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8月,上海籍香港人张子弥来到位于珠江口的虎门镇,租用镇办企业虎门木器厂一间厂房,建立了太平手袋厂,这就是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 至今,太平手袋厂已经衰落了。
如今来到位于该镇解放路7号的太平手袋厂旧址。这是一栋五层的楼房,已残破不堪,墙壁斑斑驳驳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据调查,当时,手袋厂发展很快,不久每个月就能生产1000多打手袋,加工费就有大约20万港元,原来的办公场地已经远远不足,很快就吞并了竹器厂,并拆掉原有旧房,在原地建立起了这栋五层高楼和旁边的宿舍楼。
当时生产原料和机器设备由张子弥提供,他还负责成品的销售。太平手袋厂只负责加工,收取一定的加工费。据说后来改为“进料加工”后生产的手袋在市场上销售,风靡大江南北。当时中国市场上还是帆布手袋一统天下,而该厂则采用了香港的原料和款式,并印上世界流行的卡通图案,各地十分抢手。
但是后来该厂因老板的离去和厂内骨干的相继离开而逐渐衰落。时至今日,早已人去楼空,连房产也早已转手。
虎门是“三来一补”经济的发源地, “三来”是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和来件装配:“一补”是指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是由外方提供原材料、样品、零配件,内地按外方要求的质量、规格、样式、包装和商标进行加工生产,全部产品由外方返销,中方收取工缴费。补偿贸易是由外方提供设备及生产技术等,投产后,用该设备、技术生产的产品或双方议定的其他产品分期偿还,中方不用支出外汇。
同样是早期探路者的龙眼发具厂,它建立于1979年4月,是虎门镇的第二家“三来一补”企业,龙眼村是中国第一个引外资办企业的农村。当时村里并没有厂房,便在旧宗祠的后楼里开工了。对于龙眼村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之后又建立起了一大批的“三来一补”企业。目前该村已有200多家企业,村民的富裕程度是当年无法想象的。
目前虎门“三来一补”企业已发展到600多家,外资企业1400多家。“三来一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本地经济的繁荣。在那个时代它解决了就业问题,更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人知道西方是怎样实行市场管理的。外来的投资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早期当地的打工者从这些企业中学会了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后来的一些民营企业大发展正是得益于此。“三来一补”经济也是其它外资经济发展的开始。早期只有“三来一补”企业,后来这些企业通过参股、并购形成了一些独资和合资企业。目前有很多企业已经完成了转型,可以说没有之前的“三来一补”企业,就没有后来的股份制企业,也就没有现在的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