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研究性学习论文:春节文
研究性学习论文:看虎门
研究性学习论文:富民时
研究性学习论文:春节文
研究性学习论文:虎门港
研究性学习论文:袁屋墩
毛经文:民族工业发展不
孙海文:如何上好初中历
阴倩文:教学的困惑——
毛经文:必修一政治文明
最新热门    
 
曹庆文:王朝统一战争探究教学

时间:2009-10-18 17:03:13  来源:曹庆文
 

谈历史课堂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设计与运用

——以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古代几次重大王朝统一战争胜因为例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  曹庆文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发展,历史教师如何设计一种适合学生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并运用于历史教育教学之中,已成为当前历史教学中提倡并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本人就此问题作过一些尝试,本文仅以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古代几次重大王朝统一战争“规律”为例,做一浅谈。

 

一、研究性教学模式浅议

 

(一)概念浅解。历史教师的研究性教学,是相对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而言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强调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灵感;强调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分析历史材料中不断发现问题,通过共同研究、讨论解决问题。

 

关于“模式”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这里所说的“标准样式”指的是一种可供人们模仿的外在范式。国内外关于教学模式的论述不下百家,均各言其理。如,一般认为教学模式的创始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乔伊斯(Bruce.Joyce)和威尔(Marsha.Weil)在其著作《教学模式》一书中,将教学模式定义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的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的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

 

在我国这方面的观点颇多,根据每个人强调的侧重面不同可以归纳为3种:(1)结构论。如,于德深先生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中说:“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的比较典型和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式。”熊川武在《教学模式实质说》中解释为“教学模式是人们为了特定的认识目的对教学活动的结构所作的类比的简化的假定表述。”上述两种说法的一致之处是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教学结构。(2)过程论。如,柳海民在《略论教学过程模式研究的意义》中说:“教学过程的模式,简称教学模式。它作为教学论里的一个特定的科学概念,指的是:根据客观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而形成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刁维国1989年在《教学过程的模式》一文中说:“教学模式是指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是就教学过程的结构、阶段、程序而言的,长期的、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他们侧重强调的是模式是教学过程,或是一种关于教学程序的策略体系,教学样式。(3)方法论。这些学者(如杨小微)认为,教学模式属于教学方法范畴,是教学方法或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以上3种理论,各有侧重,各持其理。若借鉴各家之长,将教学模式作为现代教学论中的一个特定的科学概念应为: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具体学生状况和具体教学目标而形成的设计科学、结构严谨、程序精当,且经实践证明是优效的,较为稳定、简约、完整的实施方案

 

实际上,教学模式不仅有外在的“形”,更主要的是有内在的“质”,“形”和“质”的统一才能体现出教学模式的“值”。即价值。 

   

(二)研究性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有关课堂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心理学依据是比较多的,如美国学者和实用主义的创始人查理士•桑德斯•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年)的怀疑——探索理论。即通过研究探索摆脱怀疑状态,达到确定信念的目的。研究探索的过程就是由怀疑到确定信念的过程。它的这一理论对于今天探索课堂研究性历史教学模式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又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识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历史课堂研究性教学模式恰恰就是从创设历史问题情境,引导质疑、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以启动学生学习成就动机,使学生在研究历史问题的成功感受中不断产生学习情绪的冲动。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教师欲使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设计、运用成功,还应以美国教育家托兰斯对教师提出的9点要求做参考:对学生发挥出来的创造力感到由衷的喜悦并加以高度赞扬;建立有助于维护个人自尊心人际关系;率直的共同感受;了解学生的能力和特点;不是为了支配学生;创造性地宽容学生;不压制集体的意志和个人意见;探求各种事物的真相;创设宽容和亲切的环境。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效能及适用范围。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效能主要有五点:1.指导效能。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为教学实践者提供达到教学目标的条件、程序和活动方式。2.预见效能。能够帮助教学实践者预测到教学效果。3.系统性效能。能够使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因为它是一个整体的结构,对教学的诸要素都发挥作用。4.改进效能。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改进教学过程、方法和结果,整体突破传统的教学框架。5.提高效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资料,探究、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创造思维能力,整体提高历史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

 

研究性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应是初、高中各年级。教材内容选用多为单元复习或历史专题复习。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设计与运用例举

 

(一)模式程序。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设计程序是:创设情境(由教师或学生提出带有学习价值的、可研究性问题)——假设论证(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解决问题(教师向学生直接提供参考资料,或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目或网址,学生自行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学生运用相关资料和理论论证说明)——充分验证(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反思探索、论证研究过程的经验和教训。)下面就以本人在高三年级文科班历史总复习课中设计的,引导学生研究中国古代几次重大王朝统一战争胜利原因为例,做一简介。

 

(二)课例简介

 

1.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请大家仔细回顾一下,我们学完中国古代史以后,都复习过哪些专题的内容?

 

:经济专题、民族专题……

 

:有关中国古代战争方面,我们复习过哪些内容呢?

 

生:宗教方面的战争,民族方面的战争。

 

:好,今天我们继续复习。咱们共同讨论一个问题:中国古代几次重大的王朝统一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板书“中国古代几次重大王朝统一战争胜因初探”)

 

请同学们先回顾所学知识,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古代有哪些王朝是通过战争而从政权并立的分裂状态走向全国统一的?(教师板书:重大王朝统一战争)

 

 

 

王诗咏:秦灭六国实现统一;西晋灭东吴实现统一;元朝的统一。

 

:好!(师生共同简要回顾三次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现象,教师板书相关内容)下面,我们就王诗咏同学回答的三次统一战争看示意图(课件演示。教师一边演示三次统一战争课件,一边引导学生观察每次统一战争的进程与方向,为后面提问与回答做好铺垫)。

 

大家看了示意图,接下来我们进行知识扩展,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思考材料与我们所用的教材以及今天探讨的问题有什么内在联系(以课件形式出示材料)。

 

材料一  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

                              ——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

 

材料二  王浚(西晋将领)楼船下益州,金陵(今南京)王气黯然收,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材料三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材料四  最是仓惶辞庙时,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南唐后主李煜:《破阵子》

 

材料五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仃洋》

材料六  满虏肆虐,竟以虎狼之兵,入据中国。

——摘自《明清史资料》

 

: (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材料)谁来试试,将这六则材料总结一下,说说各自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或与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相关?

 

郑茜月:材料一指西周灭商、秦灭六国、汉灭楚;材料二指西晋灭东吴;材料三指隋朝灭南朝陈;材料四指北宋灭南唐;材料五指元朝灭南宋;材料六指清兵进关,入主中原。

 

师:非常好!大家再看看,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还能从中发现什么?比如,共同的现象或者别的什么。

 

:(学生看材料、思考、议论,但不得要领)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看示意图的情况,当时观察到什么现象,或者分析材料一中的前两句,然后联系上述一系列战争获胜的情况进行思考。

 

生:(联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议论进入高潮)

 

2.假设、论证

 

尹楠:通过分析材料,我发现与地理方位有一定关联,或者说是一个规律:中国古代几次重大的王朝统一战争大多是西部政权灭掉东部政权;北方政权灭掉南方政权。也就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完成统一的“规律”。

 

尹楠同学说他发现了一个“规律”,这到底能不能称得上是“规律”呢?我们一会儿再探讨。现在,大家共同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暂且假设这是一个规律的话,那么,引起这种情况或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学生在思考,融入问题情境;教师板书:统一战争胜利原因;示意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生讨论热烈,最终形成赞同、反对两种意见)

 

师:大家对尹楠同学提出的这个“规律”有争论,出现了赞同与反对两种不同声音,既然你们各自表明了或赞同或反对的态度,那下面就结合史实谈谈你们的根据是什么。

 

生:(同学或相互讨论,或急忙翻阅教材,积极查找根据)

 

单爱军:我赞同这种说法,因为西部政权、北方政权都是新兴政权,所以能灭掉东部政权、南部政权。

 

师:单爱军同学有自己的见解,但要注意用历史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你能举出史实说明吗?

 

单爱军:例如,西晋灭东吴、隋灭陈。

 

陈婉璐: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就拿刚才单爱军所举的西晋灭东吴、隋灭陈两例来说,这两个新旧政权只是建立先后的问题,相对而言,没有性质上的区别。

 

师:陈婉璐同学,你认为这些政权没有性质区别,那它们都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陈婉璐:都是封建政权。

 

师:陈婉璐同学表明了自己看法,非常好,请大家继续发表自己的观点。

 

高成:我从教材28页和53页地图中的“函谷关”“长江天险”联想到另外一个因素,也就是说,应该从地理形势对统一战争的影响方面去找原因。

 

杨洋:高成同学的思路固然可嘉,这个思路反倒使我们想到了,你们提出的这些天然屏障在当时又只有利于守方,但并不能证明你们提出的所谓由西、北向东、南推进的规律。

 

刘健:从牧野之战、楚汉战争看,是不是可以考虑从人心向背方面找原因。

 

王诗咏:牧野之战、楚汉战争确实如此,但淝水之战、赤壁之战又怎样解释呢?

 

郑茜月:教材中讲到的秦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等,使北方经济得到了发展。而西部、北部经济发展优势决定统一战争由西向东、由北向南推进。

 

杜鹃: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金灭北宋、元灭南宋、清兵入关等事实你们又如何解释呢?

 

师:杜鹃同学提的问题很好!郑茜月能解释杜鹃提出的问题吗?

 

郑茜月:我暂时还不能解释。

 

师:你暂时不能解释也很正常,下面咱们共同讨论解决吧!

 

3.解决问题

 

师:大家开动脑筋,讨论得很好!在讨论中,双方讲得都很有道理,特别可贵的是,大家能努力用史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真有些学术讨论的味道。但是,我们分析历史事件还要辩证地思考,要考虑到历史事物的两面性、相对性和可转化性。例如,高成同学从军事地理角度分析战争问题是可取得,但是对地理屏障要作具体分析。有利的地理环境是否也具有两面性呢?利与害是否可以相互转化呢?请大家看看下面这三则材料(以课件形式出示材料)。

 

材料一  田肯论秦灭六国原因说:“秦形胜之国,带河阻山……地优形便,其以下兵于诸侯,譬如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材料二  山川之险,则从窃据之,其后处堂自足,意计衰歇,妄思闭境息民,乃叩关而至者已在关外矣!     

——摘自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材料三  知其为险,则攻者心有死而生之志;守者必有以逸待劳之惰情,用心一分,则成败判焉。           

——摘自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师:(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并引导学生分析与理解材料:材料一表明,西部政权据有险要而优越的地势,进可攻,退可守;而东部政权地处平原,无险可依。这是秦灭六国的主要原因。材料二表明,天然的地理屏障对江南政权的偏安是有利的,因而也会产生自足心理,不思进取,使有利因素可能转化为不利因素。材料三比较全面,辩证地综合了两方面的作用)地理环境因素是统一战争由西向东、由北向南推进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还不能被看作是起决定作用的原因。那么,起决定作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生:(学生有些困惑,有的在思考,有的在小声议论)

 

师:(看学生有些茫然,及时点拨)社会因素往往是起决定作用的原因。

 

生:(有所醒悟,开始讨论有哪些社会因素)

 

师:(一边参与学生的讨论,一边对学生讨论内容进行概括与板书)

 

于凡: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人们渴望和平统一,尽早结束战乱,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尹楠:除了地理因素和社会发展趋势之外,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也是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原因。

 

杨洋:政权内部的腐败也是导致自身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南朝陈和南宋末年的情况就是一个例证。

 

高成:赤壁、淝水两战南方的胜利,都是在北方遭受连年战乱,经济尚待恢复的情况下出现的。后来的北朝相继施行了均田制,北方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隋灭掉了陈。

 

尹楠:北方民族大融合对统一战争的胜利也起了积极作用。

 

郑杰:战争指挥者策略正确与否,也是战争能否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觉得大家思考历史问题越来越全面了。有的同学刚才还联系到民族问题,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刚才杜鹃同学提到的我国北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游牧民族政权,却能灭掉中原地区经济文化比较先进的汉族政权,这样看来,经济发展问题与民族问题岂不矛盾了吗?

 

生:(思考、翻书、议论,但没有明显进展)

 

师:(为了打通思路,适时引导、点拨)我们分析历史问题,一定要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与考量。对于这个问题,咱们能否从不同民族的生产生活特点、作战方式、军事装备等方面来思考呢?

 

生:(恍然大悟,纷纷议论)

 

师:古代战争中经济因素固然重要,但在古代,交战双方使用的兵器以刀、矛、弓箭等冷兵器为主,这与近代火药兵器战争有着很大的区别,当然更不同于现代或将来可能出现的核战争。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所处的环境及生产生活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民风强悍、长于骑射和征战,使其在当时的战争方面比中原地区从事农业的汉民族拥有更多的优势。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较为落后的民族在军事上征服了较为先进的民族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便逐渐被当地的较高文明所征服,正如马克思所说(以课件形式展示):

野蛮的征服者,按照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本身被他们所征服的臣民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 卷

 

生:(诵读并理解)

 

 

师:请同学们在课下做这样一道题: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中外史实,论证马克思提出的这一永恒的历史规律。

 

4.充分论证

 

师:同学们在讨论中国古代几次重大王朝统一战争取胜原因的过程中,联系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与分析,并积极发言,陈述自己的见解。分析问题比较全面、透彻。我们回过头来再想一想:中国古代王朝统一战争由西向东、由北向南推进,且西、北取胜,这是“规律”吗?

 

所谓“规律”,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由于方向与取胜之间无内在的本质联系,也不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将其说成是“规律”是不确切的,应该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一些相同现象。战争胜负不是由方向决定的,而是由战争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如果一定要为战争取胜之道找出规律的话,一般来说应该是进步必然战胜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先进必然战胜腐朽,腐朽必然导致灭亡。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分裂总不能长久。国家统一,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同繁荣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孙子兵法》开篇的几句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们这节课对“中国古代几次重大王朝统一战争取胜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通过讨论复习了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大家想一想,这节课我们都复习了哪些相关知识?(师生共同讨论总结)

 

1.明确了我国古代几次重大王朝统一战争(略)。

 

2.归纳了几条重要原因,包括政治、经济、地理、军事等方面。

 

3.涉及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战国、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联想到一些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与民风。

 

师:为了使大家对“中国古代几次重大王朝统一战争取胜的原因”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通过探讨问题的方式复习相关基础知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论文题目——我国古代几次重大王朝统一战争胜因纵横谈。

 

 

具体要求及参考书目见课件(略)。我期待着大家写出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且语句通顺的论文!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设计与运用的原则和标准

 

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运用范围是较为广泛的,但也不是所有的初、高中教材内容都适合于这种教学模式。设计、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一般来说应本着“精选”的原则,即教师要对教材中的知识素材进行精心选取。选取的标准主要有四点:

 

第一、具有针对性。教师要善于针对本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选题,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历史知识储存、认知水平,一般选择学生较为关心且饶有兴趣的问题,经引导、启发,学生能够多角度地思考、分析、解决的问题。

 

第二、具有新奇性。选取的问题应构成一个包含许多疑点和悬念,并且值得深思证明的问题。一经提出,能够使学生立刻思绪奔涌、议论纷纭,产生一种爆炸性的效果。

 

第三、具有广延性。选取探究的问题不应限于某一章节之内,就事论事,而应有较强的综合性、交错性,以便从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第四,具有放射性。选取的知识素材应是教材知识结构中的枢纽之一,能够关联或覆盖许多基础知识,能对初、高中的基础教学起“以点带面”的作用。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 曹庆文

 

邮编 101500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