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聂幼犁真的是李鸿章卖的
聂幼犁:以《嘉善田歌》
聂幼犁:历史课程三维目
聂幼犁:历史有效教学
与汉林继军李惠军聂幼犁
聂幼犁:从美英历史课程
李惠军 聂幼犁:历史教
著名教学研究专家聂幼犁
杜苇:晤华师大聂幼犁教
聂幼犁:由串门“历史博
最新热门    
 
聂幼犁:陈宇静《法国大革命》评议

时间:2009-10-18 17:02:55  来源:聂幼犁
 

 

聂幼犁教授

 

陈宇静老师的这节课——《法国大革命》,是比较典型的以教师引领、讲述和示范为主,课堂讨论为辅的充满质疑、神入和推理的基础型课。

 

从课程标准和课本来看,这节课包括了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原因、革命进程中的三级会议、制宪会议、巴黎起义、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拿破仑帝国的兴亡等跌宕起伏、惊心动魄、错综复杂的内容。过去,这些内容至少要用三课时才能解决,现在只用一课时,课时不足的问题格外尖锐!这在课本的写作上就是难题,但还勉强可以通过大小字和比较抽象的表述来解决。然而,落实到以学生理解为宗旨的学习过程中,以什么为重心?又怎么使其详略有度?难度之高是可以想见的。另外,作为高中一年级的课程,与初中的《法国大革命》课相比,又应当有什么不同?目标高在哪里?从何方突破?在何处升华?这些都是教学设计首先面临的问题,必须作出现实的、可操作的回答。

 

我们先从通过这节课,学生可能得到什么发展,来看这节课的实际效果:

 

    第一,从“知识与能力”的发展看,中心突出、重点鲜明。

 

这节课从18世纪启蒙思想及其社会作用和影响的高度,使学生进一步拓展和理解了法国大革命的主客观原因、关键进程和拿破仑帝国的崛起与覆亡。特别是对《人权宣言》的伟大意义、雅各宾专政的经验教训、《法国民法典》的历史地位和拿破仑战争两重性有了更加具体而深刻的认识,提高了思维上的穿透力和洞察力,触摸了史学在“天人之际”、“ 古今之变”中的通感。

    第二,从“过程与方法”的发展看,史论融合、充满理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历史过程的展开中,自然地

 

——通过著名文献的阅读与理解,使学生强化了从历史文献中汲取信息、解释历史的意识和方法;

 

——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各阶段的比较,使学生初步感受了从时代的使命、历史的必然性与复杂性来评价历史派别、人物及其所作所为的实际作用;

 

——通过对比当时印刷品的发行情况,介绍戏剧的大众反响,使学生比较合理地认识到社会主流意识的转型、大众心理的强烈感受和觉醒,会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对雅各宾派的分析评价,吸收了近十余年来国内外史学界在方法论上有相当共识的的成果,既肯定了它的“红色恐怖”在解决当时国内和民族危机中的客观作用,又从人类社会最终会回归正常的视角,指出了其失败的必然性,示范了用矛盾辩证的判断,解释历史矛盾运动的思想方法,较好地弥补了课本由于篇幅限制而留下的遗憾。

 

最为出彩之处是在教学的第一环节,当学生按照以前的经验和课本的介绍,对法国大革命的原因作了常规分析后,教师出乎意料地发问:“这些危机的存在是否就等于革命必然爆发吗?”,“于无声处听惊雷”,振聋发聩。这个认知冲突不仅迅速将学生推进深入思考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刺激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识,相信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可能会有重要影响。紧接着,老师抓住这一成功的反应,展开了简明扼要的思辨性论述,一方面具体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另一方面示范了在社会发展中,思想解放的张力——先进的思想一旦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变为摧毁旧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这是有生命活力和血肉人性的唯物史观的辩证法,而不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多见的,动不动就用抽象的“生产力是根本原因”来掩饰无知和教条。

 

第三,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看,以人为中心,入事入理、入情。

 

通过这堂课,大部分学生至少能够:

 

○ 比较强烈地感受18世纪启蒙思想的伟大作用和历史影响。

 

○ 比较明晰地感悟在那个时代闪耀的民主、自由、法治等人类理性之光。

 

○ 增强评价法国革命中的杰出人物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的理性的价值倾向;

 

○ 憎恨封建专制君主的腐败与罪恶,赞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先驱的卓越智慧和仰望他们不屈不挠的探索身影和献身精神;认同“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其者昌,逆其者亡”和民心所向的真谛;感叹为了实现这一大革命而付出的血腥的、巨大的生命代价;思考那种 “以革命的名义”看来非常必要的极端措施,实际上是在极为特殊的紧急情况下,为了“救命”而不得不服用的“以毒攻毒”的砒霜,如果任其“发烧”泛滥,甚至迷信于此道,延续不止,就必然走向其反面,因为它不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是非正义,从根本上背离了人类共同的道德愿景和世代追求的价值观念。

 

最后,对于学习和反思能力比较好的学生而言,还可能进一步通过反思学习过程,体验“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比较突出的基于唯物史观的那些思维方法在认识历史与解决历史问题中的睿智和力量。从而,在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促进并孕育注重思想方法的意识和习惯。

 

正是因为在学生的发展上有以上效果,所以,老师的这节课是成功的。如果我们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进一步分析和归纳这堂课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主要有赖于以下两点匠心独具的设计:

 

第一,运用了一堂课一个中心或一个灵魂的教学策略

 

历史的记忆和理解,需要有一个有意义的认知支撑点来统摄和同化众多的时间、空间、人物及其活动、作用与影响。另外,学生一天至少要学习四门以上不同的课程,如果每一门课程的内容都是分散的,其效果是可以预见的。为此,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界的老前辈包启昌先生早在上一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一堂课一个中心”的策略,后来有人进一步提出“一条主线”、“一个问题”或“一个灵魂”。无论哪一种提法,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其实质都是一堂课应当有一个突出的、可持续的聚焦点、思考点和兴奋点。老师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把“启蒙思想”作为 “灵魂”和“主线”,不仅把看似“单薄”的课文变成了诠释法国大革命的资源之一;把看似“形散”的历史现象和“抽象”的历史概念变成了提问置疑的源泉。而且,使这一节课在它所在的单元,乃至近代历史中的定位来得更加鲜明,形成了“神聚”的有机联系和“顿悟”的历史启示。

 

第二,遵循了学习逻辑与历史进程相一致的认识规律

 

马克思早就指出过,在发现和认识事物真相的时候,人们的思维逻辑应当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后来,恩格斯又进一步用婴儿在母腹中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浓缩的人类进化的过程作比喻,解释了这个规律。心理学的研究也证明,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在外部信息的刺激下,内部世界不断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科学思想史有着类似的轨迹。老师把这节课分为五个板块——导言、三个主体环节和结语,如果我们仔细解析,就可以发现,这五个板块实际上是一连串与历史进程相一致的置疑解惑:

 

导  言:提出了这节课的主题:是什么让《马赛曲》具有如此强大的威力?是什么点燃了那个革命年代的激情?又是什么将革命一步步推向前进?

 

环节一提出的是:波旁王朝倾覆的原因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设两个小问题:

 

△ “怎么,造反了?”怎样来解答路易十六的困惑呢?

 

△ 这些危机的存在是否就等于革命的必然爆发?

 

环节二提出的是:法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革命性剧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设两个小问题:

 

  △ 为什么说《人权宣言》是启蒙精神的伟大践行?

 

  △ 拯救法兰西——启蒙精神的真谛何在?

 

环节三提出的是:拿破仑帝国是怎样执行其历史使命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设三个小问题:

 

  △ 为什么说《法国民法典》是启蒙精神的法律诠释?

 

△ 为什么说第一帝国是启蒙理想的铁甲盾牌?

 

  △ 为什么说帝国战争是启蒙世界的武装布道?

 

结  语:一方面用大结局的方式回答了导言中提出的主题,一方面隐含了三个意味深长的问题:200年后,

 

  △ 为什么人们依然认为《人权宣言》是革命的标志?

 

  △ 为什么《法国民法典》会成为欧洲大陆各国民法典的蓝本?

 

  △ 为什么当年的三色旗依然在法兰西的大地上高高飘扬?

 

这三个问题紧紧抓住了法国大革命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不仅有利于学生反思刚学过的内容,也为以后的学习注入了思想基础。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对法国大革命做深入的解读和思想的升华,没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没有对当代学生的深切理解和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是不敢这样大胆改革、创新的。归根结底,它植根于教师的专业功底和独立的人格发展。

 

有创新,就有分歧;有大创新,就有大分歧。对这节课可能会有些争议。究其原因,除了前面讲过的,对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有效贯彻基于唯物史观的思想方法有不同的理解与做法外,这节课本身确实有以下三个主要问题值得进一步反思和探讨:

 

首先,这节课非常显明地突出了思想解放的光辉和实践,值得赞赏。相对而言,其它原因就会显得暗淡。因此,在教师的介绍中,就应当非常小心地设法更好地表达法国大革命的其它原因。虽然,法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财政、制度、政策矛盾在过去早已有之,但到了路易十六时期,在客观程度上是有变化的,更加尖锐了,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没有人们思想的觉醒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但人们的思想毕竟是以客观的物质力量为基础的,建议调整一下这部分的板书,更准确地显示:路易十六时期的财政危机、君主专制危机、等级制度危机和思想信仰危机,突出这些危机以及它们的关系和共振,最终酿成了大革命的一触即发。

 

其次,这节课以启蒙思想为灵魂和主线,是有事实依据的,应当肯定。但是,同在这个思想的影响下,为什么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表现是迥然不同的呢?老师注意到了法国大革命的特殊性——反法同盟的干涉,但这一点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实际上,只要联系学生以前学过的内容,就可以看到至少还有:法国是早期形成的民族国家之一,国民意识比较强烈,这节课一开始播放的《马赛曲》,第一句话就是“武装起来,公民们”,不是一般的“法国人”、“先生们”或其他称呼,但在实践上,与英国相比较,法国在建立公民国家上显然落伍了,英国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另外,在法国大革命之前,还有美国以人权为旗帜的独立战争。如果再深入一点,法国是一个小农的汪洋大海,城市平民中,小资产阶级占了较大的比重,这些都是法国大革命表现得格外激烈的重要因素。

 

其三,启蒙思想是一个大的历史概念,从英国的霍布斯、洛克,到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有一个继承、发展的过程,他们的思想和理想不尽相同,有比较温和的,也有比较激烈的。如果以法国革命在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处境下,为了保卫革命,对启蒙理想进行不断的选择和推进为线索,就能更为清晰地显示革命的真相,也会更加具体地突出启蒙思想的影响。这在技术上是可以处理的,比如,在关键的革命阶段展示不同思想家的名言。

 

以上看法,不一定正确,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