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新课程历史九年级上模拟
琼山中学初中历史课程模
新课程七年级历史段达标
张波:浅谈新课程下的历
佚名:新课程历史教师需
新课程下教师课堂管理初
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历史新
马燕辉:灵魂、线索、切
佚名:实践新课程教学一
徐国辉:历史图片在新课
最新热门    
 
浅评课程改革下的北师、华师、人教版历史教科书

时间:2009-10-18 17:25:25  来源:何成刚等
 

历史课程事关历史教育改革的大局,现在关于历史课程改革的大讨论进行的如火如荼,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多数文章仅是从宏观方面通盘考虑,而在微观方面,进行探讨这一问题者应该说是寥寥无几。我们认为,历史课程改革若要持续深入下去,必须对此问题有科学的认识。

众所周知,历史教科书是体现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在历史课程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历史教育改革,有关部门在新的理念指导下编写出了历史教科书,现在已有北师版、人教版、华师版历史教科书出版,而且部分实验地区开始施行。并将不断扩大使用。因此,新的课程理念已露端倪,为更好地指导历史教科书的编制,我们将从课程内容的选择、价值目标的培养、教学方式的运行、评价体系的形成等几方面,并结合以上新版历史教科书加以论述。

 

新的历史课程在强调学科内容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新课程突出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旧的历史课程虽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并在普及历史基础知识,提高民族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滞后性表现的日益明显,成人化、专业化现象严重,把历史机械地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科技等几个方面,使学生成为历史课程驯服的“工具”,变成了“考试的机器”,产生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不同程度上窒息了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新的历史课程则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使历史课程从“故纸堆”走了出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为切入点,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的内容,由近及远,正确地处理了历史的“过去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作为历史课程理念主要“载体”的新的历史教科书,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进行甄别,大胆创新,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仅以插图为例,如:人教版的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看图分析”,写到:“这是北京人使用过的一件石器,假如让你来使用,你怎样操作?用它来干什么最方便?”。看着图片,学生自然会浮想联翩,就这么一件简单的石器,就是原始人生存的“武器”,今天对于我们来说似乎微不足道,但在那茹毛饮血的年代,原始人用其披荆斩棘,开拓进取,延续着人类文明的“火种”,可见人类社会发展的艰辛。学生会从此体会到历史发展的渐进性,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华师版更是独巨匠心,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中采用“安阳商王墓发掘现场”、“殷墟鸟瞰”两幅插图,令学生感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社会的沧桑巨变。曾几何时,我们的先人在此广袤的大地上生息繁衍,薪火相传,而如今事过境迁,在凭吊古人遗迹的同时,学生会对历史发展的延续性有更深的认识。北师版的插图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在叙述造福千秋的都江堰时,引用了“汉代李冰石人水尺(都江堰出土)”、“李冰父子二王庙”、“都江堰示意图”、“都江堰外景”等插图,通过古今对照,结合文字叙述,让学生体会到先民的智慧和科学求实的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从而建立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总之,新的历史课程在注重学科内容的同时,都突出了学生的体验和经验,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就可以感受到历史跳动的“脉搏”,有利于他们创造性地学习历史知识,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的历史课程在对课程目标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深化了历史的社会教育功能,更加注意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旧的历史课程虽然把培养目标分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而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导致过分强调认知目标(知识传授),相应的情感目标(思想道德教育)被弱化,变成了历史教科书的“装饰品”,成了无足轻重的“空无”内容,由此产生了诸如“文本危机”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造成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凋零。所以,新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新的历史课程将目标重新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得到历史的“真谛”,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知行统一,成为对社会确实有用的人。

新版历史教科书统筹兼顾,使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相得益彰,特别注重对学生价值目标的培养,更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 完整”的人,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如人教版第3课华夏之祖,在讲述了尧舜禹的“禅让”后,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尧、舜、禹的基本史实后,很容易把他们的高尚品质、丰功伟绩升华为理性认识,“内化”为自身素质,并且指导自己将来的行动,塑造自己完美的人生。而北师版第18课昌盛的文化,描写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秦始皇兵马俑)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说一说,秦始皇兵马俑反映了怎样一种精神风貌?”看着气势恢弘的秦始皇兵马俑彩图,结合课文的文字说明,可以使学生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一代基业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尊重传统历史文化的情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样,华师版第15课三国鼎立,有一思考题说:“曹操年轻时,结交了名士桥玄。桥玄称曹操是安天下的奇才。另一名士许劭却非常瞧不起曹操,称他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听了居然十分高兴。他为什么高兴?”通过此题,可使学生对曹操“虚怀若谷”的品质有所了解,使学生清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最重要的是能在日常生活中正视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则该之,无则嘉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新的历史课程重视学生学习历史过程的价值。传统的历史课程对历史教科书具体的量的规定性过多,设计了许多要达到的目标、计划,历史教学则围绕这些目标、计划开展工作,将本来丰富多彩的历史变的索然无味。其实,“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规定之一是,人是创造的主体。当特定的教学情景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时候,这种教学的进程必然是富有创造性的,必然存在许多非预期性因素,正是这些创造性的、非预期性的因素孕育着无穷的价值”[1]。因此,历史课程应把具体的目标、计划融入到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使目标、计划能够促进而不是压抑学生历史创造性的发挥。

历史教科书在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蓝本”。北师版历史教科书明显地体现了学习过程与结果的高度统一,如第16课 昌盛的文化,在记述“司马迁与《史记》”时,正文部分写了《史记》的体裁、内容和特点,小字部分还具体的描述了司马迁生活的年代,创作的背景和态度,而且用文献研究专栏讲述《史记》的指导思想,并加以注释,附以司马迁和《史记》书影的插图。学生学过这段历史后,会得到不同的启示,有的学生会被《史记》的宏篇巨著所吸引,有的学生会被司马迁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折服,甚至有的学生会感到历史研究的艰辛和困苦。这样,经过学生发散思维,获得的理性认识要比简单记忆基本的史实有意义的多。此外,人教版、北师版也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历史学习过程的价值。

可见,三种版本的教科书在挖掘历史课程价值目标培养方面费劲心计,相信教师会理解课程编制者的良苦用心,“梅花香自苦寒来”,随着教科书的修订补充,这方面的功能会日臻完善,历史教育也会因此结出累累硕果。

 

 

 

新的历史课程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使学校课程和校外课程结合起来,把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置于动态的情景之中。传统的历史课程把历史教材绝对化,历史教材就等同于历史课程,把教师和学生限于狭小的圈子里,使教师和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严重窒息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主动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日益趋于一体化,自我封闭的历史课程观必将受到限制。因此,历史课程也不应“画地为牢”,固守原来的疆域,而应打破旧的框架结构,谋求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使教师、学生、教材、环境成为一个动态的体系,相互之间能够补充。新的历史课程对此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原有的课程体系加以扩充,充分体现了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的作用,必将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与以往的历史教科书相比,新版历史教科书增加了研究性课程、创造性课程的开发,加强历史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创造性的人才。以人教版为例,活动课之一,寻找历史,开篇提示:“历史是人类的发展过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虽然过去了几百年、几千年、以至若干万年,但并不是消逝的没有痕迹,只要你留意,在我们身边总是会发现历史的。”并且结合图示,把寻找历史的途径写在方框内,然后选择一个最有趣的事例,讲给同学们听。最后是“活动的延伸”,即:“搜集有关历史的图片,在班上举办一次历史图片小展览。”另外,教科书的附录后面有“好书推荐”和“历史学习网站推荐”。这样设置就是让学生结合周围的环境,找寻历史的“遗迹”,学生可以用发散思维的形式,利用有效的途径,如可从博物馆、互联网、名胜古迹、文献资料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从不同的侧面锻炼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北师版则是利用“学习与探究”,如第12课了解身边的“历史”,写到:“你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如你所居住的乡村或社区,你所就读的学校,你的家庭,甚至包括你个人,都有历史。“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你想真正了解他们的历史,就要进行调查研究。”为此设计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建议以及活动说明。这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开展丰富多采的实践活动,组织协调好教学过程,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继而使学生掌握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华师版的“探究活动”,“我看商鞅变法”,建议方案涉及:活动目标、活动形式、活动资源和活动过程。仅活动资源就包括:1、教科书上的有关内容。2、老师的补充资料。3、有关的影视资料。4、有关商鞅变法的课外读物。可见,活动以把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整和起来,学生在此学习过程中,学习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具体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活动课”、“学习与探究”,还是“探究活动”,与传统的历史教材相比,新的历史教科书注意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必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新的历史课程理念的不仅要考虑历史课程的编写,还应考虑历史教学的评价机制。旧的历史课程虽要求采取综合评价,可是实际上却重“知识”,轻“能力”,反映到历史教学上来便表现为“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定终身”,将考试等同于评价,造成了学生的“畸形”发展,产生了以下危害:“用单一形式取代丰富的生动活泼的形式,难以取得合理的信息反馈,对教学造成损失,误人子弟;学生难以接受,产生厌烦心理,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一旦考试的形式发生变化,学生便不知所措。”[2]因此,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而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的准绳,好的历史教科书会有助于历史教学评价,从而更好地发挥历史“鉴古知今”、“彰往察来”的作用。为此,新的历史教科书更加注重历史教科书的“建设”,改变了传统历史教科书单一的课后思考题,习题设计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形式活泼,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北师版的历史教科书将习题设计成“说一说”、“比一比”、“想一想”和“议一议”等形式,并且在课后还附以“每课一得”、“材料阅读”、“自我测评”和“活动建议”,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学生能全面的认识历史,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而华师版更为彻底,取消了课后习题,让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进行“想象”、“讨论”、“动脑筋”、“看图思考”,甚至于进行“名画欣赏”,完全把习题融会于历史学习之中,无形之中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人教版则在保持原有的特点的同时,增加了如“动脑筋”、“练一练”、“文献研究专栏”、“活动与探究”和“自由阅读卡”等内容,进一步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潜能,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开阔了眼界。

总之,历史习题的优化设置,反映了历史教育社会功能的变革,改变了传统历史教育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标志着历史教育正在经历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历史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新的历史课程理念在指导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同时,也有需要注意之处。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课程内容选择的导向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知识分化综合,作为历史固然有其“包罗万象”的一面,但是在内容的取舍上应认真对待。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的研制与开发更应深思熟率,防止出现“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倾向,否则会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毕竟历史学科并非一切学科的综合,为此,我们在历史教育中应深刻理解历史学科的地位与作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寻找最能体现历史学科功能的核心内容,指导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当然,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我们应根据社会的需要适时调整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关键是如何处理好“度”的问题。如华师版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 动脑筋:“半坡人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取水瓶?你能设计一个既省力又方便的取水瓶吗?”此题不仅涉及学生的历史思维问题,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或生活常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历史教科书中出现此类问题,似乎有点“越俎代庖”。因此,今后在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上,对跨学科内容的选择应“三思而后行”,以免使历史教科书成为“大杂烩”,从而丧失了历史教育的基本功能。

历史价值目标培养的渗透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属于人的世界观问题,我们只有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但是仅依靠单纯的说教解决不了思想问题,如今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社会现实情况出现脱节,甚至产生矛盾,出现了种种困惑。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必须面对这一现实,历史教科书对此问题也不应回避,在叙述历史特别是描写历史人物的时候,不能停留在历史现象的表面,要在歌颂先进事迹的同时,适当对邪恶的东西加以批判,正反对比,更能体现历史发展的真实性,使思想教育渗透于学生的心灵之中,让学生受到灵魂的震撼,得到感情的深化。但是新版的历史教科书对反面教材的描写力度不够,缺乏生动的人物形象,历史思想教育难以深化,不免流于形式。

历史教学方式的互动性,新的历史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角色有原来的“领导者”变为“协作者”,而学生的角色有以前的被动“接受者”转换为主动的“参与者”,教学任务有师生共同完成。这要求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考虑到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关系。可是现行的历史教科书把教师和学生基本排除在外,他们仅仅是教科书实验的“对象”,教师只能充当教科书内容的“贩卖者”,起到“留声机”的作用,学生变成了高级的“盲动者”,受到教师和教材的双重制约。因此,建议在历史教科书编写上,应给教师和学生留有余地,发挥教师和学生自性,真正作到“教学相长”。

历史评价体系的科学性,科学的测量评价对历史课程改革至关重要。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尽量减少量化评价,形成独具特色灵活的历史教学评价机制。根据不同的历史课程目标采取相应的评价方式。注意历史教学评价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不能单纯为评价而“评价”,在学生业已达到水平的基础上,采取综合评价方式,以期正确反映学生的水平素质。当然,历史教科书习题的设计是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形式,我们应提高习题设计的质量,尽量克服单一的历史基础题,加大对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习题设置。如人教版课后“练一练”,对历史基本史实的考查过于简单,应改变命题形式。另外,历史教学评价还应包括其他形式,例如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可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形式,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当然,在一些小的细节上,有的历史问题设计有待该进,如人教版、华师版的教科书在引用古文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个别之处应加以注释,以适应学生的认知程度。否则,会加重学生的负担,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而北师版的问题设计也有欠妥之处,如一些课题的表述显的空洞无物,在“破解彩陶之谜”的“学习与探究”课之中,对让学生试着解答历史学家遗留下来的问题的设计,或许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历史课程的改革关系到青少年人文素质的培养,关系到中华民族民族素质的提高。我们应慎重行事,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循序渐进。相信通过我们历史工作者的努力,历史课程改革一定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注释:

[1]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2] 刘芃:《现代教育测量启示》,《历史教学》,2000年第11期。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文章详细作者为:何成刚 李丙叶

  何成刚 李丙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