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我的西部教育实践日记
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
李健:《近代民主思想与
佚名:实践新课程教学一
《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
郑锋:略谈新课改中综合
刘德心:博客应用于历史
历史教育之魂:情感态度
近代民主思想理论与实践
老杨:新情景历史选择题
最新热门    
 
情景实践创新—与曹庆文、龚洁老师商榷

时间:2009-10-18 17:03:58  来源:龚洁博客
 


情景·实践·创新

——与曹庆文、龚洁两位老师商榷

 

yiran630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052/index.shtml

 

同学告诉我《中学历史教学》第九期上发表了一篇对我的教学实录提出商榷的文章,今天一大早,赶紧找出来看!

 

现将文中与我相关的内容摘抄如下:

 

读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5、6两期分别刊登的曹庆文老师《中国古代几次重大王朝统一战争胜因初探》和龚洁老师《新思想的萌发》两篇课堂实录,感觉到新课程历史课堂一派生气,但从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角度加以思考,笔者认为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一、关于导入,要处理好“情”与“境”两个维度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溶入情境中,才能显示活力和美感。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倡导情景导入法,即是这个原因。此外,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他的下课时间是否得到了保证?他对于这节课的心理准备是否充分?我们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开讲知识点,那么这节课的教学效益是值得怀疑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导入环节的处理上,曹老师与龚老师的两节课都是欠妥当的。……龚老师的引入一看很新颖,但细细琢磨,“情”是多了,但“境”不到,有一种为情景而情景的嫌疑了,事实上要用Google  Earth找到某个地方还是要花一定时间的。冒昧地讲,两节课的导入典型地体现了两位教师的性别角色。


(真是一针见血呀!其实直到比赛前,我一直还在不停地问大家,需要用Google  Earth导入吗?大家说比赛嘛,需要的。可见我一直对这个导入是心存怀疑的。不过时间不是主要问题,主要是因为这个软件我越用越熟练,找到一个地方,不过30秒左右的时间。呵呵,更精彩的在后面……)


在情景导入法中,“情”与“境”是两个不同的维度。“情”考虑的是学生的眼球、学生的兴趣;“境”考虑的则是学科的特点、学科的思想。“情”与“境”相结合的情景导入法,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前提。历史学科的情景导入法,有两种较为普遍:一为以“神入”历史、角色扮演法为指导的情景导入法,如龚老师可直接运用纪录片《圆明园》的视频剪辑;二为以逆向推理法指导的情景导入法,因为文明史观主张以现在的眼光看历史,运用逆向推理法可以透彻地分析历史事件,这一情景导入法更是值得重视。


(真是厉害!对情境的分析让人茅塞顿开,不过我倒觉得用Google  Earth看世界与《圆明园》中200多年前看世界正好形成鲜明对比,这两者应该是一个整体。不过嘛,导入还不是最关键的,实质性的内容在后面……)

 

 


二、关于学生的学习,要科学地弘扬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本质上是师生共同生成意义、交流意义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成长。而要做到这一点,重要前提是科学地弘扬学生的主体性。


相对于曹老师的课,龚老师的课更具原生态的特点,但也存在“儿童化”、“随意化”倾向,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提问的语言不经过琢磨,影响了表达的准确性与清晰度,同时给学生鹦鹉学舌提供了机会。二是学生的回答多为一个短句,根本没有达到史论结合的层次,表达出来的情感没有史实的根据。

 


仔细分析其课堂实录,发现原因有三:

 

一是教师对问题背景的表述太多,理论性又太强,有些语言很有诗意,却内容空洞。如此大段的表达,使学生如坠云雾之中,很难了解问题的本质。

 

二是时间不够,学生思考不充分,很难答到位,主体性得不到张扬。笔者按两位教师的设计进行了尝试,发现上课的时间远远超过45分钟,特别是龚老师的课。因此,笔者认为这两位老师在某种程度上是为赶时间才使问题设计“儿童化”的。

 

三是教师本身的历史素养不够,造成学生回答一些没有史实依据的、牵强附会的、空洞的口号。


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必须掌握两个尺度:一是学生必须真实地参与进来。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参与的形式,而是参与的实质,即是否基于学生真实问题的参与。二是必须符合学科特点。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根本上取决于学科知识本身,而不是教育术语或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教条。

 

三、关于教师的素养,要重视历史知识的更新


赵亚夫教授在《找准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3日第六版)中指出,历史学科,“它关乎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关乎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因此,从根本上追问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着力点在历史学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讲,曹老师与龚老师的历史知识都有更新的必要。


龚老师的课在综合知识方面体现得比较突出,但历史知识仍有待更新与完善。恕笔者直言,龚老师的课堂实录并没有反映出所列参考资料的研究成果。

比如在谈到鸦片战争中中英双方的伤亡人数时,应当运用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里的数据;

在谈到《海国图志》的遭遇时,恐怕还要放到“华夏中心论”、“祖宗崇拜”论的文化背景下认识;

在讲到《资政新篇》时,恐怕需要追问一下,这到底能不能代表农民的思想?甚至能不能代表先进的中国人?因为这个方略毕竟没有中华文明的根基;在提供课程资源时,应当注明相关书籍的页码、段落、具体观点及 内容;可以提供朱维铮《走出中世纪》、《壶里春秋》中的某些篇目以及与龙应台合编的《维新旧梦录——戊戌前百年中国的“自改革”运动》中的序言,因为这些篇目更符合文明史观,而且可读性很强,容易引起学生的“互证”。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在目前的基层历史教师培训中,“策略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已被强调得无以复加,而作为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着力点——“本体性知识”,则被假设成无需重视了。

事实上,目前的青年教师由于在中学时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更由于当前大学教学的“英语化”和“娱乐化”倾向,历史知识相当贫乏。老教师则因为长期受斗争哲学与阶级斗争史观的影响以及信息的封锁,面临着历史观的更新和历史知识的替换。面对历史学与历史教学迅速发展的现状,历史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的更新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们不但要在史料的占有、历史研究方法的学习、历史观的更新上下功夫,也要在讲授艺术、逻辑分析、历史语言的磨砺上下功夫,从而使我们变成一个有思考的历史“性情”中人,在历史课堂中展示出历史的清晰度和感染力,从而在根本上保障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