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2005学年济宁市中考历史
2005年中考历史材料解析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中考历史模拟精选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重庆中考历史模拟
2006年珠海中考历史模拟
2006年湖北黄石中考历史
2006年全国中考历史基础
最新热门    
 
《20世纪世界史》授课纲要 3

时间:2009-10-18 17:26:38  来源:本站
 

 

编者赘语:本站发布的史学资讯,只为参考之用,并不表明我们赞成其中的观点、立场。希望我们老师在阅读时,从《历史课程标准》和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取舍使用。

 

 

《二十世纪世界史》授课纲要

3

 

 

第二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和维持

 

一、各大国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基本构想

 

    世界大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世界整体化进程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世界秩序又严重失调的产物。大战结束以后,作为处理善后事务的和平会议,应该更多地着眼于未来,构筑起较为理想的和平体系,使整个世界得以平稳发展。但是,当时掌握世界事务主导权的政治家们大多缺乏远见卓识。

 

    巴黎和会于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召开,共有32个国家的1000多名代表出席,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德国及其盟国也没有资格列席会议。在会议期间,与会国全体会议只举行过7次,主要决定大权掌握在“最高委员会”手里,该机构最初由美、英、法、意4国政府首脑和外长加上2名日本代表西园寺公望和牧野伸显组成,俗称“十人会议”,后来又缩小为由美、英、法、意4国首脑组成的“四人会议”。由于意大利实力弱小,在“四人会议”中常遭冷落,实际操纵会议的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组成的“三巨头”。

 

    在三巨头中,只有威尔逊的方案在为美国利益服务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向。威尔逊在就任美国总统前,曾担任过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校长,是一名学者型的政治家,自誉“理想主义者”。1918年1月8日,他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和平“十四点原则”,作为建立“世界和平的纲领”。其主要内容包括废除秘密外交,实现公海航行自由和贸易自由,限制军备,恢复各国被占领土,实现民族自决,公正处理殖民地问题,建立国际联盟等。该文件一方面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企图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和有利的战略地位,在“门户开放”的旗号下扩张自己的势力,在“民族自决”和“裁减军备”的幌子下削弱欧洲劲敌的霸权地位,并通过国际联盟取得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干预权和世界盟主的地位,但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世界人民的正义呼声,如以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来适应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呼吁以公开外交、民族自决等进步的原则来取代战前赤裸裸的秘密外交和强权政治。威尔逊到达欧洲时,曾经被视作来自新大陆的新型政治家,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

 

    但是,美国在巴黎和会上也具有不可弥补的缺陷。它由于参战晚,伤亡人数最少,总共不到40万人,而且在战争期间利用其本身远离战场、资金雄厚、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的有利条件,加紧生产和输出军火、粮食和其他商品,进一步加强了自己在世界上的经济领先地位,从战前的债务国和资本输入国转变为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到战争结束时集中了世界黄金储量的40%。但是它的优势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对于争霸斗争具有关键作用的军事实力,尚不能同英、法相比,而且它的军队没有单独占领它国领土。

 

    对构筑战后世界新秩序具有较大发言权的是英国。它尽管在战争中遭到削弱,伤亡300多万人,损失70%的商船,变卖了50多亿美元的海外投资,并欠下美国50多亿美元的债务,但由于在战争中打败了德国海军,掌握着德国的大部分舰只,使自己的海军实力进一步增强。它不仅支配着原有殖民帝国的巨大财富,而且在战争中占领了德国在非洲的全部殖民地,约260万平方公里,1000多万人口,占据了奥斯曼帝国的伊拉克、阿拉伯半岛和巴勒斯坦地区。

 

    英国的目标是维护殖民帝国和海上霸主的地位,确保在战争中抢占的殖民地和其他利益。对德国的态度,前后有些变化。劳合-乔治政府在1918年底举行的大选中,哗众取宠地许诺“要绞死德国皇帝”,逼迫德国偿付战争的全部费用,并且“要敲骨吸髓似地把德国压得再也翻不过身来”。但是在巴黎和会上,它又恢复理性,回到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上来,除了要消灭能够直接威胁英国利益的德国海军,严禁德国拥有空军外,不愿意过分削弱德国,而企图利用德国来牵制法国,在法德抗衡中渔利。可见,英国政治家纯粹是从英国自身的私利出发来考虑问题,对世界和人类的发展趋势关注甚少。

 

    法国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发言权。它作为参战的主要国家和主要战场,在协约国方面损失最大,伤亡人数达400多万,工农业较发达的东北10省被德军占领过,物质损失计2000亿法郎,并在战争中欠下美国40亿美元和英国6.5亿英镑的债务。但是它是这场大战的主要战胜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占领着莱因河地区和巴尔干地区等欧洲战略要地,并且随着德、奥匈和沙俄三大帝国退出角逐,它已成为欧洲大陆上最具争霸实力的强国。

 

    但是法国要追逐的目标,比英国更为狭隘。它除了要分享德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殖民地外,就是企图独揽欧洲大陆的霸权。为此,它要通过领土上肢解、经济上榨取、外交上孤立、军事上限制等办法,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使之永远降为二等国。

 

    凡尔赛体系的基本内容,是美、英、法三国构想的综合。

 

 

 

 

 

    二、凡尔赛体系

 

    列强在巴黎和会上纵横捭阖,矛盾重重,围绕着会议程序问题、对德和约问题、波兰问题、阜姆问题和中国山东问题展开激烈争斗,最后终于达成妥协,拟定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1919年4月30日德国代表团被召到巴黎,5月7日才接到和约文本。德方试图对文件作出修改,但遭到拒绝,最后被迫于6月28日在凡尔赛宫镜厅签署和约。

 

    《凡尔赛条约》共分15部分,440个条款,其中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条约将战争罪责全部推给德国及其盟国,并对德国实行严惩。

 

    关于德国领土问题,条约规定德国西部边界基本上恢复到1870-1871年的状况;萨尔区的煤矿由法国开采,行政由国联代管,15年后举行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1935年公民投票以压倒多数决定归属德国);莱因河西岸的德国领土划分成

 

3个占领区,分别由协约国占领5年、10年、15年,东岸50公里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的东部领土变动比较大,它必须承认波兰独立,并划出大片领土给波兰、立陶宛和捷克斯洛伐克。德国总计失去1/8领土,减少1/10人口。

 

    条约规定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共290余万平方公里,由英、法、日、澳、新等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予以瓜分。和会还不顾中国的反对与抗议,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和胶州湾租借地全部移交给日本,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并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在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潮的推动下,拒绝在条约上签字。

 

    条约在限制德国军备问题方面,规定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撤消总参谋部,不得拥有空军、坦克和潜艇;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仅用于维持国内秩序和边境巡逻,其中军官不得超过4000人;海军限定为战斗舰和轻巡洋舰各6艘,驱逐舰和鱼雷艇各12艘,海军兵员不得超过1.5万人,其中军官不得超过1500人。

 

    和会未能就德国赔偿总额达成一致协议,仅规定组成由法国人任主席的赔偿委员会,在1921年5月1日以前确定赔偿总额和分配办法。在此之前德国应偿付价值200亿金马克的物品,并承担占领军的全部费用。

 

    继《凡尔赛条约》之后,战胜国又相继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计有:1919年9月与奥地利签订的《圣日耳曼条约》;1919年11月与保加利亚签订的《纳依条约》;1920年2月与匈牙利签订的《特里亚农条约》;1920年8月和1923年7月先后与土耳其签订的《色佛尔条约》和《洛桑条约》。这些条约同凡尔赛条约、国际联盟盟约一起,构成一个互为联系的条约体系,史称“凡尔赛体系”。

 

  

三、华盛顿会议

 

    巴黎和会主要调整了列强在欧洲的相互关系,和会之后,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趋尖锐。

 

    战后,德国败北,沙俄消亡,法国忙于医治战争创伤和处理欧洲事务,亚太地区形成美、日、英3国继续争夺中国和太平洋海上霸权的新局面。日本一心想独占中国,趁着大战期间西方国家无暇东顾之机,于1915年提出企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二十一条”,并加强对华经济渗透,到1918年跃居列强对华贸易的首位。巴黎和会以后,它又正式接管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占领太平洋上的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和马利亚纳群岛,在亚太地区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地位。美国是个后起的太平洋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没有达到夺取世界霸权的目标,遂加紧向亚太地区扩张。但是日本同英国订有同盟条约,该条约原来主要用于对付俄、德,一次大战后成为美国争霸太平洋的严重障碍。

 

    海军是当时列强争夺霸权的主要工具,战前海军军备竞赛主要在英、德两国之间进行,战后则在美、日、英3国之间展开。美国有巨大的造舰能力,1919年国会通过新的海军扩充计划,规定到20年代中期将建造大小军舰75艘,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海军强国。日本不甘落后,要求海军实力达到对美国70%的比例,为此1921 ̄22年度的海军拨款竟占全部国家预算的1/3。英国长期以来奉行“双强标准”,即其海军实力必须等于其他2个海军最强国的总和,战后尽管因为财政拮据,不得不放弃这一标准,但仍坚持不弱于其他最强舰队的原则。各国你追我赶,各不相让,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这不仅激起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对本国经济也是一大负担。因此,3国都想通过会议来限制扩军势头。

 

    美国对凡尔赛体系深为不满,积极鼓动召开华盛顿会议,构筑亚太地区的国际新秩序。1921年8月,它正式邀请在亚太地区有利益关系的8个国家英、日、中、法、意、比、荷、葡举行会议。

 

    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9国华盛顿会议正式召开。会议重点讨论了亚太地区问题和限制军备问题,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妥协。

 

    会议首先讨论了英日同盟问题。在美国的压力下,美、英、法、日签订了《四国条约》,主要内容为:缔约各国相互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如发生争端,则召开4国会议解决,一旦受到外部威胁,则4国协商采取行动。经商定,一俟缔约各国批准,英日同盟应予终止。这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借此拔掉了英日同盟这根喉中梗。

 

    在讨论海军军备问题时,美国代表休斯提出被称为“外交炸弹”的方案,引起各国的震动。其主要内容是:停建3.5万吨以上的主力舰,拆毁部分旧舰,英、美、日、法、意5国的主力舰吨位比例为5:5:3:1.75:1.75。这是对英国海军绝对优势的挑战,导致英方代表波蒂当场为之昏厥。但是英国缺乏保持绝对优势的经济实力,只得就范。日本要求将比例改为10:10:7,美方使出杀手锏,表示如果日本坚持这项要求,今后日本每造1艘军舰,美国就造4艘。日本被迫让步,但附有一项条件,即美英放弃新建或加强太平洋西部的海军基地。该条件后被接受。

 

 

 

    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签订《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海军协定》,条约规定各国主力舰总吨位限额,英美各为52.5万吨,日本31万吨,法意各为17.5万吨,即维持5:5:3:1.75:1.75的比例。同时规定航空母舰的吨位限额为英美各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各6万吨。该条约又是美国的胜利,它限制了英国和日本的海军力量,使美国得以同海上霸主英国平起平坐。

 

    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十项原则”,其中包括尊重和维护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取消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山东主权等要求,同时也包括了美国一再强调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内容。美国出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和为自己创造扩张条件的动机,支持中国的要求,同时将“十项原则”改为“四条原则”,削弱其中的反帝内容和要求,突出“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英国支持美国的做法。

 

    1922年2月6日,与会各国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条约全文共有9项条款,要点是确立美国主张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这又是美国取得的重要成就。条约虽然宣称各国必须尊重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却没有采纳中国提出的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关税自主等合理要求。

 

    由于日本坚决反对,中国的山东问题未列入会议议程,改在中日两国之间举行双边谈判,美英派观察员列席。日本在谈判中耍尽花招,企图保住在巴黎和会上得到的非法权益,但是在中美英3方的压力之下也不得不作出让步。2月4日,中日两国签订《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其中规定:日军撤出山东省,胶州湾德国租借地和青岛海关的主权归还中国,胶济铁路由中国以5300万马克(合3200万银元)的代价赎回,前德属煤矿由中日合办。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与发展,它所确立的华盛顿体系是列强在亚太地区建立的战后新秩序。华盛顿体系与凡尔赛体系互为补充,合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20世纪人类第一场大搏杀之后确立的世界新秩序,它承认了列强之间相对实力地位的变化,建立了国际联盟这一世界性国际组织来适应世界一体化进程的需要,它所奠定的世界新格局,为20年代世界的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然而,作为一个国际和平体系,它并不理想。它本来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者缓和世界危机的根源,但实际上并未办到,它的内在弊端反而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着一定的联系。首先,该体系具有反人民性,无视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发展和变化,仍然把它们作为战利品在战胜国之间瓜分。其次,它受困于意识形态的对立,无视苏维埃俄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客观存在,把它排斥在世界体系之外。第三,由于在缔结和平体系时立意不高,没有从维护世界和平的高度来处理战败国问题,反而一味强调复仇和奴役,同时还激化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因而直接开创了新一轮的争斗。

 

 

四、国际联盟

 

    世界性国际组织是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产物。

 

    早在19世纪中后期便出现过一些专门性的国际机构,如1865年成立的国际电讯联盟、1874年成立的万国邮政联盟等,到1914年已有30多个类似组织,但是这些机构的功能主要是促进各国之间在某一领域内的合作,在技术操作层面上减少磨擦,对各国政府并不具有政治上的约束力,不可能用于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少人士便呼吁尽快建立一个具有政治约束力的普遍性国际组织,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和平“十四点原则”中明确强调,“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巴黎和会专门设置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负责起草国际联盟盟约,该委员会由美、英、法、意、日5强加上其他9个国家的代表组成,威尔逊任主席。委员会以美英两国提供的联合草案为蓝本,字斟句酌地一删再改。1919年4月28日,巴黎和会通过了这一盟约,并把它列为《凡尔赛条约》和对奥、匈、保各国和约的第一部分内容。

 

    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最初只有23个成员国,以后逐渐增多,德国和苏联先后于1926年和1934年加入,埃及是最后一个参加国,1937年成为第63个成员国。积极鼓吹创建国联的美国始终没有参加这一组织。

 

    国际联盟的主要机构是国联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

 

    国联大会由全体成员国组成,每年9月在日内瓦总部举行常会,必要时还可召开特别会议。每个成员国可派3名代表,但只有1票表决权。国联大会是一个大论坛,国家无论大小,都有权发表意见,但实际上所起的作用不大。

 

    理事会由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原定英、法、美、意、日5国,以后由于美国没有参加国联,减为4个。德国于1926 ̄1933年期间、苏联于1934 ̄1939年期间,也曾担任过常任理事国。非常任理事国原为4个,后增加到9个,由国联大会选举产生,通常由中等国家担任,每届任期1年。理事会每年至少开会1次,后改为每年4次。按照盟约规定,国联大会和理事会有权处理“属于联盟行动范围以内,或关系世界和平之任何事件”,它们的所有决议必须全体一致表决通过。

 

 

 

    秘书处是国际联盟的工作机构,由理事会指定的一位秘书长领导,另有副秘书长、秘书和其他工作人员,总计人数在500名以上。秘书处负责准备大会和理事会的文件、报告和新闻发布工作,并处理国联的日常事务。1922年,秘书处声称愿意成为约300个非官方国际组织的总部,并开始出版《季度公报》,刊登会议通告和简要会议报道。

 

    此外,国联还设立了常设国际法院(负责受理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国际劳工组织(负责推动改善各国劳工的经济地位和生活状况)、常设委任统治委员会等6个常设机构和专门委员会,以及许多辅助机构。

 

    国际联盟具有两大任务,一是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二是关心和处理国际范围的卫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它在完成后一个任务方面,取得较大成绩,显示了存在价值,如积极着手促进世界卫生,同毒品交易和奴隶贸易作斗争,在国际范围内推动改善劳动条件,协调各国的经济关系等。

 

    关于维护世界和平,国联盟约规定,“联盟成员国有尊重并保持所有联盟成员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以抵御外来侵犯的义务”,一个成员国对另一个成员国发动侵略,“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成员国的战争行为”。被侵略国可以向国联理事会提出申诉,或者诉诸常设国际法院。一旦侵略行为被确定,国联成员国就要对侵略者实行集体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制裁。当时很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纯粹是由几件偶然事件引发的,因而国际联盟制止武装冲突的指导思想,是实施“冷处理”。盟约规定,冲突双方不论是将争端诉诸常设国际法院还是国联理事会,在3个月之内都不许使用武力,这就是所谓的“延缓原则”,即通过一个“冷静时期”使冲突热点降温,最后恢复和平。由于国际联盟没有设立国际警察部队,它惩罚侵略者的主要手段是经济制裁。

 

    从1920年到1939年,国联理事会共受理了66件国际争端,其中有些争端得到了迅速而顺利的处理。如1925年保加利亚和希腊之间发生纠纷,希腊军队进占保加利亚南部,后者提出申诉,理事会经过调查后作出裁决,要求希腊撤军并支付22.5万美元赔偿金。但是对30年代涉及大国的侵略行为,国际联盟却束手无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国际联盟已名存实亡,1946年4月正式宣告解散。

  

 

三、德国赔偿问题和道威斯计划

 

    20年代国际局势的基本特点是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各国之间贸易上的竞争与依存,谈判桌上的争斗与对话,取代了明火执杖的武装对抗,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也处于和平共处状态。各国在外交舞台上,通过国际会议、双边多边谈判和签订条约等手段,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框架范围内进行局部调整。之所以形成这一局面,根本的原因是各国的实力对比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基础依然存在。其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各国造成巨大创伤,人民蒙受了深重的苦难,浩劫过后,惊魂未定,民心向往和平,厌恶战争,不少政府推行以谈判和协调为主要手段的和平主义外交,大大缓和了国际局势。再次,20年代国际贸易得到恢复和发展,各国间经济贸易的互相依存关系暂时抑制了战争因素。

 

    由于德国赔偿问题在巴黎和会上悬而未决,成了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中引发第一次大动荡的不稳定因素。

 

    巴黎和会没有确定德国的赔偿总额,但商定了赔偿原则。《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的赔偿范围是广义的,即不限于战胜国遭到战火损害地区的重建费用和对这些国家战争开支的部分补偿,还包括所有伤亡人员的退休金、养老金和家属赡养费,在德国被迫从事强迫劳动的交战国平民的损失费,以及1918年11月11日以前比利时向其他战胜国举借的债务及其利息。条约规定德国在1921年5月1日以前以黄金、外汇、商品、船舶及有价证券等偿付200亿金马克,并成立以法国人任主席的赔偿委员会来具体确定赔偿总额和分配比例。

 

    赔偿委员会由法、英、意、比4国代表组成,美国仅派了半官方代表。1921年4月,战胜国伦敦会议采纳了赔偿委员会的方案,最后确定德国的赔偿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相当于330亿美元),分30年付清,1921年5月必须支付10亿金马克,5月份以后,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如德国拒绝偿付,战胜国可出兵占领鲁尔区。

 

    战后德国的财政金融处于混乱状态。沉重的赔偿负担使得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1922年1月的商品价格指数比1913年上升35倍多。德国政府企图利用英美两国同法国的矛盾,用拖延的办法来逃避赔偿。它在1921年8月底交付一笔款子后,就要求延期支付1922年的赔款。1922年11月古诺政府上台后,进一步要求无限期延期偿付全部赔款。

 

    赔偿委员会内部对德国的态度存在分歧。法国要求获得最大限度的赔偿,以削弱德国,增强本国的经济力量。英美两国反对进一步削弱德国,相反希望通过复兴德国经济来促进欧洲经济发展,以推动海外贸易增长,并以德国牵制法国,削弱其欧陆霸权地位。在1923年1月赔偿委员会巴黎会议上,英国代表提出新的赔偿方案,同意德国延期4年偿付,总额削减3/5。美国也采取相同的态度。法国则拒绝作任何让步,积极主张制裁德国,出兵占领鲁尔,并得到意、比两国的赞同。会议以3:1的票数通过决议,谴责德国蓄意不履行赔偿义务,声称协约国有权实施制裁。

 

    1923年1月11日,法比军队约10万人,借口德国不履行赔偿义务,以保护监督赔偿事务的“国际厂矿管制委员会”为名,占领鲁尔区,挑起了鲁尔危机。

 

    德国采取“消极抵抗”政策。它停止偿付一切赔款和实物,号召鲁尔区职工抵制占领当局,对因军事占领而蒙受损失的资本家给予经济资助。同时故意滥发纸币,使通货膨胀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美元同马克的汇率竟从1922年8月的1:1000升至1:42000亿。在鲁尔危机期间,德国工业生产迅速下降,整个经济陷于混乱,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工农群众急剧左倾,爆发了1923年的革命运动;法西斯势力乘机抬头,纳粹党在慕尼黑发动了“啤酒馆暴动”;分离主义倾向也进一步增长,莱因地区出现了“莱因共和国”,巴伐利亚当局开始同法国政府接触。德国政府在内外交困之下急于早日平息危机,于1923年9月23日发布命令,要求占领区居民停止“消极抵抗”。

 

    英美害怕德国经济衰退会引起整个世界经济混乱,并导致各国革命运动再次高涨,同时担心意大利会进一步趁乱染指周边地区,威胁到它们自己的利益,因此向德法双方施加压力,建议成立专家委员会重新处理赔偿问题。

 

    法国出兵鲁尔并未达到预期目的,非但在道义上受到国内外舆论的谴责,还引起法郎贬值和财政混乱,最后在美英的外交压力和经济诱惑下被迫就范,同意组建新的专家委员会重新审查德国赔偿问题。

 

    1923年11月,赔偿委员会决定成立2个由美、英、法、意、比代表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第一委员会由美国芝加哥摩根银行经理道威斯任主席,也称道威斯委员会,负责研究稳定德国货币和平衡德国预算问题。第二委员会由英国金融家麦克纳任主席,负责研究德国外流资本数目及追回的途径。从此,赔偿问题的领导权落入美英两国尤其是美国的手中。

 

 

 

    1924年4月,道威斯委员会提出一个报告,即《道威斯计划》。其主要内容是:为了稳定德国的通货,实现预算平衡,由美英贷款给德国,第一批为8亿马克,其中美国提供55%,英国提供45%;暂不确定德国的赔款总额和支付年限,而要求德国在计划生效的第一年赔偿10亿马克,以后逐年增加,从第五年起,每年支付25亿马克;规定德国赔款的来源,50%来自关税收入和烟、酒、糖等间接消费税,26%来自铁路运输收入,其余来自工业利润;规定德国的国家预算、货币、对外支付以及交纳赔款等,均须受以赔偿事务总管为核心的外国代表的监督。后来,道威斯委员会中的另一名美国代表杨格担任了赔偿事务总管。

 

    1924年7月,英、法、意、比、日等德国债权国召开伦敦会议,批准了道威斯计划,并通过一个决议案,作出以下规定:⑴对德国实施制裁必须得到赔偿委员会一致同意,如委员会内部有意见分歧,应将问题提交由美国人任主席及争论双方派代表参加的3人仲裁委员会复审。这在实际上剥夺了法国的制裁权。⑵法比占领军在1年之内完成撤退工作。⑶缩减对德国的军事干涉,改以财政干预为主,成立德国“兑换银行”,将国有铁路转由私人经营,都由外国代表担任监督。

 

    此前,德国已实施了币制改革,斯特雷泽曼政府以全国的农业可耕地和工业资产作基础,成立了“地产抵押银行”,发行“地产抵押马克”,把币值升至战前的4.2马克兑1美元。但是,“地产抵押马克”发行初期,币值仍不稳定,直到道威斯计划实施,美英资本注入后,金融形势才真正稳定下来。

 

    1928年,道威斯计划即将到期,德国赔偿问题又成为有关各国关注的中心。战胜国要求将赔偿问题“商业化”,即向国际股票市场出售专项公债券,将所得现金一次性偿付给各国。德国政府拒绝这一建议,并要求重新制定赔偿计划,确定赔款总额和偿付年限,取消对德国的财政监督,撤走莱因区的驻军。1929年2月11日,以杨格为主席的专家委员会开始工作,4个月后拟成《杨格计划》,并获得各方批准。

 

    杨格计划的主要内容是:⑴确定德国赔偿总额为1139亿马克,分59年付清。⑵规定每年交付的赔偿分无条件赔偿和有条件赔偿2类,前者约占1/3,无论德国有何困难都不得拖延,后者约占2/3,如德国经济困难,在取得债权国同意后,可延期2年偿付。⑶规定以实物偿付的年限为10年,其数量逐年递减。⑷取消对德国财政经济上的国际监督,成立“国际清理银行”处理赔偿方面的一切事务。在德国坚持下,协约国驻守莱因区的军队于1930年全部撤走。

 

    杨格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德国的赔偿负担,但实施不久,各国就卷入了世界经济大危机。在德国政府请求下,美国总统胡佛于1931年6月发表“缓债宣言”,建议延期1年支付各国间的赔款和债务。随着经济危机日益加深,1932年7月有关各国签订了《洛桑协定》,规定德国支付30亿马克就能了结赔偿事宜。1933年希特勒执政后干脆彻底取消了赔偿义务。

 

德国实际支付的现金和实物总额,据德国政府统计为531.55亿马克,据赔偿委员会统计为199.93亿马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