哥罗、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已先后取得独立。从民族解放的角度来看,这是历史的进步,但是由于这里民族繁多,居民交错居住,导致领土纠纷复杂,再加上大国的争夺,成了欧洲的火药桶。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原受奥斯曼帝国统治,1875年该地爆发反对土耳其的起义,3年后柏林会议决定把它交由奥匈帝国的军队占领,但是实际上并未并入奥匈帝国。20世纪初,巴尔干地区的民族主义要求进一步高涨,塞尔维亚鼓吹“大塞尔维亚主义”,希望将塞尔维亚血统的各个民族统一起来。沙皇俄国也企图进入这一地区,在“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号下支持“大塞尔维亚主义”。奥斯曼帝国也试图“重返欧洲”。奥匈帝国对此极为恐惧和仇视,于1908年10月7日单方面宣布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挑起了波斯尼亚危机。

 

    塞尔维亚政府闻讯立即进行战争动员,并得到沙俄的暗中支持。但是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态度强硬,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谍,要求它无条件承认“吞并”,解除动员。塞尔维亚政府在俄国劝告下被迫屈服。

 

    在波斯尼亚危机的诱发下,巴尔干各国决定联合自保并扩大版图。1912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既反对奥斯曼帝国又针对奥匈帝国的“巴尔干同盟”,同年10月,同盟4国相继对奥斯曼帝国宣战,引发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帝国很快战败,被迫求和。1913年5月,它与巴尔干同盟签订和约,同盟4国取得大片领土,奥斯曼帝国几乎丧失全部欧洲领土,仅保留伊斯坦布尔及海峡北面的狭小地区。

 

    但是,巴尔干同盟各国在分配战果时又发生分歧,1913年6月,以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希腊、罗马尼亚为一方,以保加利亚为另一方,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帝国站在塞尔维亚一边,奥匈帝国支持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很快战败,被迫割地求和。

 

    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实力对比发生较大变化、世界格局面临转换之机,局部战争容易引发世界大战。20世纪初期的这些局部战争并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组成部分,但是它们加剧了帝国主义集团的分化,激化了各国之间的矛盾,强化了战争气氛和战争情绪。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

 

1、大战的爆发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前往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并访问其首府萨拉热窝,企图强化奥匈帝国对这块新吞并地区的统治。28日,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秘密恐怖组织“黑手社”成员普林西普等人刺杀。该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奥匈帝国的既定国策是瓜分甚至吞并塞尔维亚,它决心利用这一事件把战争强加给塞尔维亚。德皇威廉二世也把该事件看作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给奥匈帝国开了一张“空白支票”,即向它保证,无论奥匈帝国决定采取什么行动,德国都给予全力支持。7月23日下午6时,奥匈政府向塞尔维亚发出条件苛刻的最后通谍,企图把军事冲突的责任转嫁到塞尔维亚一边。通谍要求塞尔维亚严厉取缔一切反奥宣传,镇压一切反奥的“颠覆运动”,清除所有反奥的文武官员,由奥方派员到塞尔维亚共同审判萨拉热窝事件的凶手,并限定48小时内答复。塞尔维亚政府面临这些极端苛刻的条件,采取了克制的态度,按时面交复文,除了某些必要的保留外,基本上接受了通谍的要求。但是奥匈政府拒绝和解,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俄国一向对巴尔干怀有扩张野心,以斯拉夫东正教小国的保护者自居,7月30日,它宣布支持塞尔维亚,并下令实行总动员。法国担心有朝一日会单独同德国作战,并企图重新获得阿尔萨斯-洛林,决定支持俄国,于8月1日实行总动员。

 

    德国立即抓住时机,卷入战争。7月31日,它向俄、法两国同时发出最后通谍,要求俄国在12小时内停止动员,要求法国承诺在德俄战争中保持中立。俄法两国断然拒绝。德国于8月1日和3日分别对俄对法宣战。

 

    英国政府在萨拉热窝事件刚发生时,内部曾经对是否参战意见不一,但在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后,也决心参战。8月4日夜,它借口德国入侵比利时,宣布英德两国处于战争状态。8月5日,门的内哥罗加入塞尔维亚方面作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一场以欧洲为主要战场的帝国主义大厮杀就这样开始了。

 

    在以后的战争进程中,土耳其、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集团,日本、意大利、罗马尼亚、美国、希腊等先后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许多殖民地和附属国也被帝国主义国家强行拖入战争。大战刚爆发时,中国宣布中立,最后也于1917年8月14日向德奥宣战。战火蔓延到亚洲、非洲和大西洋、太平洋等广大地区,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2、大战的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参加两大军事集团的帝国主义国家,在内政外交方面并无本质性的差别。

 

    参战大国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更大的霸权。德国企图从英、法手中夺取殖民地,从俄国手中夺取乌克兰、波兰及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并摧毁英国的海上霸权。奥匈帝国企图吞并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地区建立霸权,削弱沙俄。俄国企图占领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夺取加利西亚,建立“大斯拉夫帝国”。英国企图击溃最危险的竞争对手德国,夺取德国的殖民地以及土耳其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巴勒斯坦。法国企图粉碎德国的大陆霸权,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夺取德国盛产煤铁的萨尔区。意大利要瓜分北非沿岸的突尼斯、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占领的里雅斯特和阿尔巴尼亚,在地中海建立霸权。日本则想夺取德国在东方的殖民地,奴役中国及亚洲各国人民。

 

    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瓜分势力范围的秘密协定,进一步证实了大战的侵略和掠夺性质。

 

    当然,对于塞尔维亚和其他一些国家来说,它们从事的战争具有民族解放和抵御外族侵略的意义,但它们并不能改变战争的总的性质。

 

 

 

3、战争第一阶段

 

    战争一开始,主战场欧洲大陆就形成3条战线。西线从北海海岸、法比边境地区向东南延伸,至德、法、瑞士交界处,由德军同英、法、比军队对峙。东线从波罗的海海岸蜿蜒至奥、俄、罗马尼亚交界处,由俄军同德、奥军队对阵。巴尔干战线由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军队沿多瑙河和萨瓦河一线展开。在这3条战线中,西线具有决定性作用。

 

    德军按“史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起进攻。该计划由德军总参谋长史里芬于1905年制定,假定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对俄、法两国作战的情况下,它将只在东线全线和西线南部保留少数兵力,而将优势兵力集中在西线北部,以先发制人的手段越过比利时和卢森堡,冲入法国北部,然后从西面和南面包抄巴黎,把法军压缩在铁锤(德军)和铁砧(洛林堡垒地带和瑞士边境山区)之间加以致命打击,在4-6周内迫使法国投降。然后再把主力部队调到东线,会合奥军,以同样的闪击方式全歼俄军,以3-4个月的时间结束整个战争。大战前夕,继任总参谋长小毛奇根据形势的变化,对该计划的兵力部署作了修改,减少西线北部的突击力量,以加强西线南翼和东线。但是在实际作战中,德军的机动能力比预期低得多,又遭到比、法军队的顽强抵抗,史里芬计划一开始就遇到挫折。

 

    德军于8月4日入侵比利时,直到20日才占领布鲁塞尔,9月3日越过马恩河,同月5-12日爆发了大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马恩河战役。法军总司令霞飞在撤退中发现德军因进攻过快而使2个集团军之间出现空隙,及时调动军队转入反击。双方共投入152万兵力参加战役,前后持续8天,最后德军陷入困境,被迫退却。马恩河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拟议中的运动战逐渐打成阵地战,这样既基本奠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样式,也决定了同盟国集团将陷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地位。

 

    正当德军入侵比利时之时,俄军于8月17-18日在东线发动进攻,分别从北部战线攻入东普鲁士,从南部战线攻入加利西亚。8月底,德军第8集团军司令兴登堡及参谋长鲁登道夫在北部战线发动坦能堡战役,利用俄军2路进攻部队没有密切配合作战的弱点,先集中兵力歼灭俄第2集团军,然后又进攻俄第1集团军,迫使俄军退出东普鲁士。但是在南部战线,俄军迅速击败奥军,于9月底占领东加利西亚,进抵喀尔巴阡山麓,威胁匈牙利平原和德国的上西里西亚。

 

 

 

4、战争第二阶段

 

    大战爆发以后,意大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希腊都宣布中立,向交战双方讨价还价。意大利在协约国集团满足其领土要求后,于1915年5月对奥匈帝国宣战,在欧洲战场上增加了第四条战线。保加利亚则在德国满足其对塞尔维亚的领土要求后,于同年9月参加中欧同盟国方面作战。

 

    由于西线战局呈胶着状态,德军把主力转向东线,于1915年5月向俄军发起进攻,迫使俄军退回本国领土。

 

    之后德军又把主力移向西线,于1916年2月发起凡尔登战役。该战役历时10个月之久,双方伤亡共70多万人,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战役共分2个阶段。2 ̄9月为德军进攻阶段,德军使用西线1/2的兵力(50个师)发起猛攻,但久攻不克。9 ̄12月为法军反攻阶段,到12月18日收复全部失地。凡尔登战役使同盟国在西线丧失了作战主动权。

 

    当凡尔登战役正在进行时,英法联军从6月24日到11月中发起了索姆河战役。该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双方投入的兵力超过150个师,也是最大的消耗战,双方损失达112万人。英法联军只夺回240平方公里的土地,但牵制了德军在凡尔登的攻势。

 

    在东线,俄军为了支援凡尔登战役和意大利战线,勃鲁西洛夫指挥西南方面军发起夏季攻势,即“勃鲁西洛夫的攻势”,把南部战线向西推进,重新占领了加利西亚的大部分。这是俄军在大战中赢得的一次最大胜利。

 

    经过上述3次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略主动权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边,同盟集团在西线转入战略防御。

 

    在海上,1916年5月31日6月1日英、德之间爆发了日德兰海战。这是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英国出动约150艘军舰,德国出动约100艘军舰。交战结果,英国的军舰损失数大于德国,但仍掌握着制海权。

 

 

 

 

 

5、战争第三阶段

 

    几年的帝国主义战争给民众带来极大的痛苦,1916年冬天,德国人民只能以芜菁充饥,被称作“芜菁的冬天”,反战与和平运动逐渐在各国兴起。1917年,俄国先后爆发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战斗力日益低落,最后实际上已退出战争。

 

    1916年底,德军参谋部承认单靠陆军已无法制胜,下令德军转入战略防御。翌年2月,德国又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试图用切断海上交通线的办法迫使英国投降。潜艇战实施之初,协约国方面损失较大,但不久英国实行了护航制度,用以制约潜艇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美国同德国的矛盾已日益尖锐,战争爆发时,美国宣布中立,但在以后的3年里,它同协约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后,它立即同德国断交。不久,它获悉德国正在拉拢墨西哥参战,加入反美同盟,于是在1917年4月6日正式对德宣战。美国参战后,暂时停止建造战列舰,大量建造并派出驱逐舰和猎潜艇参加反潜作战,迫使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走向失败。

 

 

 

6、战争的结束

 

    1918年,同盟国集团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物资耗尽,后备兵源枯竭,反战运动风起云涌。

 

    该年3月初,德国利用苏维埃俄国建立初期软弱无力的机会,逼迫它签订割地赔款的《布列斯特和约》,乘机侵占了东欧大片领土。之后它决心在美军到达欧洲大陆之前,在西线发起进攻,彻底击溃英法军队,夺回战争的主动权。为此它集结了大量部队,从3月到7月倾全力在西线发动4次攻势。这些进攻曾经取得明显的效果,5月份一度把战线推进到1914年德军到达过的前沿阵地,但是终因后劲不足,在损失近70万人后,很快受到协约国军队的阻遏。

 

    协约国集团为了进一步协调军事行动,早在1917年11月就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翌年4月又任命法军元帅福煦为西线联军总司令。美国军队从1917年6月起陆续开到法国,1918年4月底起人数达到每月30万。大英帝国各自治领的军队也不断开来。1918年7月中旬,协约国军在西线发起第一次大规模反攻,向前推进到马恩河一线。8月8日再次发动进攻,在亚眠以东全歼德军16个师。9月底至10月初,联军全线出击,突破德军筑在西部边境一带的“兴登堡防线”,德军连连败退。

 

    在德军败退的同时,同盟各国连吃败仗,纷纷投降。保加利亚于9月29日投降,次日签订停战条款,退出战争。30日土耳其宣布投降。奥匈帝国土崩瓦解,匈牙利人等相继宣布独立,奥地利于11月3日签订停战协定,向协约国无条件投降。

 

    德国陷入绝境,内部政治危机加剧。9月底,时任德军总监的鲁登道夫要求德皇趁军队还未彻底瓦解之前同协约国进行停战谈判。10月3日,自由主义与和平主义者马克斯亲王出任德国首相,正式提出谈判要求。从11月3日起,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9日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11日晨5时,德国代表团在贡比涅森林福煦的行军火车上签署停战协定,当天上午11时,西线停火生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