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李健:《近代民主思想与
陶永福:《南京大屠杀》
何炳松:《历史教授法》
周佳荣:《教育杂志》与
陈穗:反思课堂,略谈历
陈穗: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陈穗: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陈穗: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人民版教材:《太平天国
何成刚:《诗经》之《硕
最新热门    
 
陈穗:《辛亥革命》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09-10-18 17:03:58  来源:陈穗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要点:“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以下基本知识和概念:革命兴起的背景、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黄花岗等武装起义、武昌首义、中华民国成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王朝的覆灭、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发展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学会结合史实分析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概括和阐释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史论结合的分析中,培养学生崇尚科学、探求本质的科学精神,以及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以史为鉴的历史意识。

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理想而奋斗的顽强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华民国成立及辛亥革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孙中山辞职、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原因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情境体验分析法、多媒体教学等

 

 

[教学过程设计]

 

学活动流程内容

刺激类型及媒体

  详细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中山路思考孙中山先生重大的贡献,以引入本课《辛亥革命》。

 

 

武昌

首义

 

 

录相

教师:播放录相,并要求学生搜集录相中的重要信息。

学生:观看录相,并在录相中搜集重要的历史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用课件呈现:

1.武昌首义  1911.10.10

2.湖北军政府成立

3.十几省宣布独立

教师概括,这正是辛亥革命的高潮时期的重大事件。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及革命的酝酿发展

 

 

 

 

 

 

 

教师语言表达;

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以“你认为武昌首义的成功以及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清王朝的土崩瓦解是历史的偶然吗?”这一问题转入到关于清末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及酝酿发展情况的学习内容。可以根据情况,引导学生从清政府的统治、革命党人力量发展、保路运动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概括。

用“清政府越来越孤立”来概括背景所呈现的内容,即:

1.民族危机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3.清末新政、预备立宪

用“革命党人不断斗争”来概括革命酝酿发展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1.组织:

1) 兴中会等建立——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2)中国同盟会成立——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2.思想:1)宗旨:十六字

         2)论战,促进宣传

3.实践:各地武装起义

  用“导火线”来概括保路运动在这次革命中的作用。

  以上分析可以使学生学习了这些基础知识,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这一事件发生的偶然和必然性所在。

 

同上

 

文字和图片资料;

学生阅读体验

教师:呈现秋瑾的头像及其爱国诗歌,渲染秋瑾就义场景;呈现林觉民头像以及其《与妻书》节选的一段文字。

学生:阅读《与妻书》选文,感受革命党人舍小家顾大家,敢为天下先,救国救民的英雄气概、勇于牺牲生命追求革命理想的精神。

辛亥革命的成果

1.中华民国成立1912.1.1

3.帝制结束1912.2.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图片:孙中山头像、五色旗,各地庆祝中华民国成立的场景;

课本材料;

小组讨论交流

1.以图片简要讲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概况。

2.从革命者的理想入手,思考新的政权的性质,以此引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的有关内容。

指导学生并简要分析课本正文以及小字文中所反映的《临时约法》体现的基本原则,以认识其性质和意义。

3.简要回顾清帝退位,清王朝灭亡,帝制终结。

接着以“在1912年,处在孙中山的位置,如果是你,你会把革命党人苦心斗争得来的政权给袁世凯吗?为什么?”引入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袁世凯夺取权力的原因。

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应注意①在讨论中,引导学生从客观形势、袁世凯、革命党人以及孙中山自己等方面进行思考。②引导中注意拓展思路,发现学生创新观点,合理的予以充分肯定,不合理的给予引导。③教学生要史论结合。

这样处理的意图,通过这个转变合理性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复杂的形势,另一方面也了解孙中山先生的维护共和,不居功自敖,一切以革命需要出发的伟大精神以及丰富的个性。(不简单地用“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教条来束缚学生的思维。)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学生思考评价

以“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啦?”这个问题进行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探究。

   落脚点之一,是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之二是认识评价资产阶级结果的几个标准,并形成评价历史事件一般的方法的认识,注意史论结合。

 

小结本课

布置作业

 

 

教师总结升华;

投影地图;

1.小结:归纳知识结构。可联系前面义和团运动,看到中国各个阶层都在为解救中国的危机进行着革命,与义和团等以前的斗争相比,辛亥革命更能反映时代的潮流,并突破了忠君就是爱国的藩篱,在中国政治民主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革命任务非一次革命可以解决,要经过几代人不懈的斗争,最终取得成功的。

2.作业:寻找汕头市还有哪些地方的名称与辛亥革命或孙中山有关。你认为为什么会这样命名?

 

 

 

[附:教学要点及板书要点]

革命背景

1.民族危机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清末新政、预备立宪

酝酿发展

1.组织:1) 兴中会等建立——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2)中国同盟会成立——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2.思想:1)宗旨:十六字

            2)论战,促进宣传

3.实践:各地武装起义

高潮

1.武昌首义  1911.10.10

2.湖北军政府成立

3.十几省宣布独立

成果意义

1.中华民国成立 1912.1.1

2.清王朝灭亡,帝制结束 1912.2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12.3——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4.意义:推翻   建立   观念深入

 

 

[教学后记]

 

 

比较成功的方面

 

 

1.讨论给学生比较大的思考和交流空间,能基本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并且收到了较好效果。比如,关于“在1912年,处在孙中山的位置,如果是你,你会把革命党人苦心斗争得来的政权给袁世凯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袁世凯夺取权力的原因问题的讨论,成效突出。体现在:1)学生参与热情积极性高,发言人数多,思路基本得到拓展。2)基本完成关于原因的探究。在讨论过程中,师生交流比较流畅,注意到引导学生通过史论结合的方法,多角度地思考历史问题。

 

 

2.多媒体手段的使用比较得当,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整合过程中,能遵循有效性和简约的原则,围绕教学目标,使用恰当的录相和图片文字资料,多途径刺激学生思维,同时也不会造成视觉和听觉疲劳。

3.关注到情感教育,比较充分地运用了资料认识革命党人的斗争精神及毅力和孙中山先生的高贵品质;关注到与乡土历史资源的结合,促使学生爱家乡情感的发展。在课后反馈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这样上课更有吸引力,也基本掌握基本知识点。

 

 

存在问题:

 

 

1.教学时间超时。在本节课,由于设置了三个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学生回答比较积极,思路比较广,但需要不断给予评价,所以,时间超过正常课时几分钟。这使我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的讨论,实现教学目标。我认为解决途径:1)在问题设置的时候,注意到学生和课程要求的实际,不过分追求课堂上学生一定得最多时间的讨论,而是选择合适的数量和真正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进行讨论,向讨论要质量。不但学生能凭借所了解的知识积极参与,拓展思路,还应在讨论总结中注意方法的指导,深化情感。比如本节课可以去掉第一个问题的讨论,以相对传统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归纳。2)提高问题设置和掌控讨论过程的教学能力,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比如,现在讨论以鼓励为主,没有对重复的观点进行冷处理。以后,我认为应让学生学会判断自己的观点与已发言的同学是否重复,回答中主要是阐述不同的看法,以节省讨论时间,提高讨论的效率。3)提高对整个模块教学的驾御能力,争取能够高瞻远瞩,将能力方法过程目标分解在不同的单元和章节,采用讨论等各种教学方法,以整体提高上课的效率,尽力避免重复劳动,或目标任务过多,课堂压力过大情况的出现。

 

 

2.落实基础知识存在一定的欠缺。因为本节课结构处理与课本不同,所以怎样在这样大段时间的讨论后更好地落实基础知识,成为听课老师和我自己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自己可以努力的是,在讨论后,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总结和归纳,落实双基要求。通过提醒学生在课本上标注等方法在课本和课堂讨论问题间架起一个桥梁,尽力使学生认识到基础知识有所依托,在以后的回顾复习中能够自己解决基础知识问题。有必要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来总结编写知识结构进行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