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李健:《近代民主思想与
陶永福:《南京大屠杀》
何炳松:《历史教授法》
周佳荣:《教育杂志》与
陈穗:反思课堂,略谈历
陈穗: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陈穗: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陈穗: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人民版教材:《太平天国
何成刚:《诗经》之《硕
最新热门    
 
陈穗:《古代商业发展》教学实录有感

时间:2009-10-18 17:03:03  来源:陈穗
 

读李军老师《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实录有感

陈穗,回望

 

                       

在《中史参》2008年第8期里,看到北京张汉林老师《再谈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一文时,就被里面举例用的李军老师《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所吸引,心中颇多共鸣,自己也试着在脑里粗略勾画了一下这样设计时需要的材料和组织教学的策略,同时也迫切地想看到老师详细的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

 

   呵呵,《中史参》的编辑是如此懂得广大读者的心思,适时地在第9期刊登了李老师的课例和张老师的评价,读来真是启发不少。

                      

 

《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能灵活运用材料,删繁就简,适时地进行学习历史和思维方法点拨,想来教学效果应该是很不错的。细读三遍之后,觉得老师的实录中很好地反应了以下几个结合点的有效实施: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是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有效结合。

 

   在平时的教学目标设定时,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往往在关注基础知识和内容标准要求时,将课程目标囫囵吞枣放在目标的表述中。所以常常无法突出重点,或操作性不强。但李老师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就有效地结合了这两个点。

 

   教学目标(1)表达了通过学案和自主学习及探究的教学方法实现“内容标准”中关于古代商业发展概貌和特点的目标要求。这一点就比较有效地实现了两个点的结合,且简洁操作性强。不仅如此,教学目标(2)(3)更是反映了李老师能比较深刻地理解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并对本课的教学资源的进一步挖掘,从而生发出这些方法、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目标,这些又将整个课程的灵魂统领起来。

 

整个教学目标的设置不拖泥带水,表述简洁,基本突出一节课重点和设计特点,定位高,突显了文明史观的运用。

 

 

   二、教学设计是积极的价值引领和历史思辨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

 

   正像张老师所说,很多老师在本课的处理中,着力点主要在“梳理商业发展的概貌,概括商业发展的特点”,再多一些,就是“穿插一些材料解读的活动,渗透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呵呵,本人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李老师的别致之处,在于本课教学环节的设置,层层深入。退一步有关于概貌和特点的归纳以及一般学习方法(如归纳特点的方法、史料互证法、信息提取的方法等)的示例和指导,这主要针对高考吧;进一步,有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和商业文化中浓厚的人文精神的熏陶,而且基本将这几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特别是第二部分“聚焦个案”的设计,结合得尤为突出。思辨体现在是“因势利导”还是“与民争利”政策的选择及影响上,体现在对“利”的认识上,价值引导在于政府与商人(甚至人民)的关系上如何更好处理。当然,第三部分“提升认识”关于商人“无商不尖”与“无商不奸”的引入也有思辨的迹象,这部分更突出的是虽然略微提到商人的困境,但更多还是把笔墨放在商人留下的“勤劳、有才华、责任感强、重义、诚信”等精神财富和商业文化遗产上,突出体现了积极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引领。

 

   三、资源开发将“封闭式”教材和开放的师生资源进行有效结合。

 

   新课程背景下,打破了以往“教教材”的思路,改为“用教材教”,所以教学资源已经从封闭走向开放,如何开发和积累教学资源是我们老师要留意思考的问题。在本课的教学中,李老师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首先要利用教材资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有时这本教材就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李老师第一部分的教学,虽然语焉不详,但从设计来看,学生应该主要是通过教材来完成这个可以反映商业概貌并归纳特点的学案的。教师提供的各类资料,应该就是教师自己的资源利用。难能可贵的是老师充分注意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教学目标围绕学生的发展,而且在教学内容上也比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资源:

 

    1.对学生携带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比如调查学生对商人的印象,及时反馈引导思考。

 

    2.对学生个体资源的优势的开发和利用。比如学生制作的FLASH故事和对于“无商不尖”意思的介绍。由“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不但建立在真实的史料之上,而且形式新颖或话题有趣,应该有利于学生置身其中,开展探究。

 

3.对学生二次资源的开发。比如布置作业中要求学生用文字、漫画或其它方式表达对商人和商业的认识。完成作业,学生就得继续发掘自己的知识储备;作业完成,学生的作业就又是师生教与学的新资源。

 

学生资源是生成的动态的,开发和利用这个资源的过程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也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的积累。相信李老师的学生能这么好地配合,一定也是平时师生有效交流的成果。

 

   四、教学时空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与“无限”课外学习的有效结合。

 

   这一点不用赘言,课前学案的完成,课后作业的布置,使课堂留着反馈和解决核心问题,效率比较高,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和处事习惯的养成。

 

老师的实录告诉我对本课教学有另一种成功的尝试,虽然绕不过商业文化,但他仍取得了很大突破,并引人深思。能做到这些,我不能不佩服老师的教学功底,特别是象他“学习中国古代商业史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有何裨益?”那种不断追问的精神,我想正是有了这样的追问和反思,才会有不断精彩历史课堂。

                          

 

   张老师在《再谈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一文中批评那种“预设的教学实录”式的教学设计,非常中肯。的确,教学设计在于预设,所以应该充分估计学情和教学内容,并在设计中写出自己教学策略的依据、目标及具体的操作方法。而教学实录又不同于教学设计,它的特点在于已经进行了教学实践,所以实录不仅能提供给我们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和策略,还可以反映课堂教学实践中设计实现的程度和效果,反映老师对课堂生成问题的处理时的教学智慧;我认为阅读实录的过程就是和上课的老师一起面对设计成果和问题不断从细节上反思并完善教学的过程,是全方位的课堂设计是否有效实施的过程。因此,由于实录的简洁和是本人驽钝,阅读实录时,我无法像张老师听过课那样比较全面的认识,自己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另一方面,从历史的有效教学上来看,我还是渴望从这个实录中看到以下有关内容:

 

  一、关于问卷的内容设计、实施和反馈问题。

 

老师的文章说,“教学之前,对学生作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导,其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提到中国古代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你有什么直接感受和想法,联想到哪些?请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描述一下’”。侧面反映导入部分对商人的认识只是诸多调查内容中的一个,那么其他问题是怎样设置的?为本课做了哪些铺垫?在何处可以使用这些问题的调查结果,使其为课堂教学服务呢?很想知道老师对这个环节的处理。

 

  二、关于教学第一部分提到的学案的编写问题。

 

学案是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重要部分,但实录对具体编写的内容没有介绍。由于各个版本的教材差别很大,加上如何来构建概貌和特征也存在很多差异,所以老师是如何去芜存菁,删繁就简的突出教学内容和目标(1)是我关注的一个要点。学案的设计是按照人教版的三个时间段设计还是传统的几个分期,各阶段又是怎样分“方面”的?这直接影响着目标怎样达成、是否达成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影响着部分材料的使用和问题角度的切入问题。比如,个人认为如果第一部分已经完成了关于城市发展和职能变化的分析,那么第二部分,在FLASH故事之后的再次由学生分析宋朝商业活动的特点就显得重复了。

 

  三、关于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几个细节问题。

 

  1.教学资源的运用。在第一部分阶段特征的归纳中,在归纳完明清的情况后,突然有一组反应宋代到清朝市和城市的材料,从使用上来看,似乎主要是为了得出明清时商业市镇兴起这个结论,但使用时缺少必要的过渡,似乎突兀;两次出现《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使用意图是不同,但都和“市”有关,是否可以整合。

 

  2.对学生的回答的反馈。比如,问“宋代商业为什么会出现空前繁荣的景象呢?”,学生答“经济繁荣,交通方便。”老师接着就说“宋代财政一直比较紧张……”,这里的评价,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教学目标中也有关于“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的设置。学生携带式资源是多样的,也有待开发,其正确或错误的信息都应该予以反馈,这才有利于课堂上师生的交流,促进生成性资源的形成和利用。李老师如果写出来了,也可以让我们更好第借鉴和学习呀。

  3.对照教学目标,关于“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的分析和“古代城市发展演变的特点”似乎分散在好几处,不知道是否利于学生从规律上把握。

 

    以上问题是我这个愚钝之人的请教,学习心切,不到之处,见笑了。

                   

 

   我知道一节课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教学目标要明确,要有重点要注重效益,围绕这个重点目标,设计出来的一节课应该也会是一节有特色的有效的课。呵呵,评论别人似乎总显得容易一些,自己要上可不是嘴皮一动的事情,所以第三部分就先搁置一会,容我想想我的再设计。

 

   再次感谢李军老师和张汉林老师,还有<中史参>的编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